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 光的全反射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 光的全反射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21 17:3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13.2全反射
为什么气泡这么显眼?
奇特的光现象--海市蜃楼
1.光疏介质:两种介质中折射率较小的介质叫做光疏介质.
2.光密介质:两种介质中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叫做光密介质.
一、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
注意:“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 是相对而言的,对其界定是以折射率为依据的。
玻璃相对于水是 介质
水相对于玻璃是 介质
光 密
光 疏
一、全反射
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随着入射角增大折射光线越来越偏离法线,折射光线越来越弱,而反射光线就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时,折射角达到90°,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视频一
全反射
N
真空
介质
N
C
N
真空
介质
临界角C
大于C
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2)临界角计算:
(1)全反射产生的条件:
①光线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
②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即: i ≥ C
现象1.水中或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
原因是:光从水或玻璃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在分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
联系实际——现象解释
现象2.海市蜃楼
中新网2004年3月16日电 ,北京时间10时30分,在北海道海域某海峡上空,观测到了船悬于半空的海市蜃楼奇观。
联系实际——现象解释
大气中的光现象——海市蜃楼(海面)
解释:海面上下层空气温度低,密度大,折射率大,上层空气温度高,密度小,折射率小,远方物体发出的光线向空中入射时不断折射弯曲,到某高度时发生全反射,再射会地面,观察者感觉这光线来自空中。
正立虚象
大气中的光现象——海市蜃楼(沙漠或马路)
解释:贴近地面空气温度高,密度小,折射率小,上层空气温度低,密度大 ,折射率大 。远方物体发出的有些光线向地面入射时不断折射弯曲,到地面附近时发生全反射,再折向上,射向远处空中,观察者感觉这光线来自地下。
倒立虚象
例1、如图所示,介质Ⅱ为空气,介质Ⅰ的折射率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线a、b都不能发生全反射
B.光线a、b都能发生全反射
C.光线a发生全反射,光线b不发生全反射
D.光线a不发生全反射,光线b发生全反射
C
学以致用——例题分析
全反射棱镜:(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
45
45
45
45
45
45
一、全反射棱镜
A、原理:利用全反射原理
B、作用:改变光路
C、优越性:反光率高,接近达到100%,成像失真小.
D、应用:精密昂贵的光学仪器中,比方说显微镜,单反相机,潜望镜,望远镜……
3、珠宝的鉴赏( 玻璃:320-420 金刚石:24.40)
一、光导纤维
视频三光导纤维
视频二水流导光
设计和应用时要满足哪些条件
A、原理:利用全反射原理
B、作用:传输光、图象或者其他信息
C、优越性:光纤通信的主要优点是容量大、衰减小、抗干扰性强.
D、应用:光纤通信,医学及工业内窥镜,饰品等……
应用1--光导纤维—光纤通讯
一种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制成的能传导光的玻璃丝,由内芯和外套组成,直径只有几微米到100微米左右,内芯的折射率大于外套的折射率。
当光线射到光导纤维的端面上时,光线就折射进入光导纤维内,经内芯与外套的界面发生多次全反射后,从光导纤维的另一端面射出,而不从外套散逸,故光能损耗极小。
科学应用——光导纤维
应用2--光导纤维—内窥镜
水的折射率为n,距水面深度为h处有一点光源,岸上的人看见水面被点光源照亮的圆形区域的直径多大?
h
S
C
R
设临界角为C,有 ,即 ,
故圆形区域的直径为
学以致用——针对训练
你能想象一下,从水里看到的水面上景物是什么样的吗?所有水面上的景物在什么范围内?
空气

S
C
学以致用——例题分析
学以致用——例题分析
例1、在水中的鱼看来,水面上和岸上的所有景物,都出现在顶角约为97.6°的倒立圆锥里,为什么?
鱼眼里的世界
在倒立圆锥里
笔记
一、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
二、全反射
1、概念: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完全消失,只剩反射光,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两种介质中折射率较小的介质叫做光疏介质;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叫光密介质
2、临界角(C):折射角90°时入射角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