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
命题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Ⅲ 新高考命题方向预测
1 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 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 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 m,由此不可求得.
A.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C.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
**D 指导:质点运动的初速度跟第一次闪光时的速度间相隔的时间未知,所以不能求初速度,所以D项正确;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加速度,可以求出第一、二次闪光中间时刻速度,所以可以求出第一次闪光时的速度,根据 Δs=at2可以判断C项可以求出.
2 (1)打开水龙头,水就流下来,为什么连续的水流柱的直径在流下过程中减小
(2)设水龙头出口直径为1cm,安装在75cm高处,如果水在出口处的速度为1 m/s(取g=10m/s2),求水流柱落到地面时的直径.
**指导:(1)在时间t内,流过任一水柱截面的水的体积是一定的,由于水柱顶点的水速小于下面部分的水速,故水柱的直径上面比下面大,(2)0.5 cm.
正以v=30m/s的速度运行的列车,接前方小站的请求:在该站停靠1 min,接一个危重病人上车.司机决定以加 速度a1=-0.6m
/s2匀减速运动到小站,停车1 min后以a2=1.0m/s2匀加速起动,恢复到原来的速度行驶.试问由于临时停车共耽误了多少时间
**100s 指导:火车刹车到停下所用的时间t1:0=v0+a1t1
火车在刹车过程中经过的位移:
火车在车站上停靠的时间t2=1 min=60s,
火车起动到正常速度运动所用时间,
火车从起动到正常运行经过的位移S3=×30×30=450m
火车正常运动通过(S1+S3)所用的时间.
耽误的时间 Δt= t1+t2+t3-t=100s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当速度为v时将加速度反向,大小恒定,为使这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回
到原出发点,则反向后的加速度应是多大 回到原出发点时速度多大
** a′=3a,v=3a,v″=2V 方向与原方向相反指导:物体加速到v所用的时间,此后a反向物体做减速运动至v=0再反向运动回到出发点,用时并为
则
命题点2 重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
Ⅲ 新高考命题方向预测
1 一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从抛出的时刻算起,上升到最大高度一半的时间为t1,速度减为抛出速度的一半的时间为t2,则t1与t2的关系应为
A.t1>t2 B.t1C.t1=t2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 从地面竖直上抛物体A,同时在某一高度处有一物体B自由下落,两物体在空中相遇时的速率都是r,则
A.物体A的上抛初速度大小是两物体相遇时速率的2倍 B.相遇时物体A已上升的高度和物体月已下落的高度相同
C.物体A和物体月在空中运动时间相等
D.物体A和物体B落地速度相等
** AD 指导:如图D4—3所示,由于相遇时A、B的速率相等,由v2=gh知A将达到B开始下落的位置,所以A、B落地时速度相同,D对,由对称性知且从相遇到最高点的时间与B从下落到相遇的时间相同,也与4以抛出到相遇的时间相同,故有v=gh,v=g·2t,v=2v,A正确,且上升阶段相遇时刻是时间中点,相遇时,A上升的高度是物体。下降的高度的3倍,B错,C亦错,应选A、D由于A、g相遇时速率相等,相遇后A继续上升可视为B从下落到相遇自由下落的逆运动,这是利用了竖直上抛运动上升与下降阶段对称性特点,可方便地判定A、D正确.
3 人以接近于竖直方向从地面朝天连续开枪,子弹出枪口的速度为30m/s,每隔1 s发射一颗子弹,假设发射子弹在空中不发生碰撞,问:
(1)任一时刻,空中最多有几颗子弹
(2)对任一颗子弹,在空中可遇到多少颗子弹从它旁边擦过 (g取10m/s2,空气阻力不计.)
**6,10 指导:(1)每颗子弹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2v0/g=6s,在某一颗子弹落到瞬间,它以后的第7颗子弹刚刚射击.因此空中最多有6颗子弹. (2)考虑已发射出的某一颗子弹,设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则此时在空中运动的其他子弹的运动时间t=t+n,其中n为非零的整数且—5≤n≤5,两颗子弹擦边相遇时,它们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有
v -gt—[v0—g(t+n)]解得,
将n的取值分别代人上式,可相应得到相遇时刻t的值,t值共有10个,因此任一颗子弹在空中可遇到10颗子弹从它旁边擦过.
4 为了测量一高楼的高度,某人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一根长为l的绳两端各拴一重球,一人站在楼顶上,手执绳上端无初速释放使其自由落下,另一个人在楼下测量两球落地的时间差△t,即可根据l、△t、g得出楼的高度(不计空气阻力).
