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第二节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体组成的主要化学元素;认识在人体生长过程是这些元素在人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维持这些元素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相对平衡对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2、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和讨论交流,能描述组成人体的常量元素和代表性的微量元素,进一步发展元素观,认识到维持元素平衡对健康的重要作用。
2、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树立均衡膳食的理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人体内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元素平衡与均衡膳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难点:
1、对“一切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人体也不例外”的深刻认识;
2、对元素平衡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理解、认同和内化运用。
【教法与学法】
教法:问题引导,学科渗透,启发、归纳相结合,多媒体辅助等。
学法:自主学习、对比、归纳、讨论、推理、合作交流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视频播放:生活中各种美食和保健品、药品、生活用品的图片】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为了健康,人们在饮食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不仅通过食材的选择和烹饪技术的完美结合为人们带来色、香、形、味俱全的感官享受和丰富的营养物质,还通过各种营养品、药品以及生活用品来帮助人们达到健康。提出问题:
这些物品中的钙铁锌氟碘指的是什么?是物质还是元素?这些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究竟有哪些关系呢?我们就通过这节课来探究其中的奥秘引出课题: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观看,思考感受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通过再现生活中的实景,一是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热情,二是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模块一:认识人体中的化学元素模块一:认识人体中的化学元
素模块二:元素在人体内的平衡模块二:元素在人体内的平衡模块二:元素在人体内的平衡模块二:元素在人体内的平衡模块二:元素在人体内的平衡模块二:元素在人体内的平衡模块三:均衡膳
食健康一
生模块三:均衡膳
食健康一
生总结提升课后作业
【思考】人体中的元素主要从哪来的呢?
【思考】这些食物为人体提供了哪6大营养素呢?这些营养素在人体内是怎样转化的呢?【讲解】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复杂的化学反应。食物就是直接或间接的反应物,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这些产物一部分被排除体外,另外一部分重新组合成人体的细胞、组织和各种器官。同时放出热量供给人的生理活动。所以,人体中的元素也主要来源于这6大营养素。【小组活动】结合上节课学过的知识,从化学反应的角度来思考这两个问题。1、你认为人体中可能含有哪些元素?你的依据是什么?2、从质量分数的角度看,你认为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什么?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过渡】同学们已经能清楚的将人体的组成元素与物质的组成相对应啦,那对于其他物质无法从名称上获得其组成元素的时候,我们就需要知道他们的化学式。(教师给出6大营养素的化学式)【问题3】从化学式上看,人体中含量较高的前4种元素有哪些?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深刻理解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的过程小组交流思考并分别派代表交流展示。学生从化学式中的元素种类和物质的质量两个角度思考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
让学生感受身体的成长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体会不断成长的身体器官就是反应物积聚而成的。让学生养成从化学视角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一是自主建构知识,体会元素守恒的应用;二是再次复习元素的质量与物质的质量和元素质量分数有关。
【讲解】人体中的元素有50多种,在人体中的含量也是不一样的。化学上把含量超过0.01%称为常量元素,小于0.01%的称为微量元素。分类是化学上常用的方法,能化繁为简。【问题】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什么?它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哪些组织中?【问题】人体中元素的含量是一成不变的吗?【讲解】人体中的元素会随着生理活动被消耗和流失,同时又从营养物质中得到了补充。因此,人每天都处于一个摄入和支出的状态。由于人体的主要组成元素和代谢产物中都含有C、H、O、N,所以我们每天都必须摄入大量的富含C、H、O、N
