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中学2011届初三历史专题复习一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民族关系)
A、古代政治
一、中国古代的统一与分裂
1、分裂时期
我国封建社会有三个分裂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其中分裂时间最长的是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长达三百多年,最短的是三国时期。
2、统一时期
我国封建社会有四个大统一时期,即秦汉时期、西晋、 、元明清。西晋建立的虽是全国性统一政权,但短期而亡。其中统一时间最长的是 朝。
认识:
①统一的历史时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稳定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有利于科技文化教育和艺术的发展繁荣。
②统一时期往往是国家富强繁盛的时期;
③统一是历史的主流,"反对分裂,维护统一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历程
1、先秦政治制度:禅让制、 、分封制。
2、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历程:(1)秦加强中央集权:
(2)两汉时期有所发展( 巩固):汉武帝时:颁布“ 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3)隋唐时期进一步完善:政治上采用 制,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使中央机
构更加完善,从而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开设 制,广罗人才,从而扩
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4)元朝时实行 制度,有效地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5)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 达到顶峰):
明朝:明太祖时:在地方: 在中央:
;设立 等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吏和百姓的监督和控制。
(6)清朝:继续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设立 ,空前强化君权。
B、古代经济
一、古代中国的经济制度
(一)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
土地私有制: 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都是土地私有制,虽然在封建时代进行了多次土地制度的调整,但只是调整土地的使用形式,而没有触及土地所有制性质。这种封建土地所有制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的 运动才被彻底废除。
(二)农业相关知识
1、战国时期:秦国的 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秦朝时期:重农抑商。
3、西汉时期:实行 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4、三国时期: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大力屯田。
5、唐朝时期:重视农业,轻徭薄赋。
6、两宋时期:引进农作物(占城稻),在江南地区推广。
7、元朝时期:重视发展农业。
8、明朝时期:引进玉米、甘薯等农作物。
9、清朝时期:重本抑末。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时期 土地政策 内容 作用
过渡时期 将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生产合作化
建设时期 大办人民公社 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将土地承包给农民
11、外来作物的引种有三个高峰:第一高峰是在两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内地大量的农作物特产,如葡萄、苜蓿、胡瓜、胡麻、胡桃、核桃等;第二高峰是在隋唐时期,主要引入了胡椒、香料、西瓜等;第三高峰是在明清时期,新航路开辟后甘薯、马铃薯、玉米、烟草等传入中国。
12、古代大型水利工程建设
时期 成就
春秋战国时期
秦汉 秦始皇派史禄开凿的灵渠;
隋朝
元朝 开凿了会运河和通惠河
(三)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及南移的原因:
过程:
原因:
。
三、民族关系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秦的统一
北方: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了万里长城。
南方:兴修灵渠,连结 长江 水系与 珠江 水系,是沟通南北水路的重要通道。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 西汉 时期
西域:a. 两次出使西域(分别在 前138 年和 前119年),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此后,汉朝与西域诸国互派使节,互通商旅。 b.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 西域都护 , 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 C.陆上丝绸之路开通。路线:从 经河西走廊、 ,通往中亚、西亚,直到 欧洲 。作用:“丝绸之路”成为 。
(3)多民族的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 ,推行汉化政策,实行的措施有
其作用 。
(4)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大发展:唐朝时期
a.民族政策:“羁縻州”(“全其部落,顺其土俗”)它的建立体现了 和唐代政治开明的特色。
b.吐蕃是今天 族的祖先。松赞干布是吐蕃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在他做赞普期间,他十分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去唐朝求婚, 答应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其意义在于 。
(5)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元明清时期
1、元朝:民族政策: 。管理西藏的机构:
2、明朝:管理西藏的机构: 。
清朝:a.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发动叛乱,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康熙皇帝御驾亲征,清军大败叛军,粉碎了准噶尔部叛乱。
b.乾隆帝时,平定 叛乱(新疆),后设置
c.清朝建立了对达赖和班禅 制度。顺治皇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的封号; 康熙皇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1727年,清朝设立 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乾隆皇帝还制订“ 金瓶掣签 ”制度,规定喇嘛教活佛转世的人选,必须用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定,由驻藏大臣亲自抽签。这些措施加强了清对西藏的管辖。
d.对西南地区:平定大小金川叛乱(乾隆)、改土归流:作用
。
巩固练习
1、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 )
A、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2、我们说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时期,是因为( )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 D、百家争鸣