(1)从原理上讲,这个方案是否正确
(2)从实际测量来看,你估计最大困难是什么
(3)若测得l=10 m,△t=0.4 s,g=10 m/s2,估算楼高多少
**(1)原理上可行;(2)实际上的最大因难是△J太小难于测量;(3)36.45m 指导:(1)从原理上讲,这个方案正确
①h=②
两个方程,两个未知数h和t,方程可解,故方案可行.
(2)从实际测量看,最大困难是4c太小,难以测量.
(3)得
命题点3 运动图象的实验、追及和相遇问题的实验
Ⅲ 新高考命题方向预测
1 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线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o,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后,后车以前车刹车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A.1 s B.2 s C.3 s D.4 s
** B 指导:前车刹车的位移,后车在刹车的过程中匀速,行驶的位移:
s1=v0t,且,后车刹车的位移:
后车的总位移,所以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是ΔS=S′-S=2m
2 甲、乙两汽车沿同一平直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16m/s.已知甲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a1=3m/s2,乙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a2=4m/s2,乙车司机反应时间为0.5s(即乙车司机看到甲车刹车后o.5 s才开始刹车),求为保证两车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行驶过程中至少应保持多大距离
**2.9.5 m 指导:设经过时间°两车相遇,且速度大小相等,设原来相距5,由位置关系看;16×0.6+16s-①
速度关系:16-4(t-0.5)=16—3t ②
由①②得s=9.5 m
3 一宇宙空间探测器从某一星球的表面垂直升空,假设探测器的质量恒为1500 ks,发动机的推力为恒力,宇宙探测器升空到某一高度时,发动机突然关闭,如图4-3-9表示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1)升高后9s,25 s,45 s,即在图线上A、B、C三点探测器的运动情况如何
(2)求探测器在该行星表面达到的最大高度.
(3)计算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及发动机的推动力. (假设行星表面没有空气)
**(1)略 (2) 800m (3)1.65×104N
指导:(1)升空过程是探测器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9s未发动机关闭,此时速度最大;此后作匀减速运动,25 s未速度为零,此时探测器离行星表面最高;再后探测器返回,做自由落体运动,45s未落地,速度大小为80m/s
(2)由上述分析知25g末探测器距行星表面最高,最大高度
(3)由9s~45 s计算图象的斜率可得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对0~9s过程中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而
故F=m(g+a)=1500×(4+7)N=1.67×104N.
考场热身
探究性命题综合测试
1 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经时间t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若再经时间t恰能回到出发点,则a1:a2应为
A.1:1 B.1:2
C.1:3 D.1:4
**1.C 指导:画出质点运动示意图,如图15,设质点由A点从静止运动,加速度向右大小为a1,经时间t到B点,设此时速度为vB,之后匀减速直线运动,到C点速度减为零后又反向匀加速运动到出发点A,质点由B→C→A所用时间为t,显然质点前后两段时间内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运动学规律前段时间内
后段时间内
后段时间内
其中s1=-s2
即
将vB代入即可解得a2=3a1
2 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它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时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为
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
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C.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
D.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 ABC指导:(1)公式法:
(2)图象法:图D4—5甲乙分别表示匀加速情况和匀减速情况,显然v1>v2.
(3)分析法:如图17甲,设物体由A→B为匀加速,由于是加速,故在中间时刻物体位于中点位置左侧,即v1>v2;而减速时,中间时刻物体位于中点位置右侧,则有v1>v2.
3 一质点沿直线Ox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x=5+2t3,其中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v的单位是m/s,t的单位是s.设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为v1,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v2,则
A.v1=12 m/s,v2=39 m/s
B.v1=8 m/s,v2=38 m/s
C.v1=12 m/s,v2=19.5 m/s
D.v1=8 m/s,v2=13 m/s
** B 指导:将t=0,t=2 s,t=3 s分别代人x=5+2t3,得s1、 s2、s3 的值,
4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连续经A、B、C三点,已知AB=BC,且知质点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3 m/s,在BC段平均速度为6 m/s,则质点在B点时速度为
A.4 m/s B.4.5 m/s
C.5 m/s D.5.5 m/s
** C 指导:由=v知,AB中间时刻速度为3m/s,BC中间时刻速度为6m/s,又AB=BC可知,设v1-v0 =at有6-3=a(t+),
故vB=3+at=5m/s
5 汽车正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它的正前方s处有一辆自行车以4 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司机立即刹车做加速度a=-6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若汽车恰好不碰上自行车,则s的大小为
A.9.67 m B.3.3 m
C.3 m D.7 m
**C 指导:由题可知,当汽车减速到4m/s时恰好与自行车同位置是满足条件的临界.时间所以. S=s1-v自t=(7-4×1)m=3m.
6 如图Z4-1所示,传送带装置保持1m/s的速度水平向右平移,现将一质量m=0.5ks的物体在离传送带很近a点轻轻的放上,设物体与传送带间的摩擦因数μ= 0.1,a、b间的距离L=2.5m,则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为
A.
