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沪科版选修3-3:2.2玻意耳定律 课时作业2(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沪科版选修3-3:2.2玻意耳定律 课时作业2(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21 17:2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玻意耳定律
课时作业(解析版)
1.如图甲所示,开口向上的导热气缸静置于水平桌面,质量为m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气体,若在活塞上加上质量为m的砝码,稳定后气体体积减小了△V1,如图乙;继续在活塞上再加上质量为m的砝码,稳定后气体体积又减小了△V2,如图丙.不计摩擦,环境温度不变,则(  )
A.△V1<△V2
B.△V1=△V2
C.△V1>△V2
D.无法比较△V1与△V2大小关系
2.一定质量的气体在T1、
T2不同温度下的等温变化图线如图所示,A、B和C、D分别为两条等温线上的点。在下面p-
-T和V-
-T图象中,能表示图中气体状态变化过程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如图所示,粗细均匀U形管中装有水银,左端封闭有一段空气柱,原来两管水银面相平,将开关K打开后,放掉些水银,再关闭K,重新平衡后若右端水银下降h,则左管水银面  
A.不下降
B.下降h
C.下降高度小于h
D.下降高度大于h
4.如图,两端封闭的玻璃管竖直放置,内有一段水银柱将空气柱分为两段,两段气柱的质量、温度均相同。开始时玻璃管静止,后以恒定向上的加速度运动,与静止时相比,稳定后上、下气柱压强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p上、△p下,不计气体温度的变化,则相对玻璃管(

A.水银柱向上移动,且△p上>△p下
B.水银柱向上移动,且△p上<△p下
C.水银柱向下移动,且△p上<△p下
D.水银柱向下移动,且△p上>△p下
5.如图,玻璃管内封闭了一段气体,气柱长度为,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若温度保持不变,把玻璃管稍向上提起一段距离,则(
)
A.均变大
B.均变小
C.变大变小
D.变小变大
6.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1变化到状态2,其图象为倾斜直线,下述正确的是  
A.密度不变
B.压强不变
C.体积不变
D.温度不变
7.2016年10月19日,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顺利进入天宫二号。在天宫二号内,下列实验不能进行的是(  )
A.用弹簧秤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B.用伏安法测干电池电动势和内阻
C.用自由落体运动研究动能与重力势能转化的规律
D.用DIS研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8.现将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进行等温压缩.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该气体在压缩过程中的压强P和体积的倒数的关系的是(
)
A.
B.
C.D.
9.对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其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
B.理想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内能不改变,因而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
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运动的反映,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E.知道某物质摩尔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一定可求其分子质量
10.如图,固定的导热气缸内用活塞密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现用力使活塞缓慢地向上移动。用p、V、E和分别表示封闭气体的压强、体积、内能和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n表示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图中a、d为双曲线,设环境温度不变。正确描述上述过程的是(  )
A.
B.
C.
D.
11.一辆汽车的质量为1.3吨。当轮胎“充满”气时,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30cm2,胎内气体体积为20L,压强为__________Pa。当轮胎充气“不足”而轮毂盖边缘着地时,胎内仍有15L压强为1atm的空气。用一电动充气机以每分钟50L的速度将压强为1atm的空气压入轮胎,假设在此过程中气体温度保持不变,则充满四个轮胎约需要_________分钟。(重力加速度g取10m/s2,1atm约为105Pa)
12.“新冠肺炎”负压病房内气压低于室外气压25Pa,使室外与负压病房的气流只能“从洁到污”单向流动。若室外与负压病房间的安全门面积为1.6m2,则安全门受到的内外气体的压力差为______N。若室外与负压病房温度相同,则室外1000cm3的气体流到负压病房后体积将变为_________cm3。(此空精确到两位小数)(设室外大气压强为1×105Pa)
1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U形玻璃管左端封闭,右端开口。初始时,两管水银面等高,左管封闭的空气柱长8cm,大气压强为p0=75cmHg。给左管气体加热,封闭气柱长变为8.5cm,此时封闭气体的压强为________cmHg。保持加热后的温度不变,从右端再注入________cm的水银柱,气柱长可变回8cm。
14.如图所示,一端封闭、粗细均匀的玻璃管水平放置,一段水银柱刚好处在管的正中央,管内两段气柱A、B的长均为10
cm,大气压强压强为76
cmHg,现将玻璃管开口封死,再将玻璃管在竖直面内沿顺时针缓慢转动90°,结果A段气柱的长变为10.4
cm,求:
(i)水银柱的长;(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ii)若用针将封口扎一个小孔,让B段气柱缓慢放出一些,待稳定时,水银柱又下降了多少?
15.如图所示,内壁光滑长度为4L、横截面积为S的汽缸A、B,A水平、B竖直固定,之间由一段容积可忽略的细管相连,整个装置置于温度27℃、大气压为p0的环境中,活塞C、D的质量及厚度均忽略不计.原长3L、劲度系数的轻弹簧,一端连接活塞C、另一端固定在位于汽缸A缸口的O点.开始活塞D距汽缸B的底部为3L.后在D上放一质量为的物体.求:
①稳定后活塞D下降的距离;
②改变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使活塞D再回到初位置,则气体的温度应变为多少?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设大气压强为,起初活塞处于平衡状态,所以:
解得该气体的压强为:
则甲状态气体的压强为:
乙状态时气体的压强为:
丙状态时气体的压强为:
由玻意耳定律得:
得:,
所以
所以:.
故本题选C.
【点睛】
对活塞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分别求出几种情况下的气体压强;由玻意耳定律可以求出气体体积,然后比较体积的变化即可.
