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 机械与人(3) 阶段检测卷(10.1-10.6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 机械与人(3) 阶段检测卷(10.1-10.6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21 11:0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阶段达标检测卷
第十章
机械与人
[检测内容:10.1~10.6
检测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g取10N/kg。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手从地面提起水桶,手的拉力对水桶做功
B.
提起水桶在水平路面上保持水桶的高度不变,向前移动了一段路程,手的拉力对水桶做功
C.
出手后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推力对它做功
D.
很费力的推一重物,重物不动,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重物做了功
2.
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铝块,挂在杠杆AB两端,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现把铜块和铝块同时浸没于水中,已知ρ铜>ρ铝,则有(   )
A.
杠杆AB仍保持平衡
B.
杠杆A端会上升
C.
杠杆A端会下降
D.
杠杆是否平衡,无法判断
3.
A、B两种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把体积相等的A、B物体挂在滑轮组下,若要使它们处于静止状态,则在图乙的虚线框内悬挂B物体的个数是(不计摩擦和滑轮的自重)(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
如图所示的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F2、F3,那么,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F1>F2>F3
B.
F1<F2<F3
C.
F2>F1>F3
D.
F2<F1<F3
5.
在自由式滑雪比赛中,选手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b、d在同一高度),如果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从a点向b点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增加
B.
从b点向c点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
C.
b点的动能等于d点的动能
D.
c点和d点的机械能相等
6.
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面在M点通过小圆弧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原长时右端在N点,小物块从斜面上P点由静止滑下,与弹簧碰撞后又返回到P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
B.
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小
C.
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D.
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7.
李华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提起水中的物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装置中的滑轮是定滑轮
B.
装置中的AOB是省力杠杆
C.
装置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
D.
物块上表面露出水面前,所受浮力不断减小
8.
利用如图所示的杠杆将重为3N的物体缓慢匀速提高10cm,手的拉力F为2N,手移动的距离s为30c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
A.
22%
B.
33%
C.
50%
D.
67%
9.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活动中,瑞瑞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作一标记A(如图甲所示),然后用大小为F的拉力匀速竖直向上提升总重为G的钩码,当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时,瑞瑞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作另一标记B,并测得A、B两点间的距离为2H(如图乙所示),则以下所求物理量不正确的是(   )
A.
拉力所做的功W=2FH
B.
拉力所做的有用功W有=GH
C.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
D.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0.
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t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F1>F2,P1>P2
B.
F1=F2,P1>P2
C.
F1>F2,P1=P2
D.
F1<F2,P1<P2
二、填空题(第10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
11.
消费者在购买蔬菜及水果一类物品时,常遇到缺斤短两现象,造成缺斤短两的原因之一是不法商贩把杆秤的标准砣换成了质量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秤砣。
12.
如图所示,O点为轻质杠杆AC的支点,AB=BO=OC,B处挂一重为6N的小球。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在C点施加的力应至少为    N。若用最小的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该力的大小为    N,方向竖直    

13.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重G=4N的木块,在F=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5s内运动了2m,在这过程中,重力G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J,拉力F对物体做的功为
J,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
W。
14.
“歼-20”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重型歼击机,具有卓越的机动性能,当它在空中加速向下俯冲时,动能    ,重力势能    。(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5.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力为1200N的物体时,若不考虑摩擦、绳和动滑轮的重力,则拉力F是   
N;若实际作用在绳端的拉力是500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16.
小金将长为0.6m质量可忽略不计的木棒搁在肩上,棒的后端A挂一个40N的物体,肩上支点O离后端A为0.2m,他用手压住前端B使木棒保持水平平衡,如图所示,小金的质量为50kg,则此时手压木棒的压力大小为  
 
