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高中生物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生物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共4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6-20 21:5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2、发生场所:
3、分解底物:
4、呼吸产物:
5、能量变化:
6、本质:
1、概念:
一、细胞呼吸
活细胞内
生物体内的有机物
CO2或其他产物
有机物中化学能释放,生成ATP
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
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
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呼吸:生物体与环境之间O2和CO2交换的过程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物质,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对比
呼吸和细胞呼吸的区别
想一想
呼吸与细胞呼吸有什么联系呢?
生物体呼吸为细胞呼吸提供所需要的O2,同时将
细胞呼吸产生CO2通过气体交换排出体外。
单细胞生物的呼吸与细胞呼吸联系
+


+

+
细胞呼吸(本质)
气体交换(现象)
呼吸
+


+

细胞呼吸(本质)
高等生物的呼吸与细胞呼吸的联系
呼吸运动(现象)
气体运输
+
呼吸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细胞呼吸的方式
二、细胞呼吸的方式
外膜
内膜
基质

线粒体
1
2
3
4
三、有氧呼吸
5、产物
H2O

CO2
中的O来自什么物质?
4、有氧呼吸在哪个阶段才需要大量的氧气?
7、O2和CO2以怎样的方式进出线粒体的?
6、产物
H2O
中的H来自什么物质?
8、尝试说出有氧呼吸的概念?
阅读教材93-94页,尝试将有氧呼吸各阶段,在线粒体结构模式图中展示出来,并回答下列问题。
10分钟
细胞质基质
C6H12O6(葡萄糖)
丙酮酸
CO2
O2
H2O
大量能量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C6H12O6
酶1
2丙酮酸+4
[H]
+
少量能量

丙酮酸彻底分解
酶2
6CO2
+20
[H]
+
少量能量

2丙酮酸
[H]的氧化
酶3
12H2O
+
大量能量

24[H]
+
6O2
+
6H2O
场所:细胞质基质
场所:线粒体基质
场所:线粒体内膜
其余1709kJ主要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
1mol葡萄
糖释放能量2870kJ
有1161kJ转移至ATP
能量效率高达40%
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
线粒体基质
少量
葡萄糖
热能
ATP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内膜
丙酮酸和水
[H]和氧气
丙酮酸和[H]
二氧化碳和[H]

少量
大量
不需氧
不需氧
需氧
有氧呼吸各阶段场所、反应物、产物、释能小结
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
场所
反应物
生成物
产生的能量
是否需要氧
能量转化
稳定的化学能→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有氧呼吸的概念
①主要场所:
线粒体
②能量去向:
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另一部分转移到ATP中 
③总反应式:
④有氧呼吸概念:
细胞在____的参与下,通过_______的催化作用,把_______等有机物_______________,产生_____和_____,释放______,生成_________的过程。
(1709kJ/mol,约60%)
(1161kJ/mol,约40%)

多种酶
葡萄糖
CO2
H2O
能量
彻底氧化分解
大量ATP
1、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A、糖类的氧化分解
B、脂类的氧化分解
C、蛋白质的氧化分解
D、核酸的氧化分解
2、人体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A、肺细胞
B、内环境
C、线粒体
D、细胞质基质
A
C
当堂检测
四、无氧呼吸
1.苹果储存久了,会有什么气味散发出来?
2.
剧烈运动后上肢和下肢骨骼肌往往会产生什么感觉?
细胞质基质
C6H12O6
少量能量
2丙酮酸(C3H4O3)
[H]
2C2H5OH
(酒精)
酶2
酶3
2C3H6O3
(乳酸)
酶1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无氧呼吸的过程
2CO2
第一阶段: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第二阶段:丙酮酸不彻底分解
C6H12O6

