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学(北京版)-第八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8.3人和动物的其他感觉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一生物学(北京版)-第八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8.3人和动物的其他感觉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6-22 08:0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八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节
感觉和感觉器官(3)
人和动物的其他感觉
初一年级
生物学
听觉的形成
声波刺激
耳廓
外耳道
骨膜
听小骨
耳蜗内
听觉感受器
听神经
大脑皮层
听觉中枢





一、人和动物的味觉
1.
味觉
味觉是可溶性物质作用于味蕾产生的感觉;
一、人和动物的味觉
2.
味觉感受器

味蕾
味细胞——味觉感受器
一、人和动物的味觉
3.
味觉的形成
味细胞
(感受器)
味觉神经
(传入神经纤维)
大脑皮层味觉中枢
(神经中枢)
一、人和动物的味觉
4.
对不同味觉敏感的味蕾分布情况

温度觉
痛觉
影响人类味觉
的因素
味蕾数量
物质能溶于水且接触舌面
个体差异
口腔及消化系统疾病
不良嗜好
嗅觉参与
一、人和动物的味觉
一、人和动物的味觉
6.
动物的味觉
(1)鱼类:
一、人和动物的味觉
6.
动物的味觉
(2)昆虫:
思考一下
为什么患感冒时,总会觉得吃饭不香、饭菜没有味道呢?
二、人和动物的嗅觉
1.
什么是嗅觉?
某些气态分子作用于鼻腔黏膜时产生的感觉;
二、人和动物的嗅觉
2.
嗅觉感受器
嗅细胞——嗅觉感受器
分布在鼻腔黏膜中
鼻腔
二、人和动物的嗅觉
3.
嗅觉的形成
嗅细胞
(感受器)
嗅神经
(传入神经纤维)
大脑皮层嗅觉中枢
(神经中枢)
二、人和动物的嗅觉
4.嗅觉会失去敏感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二、人和动物的嗅觉
5.动物的嗅觉
  狗能够辨识出比人类所能辨识的气味浓度低1000倍的气味
  而且能够记住并区分上万种不同的气味。
二、人和动物的嗅觉
缉毒犬
警犬
二、人和动物的嗅觉
5.动物的嗅觉
人体皮肤内具有多种感受器
三、触觉
1.
人体皮肤对机械刺激产生的感觉
2.
感受器:皮肤内的触觉感受器
3.
分布不均匀
四、温度觉
1.
人对温度变化产生的感觉称为温度觉
2.
分布:皮肤、舌的上表面和部分内脏表面
【小活动】探究温度觉的产生
温度变化或温度差
五、痛觉
1.来源多样:
外界:机械、过冷或过热、化学物质、电刺激等等……
体内:器官损伤、炎症……
2.伤害性刺激
3.自我保护机制
放松一下
六、本体感觉
1.概念:健康人可以在不用双眼参与的情况下感知自己肢体的位置和运动状态;
2.分类:
(1)运动觉
(2)平衡觉
(3)机体觉
小结
味觉:
可溶性物质—味细胞→传入神经纤维→味觉中枢
嗅觉:
某些气态物质—嗅细胞→传入神经纤维→嗅觉中枢;
触觉:
机械刺激—皮肤触觉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躯体感觉中枢;
小结
温度觉:
温度变化—温度觉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躯体感觉中枢
痛觉:
伤害性刺激—多种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躯体感觉中枢
本体感觉:
躯体运动状态改变—本体感觉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