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提升(八)
1.西方的社会福利制度
史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一般来说,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其失业保险规定:凡出于年老、残废、疾病、分娩、工伤、失业等原因而全部或部分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将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除此以外,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
解读 材料是作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社会福利制度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欧洲福利制度的特点有:社会保障覆盖面宽,具有普遍性,社会保障项目设置比较齐全;面向低收入阶层;政府主导国家福利;国家立法加强福利制度建设。
2.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
史料 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进行的调整与改革,改变了苏联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但是,苏联农业落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这时期农业的发展主要是靠垦荒等粗放经营的方式扩大生产,劳动生产率仍很低,而且受气候影响,产量波动很大……赫鲁晓夫的农业政策还缺乏科学性、一贯性,使其改革效果在前期比较明显,而后期大为减弱。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
解读 作者认为,赫鲁晓夫农业方面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问题严重。成绩方面主要是推动了农业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存在的问题,一是农业仍然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二是农业政策不科学、不稳定,效果逐渐减弱。
3.二战后美苏关系的变化
史料 与苏联关系的破裂始于1947年,它在塑造美国对欧洲安全承诺的性质和范畴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1944—1951年间,美国与其他先进的工业化民主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战后秩序的制度化因之在范围上大大超过了以往,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
——[美]约翰·伊肯伯里《大战胜利之后》
解读 作者阐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发动冷战和主宰资本主义世界的情况:(1)美国与苏联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始于1947年,即杜鲁门主义的发表。(2)美国以维护欧洲安全的名义展开了“冷战”,以遏制所谓的共产主义威胁,称霸世界。(3)美国与西欧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涉及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方面:实行马歇尔计划;签订《北大西洋公约》,组建北约;主导“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关贸总协定”。美国主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4.对“冷战”的评价
史料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解读 史料反映了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作出辩证评价,既强调了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指出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5.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
史料 (20世纪70年代)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对最近的将来来说,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解读 斯塔夫里阿诺斯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国际格局的变化。“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两极格局动摇,多极化趋势显现。西欧各国加强合作,建立欧洲共同体。随着实力的增强,欧共体国家在外交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逐步摆脱美国的控制;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这些因素都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出的“更有可能出现的……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的观点,由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已证明了这一点,今天随着若干大国实力和影响的增强,并在国际舞台上共同发挥重要作用,如美、俄、日、中等大国都有可能成为多极格局中的一极。
主题 关于冷战起源的不同观点
史料 观点1 “美国霸权论”。有学者认为,造成冷战紧张局势的根源在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全球战略,美国必须对冷战承担主要责任。
观点2 “美苏共振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冷战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双方行为的结果,并非美国单方面对苏联发动的,或仅仅是由美国的政策和措施引起的。苏联与美国对冷战的爆发一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观点3 “综合作用论”。这种观点认为冷战的起源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观点4 “英国主动论”。就西方国家来说,冷战的主力是美国,但英国等西欧国家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是被西欧国家请来打冷战的。英国政府起了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充当美国的政治导师,鼓动美国走上冷战道路;二是在美国举起冷战帅旗前担任临时主帅;三是在冷战开始后做冷战的急先锋。
——摘编自《世界史研究概略》
活动要求:有关冷战的起源问题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纭,所持不同的历史观得出的结论也会大相径庭。请同学们结合上述史料观点和教材所学知识,通过查阅相关论述文章,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客观公正地论述冷战的起源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进行相关论证。
PAGE
1(共13张PPT)
单元提升(八)
1.西方的社会福利制度
史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一般来说,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其失业保险规定:凡出于年老、残废、疾病、分娩、工伤、失业等原因而全部或部分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将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除此以外,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
解读 材料是作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社会福利制度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欧洲福利制度的特点有:社会保障覆盖面宽,具有普遍性,社会保障项目设置比较齐全;面向低收入阶层;政府主导国家福利;国家立法加强福利制度建设。
2.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
史料 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进行的调整与改革,改变了苏联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但是,苏联农业落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这时期农业的发展主要是靠垦荒等粗放经营的方式扩大生产,劳动生产率仍很低,而且受气候影响,产量波动很大……赫鲁晓夫的农业政策还缺乏科学性、一贯性,使其改革效果在前期比较明显,而后期大为减弱。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
解读 作者认为,赫鲁晓夫农业方面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问题严重。成绩方面主要是推动了农业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存在的问题,一是农业仍然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二是农业政策不科学、不稳定,效果逐渐减弱。
3.二战后美苏关系的变化
史料 与苏联关系的破裂始于1947年,它在塑造美国对欧洲安全承诺的性质和范畴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1944—1951年间,美国与其他先进的工业化民主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战后秩序的制度化因之在范围上大大超过了以往,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
——[美]约翰·伊肯伯里《大战胜利之后》
解读 作者阐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发动冷战和主宰资本主义世界的情况:(1)美国与苏联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始于1947年,即杜鲁门主义的发表。(2)美国以维护欧洲安全的名义展开了“冷战”,以遏制所谓的共产主义威胁,称霸世界。(3)美国与西欧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涉及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方面:实行马歇尔计划;签订《北大西洋公约》,组建北约;主导“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关贸总协定”。美国主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4.对“冷战”的评价
史料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解读 史料反映了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作出辩证评价,既强调了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指出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5.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
史料 (20世纪70年代)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对最近的将来来说,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解读 斯塔夫里阿诺斯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国际格局的变化。“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两极格局动摇,多极化趋势显现。西欧各国加强合作,建立欧洲共同体。随着实力的增强,欧共体国家在外交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逐步摆脱美国的控制;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这些因素都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出的“更有可能出现的……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的观点,由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已证明了这一点,今天随着若干大国实力和影响的增强,并在国际舞台上共同发挥重要作用,如美、俄、日、中等大国都有可能成为多极格局中的一极。
主题 关于冷战起源的不同观点
史料 观点1 “美国霸权论”。有学者认为,造成冷战紧张局势的根源在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全球战略,美国必须对冷战承担主要责任。
观点2 “美苏共振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冷战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双方行为的结果,并非美国单方面对苏联发动的,或仅仅是由美国的政策和措施引起的。苏联与美国对冷战的爆发一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观点3 “综合作用论”。这种观点认为冷战的起源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观点4 “英国主动论”。就西方国家来说,冷战的主力是美国,但英国等西欧国家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是被西欧国家请来打冷战的。英国政府起了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充当美国的政治导师,鼓动美国走上冷战道路;二是在美国举起冷战帅旗前担任临时主帅;三是在冷战开始后做冷战的急先锋。
——摘编自《世界史研究概略》
活动要求:有关冷战的起源问题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纭,所持不同的历史观得出的结论也会大相径庭。请同学们结合上述史料观点和教材所学知识,通过查阅相关论述文章,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客观公正地论述冷战的起源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进行相关论证。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时空观念]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2.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1.了解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等重大历史事件,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和两极格局的形成。2.了解二战后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力量的发展概况,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国际格局演变的历程及影响因素。
冷战与两极格局
1.冷战的含义: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2.原因
(1)制度差异:美国和苏联是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超级大国。
(2)同盟关系破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3)根本原因: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
3.开始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演说。
4.主要表现
领域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政治
杜鲁门主义: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两个对立的营垒,美国将支持所有反对共产主义的国家具有明显的反苏、反共色彩
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两个相互敌对与斗争的阵营
经济
实施马歇尔计划,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
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地理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军事
1949年4月,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标志两极格局的形成
5.两极格局
(1)正式形成: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概括: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1.冷战的发展
(1)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
(2)特点:既有缓和,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3)表现:发生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2.多极力量的成长
西方阵营逐渐分化
(1)西欧: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
是一个经济一体化组织(2)日本:经济“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
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1)原因: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2)表现: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中苏关系的破裂。
中国崛起
(1)标志事件:拥有“两弹一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等。(2)意义: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第三世界的兴起
(1)万隆会议: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了万隆会议,由此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
(2)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中国不是其成员国台的重要标志。
3.影响: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有力冲击。
两极格局的瓦解
1.美苏关系
时期
特征
苏联
美国
70年代
日趋紧张
苏联入侵阿富汗
加强对苏联的遏制,大搞军备竞赛,实施“战略防御计划”
1985年以后
走向缓和
①对话: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②裁军: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91年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③战略收缩: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德统一;苏联与中国关系也实现了正常化
1990年两德实现统一
2.两极格局的瓦解
(1)原因
①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攻势。
②国内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2)标志:苏联解体。
(3)影响: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两极格局中出现的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阅读教材·想一想
1.阅读教材P109“思考点”:美苏为何从战时盟友变为战后对手?
提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战时同盟关系失去存在基础;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是走向对立的根本原因;美苏争霸世界的国家利益相冲突是主要原因。
2.阅读教材P110“历史纵横”: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二战后美苏从大国合作转向对抗的原因。
提示:美国实力强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
3.阅读教材P112“思考点”:国际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是如何出现的?
