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化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2化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6-20 17:3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能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化蝶》,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能够产生对这一爱情悲剧结局的理解和同情。
2、过程与方法:学习《化蝶》,理解音乐表达的情绪和情感,能准确、有表情、有歌唱技巧地演唱歌曲,通过越剧《十八相送》的欣赏,了解故事情节,体会越剧风味。
3、德育目标:了解中国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会梁祝真挚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化蝶》。
2、难点:有感情的,能用合适的速度、音色来演唱歌曲。
【教学用具】:多媒体、u盘、课件
【教学方法】:听赏法、讨论法、表演法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新课导入:刚刚聆听的音乐选自哪部音乐作品?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
1 《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请协奏曲“相爱”主题音乐
2 故事简介:
相传,在我国西晋时期,青年学子梁山伯辞家攻读,途遇女扮男装的学子祝英台,两人一见如故,志趣相投,遂于草桥结拜为兄弟,后同到书院就读。在书院两人朝夕相处,感情日深。同窗三年山伯不知英台女儿身,英台因接到家信促其速归不便明言,将白玉扇坠请师母转交山伯,作爱情信物。山伯经师母指点,带上英台留下的蝴蝶玉扇坠到祝家求婚遭拒绝,回家后悲愤交加,一病不起,不治身亡。英台闻山伯为己而死,悲痛欲绝。不久,马家前来迎娶,英台被迫含愤上轿。行至山伯墓前,英台执意下轿,哭拜亡灵,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优美的歌曲《化蝶》。
3、作者及作品简介:
1 阎肃1930年5月9日-2016年2月12日)河北保定人——著名词作家,剧作家,代表作品:歌剧《江姐》(红梅赞、绣红旗)、《敢问路在何方》、《说唱脸谱》等。
2 歌曲《化蝶》是阎肃根据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相爱”为主题的曲调填词而成‘旋律优美婉转,短短的三段歌词描绘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
4、聆听歌曲:由《梁祝》“相爱”主题填词而成的歌曲《化蝶》,边听音乐边关注乐谱。
知识链接:
1 歌曲什么调:1=F
2 速度:中速
3 用什么情感演唱:优美地
、抒情地
4 节拍:4/4拍
5、看四四拍示意图跟老师学挥拍。
6、请同学们试着划拍跟唱歌曲,注意节奏、音准、时值、换气等,边唱边划拍。
1 思考:歌曲能分成几个乐段?每段分别讲述了什么内容?
歌曲是有三个相同乐段组成的,每个乐段有4个乐句构成,歌曲的开头有前奏,中间有间奏,实际上相当于一个乐段有三次重复。
第一段:表达了人们对梁祝爱情故事的传诵。(相爱)
第二段:表达了同窗共度生活的回顾以及十八相送惜别的心情。(惜别)
第三段:突出了”化蝶“的结局,人们对梁祝爱情的肯定与歌颂。(化蝶)
2 我们用两个字来慨括了歌曲,同学们想一下我们应该分别用怎样的情感去演唱歌曲才更加动听?在速度和力度上可以怎么处理?
第一段:相爱
速度为中速,力度为mp,优美地
第二段:惜别
速度为稍快,力度为mf,激动的
第三段:化蝶
速度为稍慢,力度为p,赞美的
3 故事的结尾为什么会出现“化蝶”这一情节?
用化蝶来表现人们对自由爱情的一种向往,对封建观念的一种抵抗,对纯真爱情的歌颂,充满了传奇色彩。
7、结合乐谱,再次欣赏歌曲,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分组练唱。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分组合唱)注意前奏、间奏与歌曲的衔接。演唱时声音要圆润、连惯,注意速度、力度的变化。
【知识拓展】:
1、了解越剧
1 越剧:中国第二大剧种
,有第二国剧之称
,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

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
亦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
)之一。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越剧常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
3 代表性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白蛇传》、《祥林嫂》等。
2、播放《十八相送》片段
欣赏越剧《十八相送》,简单了解故事情节,体会越剧风味。
【课堂小结】:
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化蝶》这首曲子虽然是封建制度酿成的一场悲剧,是当时社会的牺牲品,但却反应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生活中充满信心,积极阳光的去面对生活中的小插曲,始终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相信今天的学习一定会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无论是戏曲还是歌曲,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都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回味。
【德育教育】:中国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二条: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第三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家庭暴力。
第六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给予鼓励。
第八条: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