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出来

文档属性

名称 喂——出来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5-17 18:5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喂——
出来
星新一(日本)
这是一篇(微型)科幻小说。
选自《不速之客----星新一短篇小说选》。
科幻小说知多少?
什么是科幻小说?
第一部科幻小说是什么?
科幻小说之父是谁?
你还知道哪些科幻小说作家?
全称“科学幻想小说”,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 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玛丽 雪莱的《弗兰肯斯坦》
法国作家凡尔纳 (代表作《海底两万里》)
高士其(中国)
通常将“科学”“幻想”“小说”视为其三要素。它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
走近作者
星新一(1926——1997) 日本现代小说家。堪称日本科幻界的一个奇才。以1000多篇精巧 别致、富于哲思的超短篇小说享誉世界,被尊为“日本微型小说的鼻祖”。
星新一的作品庞杂,除科幻小说外,还写有大量推理小说、幽默小说、散文和随笔。1976年他荣获日本推理小说家协会大奖。
在科幻方面,代表作有短篇集《恶魔天国》、《人造美人》,长篇《声网》和《梦魔的标靶》。
1、感知课文内容。
2、理解现实与想象思维的关系。
3、增强环保意识,激发探索热爱科学的情趣。
学习目标:
认识生字
哂(shěn)笑 牟(móu)取 缚(fù)
棘(jí)手 铆(mǎo)钉 栅(zhà)栏
贪婪(lán) 履(lǚ)行
众目睽睽(kuí) 秤砣(chèng tuó)
逍遥(xiāo yáo)法外
慷慨(kāng kǎi)大方
积累词语
哂笑:
胸有成竹:
牟取:
棘手:
众目睽睽:
莫衷一是:
任劳任怨:
贪婪:
讥笑。
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谋取名利。
形容事情难办,象荆棘刺手。
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睽睽,睁大眼睛注视着。
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①贪得无厌。②不知满足。本文为义项①
逍遥法外:
雨后春笋:
心安理得:
不容置疑:
一视同仁:
众说纷纭:
履行: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指犯了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
仍旧自由自在。
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比喻新事物大量而不断出现。
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各种各样的说法多而杂乱。
实践(自己答应做的应该做的事)。
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不可错过。
文章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本文讲了一个填洞公司利用偶然发现的一个“无底洞”招徕生意,人们将整个城市所有 难以处理的废弃物全部填入洞中,而最终 人类将要为自作聪明付出代价。
整理思路:
文章脉络(小说情节):
◎开端:庙倒洞现。
◎发展:众人探洞。(洞成了垃圾桶)
◎高潮:藏污纳垢。
◎结局:危机初现。
量变到质变
1、作者为什么幻想出那么一个深不可测的洞?
小说:
文中深深的无底洞有什么用场?
人们将城市中的所有垃圾不加处理地填入深洞。
现实:
 人们是怎样处理城市中的垃圾?
直接排放到海洋里和大气层里。
既表现和讽刺了人们的幻想和可笑,也可以警醒世人:不去积极治理环境污染,人类终将遭到灭顶之灾。
2、人们对待以“填洞”的形式来处理    环境问题的方法的反应是怎样的?
小说:
  村民由“担心”转为“放心”,以至最后从洞中飞出声音和石头后,也没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现实:
 漠视环境污染。
3、这深不可测的洞最初给社会环境    
带来些什么?
小说:
 一片美丽的景色。
现实:
 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深不可测的洞最终给社会环境     带来了些什么?
小说:
 “喂-出来”奇怪的叫声之后,一块小小石头也飞回来了。
现实:
 洪灾、干旱、沙尘暴、湖面干涸、全球气温升高等等。
这篇科幻小说以环境污染为题材, 题目是“喂——出来”,原是一个年轻人的喊叫,但是回声终究传出来了,原先扔进去的东西,也开始出来了。
作者的意图是在告诉人们:不顾环境污染,漠视环境污染,苟且偷安,终究要自食其果。破坏大自然,必遭到大自然报复。
小说主旨的研读探究
(1)提出了人类与自身生存环境的问题。
(2)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3)阐释了人对大自然的破坏总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一道理。
同意第(3)种看法,文章以科幻小说的形式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可是,他只顾眯着眼睛得意洋洋地眺望着远处的地平线。啊,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啦!”反映了人们怎样的心理?
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人们仍陶醉于短暂的清洁和美丽的幸福之中,并未感觉到灾难就要降临。
表面上看,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会给人们带来一时的利益,但里面潜伏着巨大的隐患。
“小石头”为什么是“微不足道”的?为什么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小石头”其实预示着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小小报复,说它“微不足道”是说人类对这种最初的小报复并不在意。人们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没有预见到可怕的未来。
小说结尾,那奇怪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其意义是什么?
深刻意义:人类饱尝自己酿成的苦果。
师生共同析疑 1.故事真否
2.围绕的话题是什么 3.洞是真的无底吗
4.洞是比喻什么
否。不会有此一个无底洞,但有生活的真实性。
环境保护问题。
表面无底,其实未必,正像我们的世界,表面上无边无际,实际上是有限的,地球已经不堪重负了。
人类生存的地球。
5.小说为什么用“喂——出来”这题目
以此为题,富有哲理,吸引读者,揭示主旨,令人深思:环境污染的因素不断积累,到时就会造成严重的公害。
小说两处写“喂——出来”,分别有什么作用?
