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21 20:4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欢迎进入历史课堂
铸就了中国近代启蒙运动的辉煌——新文化运动。
——唐宝林《陈独秀全传》p3
1868.1.11
蔡元培
1879.10.9
陈独秀
1891.12.17
胡适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879.10.9出生在安徽安庆
?1897就读于杭州求是书院,接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
?1907留学日本
?1911领导安徽辛亥革命
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
???????????????????????????????????????????
——陈独秀
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问题:陈独秀对当时的国人有什么看法?
问题:什么刺痛了陈独秀的心?
时间:1915.6
人物:陈独秀
地点:日本到中国的船上
事件:中国穷学生被日本船警打
反应:陈独秀:劝阻、提倡捐款
周围中国人:看热闹,避而远之
陈独秀却从思想革命的基础上总结政治斗争屡遭失败的根源,……强化国民的个性解放。
——王观泉:《被绑的普米修斯——陈独秀传》P110
问题:陈独秀选择了什么道路?
不特没人来赞同,并且也没人来反对它(《新青年》)。
——鲁迅:《呐喊?序》,《鲁迅全集》第1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p274.
问题:1、《新青年》创刊初的反响如何?
2、仅凭材料能否证明《新青年》
无人问津?
《新青年》的发行量创刊初期1000册。
——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中华书局1954年版,p316.
艺术加工
读者群
作者群
蔡元培
?1912任民国政府教育总长,后赴欧洲留学
?教育救国
1917.1.4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陈独秀
早年留学日本
1917年北京大学教授
《新青年》主编
鲁迅
1902年留学日本
辛亥革命后在北京大学兼授课
胡适
1910年赴美留学
1917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新青年》编辑
《新青年》编辑
作者群
读者群
北大
Democracy
Science
民主
科学
纲常礼教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仁义礼智信
我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鲁迅
问题:为什么说“仁义道德”是“吃人”的呢?
新闻:陈烈女殉夫
问题:陈宛珍为什么要自杀?
时间:1918.7
地点:上海
人物:陈宛珍(17岁)
事件:在未婚夫死后三小时服毒自尽
反应:上海县知事请江苏省长呈文褒奖
——胡适:《贞操问题》,《新青年》第5卷1号
殉节女子
问题:上海县知事为什么要褒奖她?
——王观泉:《被绑的普米修斯——陈独秀传》p85.
现在各种日报、旬报,虽然出的不少,却都是深文奥义,满纸的之、乎、者、也、矣、焉、哉字眼,没有多读书的人,哪里能够看得懂呢?
问题:陈独秀苦恼什么问题?
怎么让更多的人读懂报纸?
?1904上海就读新式学校,
接受新思想
?1910留学美国
?1915转入哥伦比亚大学
胡适
去除汉字
改用字母
《文学改良刍议》
文言文
白话文
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吾主张今日作文作诗,宜采用俗语俗字。与其用三千年前之死字,不如用二十世纪之活字。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问题:胡适认为要怎样改良文学?
这柯(棵)大树很可恶,
 
他碍着我的路!
 
来!
 
快把他砍倒了,
 
把树根亦掘去。
 
哈哈!好了!
——胡适《乐观》
问题:从形式上看是什么文体?
是否通俗易懂?
这里的树指的是什么?
“干不了,谢谢。”
“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
“妻丧速归”
“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
黄侃
文学改良
文学革命
贵族文学
古典文学
山林文学
国民文学
写实文学
社会文学
《文学革命论》
白话文小说:
《狂人日记》(第一部白话文小说)
《阿Q正传》
《孔乙己》
《药》
鲁迅
《新青年》的发行量从创刊初期的1000册,1917年以后发展到一万五六千册。
——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中华书局1954年版,p316.
读者群
作者群
绘画:陈独秀与《新青年》
胡伟
2009年
图解:图中共19人,包括《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及靠拢在它周围的一些知识青年。
艺术加工
材料1: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考生。在300多名应试者中,崇拜孔孟者有218人。
材料2:1924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纪念的一份题为“你心目中国内大人物是哪位”的民意测验中,结果如下:
问题:从材料一到二反映新文化运动前后青年人的思想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票数
陈独秀
173
蔡元培
153
胡适
45
李大钊
25
孔子
1
庄子
1
说一说是文言文好还是白话文好?
新文化运动
1915
《新青年》陈独秀
新思想:民主与科学
新文学:白话文
思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