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教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教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6-21 21:17:03

文档简介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纬线的特征及纬度的划分规律,记住南、北半球的划分;
2.知道经线的特征及经度的划分规律,记住东、西半球的划分;
3.了解经纬网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够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地点的位置。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的特点、分布和变化规律;
2.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定位。
难点:
利用经纬度确定地球表面任何地点的位置。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球仪。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不规则球体。
承转:那么地球那么大,我们如何定位区分地球上的每个地方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经纬网。
【新知讲解】
一、纬线和纬度
活动1:了解纬线和纬度的特点
多媒体展示下图,读图回答问题。
问题:
(1)赤道的含义是什么,在图上指出哪条线是赤道。
(2)什么样的线是纬线?纬线有什么特点?想想纬线可以有多少条?
学生自主学习,分小组讨论并回答,教师适时引导得出答案:
(1)赤道是指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点所组成的大圆圈。
(2)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都是纬线。赤道是所有纬线中最长的,南、北两极点处的纬线缩成一点。
提问:
(1)如何区分每一条纬线?
(2)如何划分南、北半球?
(3)找出特殊纬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4)说说纬度的变化规律。
(5)地球上的中、低、高纬度如何划分?
学生根据经纬网,讨论并回答,教师进行总结。
(1)理论上,纬线有无数条,为了加以区分,人们给不同的纬线标示了不同的度数,规定赤道的纬度为0°,然后自赤道向南、北两极,分别称为北纬和南纬,度数递增,到南、北两极点,纬度度数最大,为90°。
(2)以赤道为分界线,划分出南、北半球。
(3)学生在图上指出,教师及时评价。
教师提示:在经纬网图或地球光照示意图中,这几条特殊纬线一般用虚线表示。
(4)纬度划分出北纬和南纬,纬度变化规律是: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即从赤道向南、向北各由0°增大至90°。
(5)人们还对南、北两个半球的纬度进行了大致划分,南北纬0°~30°之间为低纬;30°~60°之间为中纬;60°~90°之间为高纬。
多媒体展示“南、北半球的划分以及从两极点上空观察地球的俯视图”,以加深学生对南、北半球划分的印象,并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说明赤道是一条很重要的纬线。
教师小结:纬度以赤道(0°纬线)为起点,向南向北各划分90°纬线。0°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北纬度数越往北越大,南纬度数越往南越大;赤道、30°、60°、90°,这些纬线分别为低、中、高纬的划分界线。
二、经线和经度
活动2:了解经线和经度
多媒体展示下图,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认识和了解经线,分析经线的特点与分布,以及经度的变化规律。
问题:
(1)经线的定义,仿照对纬线的描述,用自己的话提炼出要点。
(2)经线的方向?
(3)经线的形状?
(4)地球仪上有多少条经线?相交于哪里?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并总结。
(1)经线是:垂纬线、连两极。
(2)经线指向:南北方向。
(3)半圆,正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每个经线圈均可平分地球。
(4)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经线,所有经线都汇集相交于南北两个极点。
承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仪上纬度的分布特点和规律,接下来,我们用类似的方法来看看地球仪上经度的分布特点和规律又是怎样的。
问题:
(1)如何区分每一条经线?如何表示?
(2)经度分布有什么规律?
(3)找出特殊纬线: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并总结得出:
(1)给每条经线规定不同的度数。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规定为0°经线,以此为起点,向东和向西各分180°,分别称为东经(E)和西经(W)。
(2)经度的变化规律:东经向东度数逐渐变大;西经向西度数逐渐变大。
(3)学生读图寻找,回答略。
教师:东、西两半球是如何划分的?
学生:一般以20°W和160°E这两条经线划分出东、西半球。由此可知,20°W向东到160°E的范围属于东半球;20°W向西到160°E的范围属于西半球。
教师:东西半球的划分为什么没有以0°经线和180°经线来划分,而是以20°W和160°E两条经线来划分呢?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补充:因为这一经线圈基本从大洋中通过。
教师:在地图上,我们如何辨别东西半球?
东西半球的判读:
(1)地点为东经,则用该度数与160°作比较,若小于160°,为东半球;若大于160°,为西半球。
(2)若已知地点为西经,则用该度数与20°作比较,若小于20°,为东半球;若大于20°,为西半球。
(3)0°经线位于东半球,180°经线位于西半球。
教师:我们已经了解了经线与纬线,也知道了经线和纬线的规律,要学会用纬线和经线的规律判定经线和纬线。
经纬线的判定方法:
(1)南北纬判断:纬度度数向南变大的是南纬,向北变大的是北纬。
(2)东西经判断:经度度数向东变大的是东经,向西变大的是西经。
(3)如果发现有0°纬线——赤道,则赤道以北的是北纬,以南的是南纬。
(4)如果发现有0°经线——本初子午线,则本初子午线以东至180°经线是东经,以西至180°经线是西经。
(5)以上判定原则可概括为“北大北纬,南大南纬;东大东经,西大西经”。
承转:在电影院里,人们可以根据电影票上的座位号(几排几座)很方便地找到相对的座位。那么人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的呢?
学生讨论回答:利用经纬网。
三、经纬网定位
活动3:认识经纬网
模拟场景:在教室里,以某排某列为例描述一个同学的座位,然后把排和列转化成经线和纬线,以排对应纬线,列对应经线,说出几位同学的“经纬度”座位。
多媒体展示“经纬网”图。
教师讲述:在地球仪或者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
承转:如何利用经纬网定位?
活动4:经纬度判读
多媒体出示“判读经纬度”,经纬网上标示有4个地点,让学生读出四点所在的经纬度。教师及时纠正、辅导。
教师: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认为经纬网最基本的功能是什么?
学生:空间定位功能,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地点的地理位置。
教师总结:
(1)经纬网定位,首先找出该地所在纬线,然后在此纬线上再找出该地所在的经线,它们的交点就是该地的位置。
(2)地球上每一点的经纬度位置都是唯一的。
(3)经纬网定位被广泛应用到航海、航空、气象观测、交通导航、军事等领域。
典型例题
例1.下列经线中,能与20°W所在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是(?

