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雷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6《雷雨》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21 19:2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
雷雨
教材分析
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蝉鸣,淘气的孩子光着小脚丫,在积满雨水的路上嬉戏。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雷雨为我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生词“黑沉沉”等的意思,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的特点。
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并背诵课文。
突破方法:
让学生运用掌握的识字方法随文识字及集中识字,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结构、偏旁与书写要领,规范书写生字,巩固识字写字的效果。在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雷雨的变化过程帮助记忆,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达到熟练成诵的目的。
教学难点
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
突破方法: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各写了哪些景物,然后重点抓住风、云、天空等景物进行对比,从而感悟雷雨前后景物的不同。
教法与学法
教师可采用看图与读文相结合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感受雷雨的特点。
主要运用情境教学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运用朗读感悟法,让学生在读中领悟课文内容;运用分析比较法,让学生通过比较了解雷雨前后景物的不同之处。
要通过想象,加深学生对雷雨前后景色的感悟。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使学生边读边思。
教学中要以各种形式唤起学生对词语的直观理解,体会本课用词的精妙。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谜语导入。
出示谜语,引出课题。
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处,响时先冒火,声音震山谷。
千根线来万根线,颗颗珍珠线上串,看得见来摸得着,掉在地上却不见。
学生猜谜,分先后板书课题:雷雨。
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同学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
[设计意图:用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主识字。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读顺,遇到生字,要多读几遍。
检查学习情况。
小老师领读,指名认读生字。
读课文上去调拼音的词语。(齐读,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在教学的过程中,安排了齐读、开火车读等活动,为全体学生参与创造机会。]
(3)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压、垂”用动作记,“乱”用联想记,“虹”用换偏旁的方法记)
再读,感悟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大声读文,想一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雷雨的?
结合书上的两幅插图把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个部分找出来。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帮助学生理清写作顺序。]
学习“雷雨前”。
(一)在平时的生活中,你见到的雷雨前是什么样子的?
(二)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雷雨前的景象的呢?自由地朗读课文的1~3自然段,用笔画出作者描写雷雨前的哪些景物。
(三)精读雷雨前部分。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1)通过读这句话你们知道雷雨前有什么特点吗?(云多、天黑、云压得很低。)
(2)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字用得好?(“压”字用得好,体现了天气闷热)
(3)指导朗读。
树上的叶子也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1)这句话哪里体现了闷热?
(2)指导朗读。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1)你还能读出雷雨前的什么特点吗?
(2)你们是从哪儿体会到风大的?(树枝乱摆)
(3)风这么大,树上的蜘蛛怎么样了?谁来读一读?
(4)你们能读出哪个字特别好吗?(垂。课件演示蜘蛛动作)
(5)一个“垂”字让蜘蛛逃走的动作多么生动呀!谁来做小蜘蛛读出这句话?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指名读,读出雷声和闪电的变化。
“越来越”表明程度在加深,这样的词语你还会说吗?你能把话说得再完整些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重点语句的品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进行朗读的训练。]
四、学习“雷雨中”。
1.播放录音,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听到了雷雨声,想到了雨很大)雨下得真大啊,让我们一起读描写雨大的句子。
2.雨下得真大呀,窗外的什么看不清了?
3.“渐渐地,渐渐地……”句中的“渐渐地”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用了两个“渐渐地”?(“渐渐地”说明雨势一点点变小了,读出这种变化。)
4.雨势由大变小,把这三段连起来读,读出雨的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雨大。]
五、学习“雷雨后”。
1.大声地朗读第7、8自然段。
2.朗读课文,画出雷雨后的景物。小作者哪句话写得最好,说说为什么。
3.小组合作学习。
4.小组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老师教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提高自学能力。]
总结:小作者经过细心的观察,并且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来。老师希望小朋友们也能细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层次训练,尊重差异。
积累和雨有关的古诗、谚语、好词佳句。
模仿《雷雨》,写一则观察天气的小日记。
板书设计
雷雨前
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16.雷雨
雷雨中
雨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变小
神奇、美丽
雷雨后
空气→太阳→彩虹→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