提示:一方面,美苏长期争霸削弱了自身实力;另一方面,欧洲、日本、中国、第三世界的崛起,冲击了两极格局。
4.阅读教材P112“史料阅读”:20世纪七十年代后,世界局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变化:出现多极化趋势,美国的霸主地位发生动摇。根本原因: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发掘教材·读一读
1.阅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领土变迁示意图”(见教材P109)
信息解读:“波兰问题”是二战中苏联与西方争夺激烈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大国欧洲争霸斗争的一个重要环节。英国认为捍卫波兰的独立和民主对英国是一个荣誉问题,而斯大林则宣称波兰问题对于苏联来说是一个安全问题。
2.阅读“‘北约’与‘华约’对峙示意图”(见教材P111)
信息解读:基于战时利益走到一起的反法西斯同盟,随着德意日法西斯的灭亡而迅速重新分化组合,很快形成了分别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同盟——北约与华约,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3.阅读图片“古巴导弹危机”(见教材P112)
信息解读:漫画反映了美苏领导人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危机中相互进行核讹诈的场景,战略优势倾向于美国。
探究一 美苏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史论史识
1.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联系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具体表现
区别
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赤裸裸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实质
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2.美苏冷战下国际关系的特点
(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5)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
命题探究
探究1 美苏冷战的起源
史料 (亨廷顿)认为主导人类引发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政治因素或经济因素,而将是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①。……正像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那样②。
——方永刚、唐复全《大国逐鹿·新地缘政治》
读史:
①
亨廷顿认为主导人类引发冲突的根源是文明差异
②
冷战的根源不是意识形态而是国家利益
设问:亨廷顿认为引发冷战的原因是什么?这一观点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你的观点。
提示:原因:亨廷顿认为导致冷战的根源是文明的差异。实质:掩盖美国争霸的目的。观点: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对立。
探究2 杜鲁门主义
史料 我们愿意帮助各自由国家的人民维持他们的自由体制和国家完整,抵制谋求把极权主义政权强权强①加于他们的侵略活动……就危及世界和平——而且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加于他们的侵略活动……就危及世界和平——而且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②
——杜鲁门1947年3月在国会的讲话
读史:
①
抵制苏联与社会主义
②
美国的外交政策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设问:杜鲁门讲话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
提示:观点:抵制苏联与社会主义。原因:杜鲁门主义既是美国对苏冷战开始的标志,也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宣言书。
探究二 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史论史识
1.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原因、特点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欧洲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现实原因:二战使欧洲国家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③外部原因:美苏两极格局之下,要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
④历史原因:欧洲统一思想源远流长,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2)特点
①性质: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②内容:由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合作领域不断深入。
③规模:参与国家不断增多,规模由小到大。
2.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1)根本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2)具体原因:美苏的相对衰落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具体表现为:
①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在给世界和平造成严重威胁的同时,也使自身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②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和日本迅速崛起,严重削弱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
③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已经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维护和平的力量。
④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尤其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
命题探究
探究1 欧洲力量的崛起
史料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①。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②
读史:
①
西欧实力崛起,地位上升
②
西欧不愿唯美国马首是瞻
设问:从史料来看,欧共体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提示:变化:欧共体国家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原因: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强,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展开激烈的竞争。
探究2 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
史料 当今国际政治力量制衡图示
读史:
①
当今世界既有主张单极化的势力,也有主张多极化的势力
②
各种力量仍在不断变化
设问:结合图示,当今世界中的“单极化”和“多极化”势力分别指什么?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单极化势力指美国,多极化势力指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实质: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与制衡。
【典例1】
以中国、巴西、印度为代表的一批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普遍要求增加国际规则的知情权、话语权和制定权并且加强合作,力争通过整体突破,实现自身利益。这表明( )
A.发展中国家为提高国际地位结成了同盟
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B.美欧主导世界的国际经济格局彻底改变
“彻底改变”表述不符合历史事实
C.新兴国家成为不可忽视的国际力量
体现在群体性崛起并普遍要求国际权力
D.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新秩序还未曾建立
明立意 以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为切入点,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抓关键 根据材料“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通过整体突破,实现自身利益”可以看出其国际地位的提高。
排干扰 “美欧主导世界的国际经济格局彻底改变”和“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都不符合史实。
C
【典例2】
战后世界格局由两极对峙、新兴力量兴起到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并出现多极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
苏联渗透是美国采取冷战的主要原因
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
材料二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
说明美苏争霸优势在美国一方
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70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间接地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
——时殷弘《美苏冷战史》
材料三 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40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
以朝鲜、德国、越南最为明显
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可见苏联在二战中崛起后没有延续反法西斯同盟的惯性进入既有的世界体系,而是另组一个针对西方的社会主义阵营。
——俞邃《大国关系调整与世界格局的发展》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学派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
(2)据材料二,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时期制约世界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
(3)材料三认为“美苏40余年冷战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以亚洲地区为例,举例说明。
第一步 审设问·定方向
审读关键
审读通则
引导词
第(1)问和第(2)问中,“据材料”说明答案来自材料;第(2)问中,“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答案来源于教材基础知识。
提示词
第(1)问和第(2)问中,概括——归纳,总括;第(2)问,指出——扼要列举;第(3)问,举例说明——举出实例,证明观点。
限制词
第(1)问,时空限定——《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内容限定——冷战起源。第(2)问,时空限定——“1962年”“70年代后期”;内容限定——美苏冷战。第(3)问,时空限定——“美苏40余年冷战”;内容限定——亚洲地区。
核心词
第(1)问,“冷战起源”的观点;第(2)问,主要特征和主要因素;第(3)问,冷战影响发展道路。
第二步 读材料·提信息
第(1)问,依据材料中“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等信息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等信息概括;第二小问,可以从经济全球化发展、美苏势均力敌以及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影响等角度概括作答。第(3)问,从朝鲜半岛分裂、中国建国初期外交政策等角度综合分析作答。
第三步 列要点·组答案
(1)观点:苏联扩张引发冷战。(2)特征:外交和武力相威胁(或缓和与紧张相交替)。因素:美苏力量均势;国际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3)理由:朝鲜半岛分裂;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增强国防能力,外交上实行“一边倒”。
基础过关
1.冷战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材料认为冷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差异
B.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
C.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
D.美国百姓对苏联敌视
解析 材料认为冷战是“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由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导致冷战局面的形成,故A正确。
答案 A
2.某西方学者说:“直到美国觉察欧洲普遍不满与苏联的影响日益扩大的危险同时出现时,它才被迫制定了‘马歇尔计划’,答应为大规模恢复‘自由世界’的工业提供巨额资金。”该学者认为“马歇尔计划”出台的目的是( )
A.履行“北约”成员的义务
B.缓和两大阵营的紧张局势
C.对抗“华约”集团的冲击
D.扶持西欧国家和遏制苏联
解析 抓住题干中关键信息“直到美国觉察欧洲普遍不满与苏联的影响日益扩大的危险同时出现时”,这体现了“马歇尔计划”出台的目的是扶持西欧国家和遏制苏联,故D符合题意。
答案 D
3.二战后某组织成立时强调:坚持“集体防御”,基于在“民主、人权、法治方面的共同价值观”,将“为保证欧洲公正持久的和平秩序而奋斗”。该组织是( )
A.联合国
B.北约
C.华约
D.欧共体
解析 根据材料“集体防御”“为保证欧洲公正持久的和平秩序而奋斗”并结合所学不难得知,题干中采纳这种成立宣言的战后国际组织是北约,故B项正确。
答案 B
4.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某高一学生在历史课后整理了一幅知识结构图,该学生整理的历史知识的主题是( )
A.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B.新兴力量的崛起
C.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解析 据图示中“美国”“苏联”“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北约”和“华约”等信息可知,本题考查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答案 A
5.肯尼迪曾对某一事件这样评价:“苏联人就像一只冒险超出自己的领地,但一旦被发现又紧张地、还带点负罪感地奔逃回安全地方的猫。”这一事件是( )
A.柏林事件
B.朝鲜战争
C.古巴导弹危机
D.越南战争
解析 古巴导弹危机是1962年美国、苏联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个事件被看作是冷战的顶峰和转折点。而事件的结局是苏联被迫从古巴撤走导弹,从而说明当时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占据优势。
答案 C
6.从下列图片中提炼一个主题,最符合要求的是( )
A.美苏冷战加剧
B.局部热战升温
C.多极趋势出现
D.冷战热战交织
解析 图1柏林墙体现的是德国分裂,是冷战的表现,图2是美国阻止越南建立社会主义政权而发动侵越战争,属于局部热战,两幅图片反映了冷战热战交织,D项符合题意。美苏冷战加剧体现不出图2的内容,故A项错误;局部热战升温体现不出图1的冷战加剧,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多极化的趋势,故C项错误。
答案 D
7.20世纪60年代,某次国际会议通过宣言,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坚持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这一会议是( )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不结盟运动会议
D.朝核六方会谈
解析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会上确立了不结盟运动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答案 C
8.欧债危机和英国脱欧依然是2019年世界经济领域最热门的话题。欧洲起初实现经济联合的主要目的是( )
A.抵制苏联的经济渗透
B.摆脱美国的控制
C.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D.缓解法德矛盾
解析 D项是联合的条件,A、B两项是联合的目的,但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发展,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9.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书中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种现象说明( )
A.日本得到西欧国家的强有力支持
B.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C.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D.日本开始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解析 日本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说不,就是因为日本在80年代崛起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日本在二战结束后长时期依附于美国,现在“日本可以说不”,表明日本希望取得与经济强国相对应的政治地位,谋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答案 D
10.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义”“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 )
A.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
C.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
解析 “杜鲁门主义”是两极格局的表现,“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属于新兴力量的崛起,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答案 D
能力提升
11.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从欧洲中心格局向美苏两极格局的演变。促成上述演变的主要因素是( )
A.美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D.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 上述演变出现在二战以后。美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是在19世纪末,与上述演变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于1918年,与上述演变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而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终结,故C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欧美国家以及苏联的力量对比,推动了上述演变出现,故D项正确。
答案 D
12.有学者认为用“冷战”来描述战后世界本质上是“欧洲中心主义”在作祟。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冷战”是西方人提出的概念
B.欧洲人将“冷战”政策道德化
C.欧洲“冷战”掩盖了亚洲热战
D.战后欧洲衰落已非世界中心
解析 “冷战”是西方人提出的概念只是客观性描述,不能从本质上反映“欧洲中心主义”的这一具有价值评判的描述,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冷战”在本质上是“欧洲中心主义”,强调关注点在欧洲,不涉及道德原则,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了欧洲的“冷战”,掩盖了世界其他地方如在亚洲的热战,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冷战”是站在欧洲中心论的立场上描述,不涉及战后欧洲衰落,故D项错误。
