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中物理二轮总复习:第7讲 曲线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年高中物理二轮总复习:第7讲 曲线运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05-18 08:2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讲 曲线运动
命题点1 平抛物体的运动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Ⅲ 新高考命题方向预测
1 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1)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2)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如图7-1-7所示,一种用于研究物体做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A、B为两个等大的小球,C为与弹性钢片E相连的小平台,D为固定支架,两小球等高.用小锤击打弹性钢片E,可使A球沿水平方向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 做由由落体运动.在不同的高度多次做上述实验,发现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这样的实验结果
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1)条
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2)条
C.只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
D.不能说明上述两条规律中的任意一条
** B 指导:实验结果说明平抛物正确体与自由落体具有等时性,即说明第(2)条规律正确,即B.
2 某船在静水中的速率为3m/s,要横渡宽为30m的河,河水的流速为5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船可能沿垂直于河岸的航线抵达对岸
B.该船渡河的最小速度是4m/s
C.该船渡河所用时间至少是10s
D.该船渡河所经位移的大小最小为30m
** C 指导:因为v船3 如图7-1-8所示,在倾角θ=37°的斜面底端的正上方H处,平抛一个物体,该物体落到斜面上的速度方向正好与斜面垂直,求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
** 指导:如图D7—5所示,分解平抛物体的位移和末速度,设水平分位移为s,末速度的竖直分速度为vy由题意知 vy,v夹角与斜面倾角θ相等,利用三角函数关系可以得到:vy=v0/tan 37° ①
由平抛运动规律有:vy=gt ②
s=v0t ③
由上面三式得到: ④
从图中可以看出: ⑤
将①④两式代人⑤式有:
4 如图7-1-9所示,位于竖直平面上有1/4圆弧的光滑轨道,半径为R,OB沿竖直方向,圆弧轨道上端A点距地面高度为H.当把质量为m的钢球从A静止释放,最后落在了水平地面的C点处.若本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且不计空气阻力.请导出:
(1)钢球运动到B点的瞬间受到的支持力多大
(2)钢球落地点C距B点的水平距离‘为多少
(3)比值R/H为多少时,小球落地点C距B点的水平距离S最大 这个最大值是多少
** NB=3mg 当R/H=1/2时,Smax=H=2R 指导:(1)小球从 A到B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mgR:mu2/2 ①
小球沿圆弧做圆周运动,在B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NB-mg mu2/R ②
(2)小球离开刀点后做平抛运动,抛出点高度为H-R 有H-R=gt2/2 ③
s=vt④解①③④得s=2(RH-R2)可知
∴当R/H=1/2小时,s有最大值,smax,且smax=H(或Smax=2R)
命题点2 圆周运动
Ⅲ 新高考命题方向预测
1 如图7-2-9所示,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靠摩擦传动的轮A和B水平放置,两轮半径RA=2RB,当主动轮A匀速转动时,在A轮边缘上放置的小木块恰能相对静止在A轮边缘上,若将小木块放在B轮上,欲使木块相对B轮也静止,则木块距B轮转轴的最大距离为
A.RB/4 B.RB/3 C.RB/2 D.RB
** C 指导:两轮边缘上的线速度相同,据v=ωR 又因为小木块恰能静止在A轮边缘,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有μmg=mRAω2A ①
设放在B轮上使木块相对静止的距B转轴最大距离为r,又因A、B材料相同,木块与A、B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木块放在处时,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有μmg=mrω2B ②
①、②联立得
r=
2 如图7-2-10所示,LMPQ是光滑轨道,LM水平,长为5.0m,MPQ是一半径为R=1.6 m的半圆,QOM在同一竖直线上,在恒力F作用下质量m=1 kg的物体A由静止开始运动,当达到M时立即停止用力,欲使A刚能通过Q点,则力F大小为多少
**8N 指导:物体A过Q点时,受力如图D7-7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N=m ①
物体A刚好过口点时有N=O ②
解得v=对物体从L→Q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F·SLM-2mgR=mv2
解得:F=8N
如图7-2-11所示,在匀速转动的水平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着用细线相连的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A和B,它们与盘问的动摩擦因
数相同,当圆盘转速加快到两物体刚好还未发生滑动时,烧断细线,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两物体均沿切线方向滑动
B.两物体均沿半径方向滑动,离圆盘圆心越来越远
C.两物体仍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不会发生滑动
D.物体B仍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A发生滑动,离圆盘圆心越来越远
** D 指导:在烧断细线前,A、B两物体做圆运的向心力均是静摩擦力及绳子拉力的合力提供的,且静摩擦力均达到了最大静摩擦力Fm.因为这两个物休一在同一圆盘上随盘转动,故角速度ω相同.设此时细线对物体的拉力为F,则有
对A物体 F+Fm=mω2RA
对B物体Fm-F=mω2RB
当线烧断时,F=0,A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小于它所需要的向心力,故A物体做离心运动.B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变小,直至与它所需要的向心力相等为止,故B物体仍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选项D正确.