C.3 s D.2.5 s
** C 指导:物体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a=μg=1m/s2,速度达到皮带的速度时发生的位移s==0.5m7 甲物体在地面上A点竖直上抛,同时乙物体在A点正上方H高处自由下落,若两物体恰好不能在空中相遇,则甲物体上升的最
大高度是多少
**指导:要满足题目条件,必须满足甲恰好落回地面时被乙追上,则,所以乙追上,则
8 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飞机离地面224m水平飞行,运动员离开飞机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立即
打开降落伞,展开伞后运动员以12.5 m/s2的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时竖直方向的速度最大不超过5 m/s(g=10m/s2),求:
(1)运动员展开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多少
(2)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1)99m 1.25 m(2)8.6s 指导:运动员跳伞表演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降落伞打开前和打开后,由于降落伞的作用,在满足最小度且安全着地的条件下,可认为5m/s的着地速度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因此求解过程中只考虑其竖直方向的运动情况即可,在竖走方向上的运动情况如图D 4—6所示,g=10m/s2a=12.5m/s2
(1)由公式可得
第一阶段:v2=2gh ①
第二阶段:v2-52=2ah2 ②又
h1+h2=224 ③
由①②③式得。v=50m/s,h1=125m.h2=99m,设以5m/s速度着地相当于从高h′处自由下落,则h=
(2)由公式 可得: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代入数据得t=8.6s.
9 在某市区内,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速度VA向东匀速行驶,一位观光游客正由南向北从斑马线上横过马路,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游客正在D处向北走),经0.7s作出反应,从A点开始紧急刹车,但仍将正步行至B处的游客撞伤,该车最终在C处停下,为了清晰了解事故现场.现以图Z4-2示之.
为了判断汽车司机是否超速行驶,并测出肇事汽车的速度vA,警方派一车胎磨损情况与肇事汽车相当的车以法定最高速度vm=14.0 m/s行驶在同一马路的同一地段,在肇事汽车的出事点B急刹车,恰好也在C点停下来,在事故现场测得AB=17.5 m、BC=14.0m、BD=2.6m,问:
(1)该肇事汽车的初速度vA是多大
(2)游客横过马路的速度是多大
**(1)vA=21m/s(2)1.53m/s 指导:(1)由题知警车与肇事汽车的刹车加速度大小相等,由得肇事车的初速度,警车,代入数据,得vA=21m/s.
(2)肇事车在出事点B的速度v=2aSBC,代人数据得 vB15=/4.0m/s,从A→B所用时间得t2=1 s.因司机反应时间为t1=0.7s,故游客横过马路的速度大小为
10 如图Z4-3所示,在国庆阅兵式中,某直升机在地面上空某高度A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待命,接到上级命令,要求该机10时56分40秒由静止状态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B段加速后,进入BC段的匀速受阅区,11时 准时通过C位置,已知SAB=5 km,SBC=10km.问:
(1)直升机在BC段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2)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1)100m/s(2)1 m/s2 指导:(1)设BC段飞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为,,运动时间为t2;在AB段运行的时间为t1,加速度大小为a,对AB段,由平均速度的关系得,对BC段;sBt=vt2,由题意知tl+t2=200s,联立上述公式,代人数据得v=lOOm/s.
(2)在AB段,由得
11 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50m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25 m/s,并能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60m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30m/s,以后只能维持这个速度4.0 s.设猎豹距离羚羊xm时开始攻击,羚羊则在猎豹开始攻击后1.0s才开 始.奔跑,假定羚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分别做匀加速运动,且均沿同一直线奔跑.求:
(1)猎豹要在其最大速度减速前追到羚羊,x值应在什么范围
(2)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上羚羊.x值应在什么范围
**(1)猎豹要在从最大速度减速前追到羚羊,则猎豹减速前匀速运动的时间最多为3.0s而被迫上,此x值为最大,即
x=S豹S羊
=(60+30×4)—(50+25×3)=55(m)
∴应取的值是:x<55m
(2)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到羚羊,即最多跑60m,用4 s时间,而羚羊只奔跑3 s的时间
x=5豹-S羊
t=4s,x=31.875m
∴应取的值是:x<5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