答案 C
13.南斯拉夫前领导人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条“道路”( )
A.建立了国际经济新秩序
B.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
C.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D.使世界多极化格局快速形成
解析 根据材料这条道路指的是发展中国家的不结盟运动,到目前为止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故A项错误;不结盟运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故B项正确;不结盟运动与结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无关,故C项错误;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故D项错误。
答案 B
14.近年来,西方媒体纷纷指责中国“黑客”攻击美、德、英等国的政府或军方网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这些言论是冷战思维的表现。“冷战思维”的核心内容是( )
A.打击
B.遏制
C.合作
D.共存
解析 冷战的最初含义是指美国采取一切非武力手段来遏制共产主义。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很多国际问题上,仍旧用这一观念处理事务,被称为“冷战思维”。
答案 B
15.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孤独的超级大国》中说:“当前我们处于一种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多极’的世界格局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当前,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定型
B.已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它是向多极化推进的过渡形式
C.由于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美国最终放弃了建立单极世界的计划
D.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构筑了单极世界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可知,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尚未形成多极化格局,美国并没有放弃称霸世界的幻想,A、C两项说法错误,排除。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并没有构筑单极世界,D项说法错误,B项说法正确。
答案 B
16.二战后世界风起云涌,各种力量交互作用,对世界发展起到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马歇尔计划从1948年到1951年共向欧洲提供了大约131亿美元的“援助”,受援助国GDP从1948年到1952年底增长了25%。但受援国需要承担经济和政治义务,例如美援必须用以购买美国物品和技术;部分工业发展接受美国监督;受援国必须放弃工业国有化等。其“援助”手段确定了美元的结算单位,打破了西欧各国的贸易关税壁垒,更削弱了意大利和法国共产主义的影响,稳定了政权。
——摘编自李申《杜鲁门主义的续篇》
材料二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格局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三 我知道,要摒弃旧的思想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而个别国家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98年2月8日
对记者的谈话
(1)据材料一,概括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
(2)你如何理解“新力量的萌动”促使“两极格局开始消失”?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建立单极世界“不现实”的理由。
解析 第(1)问,美国的“援助”可以促进欧洲经济恢复发展,“但受援国需要承担经济和政治义务”实际上使欧洲经济政治上受制于美国,“打破了西欧各国的贸易关税壁垒,更削弱了意大利和法国共产主义的影响”说明马歇尔计划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发展,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第(2)问,需要抓住三个要素:二战后仅25年、两极格局开始消失、新的力量在萌动,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二战后欧共体、日本、不结盟运动、中国等,冲击了两极格局。第(3)问,单极世界“不现实”主要与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发展趋势和现实问题有关。
答案 (1)影响:促进欧洲经济恢复发展;经济政治上受制于美国;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发展,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2)理解: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冲击了两极格局。
(3)理由: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全球性问题需多国合作。
PAGE
1(共39张PPT)
[时空观念]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
2.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1.了解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等重大历史事件,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2.了解二战后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力量的发展概况,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国际格局演变的历程及影响因素。
冷战与两极格局
1.冷战的含义: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_______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2.原因
(1)制度差异:美国和苏联是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超级大国。
(2)同盟关系破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____________的基础不复存在。
(3)根本原因: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
战争
战时同盟
3.开始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被称为“______________”的演说。
4.主要表现
支持所有反对共产主义的国家
具有明显的反苏、反共色彩
杜鲁门主义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马歇尔计划
领域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政治
杜鲁门主义: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两个对立的营垒,美国将
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__,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两个相互敌对与斗争的阵营
经济
实施______________,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
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5.两极格局
(1)正式形成: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概括: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
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标志两极格局的形成
北约
地理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军事
1949年4月,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_______”
1955年,
,简称“华约”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1.冷战的发展
(1)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
(2)特点:既有_______,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3)表现:发生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和______________。
缓和
古巴导弹危机
2.多极力量的成长
欧洲共同体
是一个经济一体化组织
政治大国
两弹一星
西方阵营
逐渐分化
(1)西欧:
的成立和发展。
(2)日本:经济“起飞”及其要成为“____________”的追求。
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1)原因: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
(2)表现: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中苏关系的破裂。
中国崛起
(1)标志事件:拥有“____________”、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等。
(2)意义: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3.影响: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有力冲击。
不结盟运动
中国不是其成员国
万隆精神
第三世界
的兴起
(1)万隆会议: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了万隆会议,由此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____________”。
(2)
: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
治舞台的重要标志。
两极格局的瓦解
1.美苏关系
同意两德统一
1990年两德实现统一
阿富汗
战略防御计划
时期
特征
苏联
美国
70年代
日趋紧张
苏联入侵_________
加强对苏联的遏制,大搞军备竞赛,实施“_________________”
1985年以后
走向缓和
①对话: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②裁军: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91年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③战略收缩: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
;苏联与中国关系也实现了正常化
2.两极格局的瓦解
(1)原因
①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____________”攻势。
②国内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2)标志:____________。
(3)影响: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两极格局中出现的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和平演变
苏联解体
阅读教材·想一想
1.阅读教材P109“思考点”:美苏为何从战时盟友变为战后对手?
提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战时同盟关系失去存在基础;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是走向对立的根本原因;美苏争霸世界的国家利益相冲突是主要原因。
2.阅读教材P110“历史纵横”: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二战后美苏从大国合作转向对抗的原因。
提示:美国实力强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
3.阅读教材P112“思考点”:国际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是如何出现的?
提示:一方面,美苏长期争霸削弱了自身实力;另一方面,欧洲、日本、中国、第三世界的崛起,冲击了两极格局。
4.阅读教材P112“史料阅读”:20世纪七十年代后,世界局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变化:出现多极化趋势,美国的霸主地位发生动摇。根本原因: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发掘教材·读一读
1.阅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领土变迁示意图”(见教材P109)
信息解读:“波兰问题”是二战中苏联与西方争夺激烈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大国欧洲争霸斗争的一个重要环节。英国认为捍卫波兰的独立和民主对英国是一个荣誉问题,而斯大林则宣称波兰问题对于苏联来说是一个安全问题。
2.阅读“‘北约’与‘华约’对峙示意图”(见教材P111)
信息解读:基于战时利益走到一起的反法西斯同盟,随着德意日法西斯的灭亡而迅速重新分化组合,很快形成了分别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同盟——北约与华约,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3.阅读图片“古巴导弹危机”(见教材P112)
信息解读:漫画反映了美苏领导人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危机中相互进行核讹诈的场景,战略优势倾向于美国。
探究一 美苏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史论史识
1.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联系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具体表现
区别
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赤裸裸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实质
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2.美苏冷战下国际关系的特点
(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5)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
命题探究
探究1 美苏冷战的起源
史料 (亨廷顿)认为主导人类引发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政治因素或经济因素,而将是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①。……正像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那样②。
——方永刚、唐复全《大国逐鹿·新地缘政治》
读史:
设问:亨廷顿认为引发冷战的原因是什么?这一观点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你的观点。
提示:原因:亨廷顿认为导致冷战的根源是文明的差异。实质:掩盖美国争霸的目的。观点: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对立。
①
亨廷顿认为主导人类引发冲突的根源是文明差异
②
冷战的根源不是意识形态而是国家利益
探究2 杜鲁门主义
史料 我们愿意帮助各自由国家的人民维持他们的自由体制和国家完整,抵制谋求把极权主义政权强权强①加于他们的侵略活动……就危及世界和平——而且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加于他们的侵略活动……就危及世界和平——而且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②
——杜鲁门1947年3月在国会的讲话
读史:
设问:杜鲁门讲话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
提示:观点:抵制苏联与社会主义。原因:杜鲁门主义既是美国对苏冷战开始的标志,也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宣言书。
①
抵制苏联与社会主义
②
美国的外交政策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探究二 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史论史识
1.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原因、特点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欧洲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现实原因:二战使欧洲国家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③外部原因:美苏两极格局之下,要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
④历史原因:欧洲统一思想源远流长,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2)特点
①性质: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②内容:由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合作领域不断深入。
③规模:参与国家不断增多,规模由小到大。
2.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1)根本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2)具体原因:美苏的相对衰落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具体表现为:
①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在给世界和平造成严重威胁的同时,也使自身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②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和日本迅速崛起,严重削弱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
③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已经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维护和平的力量。
④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尤其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
命题探究
探究1 欧洲力量的崛起
史料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①。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②
读史:
①
西欧实力崛起,地位上升
②
西欧不愿唯美国马首是瞻
设问:从史料来看,欧共体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提示:变化:欧共体国家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原因: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强,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展开激烈的竞争。
探究2 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
史料 当今国际政治力量制衡图示
读史:
设问:结合图示,当今世界中的“单极化”和“多极化”势力分别指什么?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单极化势力指美国,多极化势力指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实质: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与制衡。
①
当今世界既有主张单极化的势力,也有主张多极化的势力
②
各种力量仍在不断变化
【典例1】
以中国、巴西、印度为代表的一批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普遍要求增加国际规则的知情权、话语权和制定权并且加强合作,力争通过整体突破,实现自身利益。这表明( )
A.发展中国家为提高国际地位
B.美欧主导世界的
C.
