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万有引力定律与航空航天
命题点1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Ⅲ 新高考命题方向预测
1 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F=,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公式中G为引力常量,它是由实验测得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
B.当r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究大
C.m1与m2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的,而与m1、m2是否相等无关
D.m1与m2受到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 AC
2 开普勒第三定律对行星绕恒星的匀速圆周运动同样成立,即它的运行周期T的平方与轨道半径r的三次方的比 为常数,设 则常数k的大小
A.只与行星的质量有关
B.与恒星的质量与行星的质量有关
C.只有恒星的质量有关
D.与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速度有关
** C 指导:行星绕恒星M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充当,即GMm/R2=m
3 九大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迹可粗略地认为是圆,各星球半径和轨道半径如下所示:
行星名称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火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
轨道半径(×1011m) 0.579 1.08 1.50 2.28 7.78 14.3 28.7 45.0 59.0
从表中所列数据可以估算出冥理的公转周期最接近于
A.4年 B.40年 C.140年 D.240年
** 3.D指导:由
得T2∝r3,故 ,代入数据求得T冥,=240年
4 某球形行星“一昼夜”时间为T=6h,在该行星上用弹簧秤称同一物体的重量,发现在其“赤道”上的读数比在其南极”处小9%;若设想该行星自转速度加快,在其“赤道”上的物体会自动“漂浮”起来,这时,该行星的自转周期为多大
**指导:设该星球质量为M,半径为R,物体质量为m;若“赤道”上物体“漂浮”时星球自转周期为T0,则有①, ②,解①②式可得:T0=1.8(h).
命题点2 卫星运动的问题
Ⅲ 新高考命题方向预测
1 假设“神舟五号”实施变轨后做匀速圆周运动,共运行了n周,起始时刻为t1,结束时刻为t2,运行速度为v,半径为r,则计算其运动周期可用.
s
** A、C 指导:其半径为r,速度为v,所以,C项正确;而其转n圈所用时间为Δt=t2=t1,
∴A项正确
2 质量相等的两个人造地球卫星A和B分别在不同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两卫星的
轨道半径分别为rA和rB,且rA>rB.则A和B两卫星相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A的运动周期较大
B.卫星A受到的地球引力较大
C.卫星A的动能较大
D.卫星A的机械能较大
** A、D 指导:据,∴卫星受到的力较小,所以B错,T=∴A正确.rA>rB
即A卫星的机械能大而动能较小.∴D正确.
3 可以发射一颗这样的人造地球卫星,使其圆轨道
A.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纬度线(非赤道)是共面同心圆
B.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经度线所决定的圆是共面同心圆
C.与地球表面上的赤道线是共面同心圆,且卫星相对地球表面是静止的
D.与地球表面上的赤道线是共面同心圆,但卫星相对地球表面是运动的
** C、D 指导:万有引力完全用于提供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圆周运动的向心力.A选项的情景中,万有引力在某一纬度面内的一个分力提供向心力,万有引力的另一分力会使卫星轨道离开该纬度平面.B选项的情景,极固定下来,但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轨道平面不会固定于某一经度线决定的平面,选项A、B错.赤道轨道上卫星受的万有引力全部提供向心力,除通信卫星采用“地球静止轨道”外,赤道轨道上的其他卫星都相对地球表面是运动的,选项C、D正确.
4 为了迎接太空时代的到来,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计划:在 2050年前建造成太空升降机,就是把长绳的一端搁置在地球的卫星上,另一端系住升降机,放开绳,升降机能到达地球上,人坐在升降机里.在卫星上通过电动机把升降机拉到卫星上.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10m/s2,地球半径R=6400km.求:
(1)某人在地球表面用弹簧测力计称得重800 N,站在升降机中,当升降机以加速度a=g(g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竖直上升时,此人再一次用同一弹簧测力计称得视重为850N,忽略地球公转的影响,求升降机此时距地面的高度.