A.160°E????
B.70°E???
C.160°W???
?D.70°W
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的经线圈都将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能与20°W所在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是160°E,故A正确。
例2.有关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经线和纬线都是圆
C.所有经线长度都等?
D.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重要经纬线,东西半球的划分。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故A错误。经线是半圆,纬线是圆圈,故B错误。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故C正确。除相同纬度的纬线外,所有的纬线都不相等,故D错误。故答案为C。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经线的特点,以及经度的分布规律。人们以20°W和160°E这两条经线划分出了东西半球。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判读原则可以概括为“北大北纬,南大南纬;东大东经,西大西经”。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2课时
一、纬线和纬度
二、经线和经度
1.经线及其基本特征
2.经度的划分及其变化规律
二、利用经纬网定位
9
/
9(共29张PPT)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2课时)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课程引入
地球并非正圆球,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纬线
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
赤道
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一、纬线和纬度
纬线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纬线在南北两极缩成一点。
纬线有无数条。
一、纬线和纬度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纬线
一、纬线和纬度
人们给不同的纬线标示不同的度数,规定赤道纬度为0°,自赤道向南、北两极,分别称为北纬和南纬,度数递增,到南、北两极点,纬度度数最大,为90°。
纬度
一、纬线和纬度
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
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南北纬
一、纬线和纬度

23.5°N
66.5°N
90°N
23.5°S
66.5°S
90°S
赤道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南极圈
北极圈
重要的纬线及纬度
一、纬线和纬度