第一处照应文题,同时为下文铺垫,引发 下文的情节。
第二处照应文题和前文,同时启发读者领悟 其中蕴涵的哲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破坏 大自然必遭报应,自食其果。世上什么事情都是 这样,不断积累,量变到质变。
村民:只顾眼前利益把洞卖给了投机商。
记者:用绳子绑住石头探测洞的深度,装  出镇定自若的样子。
学者:用音频探测洞的深度,显示出极其  渊博、无所不知的神色。
投机商:由于利益的驱使决定买下这个洞。
现实社会中人们的缩影,为了名利而忙碌的各类人。
6.你觉得文中的人物是一群怎样的人?
并说明理由。
1.想象丰富,耐人寻味。
2.语言通俗,内涵深刻。
有一天,垃圾却从天上飞了下来。
垃圾扔进洞,世界从此清爽。
“想象”的关键
主题:对大自然的破坏总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触动点:垃圾处理 深埋 洞
基本情节:无底洞 倾倒垃圾 可是……
情节链:
庙塌
洞现
洞深
叫声
小石头
栅栏
记者
科学家
看客
警察
用绳子
用强音测
主张填
商人买
原子能废料水
机密文件
尸体 废物
日记本
假钞
叫声
小石头
1.情节出于幻想,理念却发人深省。
2.源于现实生活加以想像,想像奇妙丰富,合乎情理 ,自然而然。
3.以小见大,选取一个巧妙的角度,
从一个村一个城市折射出整个人类的
共同命运和话题。
4.结尾出人意料,点到即止,含蓄
警示。
用一句话谈自己读了本文后受到的启示 (应从多角度的看问题)
1、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破坏大自然必遭报应 。 2、 只有积极治理环境,世界才会真正美丽。 3、 保护生态环境,需要的是长远的目光,不能只顾一时,不顾长久。 4、 有小错要及时纠正 。 5、 正面的事情要坚持不解,负面的事情做不得 。 6、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罪证是销毁不了的 。 7、 人的私欲是个无底洞,要用良知、正义、道德去填补。 8、 地球上的洞不能忽视,思想上的洞更要重视 。 9、 ……
近期实例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造成近30万人遇难,数百万灾民急需救助,财产损失无法估计。
海啸图片1
海啸图片2
海啸图片3
海啸图片4
国际国内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005年2月16日,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2005年我国环保总投入将达2000亿元。
拓展延伸
1、以前你对垃圾是怎样处理的?学了
这篇小说后,你又有哪些新的想法、新
的做法。
2、你身边有哪些城市垃圾?你知道它们
是怎样处理的吗?
3、除了垃圾以外,还有什么会污染我们
的环境?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有关资料: 白色污染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选择的丰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快餐和方便食品。可是,就在人们享受着快餐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一次性发泡餐具所带来的问题和争论始终不绝于耳。
有关资料显示,由于使用者随意丢弃、回收管理不及时、产品降解困难等原因,白色污染日趋严重严重。专家称:使用一次性发泡餐具危害最严重,只要温度超过65度,餐盒中含的双酚类有毒物质就会析出沾染食物。
“白色污染”是指人们随意抛弃在自然界中的白色废旧塑料包装制品(如塑料袋、塑料薄膜、农用地膜、快餐盒、饮料瓶、包装填充物等)飘挂在树上、散落在路边、草地、街头、水面、农田及住宅周围等的这种随处可见的污染现象,称为“白色污染”。
虽然白色污染早已成为众矢之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发泡餐具退出市场的过程依然缓慢。
毋庸质疑,白色污染的确已经成为影响城乡环境和人们生活的一个难题,但对于白色污染的产生原因和解决之道,却依然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应对的思路,我们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将白色污染彻底清除出我们的生活。有人说,塑料是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我们是不是可以期待塑料被完全替代的那一天呢?
4月22日
歌曲欣赏
能不能去想想当你有点时间 你有多久不看蓝天 在你抬起头时认真的睁开眼 是否飘来一阵浓烟 为何努力的建造工厂 工厂变成我的故乡
哪一年 哪一天 我们停止改变世界的容颜 哪一年 哪一天 我们才能体会这不是谎言 能不能去想想当你有点时间 你有多久不闻花香 在你呼吸时候愿不愿张开口 空气是否不再健康 为何渴望的寻找田园 田园总是那么遥远
《送给不懂环保的人》
课外活动
1.开展“每天,我为环保做件事儿”的活动,并把自己所做的事记下来。
2.请同学们以“保护环境、关爱生命、善待地球”为主题,拟一份倡议书,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3.小说的结尾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试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给我们人类写一封“警示信”。
写作延伸:
聪明的你,有编写科幻小说的灵感了吧,那就别等了,让思维上路,让想象飞扬吧!
请续写《小石头飞出之后……》
提示: 想一想,在小说结尾,那奇怪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