(2)如果把绳的一端搁置在同步卫星上,绳的长度至少为多少
**(1)1.92×107m (2)3.6×107m 指导:(1)由题意可知人的质量m=80kg,
对人:850-mg′=mg,得g′=
由g′=得h=3r=1.92×107
(2)绳长为同步卫星的高度,设为h′
据又GM=gR,得h=3.6×107m
考场热身
探究性命题综合测试
1 如图28-1中的圆a、b、c,其圆心均在地球的自转轴线上,对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而言
A.卫星的轨道只可能为a
B.卫星的轨道可能为b
C.卫星的轨道不可能为c
D.同步卫星的轨道一定为b
** B 指导:地球人造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的,这个引力方向必指向地心的,故卫星运行的圆心一定在地心上,A、C错;在赤道上空的卫星轨道半径是任意的,只有一个特定的轨道,卫星运转周期和地球自 转周期一致,即同步卫星的轨道,故D项错误.
2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正,我国“神舟”五号飞船载着我国首位太空人杨利伟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0 min后“神舟”五号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调度下.我国陆海空航天测控网对飞船进行了持续的跟踪、测量与控制,截至10月16日零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已按预定轨道环绕地球10圈.若地球质量、半径和万有引力恒量G均已知,根据以上数据资料可估算出“神舟”五号飞船的
A.质量 B.环绕速度
C.发射速度 D.所受的向心力
** B 指导:由题知,“神舟”五号飞船在预定轨道的周期T已知,由 ,知,飞船的质量m不能求出,可求出到地心的距离r;由求得环绕速度v;F向=G ,m未知,F向不能求出;由以上条件,发射速度是没法求出的.
3 如图Z8-2所示,同步卫星在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上定位以后,由于受到太阳、月球及其他天体的引力作用影响,会产生不同方向的漂移运动而偏离原来的位置,当偏离达到一定程度,就要发动卫星上的小发动机进行修正.图中A为同步轨道,D和C为两个已经偏离同步轨道但轨道仍在赤道平面内的卫星,要使它们回到同步轨道上,下述方向正确的有
A.开动B的小发动机向前喷气,使B适当减速
B.开动B的小发动机向后喷气,使B适当加速
C.开动C的小发动机向前喷气,使C适当减速
D.开动C的小发动机向后喷气,使C适当加速
** AD 指导:对B要求半径变小,因此其能量应该减小,因此应该先让B减速,回到A轨边,同理对C应该使其能量增加,因此A、D正确.
4 科学家们推测,太阳系的第十颗行星就在地球的轨道上.从地球上看,它永远在太阳的背面,人类一直未能发现它,可以说是“隐居”着的地球的“孪生兄弟”.由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推知
A.这颗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相等
B.这颗行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相等
C.这颗行星质量等于地球的质量
D.这颗行星的密度等于地球的密度
** A 指导:由于这颗行星的轨边半径与地球相等,所以应该具有相同的公转周期∴A正确.
5 宇航员若在轨道舱内长期停留,需每天进行体育锻炼,下列器材适宜宇航员进行锻炼的是
A.哑铃 B.弹簧拉力器
C单杠 D.跑步机
** B 指导:宇航员及舱内各物体随飞船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故因重力产生的一切物理现象将消失,故ACD错误;弹簧拉力器是利用弹簧的弹力作用,与万有引力无关,故可以成为锻炼的器材.
6 用m表示地球的同步卫星的质量,h表示它离地面的高度,Ro表示地球的半径,go表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wo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则该卫星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F为
A.F=GMm/(RO+h)2
B.F=mgo/(RO+h)2
C.F=m (RO+h)
D.轨道平面必须与赤道平面重合
** B 指导:同步卫星运转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一致,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故在地球表面,故①②③项正确,轨道必在赤道上空.故④项正确.
7 自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的活动范围逐步扩展,现在已成功地把人造天体送到火星上漫步,我国也已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并着手实施登月计划,下列有关人造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卫星的轨道越高,则其运转速度越大,周期越大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载人空间站中,宇航员受力的作用,但所受合外力为零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载人空间站中,宇航员不能通过做单摆的实验测定空间站中的加速度
D.若地球没有自转,地球将没有同步卫星
** D 指导:人造天体在轨道运行时,符合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F合=F万 ≠0;由知r越大,V减小,了增大;在匀速圆周运动的载人空间站中,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将消失,③项正确;由同步卫星知识,得④项正确.