10°
10°
20°
20°
30°
30°
90°
赤道
(北纬)
(南纬)
越向北度数越大
越向南度数越大
纬度的分布规律
一、纬线和纬度
低纬:南北纬0°~30°
中纬:南北纬30°~60°
高纬:南北纬60°~90°
地球上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一、纬线和纬度
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并结合上图,说明赤道是一条很重要的纬线。
说一说
二、经线和经度
重要纬线:
0°——赤道
30°、60°、90°—低、中、高纬的划分界线
起点:
0°纬线即赤道
划分:以0°纬线为界,向南向北各划分90°纬线。0°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
规律:北纬度数越往北越大,南纬度数越往南越大


小结
二、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经线
本初子午线
认识经线和经度
二、经线和经度
长度:所有经线等长
形状:半圆,正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每个经线圈均可平分地球
关系:相交于南北两极
指示方向:指示南北方向
经线的特点
二、经线和经度
本初子午线的经度为0°,是经度的起始线。
由向东和向西各为180°,称为东经和西经,分别用“E”和“W”表示。东经和西经的180°是重合的,通常把它叫做180°经线。
经度
二、经线和经度
书写方法:
东经60°(或60°E)
经度的划分
二、经线和经度

10°
10°
20°
20°
30°
30°
180°
180°
本初子午线
(西经)
(东经)
越往西度数越大
越往东度数越大
经度的分布规律
二、经线和经度
0?经线——本初子午线
180°——国际日期变更线
20?W和160?E——东西半球划分
重要的经线
二、经线和经度
东西半球是按照20°W与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划分的。
东西半球的划分
0°经线位于东半球,180°经线位于西半球。
01
02
03
若已知地点为东经,则用该度数与160°作比较,若小于160°,为东半球;若大于160°,为西半球。
若已知地点为西经,则用该度数与20°作比较,若小于20°,为东半球;若大于20°,为西半球。
二、经线和经度
东西半球的判读
东西半球的划分为什么没有以0°经线和180°经线来划分,而是以20°W和160°E两条经线来划分呢?
想一想
二、经线和经度
二、经线和经度
起点:
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
划分: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划分180?经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西经(W),
180?经线以西为东经(E),以东为西经(W)。
规律:东经度越往东越大,西经度越往东越小


重要经线:
0?经线——本初子午线
180°——国际日期变更线
20?W和160?E——20?W
向东~160?E为东半球,
160?E向东~
20?W为西半球
小结
“北大北纬,南大南纬;东大东经,西大西经”
二、经线和经度
01
02
03
南北纬判断:纬度度数向南变大的是南纬,向北变大的是北纬。
东西经判断:经度度数向东变大的是东经,向西变大的是西经。
如果发现有0°纬线——赤道,则赤道以北的是北纬,以南的是南纬。
如果发现有0°经线——本初子午线,则本初子午线以东至180°经线是东经,以西至180°经线是西经。
经纬线的判定方法
三、利用经纬网定位
经纬网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
三、利用经纬网定位

15°
15°
30°
30°
45°
45°
?

30°
15°
30°
15°
45°
A
B
C
45°
A:
30°N、15°W
B:
15°S、30°E
C:
30°N、30°E
利用经纬网定位
经纬网定位被广泛应用到航海、航空、气象观测、交通导航、军事等领域。
三、利用经纬网定位
01
经纬网定位,首先找出该地所在纬线,然后在此纬线上再找出该地所在的经线,它们的交点就是该地的位置。
02
地球上每一点的经纬度位置都是唯一的。
03
经纬度判读与应用
例1.下列经线中,能与20°W所在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是(?

A.160°E????
B.70°E???
C.160°W???
?D.70°W
A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的经线圈都将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能与20°W所在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是160°E,故A正确。
典型例题
例2.有关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经线和纬线都是圆
C.所有经线长度都等?
D.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
C
解析:本题考察重要经纬线,东西半球的划分。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故A错误。经线是半圆,纬线是圆圈,故B错误。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故C正确。除相同纬度的纬线外,所有的纬线都不相等,故D错误。故答案为C。
典型例题
课堂小结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