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复习课】
初二年级
历史
八下教材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祖国统一大业、国防建设、对外交往、文化建设、社会生活等方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目录
目录
其他单元中与国防和外交相关的内容
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筑起了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面对纷繁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工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单元导语
课标要求
1.通过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阅兵仪式上展出的武器装备,了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
2.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
课前预习任务
用时间轴、大事年表、示意图等方式梳理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
1929年
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古田召开,强调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927年
2014年
角度1:军队的政治建设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颁布,对军队
政治工作的性质、任务等作了明确规定。
1954年
1927.8
陆军建立
海军建立
1949.4
空军建立
1949.11
第二炮兵部队建立
1966.7
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
战略支援部队建立
2015.12
角度2:军种的变化
角度3:
兵种的变化
资料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地图出版社编著的
中国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下册第54—56页
角度4:
武器装备的现代化
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
094A型核潜艇
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
国产15式轻型坦克
歼-20战斗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实现了由单一军种到诸军兵种合成的转变;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阅读知识拓展,概括“百万大裁军”的背景。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力争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二、外交成就
课前预习作业
观察第16课和第17课的照片,完成下面两个任务:
1.写出照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该事件的意义
2.结合所学分析新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
从历史照片中看新中国外交的发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判断这些照片的排序是否正确?
毛泽东与斯大林
1950年,在批准这一条约时,毛泽东强调指出:“这次缔结的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国,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二卷(1949—1978)上册
周恩来步入
日内瓦会议会场
(1954年4月)
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
(1954年6月)
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
(1954年6月)
关于中国和印度所协议的,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各项原则,即:(甲)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乙)互不侵犯,(丙)互不干涉内政,(丁)平等互利,(戊)和平共处。两国总理同意这些原则也应该是指导中国和缅甸之间关系的原则。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相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缅两国总理联合声明》(1954年6月29日)
万隆会议期间的周恩来
参加亚非会议,是新中国走上国际政治舞台进程中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在万隆,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为促使亚非会议的成功作出了举世公认的巨大贡献。亚非会议的成功,也标志着中国打开了与亚非国家广泛交往的大门。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二卷(1949—1978)上册
1971年10月25日,在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通过后,多国代表欢呼庆祝。
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会见
美国总统尼克松
1972年9月27日,毛泽东会见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说一说:
结合所学,说明上述两张照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在中美关系解冻的推动下,中国又先后同比利时、日本、联邦德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一批国家建交,中英和中荷外交关系从代办级升格为大使级。至1973年底,中国已基本上完成同美国以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建交的过程……70年代上半期,中国还先后同土耳其、伊朗、马来西亚、埃塞俄比亚、秘鲁、墨西哥等40多个亚非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商定自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中美建交公报》(1978.12.16)
依据上述材料,说出中美两国关于中国主权达成的一致意见。
1979年,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会见美国总统卡特
习近平宣布“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圆桌峰会开始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中国政府主办的高规格论坛活动,主要包括开幕式、圆桌峰会和高级别会议三个部分。
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29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及联合国秘书长、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等3位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高峰论坛。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结合所学,分析新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
建国初期
70年代
新时期
新中国外交历程
不变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变化
中国的外交战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变化;
外交工作的内容变得丰富了;
中国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了;
……
练一练
参与的国际组织数量增多;种类增加;由参与到倡导创立等。
第二阶段: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国际地位提高等。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提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