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永一中高11级错题集锦(三)
1. 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等被科学家称为典型神经递质,最新研究发现,感觉神经元可能会释放ATP分子,用化学物质阻断典型神经递质传递信号,突触后膜仍能接收到部分神经信号,据此推测正确的是
A.ATP是能源物质 B.ATP是直接能源物质
C.ATP是神经递质 D.ATP在细胞外含量较多
2.将下列装置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
A.小球藻产生O2和酵母菌产生CO2
均在生物膜上进行
B.小球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共同
产物有ATP、CO2和H2O
C.乙试管中小球藻与丙试管中小球藻
的光合速率相同
D.实验后期甲瓶和丁瓶中的生物都只
进行无氧呼吸
3.生长因子是人体内一类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某种生长因子能与前脂肪细胞膜特异性结合,启动细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最终导致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脂肪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前脂肪细胞膜上有能与生长因子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B.前脂肪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是基因选择表达的结果
C.生长因子对前脂肪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具有调节作用
D.生长因子启动的一系列生化反应仅指DNA分子复制
4.对下列有关实例形成原理的解释,错误的有几项( )
①克隆羊的获得利用了杂交育种的原理 ②培养青霉菌高产菌株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③利用高浓度盐水腌制咸肉能存放很长时间,利用了渗透作用的原理 ④结扎女性输卵管可以避孕,利用的原理是结扎输卵管抑制了女性排卵和雌性激素的分泌 ⑤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原理是近亲结婚其后代必然患隐性遗传病
A.2 B.3 C.4 D.5
5.下列对右侧曲线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种群增长率,则C-D 段种群
数量下降,主要原因有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
B.如果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物质量,该曲线可以表示进
食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变化
C.如果横坐标为温度,纵坐标为酶活性,该曲线可以表示小鼠
细胞内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D.如果纵坐标为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则横坐标表示从南极到赤道到北极。
6.下图给出的信息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B曲线既可表示矿质元素吸收速率与 O2分压的关系,又可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CO2浓度的关系,还可表示在有限环境中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B.A曲线可表示细胞内ATP的含量与O2分压的关系
C.C曲线既可表示植物质壁分离的分离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又可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CO2浓度的关系
D.D曲线能正确反映血液通过肺部血管时O2含量的变化
7.下列对杨树在光照条件下体内有关物质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肉细胞内,ADP和NADP不断地由叶绿体的基质向基粒囊状结构薄膜移动
B.顶芽合成的吲哚乙酸能直接透过一系列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向侧芽扩散
C.根细胞产生的CO2进入土壤和土壤中的K+进入细胞液穿过的生物膜层数不同
D.形成层细胞内的丙酮酸和[H]不断进入线粒体,ATP可上线粒体移向核糖体
8.如图为一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结构示意图。已知基因
A位于①上,基因b位于②上,则该动物体产生Ab配子的可
能是
①100% ②50% ③25% ④12.5%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下面对生物工程的应用成果说法正确的是
①用白血病患者细胞中分离出的癌基因制备DNA探针可检测肝炎 ②鸡蛋白基因可在大肠杆菌或酵母菌中表达出卵清蛋白 ③在单抗上连接抗癌药物可制成定向消灭癌细胞的“生物导弹” ④利用发酵工程可获得大量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即单细胞蛋白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青蛙的原肠胚细胞和囊胚细胞所含DNA、RNA及蛋白质的结构相同 ②蚕豆种子中和卵生动物受精卵中卵黄功能相似的结构是由顶细胞发育而来的 ③自养需氧型生物的细胞结构一定具有叶绿体 ④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可以分为胚的发育和胚乳的发育 ⑤草原上的动物大多能挖洞或快速奔跑,植被面貌主要取决于光照强度 ⑥玉米和羊的受精卵发育成8细胞的球状胚体都需进行3次有丝分裂 ⑦狼在追捕猎物的过程中,兴奋在运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⑧经过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够形成四分体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11.噬菌体侵染细胞的过程是:吸附→注入核酸→合成核酸和蛋白质→装配→释放。当把对数期生长的敏感细菌悬浮液与适量的噬菌体混合,使噬菌体都吸附在细菌上。几分钟后,除去游离的噬菌体,定时取样接种于敏感细胞的平板上,计算噬菌体数,得到如下生长曲线。有关此生长曲线,正确的是
A.AB段内噬菌体的核酸尚未复制或复制后尚未装配
B.BC段表示细胞裂解释放噬菌体的过程
C.该生长曲线与细菌群体的生长曲线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均为S型曲线
D.CD段由于出生率减小,死亡率增大,使种噬菌体群数
量处于稳定阶段
12.颜色的变化常被作为生物实验过程中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实验人员在生物实验中碰到的有关颜色异常的问题,分析回答:
(1)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在2 mL蛋白质溶液中加入2 mL双缩脲试剂A液后,又加入2 mL双缩腺试剂B液,振荡均匀,溶液颜色呈蓝色,最可能原因是: 。
在做脂肪鉴定实验时,用显微镜观察到部分脂肪微粒位于花生子叶中的细胞之间,最可能原因是: 。
(2)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如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有:
①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② ;③ 。
