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单元复习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单元复习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20 21:4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三单元(1)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元朝政治腐败、农民起义
②时间:
④都城:
一、明朝的建立
①背景:
③建立者:
1368年
朱元璋(明太祖)
应天府(今江苏南京)
为了巩固统治
②地方: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①中央:
③厂卫:
1.目的:
2.措施:
废丞相和中书省;提升六部;大督都府一分为五
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锦衣卫(朱元璋)、东厂(明成祖)
④中央和地方部门关系:
互不统属、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
明朝提倡尊孔崇儒
2.考试范围: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1.背景:
3.答题标准:
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否则,即使文章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录取。
4.“八股文”:
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
5.“八股文”的影响:
考试形式标准化,利于规范考试。
②消极:
①积极:
引进新的农作物
四、经济的发展
2.农
业:
3.手工业:
4.商
业:
①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②有名的商帮:晋商、徽商
1.背
景:
明朝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②景德镇全国的制瓷中心
①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朱元璋强化皇权
考试范围:必须来自四书
、五经
科举考试的变化
1368年朱元璋建明朝,定都应天府
厂卫:锦衣卫和东厂(明成祖)
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
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提升六部
经济的发展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明朝的统治
课堂小结
明朝的建立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郑和下西洋
1.背景:
15世纪初,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
2.目的: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换取海外奇珍
3.人物:
明成祖派郑和
4.时间:
1405—1433(7下“西洋”)
5.范围: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6.意义:
①增进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②开创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③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二、戚继光抗倭
1.背景:
“倭寇”与“倭患”
2.人物

3.措施:
4.过程:
5.结果:
6.评价:
明朝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
整顿军队,组建“戚家军”
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台州九战九捷
进入福建、广东与其他将领抗倭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背景:
16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2.时间

3.结果:
1553年
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明朝的对外关系
交往
冲突
国力强盛
国力日渐衰落
封建制度走向衰败
小结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一、科技名著
书名
作者
内容
地位
《本草
纲目》
《天工
开物》
《农政
全书》
190多万字,
药物1800多种;
药方11000多个;
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等大类
总结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占有重要地位。(翻译成多种文字)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农业科学巨著



宋应星
徐光启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长城
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
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
军事防御
①目的:
②起止点:
③结构:
④功能:
⑤地位:
⑥影响:
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
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2.北京城
1406—1420明成祖(朱棣)
②时间:
③基础:
④构成:
元大都
今称故宫,是由蒯祥等人设计;
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①背景:
“靖难之役”后迁都
宫城
皇城
内城
外城
紫荆城
⑤迁都:
应天府(江苏南京)
北京
三、小说和艺术
名称
成书
时间
作者
主要内容    
地位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牡丹亭》
    
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元末
明初
罗贯中
元末明初
施耐庵
明朝
吴承恩
我国一部优秀的
长篇小说
一部浪漫主义的神话小说
汤显祖
戏剧家
批判吃人的
封建礼教
明朝
魏、蜀、吴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
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
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
1.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2.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A.诗赋???????
?B.三通四史????
C.前四史????
D.四书五经
3.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
)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A
D
C
当堂训练
6.1553年,攫取在我国澳门居住权的西方殖民国家是( )
A.葡萄牙 B.荷兰  C.西班牙 
D.意大利 
4.明成祖时期,曾七下西洋,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往来的是(

A.郑和
B.戚继光
C.李时珍
D.宋应星
5.“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邓世昌
A
C
A
7.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镇南关大捷
D.戚继光抗击倭寇
8.“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④
B.①③④
C.
①②③
D.②③④
B
C
1.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作品用直线连接起来。
李时珍
《西游记》
宋应星
《三国志通俗演义》
徐光启
《水浒传》
施耐庵
《农政全书》
罗贯中
《本草纲目》
吴承恩
《天工开物》
9.课后活动
10.明长城东西起止点的正确说法是(

A.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B.东起辽东半岛,西到祁连山
C.东起山海关,西到祁连山
D.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11.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
D
A
12.顾炎武(明)在《日知录》中写道:“吴中(苏州一带)之
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十九。”
这主要反映了(

A.官吏贪赃枉法
B.土地兼并严重
C.民众不堪重负
D.农民流离失所
13.明末陕北地区爆发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A.宦官魏忠贤专权
B.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
C.明朝政府不断增加赋税
D.陕北地区发生大旱
B
D
14.明末农民战争中,李自成建立的政权名称是(

A.大顺政权
B.大齐政权
C.张楚政权
D.大西政权
15.明朝后期,统一女真部并建立后金政权的是(

A.阿骨打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A
C
16.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王朝的建立时间和第一位皇帝是(

A.1616年  努尔哈赤
B.1636年  皇太极
C.1405年  郑和
D.1644年 
李自成
17.农民军进人北京后,原驻守在山海关投降清军的明朝将领是(

A.尚可喜
   B.吴三桂
C.耿仲明
D.耿精忠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