D.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结成了同盟
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国际经济格局彻底改变
“彻底改变”表述不符合历史事实
新兴国家成为不可忽视的国际力量
体现在群体性崛起并普遍要求国际权力
已经建立
新秩序还未曾建立
明立意 以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为切入点,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抓关键 根据材料“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通过整体突破,实现自身利益”可以看出其国际地位的提高。
排干扰 “美欧主导世界的国际经济格局彻底改变”和“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都不符合史实。
C
【典例2】
战后世界格局由两极对峙、新兴力量兴起到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并出现多极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
……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
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
孤立主义状态。
苏联渗透是美国采取冷战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
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70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间接地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
——时殷弘《美苏冷战史》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说明美苏争霸优势在美国一方
材料三 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40余年间影响了
。可见苏联在二战中崛起后没有延续反法西斯同盟的惯
性进入既有的世界体系,而是另组一个针对西方的社会主义阵营。
——俞邃《大国关系调整与世界格局的发展》
部分国
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
以朝鲜、德国、越南最为明显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学派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
(2)据材料二,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时期制约世界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
(3)材料三认为“美苏40余年冷战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以亚洲地区为例,举例说明。
第一步 审设问·定方向
审读关键
审读通则
引导词
第(1)问和第(2)问中,“据材料”说明答案来自材料;第(2)问中,“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答案来源于教材基础知识。
提示词
第(1)问和第(2)问中,概括——归纳,总括;第(2)问,指出——扼要列举;第(3)问,举例说明——举出实例,证明观点。
限制词
第(1)问,时空限定——《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内容限定——冷战起源。第(2)问,时空限定——“1962年”“70年代后期”;内容限定——美苏冷战。第(3)问,时空限定——“美苏40余年冷战”;内容限定——亚洲地区。
核心词
第(1)问,“冷战起源”的观点;第(2)问,主要特征和主要因素;第(3)问,冷战影响发展道路。
第二步 读材料·提信息
第(1)问,依据材料中“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等信息概括。
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等信息概括;第二小问,可以从经济全球化发展、美苏势均力敌以及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影响等角度概括作答。
第(3)问,从朝鲜半岛分裂、中国建国初期外交政策等角度综合分析作答。
第三步 列要点·组答案
(1)观点:苏联扩张引发冷战。
(2)特征:外交和武力相威胁(或缓和与紧张相交替)。
因素:美苏力量均势;国际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3)理由:朝鲜半岛分裂;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增强国防能力,外交上实行“一边倒”。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2.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1.结合史料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归纳概括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点。2.通过学习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高科技产业、建立“福利国家”等措施,认识生产力发展是生产关系适时调整的根本原因。
国家的宏观调控
1.背景
(1)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病。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
(3)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2.特点: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改革以坚持原有制度不变为前提
3.主要措施
(1)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2)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3)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等。
4.结果: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
5.调整
(1)原因: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
(2)措施: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6.国际协调
(1)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加强
政府间多边协定,非正式的国际组织
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
(2)发挥大国作用: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1.背景
(1)科学理论的突破
①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
②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问世,为技术革命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持。
(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2.主要内容: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等。
3.意义: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是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1.原因: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2.新变化
(1)就业结构变化: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2)“中间阶层”人数增加:他们一般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有较高的收入,有可观的生活资产。 无产阶级呈现出中产阶级化的倾向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1.“福利国家”
(1)含义:是指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2)来源:社会福利由国家财政负担。
(3)影响: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也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4)调整: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时,减少福利就成为“改革”的内容之一。80年代,美、英、法等国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2.社会运动的兴起
(1)原因: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缓解了社会矛盾,但没能触动造成这种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2)主要表现
主要代表
原因
结果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仍广泛存在。如实行种族隔离制度,剥夺黑人的选举权等
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
妇女运动
①对妇女的歧视长期存在。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③为争取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
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些国家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
其他运动
20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美国学生发起了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
3.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局限性
(1)实质:所触及的主要是统治的手段和方法,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2)表现: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
阅读教材·想一想
1.阅读教材P116:有人认为,“白领工人”和中间阶层人数的增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因素。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不同意。这一变化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的阶级结构出现了复杂化的特点,一方面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但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没有解决。
2.阅读教材P1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指出二战后西方国家的就业人口分布的新变化。
提示:农业人口比重大幅下降,工业人口比重出现下降趋势,服务业人口比重大幅上升,超过一半比重。
3.阅读教材P118“史料阅读”:归纳概括二战后美国民权运动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提示: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和民族歧视政策,黑人获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发掘教材·读一读
1.阅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徽标”(见教材P115)
信息解读: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在稳定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和促进世界经济向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此也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
2.阅读“世界贸易组织的徽标”(见教材P115)
信息解读:1996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有“经济联合国”之称。基本原则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3.阅读“马丁·路德·金在演讲”(见教材P117)
信息解读:美国民权运动史的杰出领导人,他所倡导的“非暴力抗争”的社会改革思想和运动模式,开创了在宪政框架内推进社会变革的有效路径,为全世界争取平等、自由、民主的后来者树立了光辉榜样。
探究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新自由主义
史论史识
1.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从概念和实质看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密切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实质上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即在不触动私有制的前提下缓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的矛盾
从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转变的必然性看
(1)由于科技革命和生产社会化的高度发展,私人垄断资本的积累已无法满足社会再生产所必需的条件,必须由国家进行投资或者由国家给予私人资本以资助(2)私人垄断统治扩大了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必须由国家采取一定手段干预国民经济,减轻经济危机的程度,缓和社会矛盾
从历史进步性看
(1)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使生产、技术改造过程更加社会化,从而可在更大程度上容纳生产力的发展(2)宏观调控的发展,使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与市场机制日益有机结合起来,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缺陷
2.20世纪七十年代后新自由主义的兴盛
(1)背景: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进入“滞胀”时期。
(2)核心思想: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强调经济的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全球一体化。
(3)评价:新自由主义的勃兴适应了当代国际垄断资本发展的需要,在调解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命题探究
探究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史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先后实施了8个国有化法案,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等国有化……企业国有化的改革实施后,一般生产都有所发展①。
——《世界当代史》
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②。
——戴高乐
读史:
①
二战后,英国部分实行国有化
②
二战后,法国制定经济计划,弥补市场的不足
设问:据史料,归纳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何积极作用?
提示:形式:部分实行国有化;制定经济计划。
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私人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保证生产的社会性。
探究2 经济政策的调整
史料 20世纪70年代,面对经济“滞胀”①,英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②。
——《世界通史》
读史:
①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滞胀
②
英国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设问:依据史料分析英国20世纪70年代是怎样调整经济政策的?
提示:减少对经济的干预,以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调节作用。
探究二 “福利国家”
史论史识
1.发展历程
2.主要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3.辩证评价
(1)进步性:实质上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它促进了社会平等,缩小了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展示了西方民主的价值和普遍的社会关怀。
(2)局限性:培植社会惰性,降低社会发展效率,并成为国家的沉重财政负担,进而引发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
(3)启示:政府在试图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时,一定要从社会公正角度出发,兼顾公平和效率,趋利避害。
命题探究
探究1 经济危机与社会福利制度
史料 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①,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失业救济。1935年又颁布《社会保障法》,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障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②。罗斯福政府对富人征收重税,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③,使国民收入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分配④。
读史:
①
国家注重通过立法形式确立福利制度
②
注重对低收入者的救助
③
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
④
对国民收入分配进行调节
设问: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提示:以立法的形式建立;由政府主导;推行“以工代赈”;关注弱势群体;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等。
探究2 福利制度与政府债务危机
史料 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失业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①。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如2010年2月份,希腊债务高达2
940亿欧元,人均负债2.67万欧元左右,债务危机空前严重②。20世纪70年代起,改革福利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
读史:
①
过渡的福利降低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②
过渡的福利开支加大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设问:根据史料并结合20世纪70年代经济形势的变化,谈谈改革福利制度的必要性。
提示: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现象,需要削减社会福利开支以走出困境;福利制度本身存在弊端,过度的福利也降低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过高的福利开支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是导致债务危机出现的主要原因。
探究三 全面认识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史论史识
1.二战后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2)工人阶级长期不懈的斗争。
(3)对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借鉴和吸收。
(4)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精神。
2.二战后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主要体现
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生产关系的调整
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
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宽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阶级关系的变化
由于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中间阶层”大量增多
劳资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到分配领域,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
3.从“唯物史观”角度辩证看待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事实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还具有相当的容纳能力,还有发展潜力和生命力。
(2)要辩证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既要看到它发生的深刻变化,又要看到这些调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命题探究
探究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史料 据估计,今天在美国有6
000家公司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其中包括西尔斯—罗伯克百货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①。“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在这些公司的推行,使工人们积极地经营他们的公司,产生了一种充满活力的责任感,在生产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②。
——摘自W.E.哈拉尔著《新资本主义》
读史:
①
当今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人民资本主义”现象
②
“雇员拥有股票计划”推动了企业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
设问:根据史料,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实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实质。
提示:“雇员拥有股票计划”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缓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要求的一种措施。
【典例1】
某同学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采用了这样一段史料:
2004年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开支19.9%用于军费;21.6%用于社会保障;19.5%用于资助穷人、老人、残疾人的医疗保险项目……4.1%用于退休金和扶持残疾人的开支……9%用于失业补助,给穷人家庭的住房、食品、收入补助以及税收返还……1%用于科研。
据此判断此次探究性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美国:世界第一流的政治、经济、军事强国
史料没有涉及政治、经济领域
B.科研地位的下降:现代美国的发展隐患
没有对比,1%用于科研不能体现地位下降
C.福利社会: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失业补助等都属于福利社会范畴
D.政府干预经济:美国联邦政府的重大变化
史料无从体现所谓“重大变化”
明立意 以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开支为切入点,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现代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抓关键 根据“21.6%用于社会保障”“19.5%用于资助穷人、老人、残疾人的医疗保险项目”等信息可推知美国政府用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开支比较大。
排干扰 仅凭“1%用于科研”并不能说明科研地位的下降。
C
【典例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一些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等投入大量资金,如美国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达175亿美元。美国还通过国家力量扩张国外市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
说明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起,为了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