+4[H]
+
能量
2CH3COCOOH
2CH3COCOOH

2C3H6O3
场所:细胞质基质
场所:细胞质基质
2CH3COCOOH
2C2H5OH
+
2CO2

无氧呼吸的过程
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进行不彻底地氧化分解,产生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的过程。
无氧呼吸的概念
产生酒精
产生乳酸
高等动物和人体
高等植物某些器官
(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
乳酸菌等微生物
高等植物
酵母菌等微生物
无氧呼吸的类型
其余主要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
1mol葡萄
糖分解为乳酸释放能量196.65kJ
有61.08kJ转移至ATP
能量效率约为31%。
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
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短暂的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释放出能量以适应缺氧环境条件。
人在剧烈运动时,需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消耗大量的能量,肌肉细胞则以无氧呼吸的方式供给能量,满足人体的需要。
无氧呼吸的意义
1.酒精发酵
2.乳酸发酵
酵母菌
乳酸菌
乳酸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称为发酵。
微生物发酵
产生乳酸
产生酒精


进行无氧呼吸的生物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酶和适宜温度、有O2
酶和适宜温度、无O2
CO2和H2O
CO2和酒精
/
乳酸
不彻底
彻底
较多
较少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
供生命活动需要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异同点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不同点
场所
条件
产物
分解程度
释放能量
相同点
联系
实质
五、细胞呼吸的发生
地球形成初期,大气中不含游离氧。当时的生物进行无氧呼吸。
随着绿色植物出现,有氧呼吸渐渐发展起来,成为现今生物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
葡萄糖
丙酮酸
12H2O+6CO2+能量
2C2H5OH
+2CO2+能量
2C3H6O3
+能量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之间的联系:

在有氧时
在无氧时
相同阶段
不同阶段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思考


低效率的无氧呼吸为什么得以保存至今?
大多数生物不能长时间地进行无氧呼吸,为什么?
继续思考


保存新鲜蔬菜应该密封保存,还是敞开保存?
为什么要定期为种庄稼的土地松土?
六、呼吸作用的意义
第一、细胞呼吸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第二、细胞呼吸能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细胞呼吸
中产物
合成氨基酸
合成脂类
转化为其他糖类
细胞质基质
C6H12O6(葡萄糖)
丙酮酸
CO2
O2
H2O
大量能量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丙酮酸
细胞质基质
C6H12O6
少量能量
2丙酮酸(C3H4O3)
[H]
2C2H5OH
(酒精)
酶2
酶3
2C3H6O3
(乳酸)
酶1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无氧呼吸的过程
2CO2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酶和适宜温度、有O2
酶和适宜温度、无O2
CO2和H2O
CO2和酒精
/
乳酸
不彻底
彻底
较多
较少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
供生命活动需要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异同点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不同点
场所
条件
产物
分解程度
释放能量
相同点
联系
实质
七、影响呼吸速率的因素及应用
(一)内部因素----遗传因素
1.不同的植物种类,呼吸速率各有不同,
如旱生植物小于水生植物;
2.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或组织,呼吸速率也有明显的差异,
如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
3.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细胞呼吸速率不同,
如幼苗期细胞大于成熟期细胞
(二)外


素-------温
度、氧气、CO2、水
①温度: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实质是影
响呼吸酶的活性。
应用:低温贮存蔬菜、水果和种子,大棚蔬菜栽培过程中夜间适当降温。
温度
呼吸强度
②氧气:氧气是植物正常呼吸的重要因子,氧气不仅直接影响呼吸速度,也影响到呼吸的性质。
CO2




0
5
10
15
20
25
O2%
A
B
C
D
(1)图中各点表示的生物学意义:
A点:不耗O2,产生CO2?只进行无氧呼吸
D点:耗O2量=产生CO2量?只进行有氧呼吸
AD段(不包含A、D点):产生CO2量>耗O2量?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点:产生CO2最少?组织细胞呼吸最弱点
(2)在保存蔬菜、水果时,应选择C点对应的O2浓度,同时保持低温条件。
如下图表示大气中氧浓度对酵母菌细胞产生CO2的影响,请据图回答:
(1)A点产生CO2较多的原因
____________。
(2)由A→B,CO2越来越少的原因是________