(3)某实验人员用棕色的广口瓶按课本要求规范地制作小生态瓶,模拟池塘生态系统,各成分比例适中,取材良好,制好后放在卧室的装饰柜中,一星期后发现水质和藻类颜色异常,为了维持小生态瓶的稳定性,至少应作下列改进:
① ;② 。
(4)在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两组完全相同的实验组装置(包括亚硫酸钠与稀硫酸的量相同),一组放在遮荫处,一组放在向阳处,结果后者植株首先出现褪绿现象,这说明 。
(5)室温下,在2ml可溶性淀粉溶液中加入2ml煮沸后冷却的唾液,再滴入1滴碘液,溶液立即变蓝色,接着加热煮沸溶液,此时蓝色褪去,并变成棕色,冷却后又变成蓝色。若排除酶的影响,上述颜色变化的可能原因有:
①碘液在高温下失去了使淀粉变蓝的作用;
② ;③ 。
13.图甲是某同学“探究在温度为30℃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图乙表示该植物某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CO2释放量和叶绿体O2产生总量的变化。试回答:
(1)图甲装置中在灯与试管之间放了盛水玻璃柱,目的是 。
(2)图甲中,为了改变光照强度,具体措施是 。
(3)光照强度为d时,光反应产生的并能够为碳反应所利用的能源物质是 ,碳反应产物三碳糖转变成蔗糖的场所是叶绿体 (内、外)。
(4)图乙中光照强度为b时,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 (填<、=、>)呼吸作用速率,光照强度为c时,单位时间内该叶肉细胞从周围吸收 单位的二氧化碳。
(5)已知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则乙图中c对应的柱状体向 平移。
14.研究小白鼠的生命活动调节时发现:向小白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会使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一:这是促甲状腺激素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观点二:这是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为探究原因,请根据以下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1)实验材料和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小白鼠若干,各种相应手术、注射器材,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等(对相关激素的检测方法及相关手术过程不作要求)
(2)实验步骤:
①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白鼠平均分为A、B两组,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 的含量,取平均值。
②用手术器械将A组小白鼠的 (器官)切除,B组做相同的外伤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
③
④
(3)请你预期实验现象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4)如果实验得到的结果既不支持观点一,也不支持观点二,请你再提出其他的观点。
15.(16分)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开花时顶端为雄花,叶腋处为雌花,间行均匀种植可以进行同株异花授粉和异株异花授粉。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另外,玉米的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在生产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上述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其性状在幼苗期便能识别。请回答:
(1)要保证玉米进行杂交,则必须进行人工授粉,对母本进行的处理是 。
(2)将有茸毛玉米同株异花授粉,子代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
(3)若将宽叶有茸毛玉米和窄叶有茸毛玉米进行异株异花传粉,子代只出现两种表现型。则:
①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②F1成熟的群体中,D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
③若F1个体同株异花授粉产生F2,则理论上F2成熟植株的表现型有______种,其中窄叶有茸毛所占的比例为 。
(4)现有一批产量不高、植株表面有茸毛的玉米品种,如果希望次年得到高产、抗病玉米用于生产,则在当年应如何进行培育,获得的种子次年播种后怎样留苗可达到目的?请你用遗传图解加简要说明的形式,写出培育与选苗过程。(只要求写出基本设计思路)
叙永一中高11级错题集锦(三)
C D D B D A B C C A B
12. (1)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过量 将花生子叶切成薄片时,部分细胞破损
(2)②画色素滤液细线次数太少(只画一次滤液细线) ③滤纸条上滤液细线可能触及
了层析液
(3)①棕色的广口瓶换成无色的广口瓶 ②应放在光线较强处
(4)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二氧化硫多,受到的危害重
(5)②淀粉在高温下失去了遇碘变蓝的特性 ③常温下碘与淀粉作用产生的蓝色生成
13(1)吸收灯光的热量,排除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写出一半也给分)
(2)移动灯泡,改变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或相同距离用不同功率的灯泡照射)
(3)ATP和NADPH(只写一个不得分,NADPH写成[H]也给分) 外
(4)< 0 (5)左
14(2)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2分) ②甲状腺(2分)
③向A、B两组小白鼠注射等量的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2分)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定A、B两组小白鼠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取平均值。(2分)
(3)4分(结果与结论各1分,如果结果与结论不能呼应,则不给分)
若A组小白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不减少(或增加),B组小白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则支持观点二;
若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都减少,且减少的量相等,则支持观点一
(4)这是促甲状腺激素既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又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2分)(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
15.(1)套袋—授粉—套袋
(2)有茸毛:无茸毛=2:1
(3)①AADd和aaDd ②1/3 ③4 1/10
(4)符号(P、F1、↓、×)1分,亲本基因型和表现型1分,F1幼苗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1分,说明1分,共4分。
A
B
C
D
80
60
40
20
0 10 20 30 40 50
P AADd × aaDd
宽叶有茸毛 窄叶有茸毛
↓
F1 1AaDD 2AaDd 1Aadd
不能存活 宽叶有茸毛 宽叶无茸毛
(让亲本进行杂交,收获F1种子,次年播种后,选取宽叶有茸毛幼苗用于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