4 如图7-2-12甲、乙所示,甲图是长L的细绳,上端固定,下端系一小铁球,由A点静止释放,摆到C点时速度为v,球的质量为m,此时绳中拉力多大 乙图是一个竖直放置的光滑圆环,圆半径R,L=2R,一轻质弹簧上端固定在环顶,下端系一带孔的小铁球,球的质量为m,球由某点静止释放,滑到C点时恰好与环无弹力作用,速度为v,此时弹簧给球的弹力多大
** 指导:甲、乙两球受力:在 C点均受两个力.甲球受细的拉力、重力,乙球受弹簧的弹力、重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向1=F1-mg= ①
F向2=F2-mg= ②
考场热身
探究性命题综合测试
一汽顺顷流航行,至下午3点,突然发现系在艇后的皮筏已丢失,立即逆流而上返回寻找,到下午4点钟找到皮筏,设汽艇动
力大小不变,水速不变,则皮筏丢失的时间是
A.下午2点以前 B下午2点
C.下午2点以后 D.以上均有可能
** B 指导:汽艇的动力不变,可认为汽艇的加速度是不变的,因为一小时后找到,所以就是发现时以前丢失的.
2 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 的正切tanθ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
**2.B 指导:平抛的速度的方向:是关于t的一次函数.
3 a、b两质点从同一点O分别以相同的水平速度vo沿x轴正方向抛出,a在竖直平面内运动,落地点为p1,b沿光滑斜面运,落
地点为P2,p1,和p2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Z7-1,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的运动时间相同
B.a、b沿x轴方向的位移相同
C.a、b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相同
D.a、b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3.C 指导:a、b沿两个轨迹运动的时间不同,所以A、B错误,由机械能守恒可证明CiE确,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
不同.
4 甲、乙两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位置,甲比乙高h,如图Z7-2所示.将甲、乙两球分别以v1、v2的速度沿同一水平方向抛出,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条件中有可能使乙球击中甲球的是
A.同时抛出,且v1B.甲比乙后抛出,且v1〉v2
C.甲比乙早抛出,且v1>v2
D.甲比乙早抛出,且v1** D 指导: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击中即同时落到,所以一定是甲先运动,且乙抛出时的速度大.
5 如图Z7-3所示,某一小球以vo=10m/s的速度水平抛出,在落地之前经过空中A、B两点,在A点小球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在B点小球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经过A、B两点间的时间t=
B.小球经过A、B两点间的时间t=
C.A、B两点间的高度差h=10m
D.A、B两点间的高度差h=15 m
** AC 指导:v0tan60°-v0tan45°=gt
∴t=(-1)=( -1)s
(v0tan60°)2-(v0tan45°)2=2gh
∴h=10 m
6 质量为m的物体随水平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A为传送带的终端皮带轮.如图Z7-4所示,皮带轮半径为r,要使物体通过终端时能水平抛出,皮带轮的转速至少为
A.
