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6月联考语文试题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6月联考语文试题 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20 14:33:44

文档简介

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度下期高中2019级6月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12分)
5.D
6.(6分)
(1)降低成本,降低产品价格。
(2)统一标准,完善生态链
(3)抓住客户的需求痛点,解决客户的个性需求
(4)提升产品的安全性
(答满3点,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15分)
8.(6分
想象丝绸之路时代敦煌的鳘华和热闹(2分)。多处运用对偶、短句,富有音乐美感,夸张手法写敦煌
涌现许许多多各式各样房屋。“鸣驼啸马,绿酒红裙”。声色渲染表现敦煌不同文化交融的热闹(2分)。多
用短包,富有节奏美感,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敦煌曾经繁华的赞叹(2分)
(内容+手法+情感
9.(6分)
特殊的地理环境为艺术创造提供了客观物质条件;荒野神奇而又深藏若虚的自然景观,增添了莫高窟
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历史岁月的沉淀让莫高窟艺术更加丰富,更加奇幻:沉郁浑厚,光怪陆离;千余年
来无数人代代相继创造岀莫高窟艺术文化这样的宏构巨制;世界各族文化交融,激发创造的活力。(每点
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3.(10分)
(1)我私下担心朝廷忽略或轻视了交州官员的人选,故此冒昧地竭献愚忠,以广开陛下圣明的思虑。
关键词“窃”“忽轻”“广”各1分,虚词“以”1分,句子大意1分。
(2)诚望陛下抑制雷霆之威,忍耐赫然发作之怒,依就乘桥的安全,远离踏上薄冰的危险。
关键词“惟”“抑”“赫”“履”各1分,句子大意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6分)
①对古人的缅怀、敬仰之情。刘备君臣相处不受拘束,君臣关系和睦;吕蒙飞驰疆场,战功卓著。作
者对他们充满了羡慕与敬仰之情,如今斯人已逝,空留遗迹,作者缅怀不已。
②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无奈伤悲。作者系船水边,凭吊往事,不禁一声长啸,怀才不遇、壮志
未酬的无奈之情都在这一声长啸当中。人到中年,天涯漂泊的孤独愁苦。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6分)
1)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3)少无适俗
性本爱丘山
、语言文字运用(21分)
20.(5分)
结合故事情节言之成理即可
21.(6分)
①故不能长期戴口罩
②但时间不宜过长
③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作文(60分)
22.(60分)
解析:1、用记叙体现“又见”内涵
2、用描写体现“绽放”的姿态
3、抒情议论由物及人,合情合理。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度下期高中2019级6月联考
语文
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
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亳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名言“人,诗意的栖居”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和向
往的时候,我们回顾中国传统的居住文化和人文情怀,这种追求诗性、寻求心灵轻
盈与静谧,乃至回归明净无瑕精神家园的思想与之异曲同工。其实,中国传统文化
比西方文化更早地追求着以诗性和精神家园为目标的人居理想。强调诗性、追求精
神居所和理想家园的情怀,使中国传统的人居环境思想能超然于现实而达到心灵与
自然的静默和融合。
②《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对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诗性智慧
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如《诗经·硕鼠》从“逝将去汝,适彼乐土”到“乐国
“乐郊”,提出了建立“乐土”“乐国”“乐郊”的美好理想,人人平等、幸福
再也不会过哀伤悲叹的日子,是早期的“鸟托邦”思想的萌芽,有似后世的《桃花
源记》所期待的蓝图。从人居环境的角度来讲,中囯古代文人山水诗、山水画所表
达出来的诗意情怀,就足以反映中囯人几千年不变的“诗意栖居”的梦想。
③山水田园诗以描写山水田园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为主,创造出一种田园牧
歌式的生活图景,以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以实现心灵的皈依。东晋陶渊明
的作品,经典地表达了古代中国人追求“诗意栖居”的理想。他的田园诗,是其人
格精神的外化,他写景物重在写意,只追求平和悠闲的心境与恬淡朴素的物境的融
合,呈露出浑然天成的大境界。因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所以,著名的
高中2019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
《桃花源记》便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
乐”“自给自足”“路不拾遗”的“世外桃源”之境,成为中国古人追求自然本性
的社会梦想。
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画是同源的,经常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宋代欧阳
修提到:“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
明代画论专家李贽也有这样的评价:“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在;诗不在画外,正
写画中态。”究竟什么样的画最能表达“诗意栖居”的理想境界,宋代山水画论专
家郛熙在《林泉高致》中的一段话给我们很妤的启迪,他说:“世人笃论,谓山水
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凡画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
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很明显,可居、可游的画境,是笃爱山水的人们实现自身
理想和满足自身精神欲望的理想境界。宋代著名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描
绘了大大小小几百个村落形态,多为可居可游之境,充分表达出理想居住之境的引
人入胜和优美宜人。古代众多的山水画和村居图中表达的居住胜境充分表达了中国
人追求“诗意栖居”的美好愿望
(摘编自刘沛林《诗意栖居:中国传统人居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追求诗性、寻求心灵轻盈与静谧,乃至回归明净无瑕精神家园的思想与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思想情怀异曲同工
B.《诗经·硕鼠》中表现的“乐土”“乐国”“乐郊”的美好理想,人人平等、幸
福,与后世的《桃花源记》所期待的理想生活蓝图大体相同
C.陶渊明追求的平和悠闲的心境与恬淡朴素的物境相融合的田园诗,经典地表达了
古代中国人追求“诗意栖居”的理想
D.山水画若能表达“诗意栖居”的理想境界,画家需要在画中展现山水的可行,梅
花的可望,房屋的可居,村落的可游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从海德格尔的名言写起,引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晚于西方文化追求以诗
性和精神家园为目标的人居理想这一观点
B.文章第二段以《诗经·硕鼠》为例,指出中国传统居住文化智慧深刻影响着中国
人几千年不变的“诗意栖居”的梦想。
C.文章第三段从山水田园诗表达出来的诗意情怀的角度,从对比中论述了古代中国
人对“诗意栖居”的理想的追求
D.文章第四段是从山水画可居可游的画境引人入胜和优美宜人的角度来充分表达中
国人追求“诗意栖居”的美好愿望的
高中2019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10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