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学(北京版)-复习课 从新冠肺炎话健康--ppt课件(共5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二生物学(北京版)-复习课 从新冠肺炎话健康--ppt课件(共5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6-22 14:4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6张PPT)
复习课
从新冠肺炎话健康
初二年级
生物
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
没有疾病和不衰弱
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道德修养
生殖质量
疾病
外界因素
营养因素
免疫因素
遗传因素
发生
因素
疾病
外界因素
营养因素
免疫因素
遗传因素
发生
因素
物理性致病因素
化学性致病因素
生物性致病因素
疾病
外界因素
营养因素
免疫因素
遗传因素
发生
因素
物理性致病因素
化学性致病因素
生物性致病因素
病原体:
能够引起人或动物患病的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
新冠肺炎


糖尿病


高血压
具有传染性
VS
由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如:流感、艾滋病、乙型肝炎、流行性脑炎等。
传染病:
2019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
Hco-229E
普通感冒
HCoV-OC43
普通感冒
HCoV-NL63
普通感冒
HCoV-HKU1
普通感冒
SARS-CoV
非典型性肺炎
MERS-CoV
中东呼吸综合征
2019新型冠状病毒
RNA
蛋白质
传播范围广
截至5月1日13时08分
共有214个海外国家(和地区)发现确诊病例
资料
传染速度快
境外确诊国家(地区)
境外确诊病例
境外死亡病例
2020年3月1日
58
6601
103
2020年5月1日
214
322,5768
23,0341
具有流行性
传播范围广
传染速度快
新冠肺炎的特点:
新冠肺炎
有病原体
(2019新型冠状病毒)
具有传染性
具有流行性
传染病
新冠肺炎CT影像
早期
进展期
重症期
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如:新冠肺炎患者、新冠肺炎病毒携带者
空气传播
接触传播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具体途径。
空气
接触
……
易感人群:对某些传染病缺乏抵抗力而容易感染的人群
世界卫生组织提示:面对新冠肺炎,我们都是易感者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
1、空气传播
2、接触传播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70多亿
……
30多天
针对传染源(新冠肺炎患者、疑似患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早发现
早报告
早隔离
早治疗
控制传染源
戴口罩
少出门
勤洗手
多通风
勤消毒
不随地吐痰
不去人员密集场所
不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
切断传播途径
规律作息
锻炼身体
健康饮食
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疫苗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1、空气传播
2、接触传播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这样做对吗?
体温有点高,但是现在医院太危险了,自己在家多吃点抗菌药得了
安全用药
指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计量和时间准确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小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或伤害
①建议戴好手套、口罩等,及时就医
②专人专物专用,及时消毒
急救:
拨打120
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基本特征
病死率
0~70岁
5.9%
70岁以上
22.8%
患基础性疾病
35.7%
无基础性疾病
0.9%
免疫
什么是免疫?
人体免疫系统如何抵抗新冠病毒?
研发疫苗对免疫有什么意义?
如何提高免疫力?
免疫:是机体一种重要的防御功能,它能帮助人体识别和清除“异物”,维持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人体免疫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皮肤
人体免疫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黏膜:存在于嘴唇、眼皮、鼻腔和口腔
人体免疫第二道防线——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溶菌酶
水解细胞的细胞壁
吞噬细胞
吞噬病原体和异物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
第二道防线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溶菌酶的溶解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对所有病原体都具有防御功能,而不是针对某一种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
人体免疫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与免疫物质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病原体
免疫细胞
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抗体
产生
抗体:具有抵抗某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特异性结合
抗体只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不同的抗原会使人体产生不同的抗体
带状疱疹病毒
新冠状病毒
带状疱疹病毒的抗体
新冠状病毒的抗体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
第二道防线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溶菌酶的溶解作用
第三道防线
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只针对一种特定病原体的免疫。
具有特异性
后天形成
有免疫记忆
特点:
疫苗:
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经过人工减毒、灭活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免疫制剂。
我国疫苗研发进度:
1月24日
成功分离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株
1月26日
启动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研发,筛选种子毒株
3月17日
按照5种技术路线开展新冠疫苗的紧急研制
3月18日
通过动物实验,将用于人体临床实验
4月9日
全球首个启动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
4月13日
新冠病毒疫苗正式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5月6日
实现了新冠疫苗在恒河猴体内安全性和有效性验证
提高免疫力——减少不良嗜好(吸烟、酗酒、吸毒)
肺气肿
口腔癌
喉癌
肺癌
食道癌
冠心病
心肌梗塞
脑梗塞
脑溢血
脑血栓
提高免疫力——健康饮食
提高免疫力——健康饮食
VS
提高免疫力——适度体育锻炼
提高免疫力——适当休息
心理健康
不焦虑、不急躁
阳光、积极向上
课后小结
健康
没有疾病
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课后小结
健康
疾病
传染病
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特点:具有流行性、传染性
定义: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人与动物
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课后小结
健康
疾病
传染病
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特点:具有流行性、传染性
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预防措施:
控制
切断
保护
定义: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人与动物
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课后小结
健康
疾病
传染病
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特点:具有流行性、传染性
三道防线:①皮肤和黏膜——屏障作用
②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溶解和吞噬作用
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原抗体结合
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预防措施:
控制
切断
保护
免疫
定义: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人与动物
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疫苗
课后小结
健康
疾病
传染病
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特点:具有流行性、传染性
三道防线:①皮肤和黏膜——屏障作用
②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溶解和吞噬作用
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原抗体结合
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预防措施:
控制
切断
保护
免疫
定义: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人与动物
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疫苗
生活方式:减少不良嗜好、健康饮食、适度锻炼、适当休息
(2019·北京)13.我国实施计划免疫,有计划地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控制传染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疫苗相当于抗原
B.预防接种后体内可产生相应抗体
C.预防接种是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
D.接种一次即可终身具有免疫能力
中考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