2.A
【解析】
A、B和C、D分别为两条等温线上的点,故TA=TB、TC=TD;由图1可知,A到B和由C到D均为等温膨胀过程,且压强减小;又在p-V图象中离坐标原点越远的等温线温度越高可知,TA<TC,由此可知,甲正确,乙丙丁错误;
A.甲,该图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
B.乙,该图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丙,该图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丁,该图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故选A。
3.C
【解析】
原来左右两边的水银等高,说明左边的气体的压强和大气压相等,当放掉一部分水银之后,左边气体的体积变大,压强减小,右边压强为大气压强,右边的水银下降h,左边的必定要小于h,所以C正确.故选C.
4.C
【解析】
由图示可知,气体的压强关系为:
p下=p上+h
玻璃管向上加速运动,玻璃管内的水银向上加速运动,水银柱所受合力向上,水银柱所受重力不变,所受合力向上,则下部气体对水银柱的支持力增大,上部气体对水银柱的压力减小,p下变大,p上变小,由于气体温度不变,气体发生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得:pV=C,气体压强p增大,则体积V减小,气体压强p减小,则体积V增大;下部分气体体积减小,上部分气体的体积增大,水银柱向下移动,两部分气体体积变化量相等,现在下部气体体积减小,上部气体体积增大,根据玻意尔定律,下部分气体压强增加量大于上部分气体压强减小量,即:△p上<△p下;
A.水银柱向上移动,且△p上>△p下,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水银柱向上移动,且△p上<△p下,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水银柱向下移动,且△p上<△p下,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
D.水银柱向下移动,且△p上>△p下,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故选C。
5.A
【解析】
试题分析:在实验中,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加上封闭空气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如果将玻璃管向上提,则管内水银柱上方空气的体积增大,因为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压强减小,而此时外界的大气压不变,根据上述等量关系,管内水银柱的压强须增大才能重新平衡,故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增大.
故选A
6.D
【解析】
根据的图象可知,从状态1到状态2,压强减小减小,体积V增大,根据,密度减小,故ABC错误;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图象的斜率为CT,斜率不变,温度不变,故D正确.所以D正确,ABC错误.
7.C
【解析】
考查完全失重的特点。
【详解】
A.用弹簧秤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与重力无关,故可以进行,不符合要求,A错误;
B.用伏安法测干电池电动势和内阻与重力无关,可以进行,不符合要求,B错误;
C.用自由落体运动研究动能与重力势能转化的规律时,与物体的重力有关,故C不能进行,符合要求,C正确;
D.气体压强与重力无关,故用DIS研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可以进行,不符合要求,D错误。
故选C。
8.B
【解析】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参量方程
,可知等温压缩,压强和体积成反比,即压强与体积的倒数成正比,所以
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ACE
【解析】
A.温度高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但是内能不一定大,故A正确;
B.理想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内能不改变,可以是与外界发生热交换的同时与外界之间有做功,故B错误;
C.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的运动,它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的热运动,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故C正确;
D.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不能说明分子间的作用力,故D错误;
E.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摩尔物质所含有的微粒数目,所以摩尔质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之比等于分子质量,故E正确。
故选ACE。
10.ABD
【解析】
A.气缸和活塞导热性能良好,气缸内气体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所以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所以p-V图象是双曲线,故A正确;
B.气缸内气体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保持环境温度不变,则气体的内能保持不变,故B正确;
C.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变化的标志,温度不变,所以该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故C错误;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所以
N为所有气体的分子总数,N一定,所以n-V的图象是双曲线,故D正确。
故ABD。
11.3.5105
4.4
【解析】
[1]以一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部分为研究对象,设胎内气体压强为,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汽车质量,大气压强,由平衡条件得
解得
[2]设每个轮胎需要打入一个大气压的气体体积为,充满气后,每个轮胎气体的体积为,压强,充气前,每个轮胎气体的体积为,压强,气体温度保持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得
解得
所以充满四个轮胎需要的时间
12.40
1000.25
【解析】
[1]由压强公式
可知安全门受到的内外气体的压力差为
[2]在室外压强
,气体体积
室内压强为
设室外气体体积为,由波意耳定律可知
解得
13.76
5.75
【解析】
[1][2]依题得封闭气柱变长0.5cm,即如图所示
左边与右边产生液面差为,此时对封闭气柱进行分析可得
代入数据可得
设需要加入水银,根据波意耳定律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
14.(i)6.1
cm
;(ii)0.
5
cm
【解析】
(i)设水银柱的长为Lcm,对A段气柱研究,有:
=
对B段气柱研究,有:
=
pB=pA+LcmHg
求得
L=6.
1cm
即水银柱的长为6.1
cm。
(ii)最终稳定时,A空气柱气体的压强为
p′A=76
cmHg
-6.1cmHg
=69.9
cmHg
设A空气柱的长为x,则有:
=
求得
x=10.
9
cm
因此水银柱又下降的高度为:
h
==0.
5
cm
15.(i)(ii)℃
【解析】
(1)开始时被封闭气体的压强为
,活塞C距气缸A的底部为l,被封气体的体积为4lS,重物放在活塞D上稳定后,被封气体的压强为:
活塞C将弹簧向左压缩了距离l1,则活塞C受力平衡,有:
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解得:x=2l
活塞D下降的距离为:△l=4l?x+l1=l
(2)升高温度过程中,气体做等压变化,活塞C的位置不动,最终被封气体的体积为(4l+
l1)?S,对最初和最终状态,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解得:t2=377℃
【点睛】
本题考查玻意耳定律的应用及压强的计算,关键要注意首先明确气体发生的什么变化,根据力平衡法求气体的压强,然后才能分析状态参量,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或实验定律进行分析求解,第二问要注意升温过程压强不变,弹簧的形变量不变,活塞C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