** A 指导:因为终端水平抛出,则有mg=
7 一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轨道连同底座总质量为M,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Z7-5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沿此轨道做圆周运动.AC
两点分别是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轨道上的肋两点与圆心等高.在小球运动过程中,轨道始终静止.则关于轨道底座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及地面对轨道底座的摩擦力方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运动到A点时,FN 〉Mg,摩擦力方向向左
B.小球运动到B点时,FN=Mg,摩擦力方向向右
C小球运动到C点时,FN=Mg+mg,地面对轨道底座无摩擦力
D.小球运动到D点时,FN=Mge,摩擦力方向向右
**指导:在O点处,小球受重力mg和轨道对小球向右的弹力F,F即为小球的向心力,其反作用力9,作用在轨道上,地面对轨道有向右的静摩擦力等于F′的大小.
8 如图Z7-6所示,半径为R的圆筒绕竖直中心轴OO′转动,小物块A靠在圆筒的内壁上,它与圆筒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要使A 不下落,则圆筒转动的角速度w至少为
A.
** D 指导:如图1)7-9所示,以A为研究对象,A要三个力作用:重力mg,静摩擦力f和支持力N,其中重力和静摩擦力平衡.
所以f=mg ①
支持力N提供向心力,有:
N=mω2R ②
要使A刚好不下落,则静摩擦力为最大值f=μN ③
由①、②、③式,得A刚好不下落时,圆筒的角速为ω0=
所以A不下落圆筒转动的角速度ω≥ω0=,故选项 D正确.
9 如图Z7-7所示,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住一个小球,在O点的正下方与O点相距l/2的地方有一枚与竖直平面垂直的钉子;把球拉起使细绳在水平方向伸直,由静止开始释放,当细绳碰到钉子的瞬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的线速度不发生突变
B.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到原来的2倍
C.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到原来的2倍
D.绳子对小球的拉力突然增大到原来的2倍 1
** ABC 指导:当细绳碰到钉子的瞬间,小球的速度不会发生变化,由ω=及a=可知,小球角速度与向心加速度发生突变,变为原来的2倍,力是发生突变的,但由T-mg= m得T=mg+m,当r由l变为时,碰后的拉力T′不是碰前拉力了的2倍,故选项A、B、C正确.
注意: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绳子被钉阻挡,小球立刻开始做半径为的圆周运动,绳子张力发生突变.
10 如图Z7-8所示,飞机以恒定的速度沿水平方向飞行,距地面高度为H.在飞行过程中释放一个炸弹经过时间t,飞行员听到炸弹着地后的爆炸声.假设炸弹着地即刻爆炸,爆炸声向各个方向传播的速度都是v0,炸弹受到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求飞机的飞行速度v.
** 指导:设炸弹抛出到落地时间为t1,爆炸声从地面传到飞行员用时间t2,由平抛运动知识得,

由几何关系得 (vt2)2+H2=(V0t2)2 ②
由已知t=t1+t2 ③
联立①②③得v=
一级方程式汽车大赛中,一辆赛车总质量为m,一个路段的水平转弯半径为R,赛车转此弯时的速度为v,赛车形 状都设计得
使其上下方空气有一压力差——气动压力,从而增大了对地面的正压力.正压力与摩擦力的比值叫侧向附着系数,以η表示.要上述赛车转弯时不侧滑,则需要多大的气动压力
** F=指导:对物体(汽车)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在竖直方向上,汽车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mg,气功压力F,和支持力 FN,则有:FN=mg+F ①
而 ②
∴ ③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由③④得:+ 即F=
12 冒险家开车穿越沙漠,突然发现在与他前进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横亘着一道很长的沙墙,为避免与之相撞,冒险家有两种方案:一是直接刹车,二是保持车速不变不断转弯使车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哪一种方法更安全
**直接刹车更安全 指导:刹车即是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位移为s;转弯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半径为及,转变的同时也会不断靠近沙墙,在原前进方向的位移为及,比较哪种方案安全,即比较只与°的大小.设车轮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A,车速为。。,5,只如前所设,
方案(一)—刹车:
a=
方案(二)—转弯:
由最大的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有
μmg= R=
所以直接刹车更安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