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23张PPT+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23张PPT+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20 21:51:52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复习巩固




经济
民族
交往交融
文学
艺术
农业:曲辕犁和筒车的发明
手工业:蜀锦、越窑、邢窑、唐三彩
商业:都城长安
唐蕃和亲: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
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被称为“天可汗”
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书法: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
绘画:吴道子、阎立本
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背景:
3.影响:
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目的: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
(1)遣唐使
从唐朝回日本的僧人说:“大唐国者,法式定备之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为什么遣唐使来中国呢?
原因:日本认为唐朝是一个制度完备的国家,应该经常去学习。
意义: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长安城平面图
平城京平面图
相关史事
遣唐使还将中国的风俗习惯传到日本,如五月初五的“端午(阳)节”、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等,就是那时候从中国传去的,有些节日一直流传至今。
唐代仕女
日本和服
1.地位:
2.贡献:
①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
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唐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
(2)鉴真东渡
②鉴真主持修建的的唐招提寺,以及寺内的的鉴真塑像,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
鉴真东渡示意图
唐招提寺
孝谦天皇
仿二王字体所写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崔志远——《桂苑笔耕》
唐与新罗
玄奘西行
辨一辩:唐僧西游真相?
玄奘是身负背篓的行脚僧,身穿和尚服,脚着草鞋,戴着大耳环,胸前挂念珠,左手经卷,右手拿拂尘。



历史上
的玄奘???
三、玄奘西行
1.时间:
2.地点:
贞观初年
前往天竺(印度半岛)
3.贡献:
①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②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627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往西经过秦州,跨过黄河,经过凉州、敦煌、高昌,一路风尘,历经千辛万苦,于628年夏天到达天竺西北部。
长安
天竺
那烂陀
那烂陀寺
《大唐西域记》书影
《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西安大雁塔
为保存玄奘带回
的佛经而修建
课堂小结
民间交往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政府交往:
遣唐使



中外文化交流
双向交流,
兼容并蓄
1.日本官方曾十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访问的根本目的
是(

A.建立外交关系
B.援助中国
C.臣服中国
D.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2.唐太宗时期,历尽艰险,到天竺去研究佛经的是(
)
 
A.玄奘 
 B.张骞  
C.班超
  
D.甘英
D
A
基础巩固
3.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有哪些?
①国家安定统一?、政治制度先进;
②经济繁荣,综合国力强盛;
③开放和兼容并蓄的对外政策;
④对外交通发达;
⑤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基础
条件
4.以史为鉴:
第一,我们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