8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途中解体,造成人类航天史上又一悲剧.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是在赤道上空飞行,轨道半径为r,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设地球自转角速度为wo,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在某时刻航天飞机通过赤道上某建筑物上方,则到它下次通过该建筑上方所需时间为
** A 指导:对航天飞机有故;同向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再次相遇时转过的角度相差2,即-0t=2,
9 我国航天的下一个目标是登上月球,当飞船靠近月球表面的圆形轨道绕行几圈后登陆月球,飞船上备有以下实验仪器:
A.计时表一只
B.弹簧秤一把
C.已知质量为m的物体一个
D.天平一只(附砝码一盒)
*已知宇航员在绕行时及着陆后各作了一次测量,依据测量数据,可求月球的半径R及月球的质量M(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1)两次测量所选用的器材分别为______、_______
(用选项符号表示).
(2)两次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试用所给物理量符号分别写出月球半径R和质量M的表达式R=________,M=_________.
**(1)A、B (2)飞船绕月球运行的周期T,物体在月球上的重F (3)指导:(1)两次测量所选用的器材分别为AB. (2)两次测量的物理量是:飞船绕月运行的周期T、质量为m的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大小F. (3)质量为m的物体在月球上时,用弹簧秤竖直悬挂,静止时弹簧的计数9即为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的大小,在月球上忽略月球的自转可知 mg月=F ①
②
物体在绕月球运行时,因为是靠近月球表面,故近似认为其轨道半径为月球的半径只,由万有引力提供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知
所以,由①②③可知
④将④式代人②式,得,
10 我国自行研制发射的“风云一号”“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飞行轨道是不同的,“风云一号”是极地圆形轨道卫星,其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周期为T1=12h;“风云二号”是同步轨道卫星,其轨道平面就是赤道平面,周期为T2=24h.两颗卫星相比:______离地面较高:_______探测范围较大;________运行速度大.若某天上午8点“风云一号”正好通过赤道附近太平洋上一个小岛的上空,那么“风云一号”下一次通过该小岛上空将是_________.
**“风云二号”“风云一号”“风云一号”第二天上午8点
指导:由知“风云二号”离地面高;因“风云二号”是同步卫星即相对地面静止,只能探测地球表面某固定的区域,极地卫星可以探测到地球表面不同的区域,故“风云一号”探测范围大;
由∝ 又T∝故“风云一号”的运行周期为地球自转周期的一半,故下次通过小岛为24h后,即第二天上午8点.
某星球(行星)一昼夜的时间为了,用弹簧秤称某一物体,在该星球赤道上的示数比在两极示数小10%,则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为多少
**30π(GT2)指导:在两极称物体有:F=G(式中M、尺分别表示星球质量和半径)在赤道上称,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又M=
由以上三式求得:
12 为了迎接太空时代的到来,美国国会通过一项计划:在2050年前建造成太空升降机,就是把长绳的一端搁置在地球的卫星上,另一端系住升降机,放开绳,升降机能到达地球上,人坐在升降机里,在卫星上通过电动机把升降机拉到卫星上.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10m/s2,地球半径R=6400km求:
(1)某人在地球表面用弹簧测力计称得重800 N,站在升降机中.当升降机以加速度a=g(g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 加速度)垂直地面上升.这时此人再一次用同一弹簧测力计称得视重为850N,忽略地球公转的影响,求升降机此时距地面的高度;
(2)如果把绳的一端搁置在同步卫星上,绳的长度至少为多长
**(1)h=1.92×107 m (2)绳长至少为3.6×107m(写3.0—4.0×107m均正确).
指导:(1)因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mg=800N ①
设升降机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a,即F=m(g′+a)=850N ②
由①②得:
即得:
由万有引力等于物体所在处的重力,得
③
④
由③④得:
即h=3R=1.92×107 m
(2)绳的长度即为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故
又GM=gR2,联立上式得:R+h≈4.24×107 m
故绳长:l=h(4.24×107—6.4×12010)m=3.6×107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