的食物,使人体中的元素达到一个动态收支平衡。【讲解动态平衡】。平衡是指消耗=产生。指在一定条件下,当消耗的量和产生的量相等时,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动态是指在发生变化的,暂时的,相对的,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平衡状态就会被破坏,变为不平衡。我们以前学过哪些现象也属于动态平衡呢?【教师补充】自然界C/O循环,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与结晶的过程,以及高中即将学到的化学反应平衡等等都属于动态平衡。【问题】【教师提供素材】人体中的元素一旦失去平衡会怎样呢?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状况?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过渡】“药补”与“食补”两种补充人体营养元素的途径,你更愿意选择哪种呢?为什么?【教师提供素材】小红的爷爷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医生建议每天补充1500mg的钙元素。请你计算:⑴如果仅通过喝牛奶的方式补钙,每天应饮用多少毫升牛奶?⑵如果仅吃这种钙片,每天应吃几片?【总结】结合食补与药补的特点,你觉得应该什么时候用药补,什么时候用食补?【过渡及问题】所以在进补时要因人因时而补。尤其当人生病时一定要及时到药店买药。但一些不法商贩却用保健品当药品来卖,欺骗消费者。你会区分保健品和药品吗?保健品能当药吃吗?【小组活动】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收集到的营养品或药品,仔细阅读说明书,判断属于药品还是保健品,了解它的适用人群和功效,谈谈你对保健品的看法。【总结】大家都有一双慧眼,能发现事物的本质特点。也希望大家能将课堂的知识传播到实际生活中,让更多的人了解保健品与药品的区别,做到科学用药和进补。【问题】有一些人不管身体需不需要,每天都大量吃保健品来补钙,他们的做法对吗?为什么?【教师提供素材】青少年大量补钙会导致骨骼提前发育,骨骺提前闭合,对身高不利。成年人大量补钙会导致血钙浓度过高,引起血栓和肾结石的疾病。过犹不及。【总结】可见钙元素过多、过少都会引起疾病,我们要保持人体内元素的含量在一个正常范围之内,做到平衡有度.【问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区不同,食物中各元素的含量也不同。我们发现:烟台居民吃的大多是无碘盐,而内地超市卖的大多是加碘盐。你认为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可见不同地区的人们为了预防某些疾病,会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食物,做到因地而补,平衡有道。【问题】通过以上学习,你对元素与人体健康有怎样的认识呢?【总结】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的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各元素的含量要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教师活动
学生体会分类思想的应用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人体有支出和摄入的过程。学生理解动态平衡的含义并分析已学知识中哪些属于动态平衡。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思考并回答补钙的方法。学生各抒己见分别回答食补与药补的优缺点。学生动笔计算并思考不同情况下应分别选择药补还是食补。归纳药补与食补的适用条件。小组同学观察和阅读营养品或药品的包装与说明书,判断药补还是保健品,了解药品与保健品的区别和不同的功效。小组交流展示各自的看法。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通过图片对比总结钙元素不可过多,也不能过少。思考交流:沿海与内陆居民从食物中摄取碘的量不同。自主归纳:元素摄入过少或过量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学生活动
让学生体会分类思想在化学上的应用以及其优点。使学生体会到要保持身体健康,元素被消耗和流失的同时必须随时从食物中得到补充,使达到收支平衡。系统地理解并回顾已学知识,真正理解动态平衡的含义。让学生感受到人体缺少钙元素会引起很多疾病。通过典型事例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药补与食补的适用人群和条件,应做到因人因时而补。让学生感知药品与保健品的不同功效,进而能够结合自身的情况,恰当、合理选用保健品。让学生感受钙元素过多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体会钙元素摄入过少或过量都不利于人体健康。体会不同的区域水土中所含的元素不同。为了保持体内元素的平衡,不应盲目乱补,将课堂所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归纳得出元素在身体里应维持动态平衡。做的平衡有度。设计意图
巩固练习:自学课本118页,了解一下其他元素的不平衡会引起哪些疾病。完成连线。【问题】人体中的元素平衡仅仅与含量有关吗?【教师提供素材】医学研究发现:当人体摄入过量的铁时,会减少小肠对锌的吸收,导致免疫力下降,食欲不振,小孩发育不良;当锌摄入过多时,又会影响铁的正常作用的发挥,导致缺铁性贫血。你认为人体中各元素之间要保持怎样的关系呢?【总结】许多元素之间都有这样的相互制约的作用。所以各元素之间的比例还要保持平衡。
自主学习课本P118的“多识一点”并解答。学生根据教师提供信息总结元素的平衡还包括元素比例平衡。
自学了解铁、锌、硒、碘、氟、铜等元素对人体的作用。通过交流进一步明确许多元素之间相互存在着制约的关系,进而得出元素的比例也要保持平衡。
