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学人教版必修2合格考复习5:遗传的细胞基础(43张PPT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生物学人教版必修2合格考复习5:遗传的细胞基础(43张PPT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1-08 19:4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合格考复习5:遗传的细胞基础
高一年级
生物学
发现
孟德尔遗
传规律的实质
性染色体上基因遗传特点分析
遗传学
细胞学
抽象概念
基因
物质实体
染色体
基因在染色体上
理解
应用
一、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
资料
1.
特点
染色体复制一次,连续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2.
过程
间期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精原细胞
DNA分子数/染色体数的比值
1
DNA分子数/染色体数的比值
2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同源染色体: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形状和大小都相同(一般)
联会
四分体
减数分裂Ⅰ
前期
非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姐妹染色单体
a与a’
b与b’
c与c’
d与d’
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
a’与b
a与b’
a与b
a’与
b’
c与d’
c与d
c’
与d’
c’与d
A与B
C与D
A与C
A与D
B与C
B与D
非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姐妹染色单体
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精原细胞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变形
复制
同源染色体分离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初级卵母细胞
卵原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卵细胞
极体
3.
结果
生殖细胞
染色体数目减半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稳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4.
意义
许多精原细胞(2对)可以形成
种精子?
4
许多精原细胞(n对)可以形成
种精子?
2n
5.
配子的多样性
不互换
5.
配子的多样性
互换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
中期
减Ⅰ
减Ⅱ
有丝分裂
问题解决
比较染色体行为,判断细胞时期
后期
减Ⅰ
减Ⅱ
有丝分裂
问题解决
比较染色体行为,判断细胞时期
孟德尔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遗传因子
基因
二、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发现
基因
染色体
比较内容
基因
染色体
物质传递特点
完整性
独立性
稳定性
配子中
状态
成单
成单
体细胞中
状态
成对
成对
来源
体细胞中
1个来自父
1个来自母
1条来自父
1条来自母
比较内容
基因
染色体
物质传递特点
完整性
独立性
稳定性
配子中
状态
成单
成单
体细胞中
状态
成对
成对
来源
体细胞中
1个来自父
1个来自母
1条来自父
1条来自母
配子形成中的组合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1.
萨顿的推论
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即:基因在染色体上
萨顿
2.
摩尔根的实验证明
摩尔根
实验材料:果蝇
实验方法:假说-演绎
摩尔根的实验证明
实验过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3/4
:
1/4
控制白眼的基因(w)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设计实验,演绎推理
杂交实验
解释现象
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设计实验,演绎推理
摩尔根的实验证明
1

1
测交实验1
测交实验2
基因在染色体上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染色体基础
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发生分离,分离后的
基因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等位基因:D与d)
D
d
复制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1
:
1
一对等位基因随染色体的变化(减数分裂中)
D
d
1
:
1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杂合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基因彼此分
离,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
(等位基因:A与a、B与b)
(非等位基因:A、a与B、b)
自由组合定律
两对等位基因随染色体的变化(减数分裂中)
复制
减Ⅰ
减Ⅱ
1

1

1

1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孟德尔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四、性染色体上基因遗传特点—伴性遗传
1.
性别决定
通常性染色体决定
类型
XY、ZW
XX
XY

2.
伴X隐性遗传特点
b
女性
XBXB
正常
XBXb
正常(携带者)
XbXb
色盲
男性
XBY
正常
XbY
色盲
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男患者的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0
0
女儿
0
儿子
1/2
女儿
0
儿子
1
女儿
1/2
儿子
1/2
1
后代患
病概率
3.
伴X显性遗传特点
D
后代患
病概率
女性
XDXD
患病
XDXd
患病
XdXd
正常
男性
XDY
患病
1
女儿
1
儿子
1/2
女儿
1
儿子
0
XdY
正常
1
女儿
1/2
儿子
1/2
0
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4.
伴Y遗传特点
后代患
病概率
男性
XY
正常
XY-
患病
女性
XX
正常
0
女儿
0
儿子
1
患者都是男性,
父传子,子传孙
拓展延伸1
1.性染色体上基因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定律?为什么?
2.为什么有区别于常染色体遗传的特点?
3.为什么性染色体上基因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关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
染色体交叉互换,基因会怎样?
果蝇体细胞4对染色体,携带基因1.3万多个;
人的体细胞23对染色体,基因大约2.6万个
拓展延伸2
AB:ab=1:1
染色体交换,基因重组,连锁互换定律
AB:Ab:aB:ab=多:少:少:多
拓展延伸2
科学史中的启示
实验材料
精神瑰宝
研究方法
善于观察
敢于质疑
大胆假设
不懈求真
拓展延伸3
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中,有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B,那么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2019年夏季合格考)
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
真题分析
B
1
2
3
4
3
4
1
2
基因
等位基因
非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遗传规律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E
e
复习建议
理解遗传规律
连锁
互换定律
明确基因染色体关系
熟悉染色体变化
解题策略
一对
多对
适用范围:有性生殖
核遗传
遗传的细胞基础
染色质
DNA
蛋白质
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