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沪科版选修3-3:2.3查理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 课时作业1(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沪科版选修3-3:2.3查理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 课时作业1(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21 17:2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查理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
课时作业(解析版)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ab、bc、ca三个过程回到原状态,其p—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状态a的体积小于状态b的体积
B.状态b的体积小于状态c的体积
C.状态a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大
D.状态c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小
2.下列反映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的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物理规律的是(  )
A.图(a)反映了气体的等容变化规律
B.图(b)反映了气体的等容变化规律
C.图(c)反映了气体的等压变化规律
D.图(d)反映了气体的等温变化规律
3.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图示
A
状态开始,经历了
B、C
状态,最后到
D
状态,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A→B
温度升高,压强变大
B.B→C
体积不变,压强不变
C.B→C
体积不变,压强变小
D.C→D
体积变小,压强变小
4.如图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关系图像,它由状态A经等容过程到状态B,再经等压过程到状态C。设A、B、C状态对应的温度分别为TA、TB、TC,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TA>TB;TBB.TA>TB;TB>TC
C.TAD.TATC
5.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气体从状态A经B到状态C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pA>pB
B.pC<pB
C.VA<VB
D.TA<TB
6.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如图所示,则该气体(

A.状态b的压强大于状态c的压强
B.状态a的压强大于状态b的压强
C.从状态c到状态d,体积减小
D.从状态a到状态c,温度不变
7.如图所示,一开口向右的气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活塞可无摩擦移动且不漏气,气缸中间位置有一挡板,外界大气压为p0。初始时,活塞紧压挡板处;现缓慢升高缸内气体温度,则图中能正确反应缸内气体压强变化情况的p﹣T图象是()
A.
B.
C.D.
8.如图,上端开口的光滑圆柱形气缸竖直放置,开始时活塞放置在卡环a、b上,下方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现缓慢加热缸内气体,直到活塞到达气缸口之前,下列能正确反映缸内气体体积压强变化的图象是(

A.
B.
C.D.
9.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先保持体积不变由状态A变到状态B,再保持压强不变由状态B变到状态C,其中A、C两点在同一条双曲线上,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状态A→状态B的过程,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B.从状态B→状态C的过程,气体的内能不断增大
C.从状态A→状态B→状态C的过程,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D.从状态A→状态B→状态C的过程,所有气体分子的速率都保持不变
10.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封闭在容器中,其p-V图如图所示,气体状态从A→B→C→D→A完成一次循环,A→B和C→D为等温过程,温度分别为T1和T2。D→A为等压过程,B→C为等容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1>T2
B.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vA
=
vB
<
vC
=
vD
C.从微观角度讲B→C过程压强降低是由于分子的密集程度减少引起的
D.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次数ND>NA>NB>NC
11.简易温度计构造如图所示.两内径均匀的竖直玻璃管下端与软管连接,在管中灌入水银后,将左管的上端通过橡皮塞插入玻璃泡.在标准大气压下,调节右管的高度,使左右两管的液面相平,在左管液面位置标上相应的温度刻度.多次改变温度,重复上述操作.
(1)玻璃泡内封闭气体发生的状态变化可近似的认为是_______变化.初始温度为t1=0oC,当温度为t2=25
oC,则封闭气体的压强为_______cmHg.
(2)(单选题)此温度计的特点是(__________)
A.刻度均匀,刻度值上小下大
B.刻度均匀,刻度值上大下小
C.刻度不均匀,刻度值上小下大
D.刻度不均匀,刻度值上大下小
(3)当大气压减小时,左右两管的液面相比________(选填“左管高”“一样高”或“右管高”),用该温度计测得的温度值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12.一端封闭的圆筒内用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它分别处在如图所示的三种状态时的温度、和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1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初始状态A经状态B、C、D再回到A,体积V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和为已知量。
(1)从状态A到B,气体经历的是_______(选填“等温”,“等容”,或“等压”)过程。
(2)从B到C的过程中,气体的内能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从C到D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_______(选填“做正功”“做负功”或“不做功”),同时
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14.如图为某高压锅结构示意图,锅盖上有两个气孔,气孔1使锅内与外界连通,此时锅内气体与外界大气压强相等。当锅内温度达到40℃时,气孔1会封闭,将锅内外隔离。若锅内温度继续升高,锅内气体压强增大,当压强增大到设计的最大值时,气体会顶起气孔2上的限压阀。已知限压阀的质量为20g,气孔2的横截面积为,锅的容积为,现在锅内放入20℃、极少量的水,然后盖好锅盖加热,很快水完全汽化后气孔1封闭。求:(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大气压强)
(1)气孔2上的限压阀被顶起时,锅内气体的温度是多少?
(2)从气孔1封闭到温度升到120℃,漏出的气体占气孔1封闭时锅内气体的百分比。
15.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在体积为的容器中,室温为,有一光滑导热活塞(不占体积)将容器分成、两室,室的体积是室的两倍,室容器连接有一形管(形管内气体的体积忽略不计),两边水银柱高度差为76cm,室容器连接有一阀门K,可与大气相通。(外界大气压强)
(1)将阀门K打开后,室的体积变成多大?
(2)在(1)的情况下,将容器加热到,形管内两边水银面的高度差为多少?(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B
【解析】
A.根据可知,ab在同一条等容线上,即状态a的体积等于状态b的体积,选项A错误;
B.因b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大于c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可知状态b的体积小于状态c的体积,选项B正确;
CD.因为a点对应的温度最低,bc两态对应的温度最高,可知状态a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小,状态bc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大,选项CD错误;
故选B。
2.B
【解析】
A.图(a)温度不变,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得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反映了气体的等温变化规律,故A错误;
B.在等容变化过程中,则
则图(b)反映了气体的等容变化规律,故B正确;
C.在p-T图象中过原点的直线表示等容变化,故C错误;
D.图(d)不能反映压强与体积成反比,所以图(d)可能是等温线,也有可能不是等温线,故D错误。
故选B。
3.C
【解析】
由图象可知,由A→B过程中,温度升高体积变大,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由,可知,气体压强不变,是等压变化,故A错误;由图象可知,在B→C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温度降低,由可知,气体压强变小,故B错误,C正确;由图象可知,在C→D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体积减小,由可知,压强变大,故D错误。
4.A
【解析】
ABCD.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可知:从A到B,体积不变,压强减小,故温度降低,即TA>TB;从B到C,压强不变,体积增大,故温度升高,即TB故选A。
5.D
【解析】
过A点作出等压变化线,保持体积不变,温度越高,则压强越大可知,在V=T图象中,倾角越大,压强越小,所以,故AB错误;由图象可知,状态A到状态B体积不变,故C错误;由图象可知,状态A到状态B体积不变,温度升高,故D正确,ABC错误。
6.A
【解析】
AB.分别过abcd四个点作出等压变化线,如下图所示;
保持体积不变,温度越高,则压强越大可知,在图象中,倾角越大,压强越小,所以,故A正确,B错误;
C.由图象可知,状态c到状态d体积增大,故C错误;
D.从状态a到状态c,温度升高,故D错误;
7.C
【解析】
BD.在p—T图象中,开始一段时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发生的等容变化,即,图象为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BD错误;
AC.当压强增加到内外压强相等时,温度再升高,活塞将向右移动,气体发生等压变化,图象是一条水平时温度轴的直线,因此A错误,C正确。
8.D
【解析】
现缓慢加热缸内气体,直到活塞到达气缸口之前,先经历一个等容过程,温度升高,压强变大,减小;活塞离开卡环a、b后,缓慢加热缸内气体,直到活塞到达气缸口之前,是一个等压过程,温度升高,不变,体积变大。
A.A图与上述分析结论不相符,故A错误;
B.B图与上述分析结论不相符,故B错误;
C.C图与上述分析结论不相符,故C错误;
D.D图与上述分析结论相符,故D正确。
9.BC
【解析】
A.从状态A→状态B的过程,气体发生等容变化,根据
可知由于压强减小,温度降低,A错误;
B.从状态B→状态C的过程,气体发生等压变化,根据
由于体积增大,温度升高,因此气体的内能增大,B正确;
CD.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从状态A→状态B→状态C的过程,由于气体温度先降低后升高,因此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平均速率先减小后增大,C正确,D错误。
故选BC。
10.AD
【解析】
A.由图示图像可知,D→A过程为等压过程,气体体积变大,由盖吕萨克定律可知,气体温度升高,即A点的温度高于D点的温度,则
故A正确;
B.B→C为等容过程且压强减小,由可知,温度降低,即C的温度比B的温度低,根据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即平均速率也越大,则有
故B错误;
C.从B→C过程,气体体积不变,压强减小,由查理定律可知,气体的温度T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由于气体体积不变,分子数密度不变,单位时间内撞击器壁的分子数不变,分子平均动能减小,分子撞击器壁的作用力变小,气体压强减小,故C错误;
D.由图可知