N,肩对木棒的支持力大小为   
N,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N。
17.
一次体育课上,郑露练习跳绳,她在1min内跳了120次,已知她的质量是40kg,每次跳起的高度为8cm,她跳1次克服重力做的功是 
  J,她跳绳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 
  W。
18.
如图所示,用甲、乙两滑轮组匀速向上提升重物,物重都是600N,不计动滑轮重及摩擦,绳子的拉力F甲∶F乙=   
。若将重物提高1m,则甲滑轮组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m,乙滑轮组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m。
19.
往车上装重物时,常常用长木板搭个斜面,把重物沿斜面推上去。如图所示,工人用3m长的斜面,把120kg的重物提高1m,假设斜面很光滑,则需要施加的推力为   
N,若实际用力为500N,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重物受到的摩擦力为    。
20.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能绕O点转动,请在杠杆中的A端画出使轻质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述)
三、实验探究题(第21题10分,第22题6分,第23题8分,共24分)
21.
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两个相同的斜面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它们探究动能或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将A、B两球(mA<mB)分别从两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同时释放,观察到它们并排滚动且始终相对静止。这表明在滚动的任一时刻,两球的速度     ,且两球的速度跟    无关。
(2)分别在水平桌面上的C、C′处放置相同的木块,再将两球分别从两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同时释放,观察到     球将木块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论:①            
;②              。
22.
小红在升国旗时,感到向下拉绳子所用的力,要比直接提起国旗所用的力大很多。她想,升国旗采用的定滑轮机械效率是不是很低呢?她用了一个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测出了定滑轮的机械效率。
(1)小红的实验步骤如下,请你把该步骤填写完整: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国旗受到的重力G;
②用弹簧测力计
向下拉动绳子,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③定滑轮的机械效率表达式η=

(2)如要提高滑轮的机械效率,你有什么办法?请你说出一条。(国旗质量不许改变)
23.
小明同学做“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不同数量的钩码,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钩码的重力G/N
钩码提升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2
0.1
0.9
0.3
74%
2
4
0.1
1.6
0.3
83%
3
6
0.1

0.3

(1)观察如图中测力计的示数,表格中编号①的数值是    ,②的数值是    。
(2)小明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到了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汽车作为一种“机械”,提高效率对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请你指出以下三种提高效率的方法中,方法    是与本实验同理的。
方法一:鼓励人们“拼车”出行,使汽车尽量装满人员。
方法二:汽车制造厂用新材料减轻汽车重量。
方法三:经常给汽车做保养,保持良好的润滑。
(3)小明发现绳端移动的距离与钩码提升高度有固定的倍数关系,于是他认为钩码数量一定时,无论将钩码提升多高.都不影响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芳则认为:钩码提升的高度不同,有用功就不同,机械效率就变化了,你认为    的看法是正确的。
四、计算题(第24题6分,第25题8分,第26题8分,共22分)
24.
某商店售货员把长大约1m的木板搭在台阶上,将冰柜沿斜面推上台阶,如果售货员沿斜面的推力为200N,台阶高度为0.4m,求:
(1)售货员推冰柜做了多少功?
(2)如果把冰柜推上台阶用了10s,那么推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25.
工人用图示装置在10s内将质量为45kg的货物匀速提升2m,此过程中拉力的功率为120W。
求:(1)有用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若工人用此装置匀速提升其他货物,测得拉力大小为300N,额外功占总功的20%,工人提升货物的重力。
26.
某建筑工地用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轮组将重4000N的砖块运到离地4m高的砌墙处。已知每个滑轮重100N,轮与轴的摩擦、绳重及动滑轮下的挂网重忽略不计。若提升砖块的工人作用于绳的拉力最大为500N。
求:(1)提升一次砖的最大重力;
(2)提升一次砖时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
(3)若全部完成提砖任务,工人利用此滑轮组至少做多少额外功。




1.
A 2.
C 3.
B 4.
D 5.
C 6.
B 7.
B
8.
C 9.
A 10.
B
11.
较小
12.
6 3 向上
13.
0 6 1.2
14.
增大 减小
15.
400 80%
16.
20 60 540
17.
32 64
18.
2∶3 3 2
19.
400 80% 100N
20.
如图所示。
21.
(1)相同 质量 (2)B ①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②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22.
(1)②匀速 ③×100% (2)加润滑油(或减小摩擦、减轻绳重等)
23.
(1)2.3 87% (2)一 (3)小明
24.
(1)W=Fs=200N×1m=200J。 
(2)P===20W。
25.
(1)G=mg=45kg×10N/kg=450N,W有用=Gh=450N×2m=900J。 
(2)W总=Pt=120W×10s=1200J,η=×100%=×100%=75%。
(3)由题图可知n=3,已知额外功占总功的20%,则此时的机械效率η′=1-20%=80%;则此时的机械效率η′====,所以提升物体的重力G=η′nF=80%×3×300N=720N。
26.
(1)因为轮与轴的摩擦、绳重及挂网重忽略不计,所以F=(G砖最大+G动),则G砖最大=2F-G动=2×500N-100N=900N。 
(2)η最大=×100%=×100%=×100%=90%。 
(3)提升的次数n=≈5(次),W额=nG动h=5×100N×4m=2000J。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