——《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 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20世纪80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英、美等国政府……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但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
说明仅仅是减少政府干预
作用依然重要,其首要责任从财富分配和保障平等转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
财富创造,同时又采取措施以弥补新政策的缺陷。
——丹尼尔·耶金《制高点》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为恢复和发展经济采取的策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是如何再一次调整发展模式的。
第一步 审设问·定方向
审读关键
审读通则
引导词
第(1)问中,“根据材料一”说明答案完全来自材料;第(2)问中“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答案来源于材料和教材基础知识。
提示词
第(1)问和第(2)问中,指出——归纳概括罗列出。
限制词
第(1)问,时空限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内容限定——“经济”策略。第(2)问,时空限定——20世纪80年代;内容限定——调整发展模式。
核心词
第(1)问,恢复和发展经济采取的策略;第(2)问,如何调整发展模式。
第二步 读材料·提信息
第(1)问,根据材料“对一些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等投入大量资金”“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来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和“英、美等国政府……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进行归纳。
第三步 列要点·组答案
(1)通过政府直接投资的方式拉动国内市场;通过国家财政补贴的方式大力扩张国外市场。(2)调整: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适度减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基础过关
1.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经历了一个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中,最重要的一项是( )
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B.进行社会改革,改善生活条件
C.实行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
D.发展科技教育,实施科教兴国
解析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迎来了黄金时期,主要原因在于推行凯恩斯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故A项正确。
答案 A
2.优越的社会制度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腐朽的社会制度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反映了( )
A.西方各国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改变
B.西方各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逐渐消失
D.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和平过渡
解析 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答案 B
3.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进入“滞胀”时期。下列对“滞胀”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生产发展滞缓,通货膨胀严重
B.生产停止发展,通货膨胀不断发展
C.生产的停滞导致通货膨胀不断发展
D.通货膨胀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了生产停滞
解析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普遍进入到“生产发展滞缓,通货膨胀严重”的状态即“滞胀”状态。
答案 A
4.1981年里根上台时,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但与此同时,“国家已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彻底地向右转”。为此,里根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B.增加国有经济的比重
C.降低个人和企业税率
D.增加福利支出
解析 1973年后,欧美国家纷纷采取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同理,1973年后,欧美国家纷纷出售国有企业,减少国家干预,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里根政府通过降低个人和企业税率等手段,提振美国经济,故C项正确;1973年后,欧美国家纷纷降低福利开支,故D项错误。
答案 C
5.1970—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业和信息业的人口,从15%上升到72%。美国经济结构发生这一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
B.国家政策的调整
C.出口贸易大幅增长
D.世界霸权的确立
解析 从材料提供的三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第三产业的比重在急剧上升,当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深入开展,这是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生产力发展改变经济结构,故A项正确。
答案 A
6.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其主要目的是( )
A.刺激社会消费
B.改善劳资关系
C.缓和社会矛盾
D.重塑政府形象
解析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起“福利国家”制度,主要目的是要缓和社会矛盾,故选C项。
答案 C
7.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缓解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B.扩大了社会消费,提高了人们工作积极性
C.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D.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解析 “福利国家”的建立反映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促进了社会平等,缩小了贫富差距,稳定了社会秩序,但是导致了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纳税人特别是中产阶级负担加重,A、C、D都表述正确;B表述不正确,过度的福利助长了惰性,降低了企业和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因此选B。
答案 B
8.1979年英国居民持股比例占7%,到1987年这一比例则上升到20%。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
B.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工人工资收入的提高
D.资本社会化的趋向
解析 材料中没有社会福利制度的相关内容,故A项错误;居民持股率的上升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没有任何关联,故B项错误;持股率的上升并非必然导致工人工资收入的提高,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1979年英国居民持股比例占7%,到1987年这一比例则上升到20%”可知,这一时期英国出现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势,故D项正确。
答案 D
9.黑人民权运动是美国黑人为结束种族歧视和在法律面前获得平等权利而进行的有组织的努力。这一运动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在于( )
A.美国联邦政府的强制干预
B.美国经济发展,黑人地位提高
C.自由平等思想的广泛传播
D.美国黑人长期受到种族歧视
答案 C
能力提升
10.沃尔特·拉菲伯在《美国世纪》中写道:“政府用他的手掌管着美国经济汽车的方向盘,需要时则用他的脚踩下它的制动器或加速器。”这体现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是( )
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B.强化国家干预经济
C.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D.扩大政府行政权力
解析 从材料“政府用他的手掌管着美国经济汽车的方向盘”“用他的脚踩下它的制动器或加速器”可以看出强化国家干预经济。
答案 B
11.“二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复这个社会。”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对自身进行修复的成果是( )
A.知识经济兴起
B.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D.福利国家的形成
解析 四个选项都体现了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属于“社会领域”对自身进行修复的成果是福利国家的形成,旨在通过福利制度,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故选D项。
答案 D
12.下图是一幅《欧盟福利》的漫画。该漫画的寓意是( )
A.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B.福利国家使欧盟每况愈下
C.发挥福利制度的正面效用
D.福利国家使欧盟不堪重负
解析 从漫画中可以看出欧洲早在1945到1975年就进入了福利国家的黄金时代,接着出现了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说明欧盟福利国家在不断走下坡路,福利国家使欧盟不堪重负,故D项正确。A、B、C三项不合题意。
答案 D
13.二战后,欧美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有( )
①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 ④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而题干的时间是二战后,排除②。
答案 B
14.1982年美国股票总值的69%,掌握在2.3%的家庭手中;1983年美国90%的家庭只占有全部股票的10.7%,而10%的家庭却占有全部股票的89.3%。这说明股票分散化( )
A.缓和了社会矛盾
B.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
C.扩大了社会消费
D.没有改变企业的决定权
解析 股票的分散化能够缓和社会矛盾,但是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故B项错误;扩大社会消费是股票分散化的间接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股票总值的69%,掌握在2.3%的家庭手中”“10%的家庭却占有全部股票的89.3%”说明股票的分散化并未改变企业的决定权,故D项正确。
答案 D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
(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月收入
50
80
200
儿童津贴
13.0
13.0
13.0
其他津贴
50.1
30.1
0
纳税
0
-7.9
-43.8
国民保险
-4.5
-7.2
-18.0
实际收入
108.6
108.0
151.2
——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
材料二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1)据材料一,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一、二,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
解析 第(1)问,紧扣材料,突出贫富差距缩小与保障儿童利益两方面。第(2)问,阅读归纳材料,从“工人积极性”“福利开支”“经济速度”“贫困人数”及“社会态度”等几方面回答,注意回答的角度。第(3)问,通过综合分析归纳得出国家的决策者、调整者、承担者角色。
答案 (1)积极作用: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儿童利益。
(2)原因:挫伤工作积极性;福利开支大,加重政府财政负担;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
(3)角色:福利制度的决策者;福利政策的调整者;福利支出的承担者。
PAGE
1(共43张PPT)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
2.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1.结合史料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归纳概括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点。
2.通过学习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高科技产业、建立“福利国家”等措施,认识生产力发展是生产关系适时调整的根本原因。
国家的宏观调控
1.背景
(1)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____________的资本主义的弊病。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
(3)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自由放任
2.特点: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__________为核心,
。
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
改革以坚持原有制度不变为前提
国家干预
3.主要措施
(1)加大_______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2)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3)利用_______、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等。
政府
信贷
4.结果: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
5.调整
(1)原因: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_______”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
(2)措施:适当_______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滞胀
减少
6.国际协调
(1)建立国际经济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银行、
,
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
(2)发挥大国作用: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____________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政府间多边协定,非正式的国际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市场干预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1.背景
(1)科学理论的突破
①_________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
②系统论、_________、控制论的问世,为技术革命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持。
(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相对论
信息论
2.主要内容:原子能的开发利用,______________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_________的出现,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等。
3.意义:使社会发展进入____________,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
。
极大地提高
了社会生产力
是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电子计算机
新材料
信息时代
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1.原因: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2.新变化
(1)就业结构变化: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_________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2)
:他们一般不拥有____________,但有较高的收入,有可观的生活资产。
“中间阶层”人数增加
无产阶级呈现出中产阶级化的倾向
服务业
生产资料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1.“福利国家”
(1)含义:是指国家通过构建____________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
。
(2)来源:社会福利由____________负担。
(3)影响: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____________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也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4)调整: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时,减少福利就成为“改革”的内容之一。80年代,美、英、法等国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____________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社会保障
国家财政
社会稳定
社会公平
2.社会运动的兴起
(1)原因: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缓解了社会矛盾,但没能触动造成这种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__________________。
(2)主要表现
生产资料所有制
选举权
种族隔离
主要代表
原因
结果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仍广泛存在。如实行种族隔离制度,剥夺黑人的__________等
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____________和歧视政策为非法
政治
选举权
妇女运动
①对妇女的歧视长期存在。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③为争取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_______、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
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_________和被选举权,一些国家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
其他运动
20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美国学生发起了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
3.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局限性
(1)实质:所触及的主要是统治的手段和方法,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
。
(2)表现: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
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阅读教材·想一想
1.阅读教材P116:有人认为,“白领工人”和中间阶层人数的增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因素。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不同意。这一变化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的阶级结构出现了复杂化的特点,一方面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但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没有解决。
2.阅读教材P1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指出二战后西方国家的就业人口分布的新变化。
提示:农业人口比重大幅下降,工业人口比重出现下降趋势,服务业人口比重大幅上升,超过一半比重。
3.阅读教材P118“史料阅读”:归纳概括二战后美国民权运动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提示: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和民族歧视政策,黑人获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发掘教材·读一读
1.阅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徽标”(见教材P115)
信息解读: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在稳定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和促进世界经济向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此也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
2.阅读“世界贸易组织的徽标”(见教材P115)
信息解读:1996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有“经济联合国”之称。基本原则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3.阅读“马丁·路德·金在演讲”(见教材P117)
信息解读:美国民权运动史的杰出领导人,他所倡导的“非暴力抗争”的社会改革思想和运动模式,开创了在宪政框架内推进社会变革的有效路径,为全世界争取平等、自由、民主的后来者树立了光辉榜样。
探究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新自由主义
史论史识
1.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从概念和实质看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密切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实质上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即在不触动私有制的前提下缓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的矛盾
从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转变的必然性看
(1)由于科技革命和生产社会化的高度发展,私人垄断资本的积累已无法满足社会再生产所必需的条件,必须由国家进行投资或者由国家给予私人资本以资助
(2)私人垄断统治扩大了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必须由国家采取一定手段干预国民经济,减轻经济危机的程度,缓和社会矛盾
从历史进步性看
(1)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使生产、技术改造过程更加社会化,从而可在更大程度上容纳生产力的发展
(2)宏观调控的发展,使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与市场机制日益有机结合起来,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缺陷
2.20世纪七十年代后新自由主义的兴盛
(1)背景: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进入“滞胀”时期。
(2)核心思想: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强调经济的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全球一体化。
(3)评价:新自由主义的勃兴适应了当代国际垄断资本发展的需要,在调解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命题探究
探究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史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先后实施了8个国有化法案,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等国有化……企业国有化的改革实施后,一般生产都有所发展①。
——《世界当代史》
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②。
——戴高乐
读史:
设问:据史料,归纳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何积极作用?
