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高中必修一 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共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高中必修一 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共5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6-20 21:5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ATP的主要来源
     ——
细胞呼吸
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
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4.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学习目标
概念:
实质:
生物氧化
特征:
1、温和条件下逐步进行
2、需酶的作用
3、能量分段释放

有机物
氧化分解
CO2
能量
ATP
探究活动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一、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可以生存,
属于兼性厌氧菌。
2、
CO2的检测方法
(1)
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CO2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3、酒精的检测
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二、作出假设
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在无氧情况下
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和酒精。
三、设计实验
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等量原则)置于A、B锥形瓶
2、组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装置图,放置在25-35
℃的环境
下培养8-10小时。
3、检测CO2的产生
4、检测酒精的产生
(1)取2支试管编号
(2)各取A、B锥形瓶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2毫升,注入试管
(3)分别滴加0.5毫升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轻轻振荡、混匀
四、实验结果预测
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情况下均产生了CO2,能使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2、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没有酒精生成,不能使重铬酸钾溶
液发生显色反应;在无氧情况下,生成了酒精,使重铬酸钾溶
液发生灰绿色显色反应。
观察、记录
条件
澄清石灰水/出现的时间
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
有氧
无氧
分析实验结果
变混浊/快
无变化
变混浊/慢
出现灰绿色
有大量二氧化碳
有少量的二氧化碳
无酒精
有酒精
检测
指标
条件
澄清石灰水浑浊程度/
溴麝香草酚蓝变黄时间长短
(检测二氧化碳)
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是否变成灰绿色
(检测酒精)
有氧
无氧
实验结论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CO2和H2O;
在无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的CO2。
拉瓦锡等在研究人的呼吸作用
拉瓦锡把呼吸
作用比作碳和
氢的“缓慢燃
烧过程”。
问题探讨
1.细胞呼吸与物质的燃烧有什么共同点?
共同点是:都是物质的氧化分解过程;都能产生CO2等产物,并且都释放出能量。
2.细胞呼吸能够像燃料在体外燃烧那么剧烈吗?
不能。否则,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会迅速而彻
底地氧化分解,能量会迅速地全部释放出来,
细胞的基本结构也就会遭到彻底的破坏。
问题探讨
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能够通过无氧呼吸来释放能量。
但是,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要少许多。
3.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还能够通过细胞呼吸释放
能量吗?
二、细胞呼吸的类型
实质:
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1.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有氧呼吸概念:
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
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
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特点:
①反应条件温和
②能量逐步释放
③能量有一部分储存在ATP中
④需要酶且每一步所需要的酶都不同
第一个阶段:
2.过程:
场所:
反应:
细胞质基质
C6H12O6
2C3H4O3+4【H】+少量能量

不需要消耗氧气
第二个阶段:
线粒体基质中
场所:
反应:
2C3H4O3+6H2O
6CO2+20【H】+少量能量

不需要消耗氧气
第三个阶段:
线粒体内膜上
场所:
反应:
24【H】+6O2
12H2O+大量能量

需要消耗氧气
3.总反应式
有氧呼吸的过程
有氧呼吸各个阶段的比较: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线粒体
葡萄糖
[H]、O2
CO2、[H]
H2O
少量能量
少量能量
大量能量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丙酮酸、
H2O
丙酮酸、[H]
项目阶段
场所
反应物
生成物
能量
4.注意事项:
(1)O2都成成了水,葡萄糖中的O都产生了CO2;
(2)反应表示过程时水不可以约去,表示结果时水可以约去。能量不可以约去;
(3)每一阶段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小部分储存在ATP中。第三阶段大量产生ATP;
(4)有氧呼吸是有机物的彻底氧化分解,因为产物中只有氧气和水。
热能散失
ATP(1161kJ)
储存在ATP中的一个高能磷酸键中
1161/30.54=38mol
能量利用率
1161/2870×100%=40%
有氧呼吸和燃烧的区别:
相同点
1.有机物的彻底氧化分解;
2.产物都是CO2和H2O;
3.都能释放能量。
不同点
1.有氧呼吸条件比较温和;
2.有氧呼吸能量逐级释放;
3.有氧呼吸的能量一部分生成ATP
刘翔在训练时常会在第二天早上肌肉发酸,为什么?
三、无



 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的过程。
概念
三、无



1、无氧呼吸的过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第二阶段:
丙酮酸
(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基质)
(乳酸)
细胞质基质
C6H12O6
2C3H4O3+4[H]
+少量能量

细胞质基质
动物:2C3H4O3+4[H]
2C3H6O3

植物:2C3H4O3+4[H]
2C2H5OH
+2CO2

过程:
反应阶段
场所
反应式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C6H12O6
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动物)

C6H12O6
2C2H5OH(酒精)+CO2+少量能量(大多数
植物)
总反应式:(细胞质基质)


