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预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采用先说预测依据后说预测结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预测。
2、能够作出正确预测并用全班统计的方法科学分析。
科学知识
1、懂得推理和预测的含义。
2、懂得科学知识是我们作出科学预测的根据。
3、懂得即使有根据,预测也会有错误。要想提高正确率,必须全面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对现象的好奇心,愿意进行预测。
2、关注身边事物,关心重大事件,关心社会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采用先说预测依据后说预测结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预测。
难点
懂得即使有根据,预测也会有错误。要想提高正确率,必须全面思考。
材料准备
1、演示实验材料:漏斗,乒乓球,鸡蛋(熟),烧杯2,食盐,药匙,玻璃棒
2、分组实验材料:纸片(每生2张),粉笔(每组3支),塑料袋,纸片1,胶棒
3、其他材料:记录表,PPT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入场,引爆探究热情
1、出示鸡蛋图片,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2、教师出示鸡蛋,如果我将它放在桌上,把手拿开,它会怎样?为什么?
3、教师出示硬币,如果向上抛出后落地,猜一下哪面向上?并说明你的依据
4、以上两个事例,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预测”(板书)
5、什么叫预测?师生讨论。
二、建构新知,亲历探究过程
(一)结合生活实际体验预测,亲历预测过程
1、同学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能对它们进行预测吗?让我们来试一试。
2、老师出示经验预测的四个例子。让学生讨论并汇报。
3、现在同学们能告诉老师:要想正确预测,需要哪些知识?(板书:现有经验和已有知识)
4、刚才的几个预测事例,你们对什么最感兴趣?引出下面的预测环节。
5、看来同学们对小动物很有感觉,能较准确地进行预测。来看一下以下几种动物行为,你能准确预测吗?教师出示现实生活中动物的四个现象,请学生选择性的进行讨论性预测。
6、学生选择性的进行预测,并将自己组的结论写在探究报告中。
7、请学生汇报自己组的预测结果,教师不对学生结论进行评价,以保护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同时为其进一步学习预测的知识给够足够的好奇心。
8、你知道科学家们为了掌握动物的习性要做哪些工作吗?
视频演示,让学生了解做科学工作的艰辛。并从中产生对科学工作者的敬意。
(二)对未知科学领域进行预测(分组活动)
1、出示两张纸片,如果我们对着中间向下面吹气,纸片会怎样?
2、学生进行预测并说出依据。
3、老师课件讲解“吹纸”的方法。学生实验。
4、学生汇报结果。
5、有了刚才的经验,教师出示乒乓球和漏斗,对着漏斗吹乒乓球,会有什么现象?
6、学生进行预测并说出依据。
7、教师演示,请学生上台演示。
8、刚才的两个现象,想知道为什么吗?请回家查一下
空气和压力
的相关资料吧!
(三)引领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较为科学的预测
1、教师出示粉笔,给出三种情形,让学生先预测:如果将三种情形的粉笔丢到地上,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并说出学生如此预测的依据。
2、课件讲解实验注意事项。
3、学生分小组做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
4、教师统计最容易断的和最不容易断的情形,引发学生争议,教师再进行全班统计,得出结论。
5、验证同学们上课时对“鸡蛋掉地上情形”的预测结果是否正确。
6、小结:要想正确预测,还需要全面合理的思考。
三、总结延伸,发展科学志趣
1、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2、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除了有收获以外,大家有没有什么新的问题产生呢?
3、这堂课大家都学得很认真,很有科学的头脑,对于刚才一些同学提出的这些新问题,课后我们再一起来研究,好吗?
四、引领学生进入课后预测活动
1、把小树的叶摘掉,小树会怎样?
2、在杯中加入一勺食盐,再加入5勺,再加入10勺,杯中的水位会怎么变化?
3、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预测再完成,把预测和结论都告诉老师。
五、板书设计
预测
对未发生事件的结果进行猜测
现
已
全
有
有
面
经
知
思
验
识
考
正确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