【过渡】如何才能使人体内元素含量平衡,比例平衡呢?【问题】1、怎样吃才符合均衡膳食呢?2、你知道具体的量和比例吗?仔细观察每日摄入量主食、果蔬、肉食之间的比例大约为多少?3、食物之间有比例,三餐之间有没有比例和量的要求呢?【小组活动】4、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及不同年龄段人的膳食特点,结合家人身体状况,分别为家里的老人、父母和自己准备一桌丰盛的午餐。既考虑营养物质的全面和摄入比例,又要考虑各元素的平衡。(参考课本119页“多识一点”)【总结】元素在体内的含量会随不同的个体、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体质而有所差异,所以我们要因人、因时、因地而补,相信通过大家的合理搭配饮食都能做到营养平衡、元素平衡从而健康长寿。【播放视频:】“长寿的秘密”【总结】人体健康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我们不仅要有科学的健康理念,还有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小结】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方法和观念的归纳提升。本节课我们从化学的视角了解了人体中元素,采用辩证、分类的观点认识了元素对人体的作用,知道通过均衡膳食维持人体中元素平衡从而健康长寿,进一步感受化学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和营养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同时还知道了通过保护环境使自然界中元素平衡,最终达到自然界与人体的和谐统一。收集几种感兴趣的食品或营养保健品中的广告,看看有哪些有关营养成分的内容。并选择一则广告,对其进行改进,以正确反映所宣传食品或保健品的实际营养价值。
学生回顾生物已有知识思考并回答小组交流从营养和元素的角度为家里的老人、父母和自己设计合理的午餐。小组代表交流展示,并师生、生生评价。观看视频并交流感受或启发。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感受本节知识的实用性。了解作业内容
进一步让学生明确健康饮食应该如何安排各类食物的比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体会通过均衡膳食来保持元素的动态平衡。同时培养学生对父母以及家人应具有感恩的心态。使学生意识到人体健康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进而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构建知能体系,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完善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使本节课的主题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进一步体会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并在此基础上,给学生一定的自我提升的空间
板书设计
§5—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食物
元素
人体
均衡
平衡
健康
导学案
第五单元第二节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烟台祥和中学
张淑梅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和讨论交流,能描述组成人体的常量元素和代表性的微量元素,进一步发展元素观,认识到维持元素平衡对健康的重要作用。
2.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树立均衡膳食的理念。
【难点】1、对“一切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人体也不例外”的深刻认识;
2、对元素平衡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理解、认同和内化运用。
一、人体中的元素;
思考:
1、人体中的元素主要从哪来的?6大营养素在人体内是怎样转化的?
【小组活动】
2、你认为人体中可能有哪些元素?你的依据是什么?
3、从质量分数的角度看,你认为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什么?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
4、你认为人体中含量较高的前4种元素有哪些?为什么?
5、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什么?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哪些组织中?
二、元素在人体内的平衡
1、人体缺钙会出现这些症状?
你对他们有哪些建议?
2、“药补”与“食补”两种补充人体营养元素的途径,你更愿意选择哪种呢?为什么?
3、小红的爷爷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医生建议每天补充1500mg的钙元素。请你计算:
⑴如果仅通过喝牛奶的方式补钙,每天应饮用多少毫升牛奶?⑵如果仅吃这种钙片,每天应吃几片?
【小组活动】4、如何区分保健品和食品?
谈谈你对保健品的态度
4、【总结】药补与食补的特点:
食补
药补
5、学生总结食补与药补的适宜人群
6、烟台居民吃的大多是无碘盐,而内地超市卖的大多是加碘盐。你认为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7、元素在人体内平衡包括:
A、
B、
8、连连看:
9、【资料】医学研究发现:当人体摄入过量的铁时,会减少小肠对锌的吸收,导致免疫力下降,食欲不振,小孩发育不良;当锌摄入过多时,又会影响铁的正常作用的发挥,导致缺铁性贫血。你认为人体中各元素之间要保持怎样的关系呢?
三、均衡膳食
健康一生
1、日摄入量:主食、蔬菜水果、肉食的比例约为
2、三餐比例
【小组活动】3、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及不同年龄段人的膳食特点,结合家人身体状况,分别为家里的老人、父母和自己准备一桌丰盛的午餐。既考虑营养物质的全面和摄入比例,又要考虑各元素的平衡。(可参考课本第119页“多识一点”)
食材:大米、菠菜、鸡蛋、牛奶、西红柿、胡萝卜、西瓜、海鱼、乌贼、黑木耳、坚果、奶酪、巧克力、肥肉、排骨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