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伟大的悲剧(2)
初一年级
语文
课文结尾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第16段)
感悟思考
再次扫读课文,请你勾画能体现“悲剧”和“伟大”的语句,并谈一谈:
悲剧“悲”在何处?悲剧的“伟大”又体现在哪里?
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第2段)
角逐失败之悲
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第2段)
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第2段)
梦想破灭之悲
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第2段)
为成功者做证之悲
悲剧
失败之悲
做证之悲
死亡之悲
学生提问
为什么作者不写胜利者挪威人的故事,反而要为失败者斯科特立传?
(第16段)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悲剧
失败之悲
做证之悲
死亡之悲
诚实无私
团结协作
不惧死亡
还有哪些细节让你体会到了他们的“伟大”?
最能证明这一点的莫过于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学观察。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第6段)
坚毅执着,为科学献身。
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遗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第13段)
无私、热烈、崇高的爱
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遗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第14段)
深厚的兄弟情义
悲剧
失败之悲
做证之悲
死亡之悲
诚实无私
团结协作
不惧死亡
热爱亲人和祖国
……
坚毅执着
伟大
故事背景
1911年底,挪威科考队和英国科考队,在南极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比赛。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在当年12月至第二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极点。可是就在这时候,他们得到消息说,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月1日匆忙出发,“去争取国家的荣誉”。
故事背景
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而斯科特等五名英雄,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人们将设立在南极南纬90°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
写作意图
茨威格根据探险员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象,写下了这个悲壮故事。
茨威格关注的不是事业成功与否,而是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斯科特的悲壮故事和伟大精神无疑会为后人带来长久的震撼和回响。
题目“伟大的悲剧”,仅仅说的是斯科特探险队的故事吗?
回到结尾
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你所知道的“伟大的悲剧”还有哪些呢﹖
请同学们分小组查阅资料,讲一讲他们的故事。
分享故事1
1986年,世界上第一个漂流长江,探索长江的中国探险家尧茂书,在金沙江上游翻船身亡。但万里长江自古无人漂流的历史从此结束。
分享故事2
1996年,徒步走中国的上海探险家余纯顺,在温度高达70度的戈壁沙漠中一去不返。但他给后人留下了400万字的日记和一万余张照片等珍贵的资料。
分享故事3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解体坠毁,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这是1986年的“挑战者”号的悲剧再次上演,但依然激励着人类对太空进行探索。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的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致献出生命。我们所能尽力做到的就是记住他们的名字!
——美国前总统里根
拓展积累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摘录的“斯科特写给英国公众的绝命书”片段,浏览老师提供的斯科特日记资料,围绕自己最深的感触,写一段阅读笔记。
绝命书
此次灾难的原因并不在于组织工作不当,而在于一切必须担当的冒险事业都可能遭遇的厄运。
…………
世界上绝对不会再有比我们遭到的最后这个打击更不幸的遭遇了,我们来到离我们熟悉的“一吨营”只有11英里路的地方时,剩下的只有煮最后一顿饭的燃料和两天的粮食。
澄清灾难的原因。
讲述自己最后的
不幸遭遇。
绝命书
四天来我们无法离开帐篷——狂风在我们四周怒吼。我们身体虚弱,写字很困难。仅就我个人来说,我对这次探险毫无悔意,因为它显示出英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明明知道有风险,但还是顶着风险干。是情况发生了逆转,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怨天尤人,只有顺从天命;但还是决心尽力而为,至死方休。然而,既然我们是为了祖国的光荣而自愿献身于这项事业,我在这里向我们的同胞们呼吁,请大家对我们的遗孤加以适当照拂。
认为此次探险体现出了英国民族的精神,自己毫不后悔。
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得到照顾。
绝命书
如果我们能够活下来,我本来想把我的伙伴们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事迹讲给大家听。它一定会深深打动每一个英国人的心。如今不得不让这些潦草的札记和我们的遗体来讲这些事迹了。
