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玻意耳定律
课时作业(解析版)
1.如图所示,两球形容器A、B用水平细玻璃管相连,A的体积是B的10倍,A的温度为20℃,B的温度为10℃,细管中汞柱恰静止在正中间,如果使两边气体温度各升高10℃,则细管中汞柱将(
).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保持不动
D.无法判断
2.在图所示气缸中,上下活塞面积分别为、,且,活塞A、B之间用细杆相连,气缸内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活塞A上方的容器内装满小铁球时活塞处于静止状态.现从容器中取出几个铁球,温度保持不变,待活塞重新稳定后(
).
A.活塞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B.活塞向下移动了一段距离
C.密闭气体体积增大
D.密闭气体压强减小
3.如图所示,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内用汞柱封住了一段空气柱,当开口向下竖直放置时,下汞面恰与管口相平.现使玻璃管在竖直平面内转过30°角,则(
).
A.被封闭的气体压强增大,空气柱的长度缩短
B.被封闭的气体压强增大,部分汞流出
C.被封闭的气体压强减小,空气柱的长度增大,部分汞流出
D.被封闭的气体压强减小,空气柱的长度缩短
4.如图所示,把装有气体的上端封闭的玻璃管竖直插入水银槽内,管内水银面与槽内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当玻璃管缓慢竖直向下插入一些,问h怎样变化?气体体积怎样变化?()
A.变小,变小
B.变大,变小
C.不变,不变
D.变大,变小
5.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
U
形管竖直放置,管内有水银柱封住一段空气柱,如果沿虚线所示的位置把开口一侧的部分截掉,保持弯曲部分管子位置不动,则封闭在管内的空气柱将(
)
A.体积不变
B.体积变大
C.压强变大
D.压强不变
6.喷雾器内有10
L的农药水,利用打气筒打气使上部封闭有2atm的空气3L.现打开喷雾阀门,对果树喷洒药水,喷雾过程中封闭气体可以看成等温膨胀.当上部封闭的空气压强变为1.2atm时,喷雾器内剩下农药水的体积为________.(填选项前的编号)
A.8L
B.7L
C.5L
D.2L
7.如图,开口向下的玻璃管竖直插在水印漕中,管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管内液面高与水印漕中液面。保持气体温度不变,缓慢的将玻璃管向下压。能描述该过程中管内气体变化的图像是(箭头表示状态变化的方向)(
)
A.
B.
C.
D.
8.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盛水容器,密闭时装有相同水位的水.现在它们顶部各插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甲容器中的玻璃管下端插入水中,乙容器中的玻璃管下端在水面上方.若打开容器底部的阀门,两个容器中均有水流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中水面下降的速度越来越快
B.乙中水面下降的速度越来越慢
C.甲中水先放完
D.乙中水先放完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不变,若从外界吸收热量,则气体体积一定增大
B.一切自发的宏观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C.分子动能是由于物体机械运动而使内部分子具有的能
D.较大的颗粒不做布朗运动是因为液体温度太低,液体分子不做热运动
E.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10.某同学用“用DIS研究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做了两次实验,操作完全正确,在同一图上得到了两条不同的直线,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
(
)
A.两次实验中温度不同
B.两次实验中空气质量不同
C.两次实验中保持空气质量、温度相同,但所取的气体压强的数据不同
D.两次实验中保持空气质量、温度相同,但所取的气体体积的数据不同
11.如图所示,两端开口足够长的U形玻璃管内装有水银,右管中有一段10cm的空气柱,被6cm长的一段水银柱所封闭,大气压强为75cmHg.今在右管中再灌入9cm水银柱,则此时密闭气体的压强为_____cmHg,左管内水银面上升_____cm。
12.气压式保温瓶内密封空气体积为V,瓶内水面与出水口的高度差为h,如图所示.设水的密度为,大气压强为,欲使水从出水口流出,瓶内空气压缩量至少为_________.
