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一次性的生活用品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们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2.
知道塑料制品因为“极难降解”和“燃烧时释放毒烟”等原因会造成环境污
染。
3.
知道正确使用和处理一次性生活用品的方法,意识到人类正确使用物质的重
要性。
4.
意识到物质的使用对人类的生活既存在有利的一面,又存在有害的一面。
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大多数不了解塑料制品极难降解,不知道使用后随意丢弃会污染环境。有一部分小学生不知道正确使用和处理一次性生活用品的方法,认识不到人类使用物质对生活环境存在污染有害的一面。他们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之后随意丢弃,随意焚烧塑料袋。所以,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意识到正确使用物质的重要性。培养小学生自觉的环保意识,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掌握正确使用和处理一次性生活用品的方法。做一个环保小天使。
重难点
?1、知道塑料制品因为“极难降解”和“燃烧时释放毒烟”等原因会造成环境污染。
?2、?知道正确使用和处理一次性生活用品的方法,意识到人类正确使用物质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1、
实物展示,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早上老师起晚了,结果在学校食堂没吃到早餐。于是只得去外面买了,早餐店老板给我用了(展示一次性碗筷杯等)这些物品装的早餐。这些东西你们认识吗?你们用过吗?用后怎么处理的?
生:
认识,是一次性碗,一次性筷,一次性塑料袋······
师:
对,像这种用过一次就丢弃的物品,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一次性的生活用品”,今天我们就走进一次性生活用品去了解它(板书:一次性的
生活用品)。
2、
讨论与交流
1、师:你用过一次性生活用品吗?它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生:自由交流回答。
2、
师:思考与讨论:下面我们就以桌上这几样用品来作为对象进行小组讨论,并把你们的讨论结果写在62页的表格中。
项目
一次性的生活用品
食品袋
?保鲜膜
?
塑料袋
牙签
纸杯纸碗
方便筷
材料
塑料
?
?____
?
?
___
?
?
?_______
?
?
______
3、交流
(1)这些一次性的生活用品中,哪些是你经常使用的?用过之后,你一般怎么处理它们?
(2)被丢弃的一次性生活用品最后到哪里去了?
(3)这些用不同材料制成的一次性生活品除了丢弃之外,还可以怎么处理?
4、这些被丢弃的一次性生活用品最后去了哪里?
掩埋、焚烧、垃圾回收站等等。
播放课件资料,出示掩埋垃圾,焚烧垃圾以及白色污染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三、完成实验记录表
1、将一个塑料袋、一张餐巾纸和一根牙签埋在装有土的花盆中,在浇上水。10天,20天,30天后挖开坑观察这些物品的变化,将变化情况记录在下面的表中。(课前准备)
?
餐巾纸
牙签
塑料袋
10天以后
?破裂
无明显变化
?没变化
20天以后
?大部分分解
?表面分解
?没变化
30天以后
?完全分解
?基本分解
?没变化
2、实验小结:一般塑料制品在自然界中要经过200—400年才能被彻底分解。若将它们掩埋在土壤中,会妨碍农作物的生长;若被牲畜误迟,轻着消化系统生病,重者死亡;若焚烧则会释放气体……
由于废旧塑料制品大多呈白色,因此造成的环境污染被称为
“白色污染”。
3、师:通过上面这些资料,你对一次性用品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
4、讨论与交流:
1、塑料制品处理不当会有哪些危害?
(教师小结:一次性的物品给人们提供了短暂的便利,却使人们的生态环境和健康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2、如何正确使用一次性的生活用品?
3、视频欣赏。
四、总结提升
1、同学们,环境时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为了我们美丽的家园,请和我一起承诺: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节约资源,从少用一个塑料袋做起。
五、作业布置
尝试利用废弃的一次性生活用品做一些小手工艺品。
教学反思:
“一次性的生活用品”这个话题对学生充满吸引力,学生好奇心较强,在课堂上有较高的兴趣来参与学习过程并积极参与讨论。通过实物和图片学生已基本理解了一次性的生活用品,并学会了如何保护环境,会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与情感价值观。但科学注重培养观察与探究,本课对观察和记录要求较高,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态度,部分学生没有达到要求,在这发面还要好好的加强培养。存在的问题:教师讲授过程时间较长,内容较多,语言不够精简,给学生提供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太少,没能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过程中涉及的学生不多,没有照顾到大多数。措施:
要善于去捕捉这些学生的闪光点,营造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对有独到见解的要大力表扬,对不完善的意见要加以补充,为每一个学生表达或展现自己创造机会,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一次性的生活
用品”这个话题对学生充满吸引力,学生好奇心较强,在课堂上有较高的兴趣来参与学习过程并积极参与讨论。通过视频和图片学生已基本理解了一次性用品的危害,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与情感价值观。但科学注重培养观察与探究,本课对观察和记录要求较高,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态度,部分学生没达到要求,在这发面还要好好的加强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