提示:形式:部分实行国有化;制定经济计划。
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私人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保证生产的社会性。
①
二战后,英国部分实行国有化
②
二战后,法国制定经济计划,弥补市场的不足
探究2 经济政策的调整
史料 20世纪70年代,面对经济“滞胀”①,英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②。
——《世界通史》
读史:
设问:依据史料分析英国20世纪70年代是怎样调整经济政策的?
提示:减少对经济的干预,以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调节作用。
①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滞胀
②
英国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探究二 “福利国家”
史论史识
1.发展历程
2.主要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3.辩证评价
(1)进步性:实质上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它促进了社会平等,缩小了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展示了西方民主的价值和普遍的社会关怀。
(2)局限性:培植社会惰性,降低社会发展效率,并成为国家的沉重财政负担,进而引发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
(3)启示:政府在试图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时,一定要从社会公正角度出发,兼顾公平和效率,趋利避害。
命题探究
探究1 经济危机与社会福利制度
史料 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①,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失业救济。1935年又颁布《社会保障法》,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障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②。罗斯福政府对富人征收重税,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③,使国民收入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分配④。
读史:
设问: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提示:以立法的形式建立;由政府主导;推行“以工代赈”;关注弱势群体;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等。
①
国家注重通过立法形式确立福利制度
②
注重对低收入者的救助
③
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
④
对国民收入分配进行调节
探究2 福利制度与政府债务危机
史料 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失业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①。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如2010年2月份,希腊债务高达2
940亿欧元,人均负债2.67万欧元左右,债务危机空前严重②。20世纪70年代起,改革福利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
读史:
设问:根据史料并结合20世纪70年代经济形势的变化,谈谈改革福利制度的必要性。
提示: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现象,需要削减社会福利开支以走出困境;福利制度本身存在弊端,过度的福利也降低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过高的福利开支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是导致债务危机出现的主要原因。
①
过渡的福利降低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②
过渡的福利开支加大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探究三 全面认识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史论史识
1.二战后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2)工人阶级长期不懈的斗争。
(3)对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借鉴和吸收。
(4)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精神。
2.二战后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主要体现
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生产关系的调整
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
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宽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阶级关系的变化
由于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中间阶层”大量增多
劳资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到分配领域,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
3.从“唯物史观”角度辩证看待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事实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还具有相当的容纳能力,还有发展潜力和生命力。
(2)要辩证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既要看到它发生的深刻变化,又要看到这些调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命题探究
探究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史料 据估计,今天在美国有6
000家公司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其中包括西尔斯—罗伯克百货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①。“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在这些公司的推行,使工人们积极地经营他们的公司,产生了一种充满活力的责任感,在生产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②。
——摘自W.E.哈拉尔著《新资本主义》
读史:
设问:根据史料,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实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实质。
提示:“雇员拥有股票计划”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缓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要求的一种措施。
①
当今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人民资本主义”现象
②
“雇员拥有股票计划”推动了企业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
【典例1】
某同学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采用了这样一段史料:
2004年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开支
19.9%用于军费;21.6%用于社会保障;19.5%用于资助穷人、老人、残疾人的医疗保险项目……4.1%用于退休金和扶持残疾人的开支……9%用于失业补助,给穷人家庭的住房、食品、收入补助以及税收返还……1%用于科研。
据此判断此次探究性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美国:世界第一流的
、军事强国
B.
:现代美国的发展隐患
C.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D.政府干预经济:
政治、经济
史料没有涉及政治、经济领域
科研地位的下降
没有对比,1%用于科研不能体现地位下降
福利社会
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失业补助等都属于福利社会范畴
美国联邦政府的重大变化
史料无从体现所谓“重大变化”
明立意 以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开支为切入点,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现代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抓关键 根据“21.6%用于社会保障”“19.5%用于资助穷人、老人、残疾人的医疗保险项目”等信息可推知美国政府用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开支比较大。
排干扰 仅凭“1%用于科研”并不能说明科研地位的下降。
C
【典例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一些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等投入大量资金,如美国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达175亿美元。美国还
扩张国外市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
为了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
——《世界当代史》
通过国家力量
说明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材料二 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20世纪80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英、美等国政府……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
,其首要责任从财富分配和保障平等转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同时又采取措施以弥补新政策的缺陷。
——丹尼尔·耶金《制高点》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为恢复和发展经济采取的策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是如何再一次调整发展模式的。
但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
用依然重要
说明仅仅是减少政府干预
第一步 审设问·定方向
审读关键
审读通则
引导词
第(1)问中,“根据材料一”说明答案完全来自材料;第(2)问中“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答案来源于材料和教材基础知识。
提示词
第(1)问和第(2)问中,指出——归纳概括罗列出。
限制词
第(1)问,时空限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内容限定——“经济”策略。第(2)问,时空限定——20世纪80年代;内容限定——调整发展模式。
核心词
第(1)问,恢复和发展经济采取的策略;第(2)问,如何调整发展模式。
第二步 读材料·提信息
第(1)问,根据材料“对一些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等投入大量资金”“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来回答。
第(2)问,根据材料“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和“英、美等国政府……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进行归纳。
第三步 列要点·组答案
(1)通过政府直接投资的方式拉动国内市场;通过国家财政补贴的方式大力扩张国外市场。
(2)调整: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适度减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的变化。2.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1.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主要成就,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教训。2.了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历史事实,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1.背景
(1)取得成就: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分别在1949年和1953年
(2)面临问题: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3)改革契机:斯大林逝世后,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新领导人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
2.赫鲁晓夫改革
(1)主要内容
①政治: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
②经济: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扩大企业的自主经营权
(2)影响
①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推进了农业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1957年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②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3.苏共二十大
(1)时间:1956年。
(2)概况: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了《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3)影响: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引发社会主义内部思想混乱
4.勃列日涅夫改革
(1)主要内容: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2)结果: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
(3)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5.戈尔巴乔夫改革
(1)主要内容
①经济: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②政治: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
严重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
(2)结果:经济改革成效甚微;政治改革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
6.苏联解体
(1)1990年,立陶宛率先独立。随后,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其他加盟共和国也纷纷效仿。
(2)1991年8月19日,几位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试图阻止苏联分裂,很快失败。12月26日,苏联解体。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1.社会主义建设:东欧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各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2.社会主义改革 照搬别国模式,埋下了隐患
(1)原因
①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重失调,国民收入下降。
②一些东欧国家希望摆脱苏联控制,通过改革,走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
(2)南斯拉夫改革
措施
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权力下放没有从根本上冲破苏联模式
影响
①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②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3)其他改革取得成效的国家: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
3.东欧剧变
(1)原因
①各国改革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导致剧变的主要原因
②20世纪80年代,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
③苏联鼓励东欧改革和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④东欧执政的共产党或工人党领导人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
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
(2)概况
类型
主要表现
变化相对平稳
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
发生流血冲突
罗马尼亚
国家实现统一
民主德国并入了联邦德国
国家陷入解体
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南斯拉夫经过激烈内战,最终解体
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1.社会主义的建立: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
2.社会主义探索时期: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取得了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
3.伟大转折: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主要成就
①经济体制改革: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主要体现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综合国力的提升: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位。到201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9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③基础设施建设快速突进。
④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2)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阅读教材·想一想
1.阅读教材P121“史料阅读”:指出苏联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有何历史局限性?