希望伙伴们的事迹被大家了解。
学生阅读笔记1
一个人最可贵的莫过于时刻保持希望的心态了。我想,斯科特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仿佛是一个达观又富有感情的将军,时刻以最饱满的热情面对队员,笑对困难;又以最理性的思维分析处境,计划行程。纵使境况如何变化,不变的总是那颗为国家奉献并充满希望的心。来时,他渴望在南极点插上人类的第一面国旗;未遂返程时,他希望可以从恶劣天气中活下来;最终当一切活之可能全部破灭后,他依然心想要给家人和祖国留些什么。我想,他一定是笑着死去的,因为我深深知道一个心存希望的人有多么勇敢。
学生阅读笔记2
斯科特一行人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一首关于信念与梦想的赞歌。也许,从他们踏上征途的第一步起,他们就已经知道这场征途的风险之大,可是他们还是毫不犹豫地出发了。自从他们接受任务起,就再也不是代表个人,他们是在为国家而战,甚至在他们临死前,这种国家荣誉感,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信念,依旧坚定的占据着他们的脑海。在这种信念面前,死亡也变得不足为惧。也就是说,死亡并不是他们生命的终止,而是他们生命的升华,他们在死亡中诠释了自己的生命价值。
学生阅读笔记3
在我们平常生活中,记日记都是以我自己,也就是从个人的角度去叙写日记。但在斯科特的日记中,我们不难发现字里行间运用的都是“我们”
“我的团队”
和“我的伙伴们”
这样的字眼。因为这个伟大的任务,五个人聚集在了一起,组成了一个团队。透过这些文字,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早已视彼此为自己的亲兄弟。合伙照顾埃文斯的四人,为奥茨暖脚的威尔逊,明知省事但却不愿意丢下奥茨的伙伴们……他们深厚的情意让我深深感动。
学生阅读笔记4
人们习惯于关注成功者,给予他们无上的荣耀和鲜花掌声,却很容易忽略这些成功者背后同样付出很多的失败者或者辅助者。而斯科特的悲剧正是验证了人们永远只会记住第一,而第二迟早会被忘记。例如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阿姆斯特朗,而多少人又会记得在阿姆斯特朗身后又有巴兹·艾德森和迈克尔·柯林斯呢?写到这里,我突然理解了茨威格,我要向茨威格致敬,感谢他让我记住了斯科特的名字。
推荐阅读
《人类群星闪耀时》中还有很多精彩的传记作品,如《滑铁卢的一分钟》《黄金国的发现》等,期待同学们课后找来阅读,以语文小组为单位进行共读交流。
课后作业
请你结合这节课的内容,谈一谈: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伟大的悲剧(2)
学科
语文
学段:
初中
年级
七年级
教材
书名:《语文》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年11
月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
结合表现“悲剧”和“伟大”的语句或语段,理解“悲剧”“伟大”的含义。
2.
了解写作背景,结合现实生活,深入探讨“为事业献身”精神的意义。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语句,理解“悲剧”“伟大”的含义。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为事业献身”精神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探究悲剧之“悲”感悟“伟大”含义
1.
勾画出能体现“悲剧”和“伟大”的语句,结合这些句子说一说:
悲剧“悲”
在何处?悲剧的“伟大”又体现在哪里?
教师小结“悲剧”和“伟大”的含义。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句理解题目“伟大的悲剧”的含义。
结合写作背景
了解写作意图
1.思考:为什么作者不写胜利者挪威人的故事,反而要为失败者斯科特立传?
2.
介绍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
拓展思考:题目“伟大的悲剧”,仅仅说的是斯科特探险队的故事吗?
4.
分小组查阅资料,讲一讲其他的伟大的悲剧故事。
引导学生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进一步联系现实生活,深入感悟“献身精神”的意义所在。
三、拓展积累
1.
阅读斯科特绝命书片段,结合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上提供的斯科特日记资料,围绕自己最深的阅读感触,写一段读书笔记。
2.
展示同学精彩的读书笔记,交流如何写好读书笔记。
通过读写结合,深化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并引导学生把握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四、布置课后作业
请你结合这节课的内容,谈一谈: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引导学生深入感悟,准确表达。《伟大的悲剧》(2)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
能结合表现“悲剧”和“伟大”的语句或语段,理解“悲剧”
“伟大”的含义。
2.
了解写作背景,并结合现实生活,深入探讨“为事业献身”精神的意义。
【课前预习任务】
1.
再读课文,勾画令自己感动的语句或段落。
2.
浏览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中提供的阅读资料,为本节课的阅读笔记写作做准备。
【课上学习任务】
1.
勾画出能体现“悲剧”和“伟大”的语句,结合这些句子说一说:
悲剧“悲”
在何处?悲剧的“伟大”又体现在哪里?
2.
思考:为什么作者不写胜利者挪威人的故事,反而要为失败者斯科特立传?
3.
拓展思考:题目“伟大的悲剧”,仅仅说的是斯科特探险队的故事吗?
4.
分小组查阅资料,讲一讲其他的伟大的悲剧故事。
5.
阅读斯科特绝命书片段,结合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上提供的斯科特日记资料,围绕自己最深的阅读感触,写一段读书笔记。
【课后作业】
请你结合这节课的内容,谈一谈: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认识自然,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