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出师表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5-17 20:2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出师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和借鉴意义。
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掌握重点词句。
2、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学习难点: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学习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学
1、解题,简介时代背景
表:
2、生字注音
忠谏( ) 裨补( ) 攸( ) 咨( ) 阕( )
陟( )罚 臧( )否( ) 行( )阵 猥( )自 夙( )夜 驽( )钝 攘( )除 诹( )斟( )酌( ) 妄( )自菲( )薄
二、自主学习
(一)对联引入新课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
2.“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武侯书堂》)
(二)整体感知
1、录音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画记出疑难字词,注意停顿、重音。
2、对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注意以下字词:
崩殂: 疲敝: 开张圣听: 光: 恢弘: 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 陟罚臧否: 作奸犯科: 刑赏: 平明之理: 良实: 志虑忠纯 : 裨补阙漏: 淑均: 猥自枉屈: 驱驰: 夙夜忧叹: 庶竭驽钝: 斟酌损益: 彰其咎: 谘诹善道: 察纳雅言:
3、古今异义词:
(1)开张:今义是 ,本文中的古义是 。
(2)卑鄙:今义是 ,古义是 。
(3)感激:今义是 ,古义是 。
4、理解文言虚词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之 欲报之于陛下也( ) 而 可计日而待也( )
先帝称之曰能( ) 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以光先帝遗德( )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
以塞忠谏之路( ) 欲报之于陛下( )
是以先帝简拔( ) 于 叹息痛恨于桓、灵( )
以 愚以为宫中之事(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悉以咨之( ) 受任于败军之际( )
先帝不以臣卑鄙( ) 还于旧都( )
以伤先帝之明( )
三、练习反馈:
1、翻译课文。
2、课后一题
第二、三课时
预习导学:
写几个有关诸葛亮的故事
二、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一)师生共同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请同学翻译第一自然段,问题探究:
(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2)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3)本段提出什么建议?
(4)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2、请同学翻译第二自然段,问题探究
(1)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
(2)如何具体执行?
(3)提出怎样的劝诫?
(4)“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
(5) 举荐了哪些人?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
(6)提出亲贤的具体作法是什么?
(7)亲贤的好处是什么?

(8)亮认为举用向宠
(9)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正面):
(10)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反面):
(11)“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12)这一段提出了那些什么建议?
(二).请同学翻译第六自然段,问题探究
①找出表明作者出身的语句。
②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
③“感激”的原因是什么?
④文中的“卑鄙”是什么意思?具本指什么?
⑤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6)“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
(7)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
3.请同学翻译第最后一段。
第一句照应上段哪一句?
第二句前半句照应上段哪一句?
第二句后半句照应第一段哪一句?
哪一句话表现了亮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
三、再读课文,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
1、统领全文感情的句子是哪句?
2、讨论:你对诸葛亮的看法怎样
练习反馈
1、背诵全文。
2、以“我眼中的诸葛亮”为题写一篇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