提示:原因:重工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局限性:忽视了农业生产,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阅读教材P122“思考点”:苏联的改革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提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警惕西方的和平演变。
3.阅读教材P124“学思之窗”:你怎样理解这段话?
提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但过程是曲折的反复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的暂时挫折,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提供深刻的经验教训。
发掘教材·读一读
1.阅读“即将发射的苏联火箭”(见教材P121)
信息解读:反映了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政策,尤其是军事工业。这一政策在苏联初期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加强国防力量和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战后则主要服务于美苏争霸,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2.阅读“苏联坦克开进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见教材P123)
信息解读:“布拉格之春”是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根据本国国情,为加速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而在政治、经济方面进行改革的有益探索。它的目的是建立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苏联的军事干预标志着华约内部的裂痕已经渐渐显现,可视为东欧剧变的前奏与导火索。
3.阅读“‘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见教材P124)
信息解读:新时期以来,中国的高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突进,取得巨大成就,高铁已成为中国的“名片”。
探究一 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史论史识
1.二战后苏联针对“苏联模式”弊端的改革
存在弊端
改革措施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
产业结构
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落后
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后进行政治改革
劳动者态度
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分配制度
“大锅饭现象”严重
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
2.从唯物史观角度认知苏联改革的经验教训
不足之处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添改革的阻力;勃列日涅夫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成效甚微的情况下转向政治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
命题探究
探究1 赫鲁晓夫改革
史料 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①。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②。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
整③。……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④。
——《苏联真相》
读史:
①
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作为突破口
②
赫鲁晓夫改革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③
赫鲁晓夫改革对农产品采购制度进行调整
④
赫鲁晓夫推行种植玉米运动
设问:根据史料概括赫鲁晓夫执政后是如何进行农业改革的。
提示: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调整农产品采购制度;种植玉米。
探究2 勃列日涅夫改革
史料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第二阶段为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①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②。
——《历史2(必修)·历史材料与解析》
读史:
①
苏联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②
苏联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
设问:根据上述史料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
提示:趋势:苏联经济的发展日趋迟缓,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进入停滞时期。原因: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阻碍了改革进程;推行霸权主义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个人作风专断。
探究二 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剧变
史论史识
1.多角度认识南斯拉夫改革
从改革特点看
建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中央权力逐渐下放
从改革经验看
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经济与市场的最优结合,而非人为地限制商品货币关系
从改革结果看
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2.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东欧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从发生剧变的原因看
①长期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照搬苏联模式,严重阻碍本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受到影响②执政党长期脱离人民群众,缺乏民主和法制,伤害了人民的情感③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对东欧剧变起了推动作用
从历史教训看
任何无产阶级政党都要坚持独立自主,把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执政的首要任务来抓,同时,还要注意自主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并且警惕西方发达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命题探究
探究 东欧剧变的原因及实质
史料 这些国家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①。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②。
——钱其琛答记者问
读史:
①
照搬苏联模式导致东欧剧变
②
苏联“新思维”与西方“和平演变”推动了东欧剧变
设问:根据史料,分析发生东欧剧变的原因,并指出这一变化的本质。
提示:原因: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发展迟缓,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未能充分发挥;苏联的改革失败和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
本质:社会主义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典例1】
为了解决“苏联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
B.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
C.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
D.力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是三次改革的共同点
明立意 以比较苏联三次改革为切入点,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苏联三次改革的共同点。
抓关键 根据材料“为了解决‘苏联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可推知为“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排干扰 苏联三次改革都有发展重工业,但勃列日涅夫改革把重工业作为重点,且主要服务于军备竞赛。
D
【典例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前苏联有许多学者以从列宁晚期著作中描绘出来的轮廓,把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在国家计划范围内,为了劳动者的利益利用价值规律和商品货币关系;根据劳动的质和量付给报酬的原则;允许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存在……
坚持公有制主导下,允许私有制存在
——苏联1989年《有关社会主义的现代概念》
专题讨论会纪要
材料二 关于经济改革,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经济垄断”,只有实行私有化,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才能“恢复社会公正”。1987年通过
说明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的、次年生效的《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是改革时期主要的经济法。《国营企业法》的目的,就是使苏联企业成为自治的、民主的和财政上独立的生产者。
——摘编自肖明《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本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进行评价。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戈尔巴乔夫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
第一步 审设问·定方向
审读关键
审读通则
引导词
第(1)(2)(3)问中,“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答案来自材料和教材基础知识的归纳概括。
提示词
第(1)问,概括——扼要说明;第(2)问,评价——评论分析;第(3)问,分析——具体阐释。
限制词
第(1)问,时空限定——列宁晚期著作;内容限定——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第(2)问,时空限定——1987年;内容限定——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第(3)问,时空限定——1987年;内容限定——列宁、戈尔巴乔夫改革。
核心词
第(1)问,特征;第(2)问,评价;第(3)问,原因。
第二步 读材料·提信息
第(1)问,根据材料“利用价值规律和商品货币关系”“根据劳动的质和量付给报酬的原则”“允许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存在”来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实行私有化,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经济法”“《国营企业法》”提炼特征。第(3)问,主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第三步 列要点·组答案
(1)特征:一定程度上恢复国家资本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和自由贸易政策;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所有制,充分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2)评价:打破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垄断”,发展多种形式的所有制;通过立法的形式,使国营企业成为独立的生产者,把企业推向市场,这都是必要的,但实行完全私有化,建立所谓“真正的市场经济”,破坏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3)原因:列宁改革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改革措施配套,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戈尔巴乔夫改革不顾苏联实际情况,改革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且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基础过关
1.下列漫画《苏联与东欧国家关系图示》说明了( )
A.社会主义阵营基本瓦解
B.两极格局局面基本形成
C.苏联经济改革取得重大成效
D.苏联模式的推广具有强制性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1949年成立经互会。苏联通过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斯大林要求东欧各国按照苏联模式进行全方位的内部改造。题目中的漫画反映的就是苏联在东欧各国强行推广苏联模式。故选D。
答案 D
2.“改革把斯大林的‘神像’扳倒了,但在苏联体制和基本政策的改革上,并没有什么成就可言。”下列改革中符合上述评价的是( )
A.戈尔巴乔夫改革
B.勃列日涅夫改革
C.赫鲁晓夫改革
D.新经济政策
解析 本题考查了二战后苏联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一些成效,但从总体上讲,是对苏联模式的小修小补,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赫鲁晓夫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因此,这些苏联改革中符合材料评价的是赫鲁晓夫改革。故本题答案为C。
答案 C
3.赫鲁晓夫统治后期,同意用奖金、利润等手段刺激工业生产的建议,并开始试点,可惜他没来得及做就下台了。这表明苏联政府曾试图( )
A.废除对企业指令性计划
B.用经济方法来管理生产
C.放弃中央对企业的控制
D.加强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解析 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模式”,没有废除对企业指令性计划,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同意用奖金、利润等手段刺激工业生产”这说明他开始考虑用经济方法来管理生产,以调动工人企业生产的积极性,故B项正确;C项“放弃”的说法绝对化,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端就是政府对企业干预太多,故D项错误。
答案 B
4.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在某些方面比赫鲁晓夫改革更加深入,这表现在( )
A.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B.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C.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框架
D.一定程度上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
解析 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未突破斯大林体制的原则和框架,仍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A、C两项错误;B项属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相对赫鲁晓夫改革是一种进步。
答案 D
5.自1956年苏联进入改革时代后,改革的过程进中有退,反复无常,最后改革变成了改向,导致了苏联瓦解。就本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
A.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B.重点放在农业上
C.关注工业体制的改革
D.没有突破“苏联模式”
解析 赫鲁晓夫改革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而重点放在了农业上,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是工业体制方面,所以A、B、C三项都不是二者的共同点;他们改革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局限,总的来说是对“苏联模式”的小修小补,所以最终成效都不大,答案为D项。
答案 D
6.下表反映了苏联1966—1985年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源是( )
年份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社会总产值
7.4%
6.4%
4.2%
3.3%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B.赫鲁晓夫改革
C.戈尔巴乔夫改革
D.苏联解体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由表格信息可知,1966—1985年苏联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逐年下降,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源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模式)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变,并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答案 A
7.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实行国有资产分散化和国营企业私有化,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混合经济”的路子,其实质是( )
A.放弃了苏联的传统做法
B.社会主义改革成功尝试
C.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D.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解析 戈尔巴乔夫实行国有资产分散化和国营企业私有化,实质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也就是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故C项正确。
答案 C
8.二战以后,面对苏联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先后实行改革,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苏联改革失败的根源是( )
A.缺乏有利的国际环境
B.没有把握本国国情,改革指导思想出现偏差
C.领导人的个人专断作风
D.对农业重视不够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改革成败的关键是能否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故B项正确。A、C、D三项都是影响因素,但不是根源,故排除。
答案 B
9.南斯拉夫改革具有自己独特的探索道路,与苏联模式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
A.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B.重点发展重工业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实行中央计划和企业自治相结合的方针
解析 B、C、D三项都属于南斯拉夫与苏联模式的相通之处,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是南斯拉夫改革的特色,体现了与苏联模式的不同,故正确答案选A。
答案 A
10.下列有关苏联的历史的表述有误的是( )
①戈尔巴乔夫经济、政治改革使苏联权力更加集中
②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③“苏联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④苏联解体说明了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失败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戈尔巴乔夫改革先经济后政治,政治改革使权力分散,没有更加集中,①表述有误。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损失,但是中国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运动没有在世界范围内失败,④表述有误。故选D。
答案 D
能力提升
11.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杜兰特夫妇在《历史的教训》中指出:“现在俄国的社会主义,正在逐步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以使得这个体制拥有更大的生产动力。”这里主要评价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赫鲁晓夫改革
C.新经济政策
D.戈尔巴乔夫改革
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于1918—192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故B项正确;新经济政策在斯大林上台后逐渐被取消,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开始进行,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
12.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宇宙飞船可以到达月球和火星,汽车却故障频出且耗油惊人,许多苏联百姓家里的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很多人经常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这体现出( )