则每个分子与器壁的撞击力
由公式可知
故D正确。
故选AD。
11.等容(等体积)
82.96
A
右管大
偏大
【解析】
(1)[1][2].由于竖直玻璃管较细,所以玻璃泡内封闭气体发生的状态变化可近似的认为是等容变化,初始温度为t1=0oC,当温度为t2=25
oC,由公式
可解的封闭气体的压强为
(2)[2].改变温度后,左右两管的液面始终相平,可知玻璃泡中的气体做等压变化,
根据盖-吕萨克定律
设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温度变化过程中,左管液面下降h高度,则有
温度变化与液面高度变化呈线性函数,故此温度计刻度均匀,温度升高,液面下降,故刻度值上小下大,故A项正确.
(3)[4][5].当大气压减小时,左边的压强高于左边的压强所以液柱右移,左右两管的液面相比右管高,在用公式
V1测量偏小,导致温度测量偏高.
12.
【解析】
[1]状态A和状态C的压强相等,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得
由于得
状态A和状态B体积相等,根据查理定律
由于得
综合可得
13.等容
不变
做负功
放热
【解析】
(1)[1]
从状态A到B,由于体积没变,因此发生的是等容过程。
(2)[2]
从B到C的过程,由于气体温度不变,因此气体的内能不变。
(3)[3]
[4]从C到D的过程中,由于体积减小,因此气体对外界做负功;而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一定放出热量。
14.(1)118.25℃;(2)0.50%
【解析】
(1)气体在气孔1封闭到气孔2上的限压阀被顶起的过程中,据查理定律
限压阀
解得
(2)密封的气体在限压阀顶起至升温到120℃进行等压变化,据盖吕萨克定律
漏出的气体的占气孔1封闭后锅内气体的百分比为
代入数据解得
15.(1);(2)8.4cm
【解析】
(1)打开阀门,室内气体压强最终会与外界相同,气体做等温变化。则初始状态
体积
最终与外界大气压强相同,有
由玻意耳定律得
代入数据解得
(2)从升高到,体积变为,气体做等压变化,由盖一吕萨克定律得
代入数据解得
因为
故从升高到,气体做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得
代入数据解得

加热到时,水银面高度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