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昆虫》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昆虫,观察发现昆虫的形态美、色彩美、花纹图案美。简单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昆虫的特点和种类)和渗透对称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使人与大自然的距离贴的更近。通过观察,记忆昆虫的特征,学习昆虫的表现方法,在了解昆虫的种类和习性的基础上,大胆想象有关小朋友和昆虫的故事。启发、诱导学生的艺术创造潜力,用童心去观察自然、描绘自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自然界中昆虫的种类和特点,知道表现主题的方法。认识对称的基本特点,发现昆虫的对称。
2、能力目标:体验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快乐,通过观察,学会抓住特点表现不同种类的昆虫。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感受昆虫外形,颜色以及花纹的美观和可爱,激发学生用美术语言表达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有趣的昆虫,大胆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培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抓特点表现昆虫。训练组织画面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我和昆虫
2、课件出示:《我和昆虫》出示昆虫的图片,
你们认识这些昆虫吗?(螳螂,七星瓢虫,蟋蟀,蜜蜂,天牛,蜻蜓,独角仙)
二、教授新课
1、昆虫就在我们身边,有的认识,有的叫不上名字。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什么是昆虫,它有哪些特点?
昆虫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
一对触角,两队翅膀,三对足。
2、昆虫身体像什么基本型?
昆虫的外衣有美丽的颜色和花纹:点线面
3、了解昆虫的成长过程
4、观察蝴蝶身体左右有什么特点:“左右对称”
5、这么美丽的昆虫大家喜欢吗?忍心伤害它们吗?
6、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昆虫的故事;毛毛虫成长为蝴蝶的故事,画的好不好,是不是很生动
想不想自己也画一画呀?你喜欢的昆虫和它们有趣的故事。大家想一想:你想画什么呢?你打算怎样画呢?
接下来就由老师来讲解示范作画步骤:
A、构思:选择自己熟悉喜爱的昆虫。
B、起稿:构图要饱满,直接用黑彩笔画。
C、装饰:在昆虫身上添加图案花纹,注意两边对称。用学过的线和基本形来装饰。
D、涂色:色彩要鲜艳,多用对比色。涂背景色时可多用近似色丰富画面层次。
三、实践创作
1、以“我和昆虫”为主题,突出昆虫的特征,颜色漂亮,构图新颖可以模仿老师的画,也可以自己创造。
2、谁画好了,愿意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和昆虫的故事
3、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纠正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四、课堂延伸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认识了昆虫的特点。
2、它们和我们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小精灵、大自然的孩子。让我们关心和爱护这些昆虫小动物,他们让我们这个世界更加五彩缤纷。
小结:昆虫有成千上万种。它们是动物大军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以前,由于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我们身边以有许多小动物灭绝或濒临灭绝了。现在,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小动物,让他们和我们一样幸福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