(3)由B→C,CO2释放增多的原因是_________

无氧呼吸旺盛
有氧呼吸微弱,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
有氧呼吸越来越旺盛
③CO2: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
CO2浓度增加,呼吸速率下降。
应用:在蔬菜水果的保鲜中,增加CO2的浓度也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在冬天北方地区常用地窖来贮藏大白菜、甘薯等。
在一定范围内,呼吸速率随组织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强。随着含水量的减少而减弱。  
应用:种子在贮藏时应处于风干状态,使呼吸作用降至最低,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思考:
储存水果和储存粮食如何区别?
④水分:
▲答案:二者都需要在低温低氧(高CO2)中储存,但粮食必须晒干,减少自由水含量,而水果则需保鲜,减少水分散失。
辨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1.“三看法”判定细胞呼吸类型
(1)一看反应物和产物
?
(2)二看反应场所
(3)看物质的量的关系
①不消耗O2,释放CO2?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②无CO2释放?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③酒精产生量等于CO2释放量?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④CO2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只进行有氧呼吸。
⑤CO2释放量大于O2的吸收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酒精发酵;多余的CO2来自酒精发酵。
⑥酒精产生量小于CO2释放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酒精发酵;多余的CO2来自有氧呼吸。
2.“实验法”判断生物呼吸类型
(1)若甲红墨水滴左移,乙红墨水滴不动,则只进行有氧呼吸。
(2)若甲红墨水滴不动,乙红墨水滴右移,则只进行无氧呼吸。
(3)若甲红墨水滴左移,乙红墨水滴右移,则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4)物理误差的校正:设置装置丙,除将装置中生物材料换为杀死的等量同种生物材料外其余均
与乙装置相同。
3.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作用是
——————————————————————
4.生物的细胞呼吸可分为——————

———————两种类型,一般情况下供给肌肉活动的能量是通过
——————
呼吸提供,其能源物质主要是
————

与氢结合生成水,释放能量。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有氧
葡萄糖
1.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主要场所在——————
2.人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处于暂时缺氧状态,可以通过无氧呼吸获取能量,此时葡萄糖被分解为
——————
线粒体
乳酸
课堂练习
5、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
6、与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最主要的特点是
A、分解有机物
B、释放能量
C、需要酶催化
D、有机物分解不彻底
7、新鲜蔬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适当延长保鲜时间的生理原因是
A、呼吸作用减弱
B、呼吸作用加强
C、光合作用减弱
D、促进了物质的分解
低温下,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从而降低了呼吸作用的强度,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
8、种在湖边的玉米,长期被水淹,生长不好,其原因是
A、根细胞吸收水分过多
B、营养缺乏
C、光合作用强度不够
D、细胞有氧呼吸受阻
9、同样消耗1mol的葡萄糖,有氧呼吸的能量转化效率是无氧呼吸能量转化效率的
A、20倍
B、19倍
C、6倍多
D、12.7个百分点
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形成2个ATP,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形成38个ATP
10、陆生植物不能长期忍受无氧呼吸,其原因是
①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②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③没有专门的无氧呼吸结构
④产生的能量太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蛔虫在体外培养难成活的原因是
A、失去运动能力   
B、失去捕食的能力
C、不能忍受较高氧分压 
D、感觉太迟钝
大多数植物无氧呼吸产生的是酒精!
蛔虫是严格的厌氧型生物!
12、豌豆发芽的早期,CO2释放量比O2吸收量多3-4
倍,这是因为种子此时的(

A、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强 
B、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强
C、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强 
D、呼吸作用比光合作用强
13、贮存水果和粮食时,充加CO2或抽取空气,能延长贮存的时间,主要是由于(

A、抑制有氧呼吸 
B、促进有氧呼吸
C、抑制无氧呼吸 
D、促进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生成酒精不吸收氧气但释放二氧化碳,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和释放的二氧化碳比例为1
呼吸作用受空气中氧气浓度的影响,采取这些措施是为了降低氧气浓度,从而减弱呼有氧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