◆特点:
①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生成乳酸,植物是酒精
②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
③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存留在酒精或乳酸中
④反应场所始终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
2、发酵
习惯上把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发酵。
A、酒精发酵
(酵母菌
无氧条件)
C6
H12O6

2C2
H5
OH+2CO2
+能量
B、乳酸发酵
(乳酸菌)
C6
H12O6

2C3
H6
O3
+能量
四、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主要在线粒体内
在细胞质基质中
氧气、多种酶
无氧参加、需多种酶
葡萄糖彻底分解、
产生CO2和H2O
葡萄糖分解不彻底、
形成乳酸或酒精和CO2
释放出大量能量
释放出少量能量
第一阶段的反应完全相同,并且都在细胞质基质内进行。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呼吸方式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场所
条件
分解
产物
能量
相同点
联系
实质
五、细胞呼吸的意义
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肌肉收缩
     神经传导和生物发电
物质合成
吸收与分泌
六、影响呼吸速率的因素
1、不同植物种类呼吸速率不同
(1)低等植物>高等植物
(2)生长快的植物>生长慢的植物
(3)
草本植物>木本植物
2、不同器官、组织呼吸速率不同
(1)幼嫩器官
>年老器官
(2)
生殖器官>营养器官
内部因素
1、温度: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
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外部因素
2.氧气
(1)原理:氧气是细胞呼吸的重要因子,氧气不足直接影响呼吸速度,也影响呼吸的性质.
(3)应用:
a.绿色植物在完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大多数陆生植物根尖细胞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CO2,酒精对细胞有伤害作用,且无氧呼吸产生能量少,不能满足生命活动需要.故农业生产上要中耕松土.
b.贮藏蔬菜、水果时适当降低氧气浓度,使呼吸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降到最低点.
ATP生成量
O2浓度
O2浓度
CO2释放量
A
B
C
(2)相关曲线
3.H2O。?
?植物组织在失水萎蔫时,呼吸上升。干燥种子水分上升,呼吸大大提高。
4.CO2?
?CO2浓度增高,呼吸速率减慢。应用于果蔬贮藏保鲜。
当浓度达到10%时,可使植物致死。
适时中耕松土、开沟排水,有助于促进土壤空气和大气的气体交换,促进根系的生长。
七、判断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强弱(以酵母菌为例)
C6H12O6
2C2H5OH(酒精)+CO2+少量能量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1.只进行有氧呼吸时:
CO2/O2的比值=
1
C6H12O6
2C2H5OH(酒精)+CO2+少量能量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2.只进行无氧呼吸时:
O2=0
CO2≠0
C6H12O6
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3.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时:
CO2/O2=
4/3
X
6X
6X
X
2X
C6H12O6
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5.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时:
CO2/O2
>4/3
X
6X
6X
X
2X
C6H12O6
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4.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时:
CO2/O2
<4/3
X
6X
6X
X
2X
1<
总结:
如果CO2=O2,则只进行有氧呼吸;
如果CO2>O2≠0则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如果O2=0,CO2≠0则只进行无氧呼吸。
小结:
葡萄糖
丙酮酸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课堂练习
1.?在有氧呼吸过程中,CO2的产生
和氧气的参与分别发生在(

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C.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
D.都在第三阶段。
B
2.
苹果和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
的产物分别是(

A.乳酸、酒精和二氧化碳
B.都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C.都是乳酸
D.酒精和二氧化碳、乳酸
D
3.给某动物呼吸含放射性同位素18O的O2,则该动物体内首先出现18O的物质是(
)
A.葡萄糖
B.二氧化碳
C.水
D.丙酮酸
C
4.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
)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②都需要酶
③都需要氧
④都产生ATP
⑤都产生丙酮酸
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D
5.
种在湖边的玉米,长期被水淹
生长不好,其原因是(

根细胞吸收水分过多
营养缺乏
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够
细胞有氧呼吸受阻
D
6.种子在浸水和不浸水的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都产生过的中间产物是(
)
酒精
B.
乳酸
C.CO2和H2O
D.丙酮酸
D
C6H12O6
(葡萄糖)
2C3H4O3
(丙酮酸)
6CO2+6H2O+能量
2C2H5OH+2CO2+能量
(酒精)
2C3H6O3(乳酸)+能量






酶的不同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7.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和②所示的过程是

(2)图中①和③所示的过程是

(3)丙酮酸之所以会发生②或③不同的变化,一方面是由于是否有
参与,另一方面是由于
所造成的。
(4)产生对细胞有害作用的物质是图中
过程。

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
(2)该器官的CO2释放与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此种呼吸方式所用的底物是________________。
(3)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6,而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倍,释放的能量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倍,转移到ATP的能量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
葡萄糖
(3)1.5
0.1
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