13.“用DIS研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应保持不变的参量是__________;所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它的体积可用_________直接读出,它的压强是由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
14.如图所示是农业上常用的农药喷雾器的原理示意图,喷雾器内有13L药液,上部封闭有latm的空气2L。关闭喷雾阀门,打气筒每次可以打进1atm、200cm3的空气,(设外界环境温度一定,忽略打气和喷药过程气体温度的变化,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求:
(1)要使喷雾器内气体压强增大到2atm,打气筒应打气的次数n;
(2)若压强达到2atm时停止打气,并开始向外喷药,保持喷雾口与筒内液面相平,那么当喷雾器不能再向外喷药时,桶内剩下的药液的体积。
15.一氧气瓶的容积为0.08m3,开始时瓶中氧气的压强为20个大气压,某实验室每天消耗1个大气压的氧气0.30m3,当氧气瓶中的压强降低到2个大气压时,需重新充气。若氧气的温度保持不变,求这瓶氧气重新充气前可供该实验室使用多少天?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假定两个容器的体积不变,即V1,V2不变,所装气体温度分别为293K和283K,当温度升高△T时,左边的压强由p1增至p'1,
边的压强由p2增至p′2
由查理定律得
因为p2=p1,所以
即水银柱应向左移动,故B正确。
故选B。
2.A
【解析】
设小铁球和两个活塞的质量M,则根据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有
当取下几个铁球后,M减小,大气压强不变,因此活塞将向上移动,体积将减小,由于气体等温变化,因此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故A正确。
故选A。
3.A
【解析】
设水银柱长度为h,大气压为p0,空气柱的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S,开口向下竖直放置时,
玻璃管绕管口转过角,
,
可知
因温度不变,由玻意尔定律得,因,所以,即
故选A。
4.A
【解析】
假设法:问h怎样改变,实际上就是问被封闭气体压强怎样改变.设被封闭气体压强为p,则p=p0-h,假设h不变(如图中虚线所示),据题意,管下插过程中,气体体积将减小,可知压强增大,显然h减小,即管内水银面下降,此时气体压强增大,故气体体积将减小;
极限法:设想把管压得较深,可直观判断V减小,p增大,故h减小,气体体积也减小。
A.变小,变小,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
B.变大,变小,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不变,不变,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变大,变小,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5.C
【解析】
设玻璃管两侧水银面高度差是h,大气压为p0,封闭气体压强
p=p0-h
沿虚线所示的位置把开口一侧的部分截掉,h变小,封闭气体压强
p=p0-h
变大,气体温度不变,压强变大,由玻意耳定律可知,封闭气体体积变小。
AB.体积变小,故AB错误。
CD.
压强变大,故C正确D错误。
6.A
【解析】
已知气体体积初状态:
p1=2atm,V1=3L
末状态:
p2=1.2atm
气体体积为V2,气体为等温变化,由波意耳定律知:
p1V1=p2V2
代入数据解得:
V2=5L
气体体积增加了2L,即液体体积减少了2L,喷雾器内剩下农药水的体积为8L.
A.8L,与计算结果相符,故A正确;
B.7L,与计算结果不符,故A错误;
C.5L,与计算结果不符,故A错误;
D.2L,与计算结果不符,故A错误.
7.A
【解析】
ABCD.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态在温度不变时有pV为常数,由数学知识知p-V图线为双曲线,缓慢的将玻璃管向下压,则封闭气体体积减小,故对应图象为A;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8.BD
【解析】
AB.液体流速取决与管口与液面的压强差,甲图中压强差等于玻璃管底部与容器底部的高度差,故开始时液体流速不变,类似输液器;液体流速取决与管口与液面的压强差,乙图中随着液面与容器底部高度差的减小,流水逐渐变慢,日常生活中有类似经验,选项A错误,B正确。
CD.由以上分析可知,乙中水先放完,选项C错误,D正确;
故选BD。
9.ABE
【解析】
本题考查热力学的相关知识。
【详解】
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不变,内能不变,若从外界吸收热量,则气体对外做功,则气体体积一定增大,故A正确。
B.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一切自发的宏观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故B正确。
C.
微观分子的动能与宏观物体机械运动无关,故C错误。
D.液体中较大的悬浮颗粒不做布朗运动的原因是大颗粒容易受力平衡,布朗运动不明显,故D错误。
E.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故E正确。
故选ABE。
10.AB
【解析】
AB.由图象可知,p与成正比,则p与V成反比,即
pV=C
C是常数;由玻意耳定律可知,对一定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成反比,p与成正比;气体质量与温度相同时,不同状态下气体的p与所对应的点在同一直线上,当气体质量相同而温度不同或气体温度相同而质量不同时,气体的p与所对应的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故AB正确。
CD.
由以上分析可知:两次实验中保持空气质量、温度相同,但所取的气体压强或体积的数据不同,仍为同一直线,故CD错误。
11.90
4.5
【解析】
考查理想气体的等温变化。
【详解】
[1].设玻璃管横截面积为S,由题意可知,封闭气体压强:
[2].由玻意耳定律得:
即:
解得:
空气柱长度减少
10cm﹣9cm=1cm
左管水银面上升:
=4.5cm。
12.
【解析】
[1]忽略瓶中气体温度的变化,瓶内气体发生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得:
,,,代入解得:
瓶内空气压缩量为:
解得:
13.温度
注射器内气体
注射器刻度
压强传感器
数据采集器
【解析】
[1]该实验研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故不变的量为温度;
[2]研究对象为注射器内的气体;
[3]它的体积可以从注射器刻度直接读出;
[4]压强可以由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读出。
14.(1)10;(2)11L
【解析】
(1)设应打气n次,则有
p1=latm,V1=200cm3·n+2L=0.2nL+2L,
p2=2atm,V2=2L,
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p1V1=p2V2
解得n=10
(2)由题意可知,,,
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解得
剩下的药液
V=15L-4L=11L
15.4天
【解析】
设氧气开始时的压强为,体积为,压强变为(2个大气压)时,体积为。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①
重新充气前,用去的氧气在压强下的体积为
②
设用去的氧气在(1个大气压)压强下的体积为,则有
③
设实验室每天用去的氧气在下的体积为,则氧气可用的天数为
④
联立①②③④式,并代入数据得
N=4.8天
故这瓶氧气重新充气前可供该实验室使用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