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复习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复习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20 20:0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专题复习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七年级


朝代纪年图
主题概览
清军入关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
设驻藏大臣
广州一
处通商
主题目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明朝
1368----1840年
清朝
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
水平一
(知道)
水平二
(了解)
水平三
(认识、体会)
明朝建立

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明长城与北京城的建筑,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本草纲目》《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响

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
水平一
(知道)
水平二
(了解)
水平三
(认识、体会)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满族入主中原

清朝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册封达赖和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西北边疆的巩固

台湾、西藏、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清朝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清朝前期的兴盛。

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的措施,君主专制在清代的极端强化。

《红楼梦》、京剧,清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

清代中期以来的腐败现象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知识梳理
一、政治:皇权的强化
二、对外关系:交流与冲突、开放到闭关
三、民族关系:巩固边疆、维护统一
四、科技文化
五、明清经济
一、明朝的建立与皇权的强化
知识点一
政治:皇权的强化
建立
强化皇权
地方
中央
军事
监察
思想
衰亡
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
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即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管民政和财政?司法?军务),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先后分封诸王,监控地方,
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直接向皇帝负责;
成立五军都督府,兵部负责军队的调动和武官任命,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
朱元璋设立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明成祖成立东厂?
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实行“八股取士”。
1644年,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
考点突破
明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鉴于“人君不能恭览庶政,大臣专权自恣(放纵)”的状况,采取的措施是(  )
A.
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管理朝政
B.
实行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
C.
废除丞相,强化君主专制
D.
大兴文字狱,禁锢知识分子思想
真题演练
(2015
?
山西
?
3)
答案:C
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建立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644年,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清朝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政治
康熙时为抑制满洲贵族的权力,加强君主专制,设立了南书房;雍正时,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思想
文化
大兴“文字狱”。
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知识点二
对外关系:交流与冲突、开放到闭关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郑成功收复台湾、“闭关锁国”政策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西

目的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海外的奇珍。
条件
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明朝政府的支持;
郑和吃苦耐劳,有大无畏的精神
概况
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评价
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戚继光抗倭
背景
元末明初,日本海盗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明朝中期,倭寇日益猖獗,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
概况
明朝中期,戚继光奉命抗倭,组建“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后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评价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葡萄牙攫在澳门居住权
概况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郑成功收复台湾
背景
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概况
1661年,郑成功与荷兰军展开激战;1662年,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被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评价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背景
当时的西方国家正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时期
原因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同外国交流;
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
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表现
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严格限制海上贸易。
1757年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港口,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影响
利:政策推行了近两百年,曾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
弊: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中国的对外交往
归纳整理
西北:
新疆
东北
西南:
西藏
东南:
台湾
知识点三
民族关系:巩固边疆、维护统一
清朝前期巩固边疆、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伊犁将军
雅克萨之战
《尼布楚条约》
驻藏大臣
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府
7.清朝设置的伊犁将军管辖的区域是
A.新疆
B.云南C.台湾
D.西藏
真题演练
(2018
?
天津
?
7)
答案:A
归纳整理
抗击外来侵略
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
镇压分裂势力
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立机构
设伊犁将军、驻藏大臣等
建立制度
确立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金瓶掣签制度
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主要措施
地区
史实
新疆
西汉: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唐朝: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清朝:1762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1884年,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
台湾
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进行管理,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清朝: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1885年,清政府改台湾府为行省
西藏
元朝:设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管辖。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清朝:确立中央政府册封达赖和班禅制度;1727设驻藏大臣;创设“金瓶掣签”制度
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科技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建筑
明长城
北京城
文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艺术
昆曲
京剧
知识点四:科技文化
知识点五:明清经济
朝代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明朝
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南北方棉纺织业基地出现;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等商帮。
清朝
耕地扩大;兴修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传统手工业有很大的发展;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形成商业网;工商业市镇(盛泽镇、汉口镇);工商业城市数量增多;形成拥有雄厚资本的商帮(晋商、徽商)
祝同学们
复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