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
酚
教材分析
教学反思
教学方法
学情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说
课
环
节——
教材分析
乙醇
认知状况
能力状况
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醇
酚
官能团
—OH
心理状况
醇的结构
与性质
苯和甲苯的
结构与性质
官能团对主要性
质的决定性作用
学情分析
知识与技能
掌握苯酚的结构、性质,并了解其用途;理解有机物分子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探究苯酚这一新物质,给学生创建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
官能团的性质与所处的化学环境的相互影响
教学重点
苯酚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
教
启发引导、创设情境
学
实验探究、迁移对比
实物感知、演示实验、现代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三学二教一应用”教学模式
提出课题
结构、物理性质、困惑
探究性质实验设计
分组实验
解决问题
收获知识
学以致用
教学设计
(一)新课引入
揭秘神奇的茶水的秘密
情景一
伏笔
显色反应
教学流程
(一)新课引入
茶多酚儿茶素
构建酚类物质的定义
教学流程
情景二
酚易被氧化
(二)展开研究课题
——认识苯酚(自学)
(球棍模型)
分析结构及空间构型
教学流程
酚醛树脂
医药
染料
杀菌消毒
农药
苯酚
苯酚的用途
为探究酸碱性问题创设情境
(二)展开研究课题
——苯酚化学性质
观察、对比
苯酚中的羟基更活泼
差异
教学流程
预测酸性
提出问题
设计方案
实施方案
如何设计实验验证苯酚有酸性?
(二)展开研究课题
——验证苯酚酸性(群学)
教学流程
pH试纸
石蕊试液
提出问题
设计方案
实施方案
汇报交流
(二)展开研究课题
——验证苯酚酸性(群学)
评价反思
苯酚具有酸性,但酸性很弱
教学流程
衍生问题1:苯酚酸性弱到什么程度,和碳酸相比较呢?
衍生问题2:苯酚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另一产物到底是什么呢?
苯酚浊液
Na2CO3
说明苯酚不能
和碳酸钠共存
教学流程
物质
H2CO3
苯酚
K1
K2
电离平衡常数
4.30×10-7
5.61×10-11
1.10×10-10
活化作用
–OH
(二)展开研究课题
——探究苯酚取代反应(群学)
分析部分不成功的原因
教学流程
拓展到是否有其他的方式可以检验苯酚的存在
苯酚的显色反应
联系新课引入
教学流程
其他酚类的检验
分析结构
-OH的性质
苯环的性质
课堂小结
1.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
2.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
基团相互影响
提出课题
探究前准备
实验设计
分组实验
衍生问题
知识总结
学以致用
5分钟
35分钟
5分钟
探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苯
酚
一、分子结构:
1、
分子式:C6H6O
2、至少12个原子共面,最多13个。
二、物理性质:
1、无色、特殊气味、晶体;
2、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三、化学性质:
1.酸性
碳酸>苯酚
2.取代反应
3.显色反应
四、用途: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必做题:
1.课后练习1,4题
2.模块测评:精选习题2,3,4。
选做题:
课时作业12题.
教学反思
——回
味
旅
程
本节课学生对实验探究兴趣高,但在探究过程中,由于小组成员间存在差异,导致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学任务可能难以出色完成。如果只考虑教学任务,实验探究可能不够彻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扎实备课虚心学习,充分利用“三学二教一应用”教学模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