3、一部电视剧的片头有这样一句话:“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威严,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这个“他”是指( )
A、秦始皇 B、乾隆帝 C、唐太宗 D、汉武帝
5、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建立和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而采取的共同做法有( )
①加强中央集权 ②加强对思想的控制 ③派兵北击匈奴 ④加强与海外的经济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当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身穿丝绸长袍出现在罗马大剧院的时候,全场为之欢呼,丝绸服饰一时成为欧洲上层社会的时尚。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最早应在(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5、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中,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引发了时人和后人更多的关注和争议。下列这些评论中,最准确的是( )
A、严刑酷法,实行残暴统治 B、颇有作为,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C、奢侈腐化,心狠后辣 D、选贤任能,政治清明,创开元盛世
6、“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难、执著追求的精神。题中的“东瀛”是指( )
A、天竺 B、朝鲜 C、日本 D、越南
7、下列各政权,曾经与南宋并立的是( )
①北宋 ②辽 ③金 ④西夏 ⑤元朝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8、某电视剧组在拍摄电视连续剧《戚继光》时,为戚继光布置书房场景,其道具及片段可能有:①书案上摆放着《史记》②他一面踱步,一面吟诵《满江红》 ③他伏案翻阅《海国图志》④墙壁上挂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条幅(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西北抵( )
A、巴尔喀什湖北岸 B、葱岭 C、西伯利亚 D、大兴安岭
10、“天雨粟……遂耕而种之。”下列古代遗址的考古发现可印证这一现象的是( )
A、元谋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11、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下列各项与江南经济持续开发不相关的是
A、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南迁 B、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C、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D、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12、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
A、魏晋 B、唐朝 C、南宋 D、元朝
13、下列农作物在中国开始种植的先后顺序是( )
①水稻 ②占城稻 ③葡萄
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①③②
14、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日常生活“现代化”的有 ①会子 ②蕃坊 ③瓦舍 ④岁币 ⑤互市 ( )
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15、历史图片直观地反映了历史面貌和历史时代特征。《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开封( )
A、商业繁荣 B、人口众多 C、建筑优美 D、农业发达
16、某校七年级8班历史兴趣小组开设了一个有关“辽、宋、西夏、金”的专题网站,下列
政权与民族搭配不正确的是( )
A.辽——契丹族 B.北宋——汉族 C.金——回族 D.西夏——党项族
17、为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巩固其统治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有( )
①北魏孝文帝 ②耶律阿保机 ③唐玄宗 ④忽必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封侯非我意,但原海波平”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豪言壮语?( )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郑和
19、历代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都不断加强管辖,下列相关内容正确的是( )
A.西汉——安西都护府 B.唐朝——西域都护
C.明朝——澎湖巡检司 D.清朝——台湾府
20、如果我们想说明清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下列哪些史实可作为证明材料( )
①设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 ②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③册封藏族宗教首领达赖和班禅 ④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22、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不可分离。请你回答:
(1)从什么时期开始,今新疆地区成为了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分)19世纪70年代,率领清军收复新疆的是谁?(1分)
(2)为唐蕃"和同为一家"作出了突出贡献的有哪些人?(不少于2人)(2分)
(3)列举一项清朝前期中央政府加强对西藏管理的措施。(1分)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制定了什么制度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国策?(1分)请你为各民族的团结写一句祝福的话。(1分)
23、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强盛时期,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渐趋衰弱时期,强盛与衰弱都与当时的对外政策有关。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唐朝时对外实行什么政策?请举三个例子。
(2)清朝前期对外实行什么政策?其影响是什么?
(3)清朝实行对外政策及影响对我们今天的对外政策有什么启发?
24、(2010年岳阳市)自古以来,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__________朝。(2分)
(2)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各民族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请要概述鲜卑族孝文帝改革为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2分)
(3)元朝时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你认为出现这一盛况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分)
(4)清朝前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时期。请你举出清朝前期为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统治而采取的重大措施。(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