A.指令性计划减少
B.商品经济发展
C.计划体制的弊端
D.公有制被打破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勃列日涅夫时期重视发展重工业,并未体现出指令性计划的减少,故A项错误;材料中是计划经济,不是商品经济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苏联的重工业发展而轻工业落后的局面,体现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民经济结构的比例失调问题,故C项正确;勃列日涅夫时期仍实行公有制,故D项错误。
答案 C
13.1970年苏联氢弹之父萨哈罗夫说:“苏联就像一辆巨大的卡车,驾驶员用一只脚使劲往下踩加速器,同时另一只脚踩刹车。”这里的“踩刹车”意指苏联( )
A.工业经济停滞不前
B.突破了苏联模式
C.致力于发展核武器
D.仍坚持传统的体制
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970年”,此时处于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此时苏联工业经济发展尚未停滞,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攻势,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斯大林之后的前两次改革并未突破苏联模式,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加速器”是指致力于军事工业,比如发展核武器,故C项错误;“踩刹车”指在前两次改革始终未突破苏联模式,仍坚持传统的体制,故D项正确。
答案 D
14.历史学家尤·叶梅里亚诺夫撰文写道:“(斯大林逝世时)苏联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直接导致这个超级大国“毁灭”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赫鲁晓夫改革
C.新经济政策
D.戈尔巴乔夫改革
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列宁,早于材料中“斯大林逝世时”,故A项错误;1964年,赫鲁晓夫改革告终,这个超级大国“毁灭”是1991年,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时期,早于材料中“斯大林逝世时”,故C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故D项正确。
答案 D
15.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末,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和民主德国经过改革后经济获得发展,这些改革的共同点是( )
A.起因于严重政治危机
B.为逃避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分歧
C.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D.出于国内外压力半途而废
解析 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和民主德国经济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改变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下放中央权力,放松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故正确答案选C项。
答案 C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8年3月,南斯拉夫同苏联发生冲突。6月28日,苏联操纵欧洲共产党情报局通过了《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状况的决议》,对南共进行公开指责,并将南斯拉夫开除出情报局。
材料二 1951年,铁托在答外国记者问时说:“我们在以前的政策中犯了错误……在经济发展方面,我们也犯了错误,我们照搬了苏联的方法。”
材料三 1949年12月,南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国营企业成立工人委员会的指示,推广工人自治。起初在215个企业中建立自治机构,后来扩展到800多个企业。
材料四 1952年11月,南共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主要讨论了自治条件下党的任务和作用问题。大会认为,工人自治对于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民主具有重大意义。大会决定实行党政分开、权力下放,认为党不应该直接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发号施令。
——以上材料均摘自王学亮《1956年毛泽东谈
批铁托:那时不听斯大林的话不行》
(1)根据材料一、二,简要概括铁托在南斯拉夫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三、四,归纳南斯拉夫改革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南斯拉夫的改革。
答案 (1)苏联和南斯拉夫关系破裂,南斯拉夫照搬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2)内容:经济上,在企业中实行工人自治;政治上实行党政分开,权力下放。
评价: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苏联模式的弊端,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但削弱了党对国家政治和经济生活的领导。
PAGE
1(共36张PPT)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的变化。
2.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1.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主要成就,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教训。
2.了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历史事实,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1.背景
(1)取得成就: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
,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2)面临问题:苏联优先发展_________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3)改革契机:斯大林逝世后,以____________为首的苏联新领导人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
重工业
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
分别在1949年和1953年
赫鲁晓夫
2.赫鲁晓夫改革
(1)主要内容
①政治: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
②经济: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________;
。
(2)影响
①注入某些____________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推进了农业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_______年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②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扩大企业的自主经营权
收购制
市场经济
1957
3.苏共二十大
(1)时间:1956年。
(2)概况: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秘密报告。
(3)影响:打破了对_________的个人崇拜,但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
。
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引发社会主义内部思想混乱
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
斯大林
4.勃列日涅夫改革
(1)主要内容:在工业领域推行“______________”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2)结果:改革只是对____________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
(3)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新经济体制
传统体制
5.戈尔巴乔夫改革
(1)主要内容
①经济:承认____________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②政治: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
,实行“_________”。
(2)结果:经济改革成效甚微;政治改革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
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
严重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
市场调节
多元化
6.苏联解体
(1)1990年,立陶宛率先独立。随后,_________发表主权宣言,其他加盟共和国也纷纷效仿。
(2)1991年8月19日,几位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试图阻止苏联分裂,很快失败。12月26日,苏联解体。
俄罗斯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1.社会主义建设:东欧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各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大多采取苏联模式
照搬别国模式,埋下了隐患
2.社会主义改革
(1)原因
①苏联模式造成____________比重失调,国民收入下降。
②一些东欧国家希望摆脱苏联控制,通过改革,走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
国民经济
(2)南斯拉夫改革
(3)其他改革取得成效的国家: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
自治制度
没有从根本上冲破苏联模式
地方主义
措施
建立了社会主义
,权力下放
影响
①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导致____________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3.东欧剧变
(1)原因
①各国改革都
。
②20世纪80年代,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
③苏联鼓励东欧改革和西方“____________”战略的影响。
④东欧执政的共产党或工人党领导人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
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导致剧变的主要原因
否定马克思主
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
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
和平演变
(2)概况
罗马尼亚
南斯拉夫
类型
主要表现
变化相对平稳
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
发生流血冲突
____________
国家实现统一
民主德国并入了联邦德国
国家陷入解体
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____________经过激烈内战,最终解体
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1.社会主义的建立: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_______________,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
2.社会主义探索时期: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取得了包括“____________”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
社会主义改造
两弹一星
3.伟大转折: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____________的伟大决策。
(1)主要成就
①经济体制改革:
,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___________体制。
②综合国力的提升:_______年,国民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位。到201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9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③基础设施建设快速突进。
④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
主要体现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
市场经济
2010
阅读教材·想一想
1.阅读教材P121“史料阅读”:指出苏联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有何历史局限性?
提示:原因:重工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局限性:忽视了农业生产,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阅读教材P122“思考点”:苏联的改革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提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警惕西方的和平演变。
3.阅读教材P124“学思之窗”:你怎样理解这段话?
提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但过程是曲折的反复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的暂时挫折,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提供深刻的经验教训。
发掘教材·读一读
1.阅读“即将发射的苏联火箭”(见教材P121)
信息解读:反映了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政策,尤其是军事工业。这一政策在苏联初期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加强国防力量和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战后则主要服务于美苏争霸,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2.阅读“苏联坦克开进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见教材P123)
信息解读:“布拉格之春”是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根据本国国情,为加速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而在政治、经济方面进行改革的有益探索。它的目的是建立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苏联的军事干预标志着华约内部的裂痕已经渐渐显现,可视为东欧剧变的前奏与导火索。
3.阅读“‘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见教材P124)
信息解读:新时期以来,中国的高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突进,取得巨大成就,高铁已成为中国的“名片”。
探究一 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史论史识
1.二战后苏联针对“苏联模式”弊端的改革
?
存在弊端
改革措施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
产业结构
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落后
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后进行政治改革
劳动者
态度
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分配制度
“大锅饭现象”严重
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
2.从唯物史观角度认知苏联改革的经验教训
不足之处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添改革的阻力;勃列日涅夫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成效甚微的情况下转向政治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
命题探究
探究1 赫鲁晓夫改革
史料 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①。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②。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
整③。……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④。
——《苏联真相》
读史:
设问:根据史料概括赫鲁晓夫执政后是如何进行农业改革的。
提示: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调整农产品采购制度;种植玉米。
①
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作为突破口
②
赫鲁晓夫改革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③
赫鲁晓夫改革对农产品采购制度进行调整
④
赫鲁晓夫推行种植玉米运动
探究2 勃列日涅夫改革
史料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第二阶段为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①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②。
——《历史2(必修)·历史材料与解析》
读史:
①
苏联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②
苏联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
设问:根据上述史料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
提示:趋势:苏联经济的发展日趋迟缓,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进入停滞时期。原因: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阻碍了改革进程;推行霸权主义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个人作风专断。
探究二 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剧变
史论史识
1.多角度认识南斯拉夫改革
从改革特点看
建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中央权力逐渐下放
从改革经验看
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经济与市场的最优结合,而非人为地限制商品货币关系
从改革结果看
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2.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东欧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从发生剧变的原因看
①长期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照搬苏联模式,严重阻碍本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受到影响
②执政党长期脱离人民群众,缺乏民主和法制,伤害了人民的情感
③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对东欧剧变起了推动作用
从历史
教训看
任何无产阶级政党都要坚持独立自主,把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执政的首要任务来抓,同时,还要注意自主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并且警惕西方发达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命题探究
探究 东欧剧变的原因及实质
史料 这些国家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①。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②。
——钱其琛答记者问
读史:
设问:根据史料,分析发生东欧剧变的原因,并指出这一变化的本质。
提示:原因: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发展迟缓,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未能充分发挥;苏联的改革失败和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
本质:社会主义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①
照搬苏联模式导致东欧剧变
②
苏联“新思维”与西方“和平演变”推动了东欧剧变
【典例1】
为了解决“苏联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
A.
中的问题
B.
C.
D.力图解决
优先解决农业生产
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
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
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
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是三次改革的共同点
明立意 以比较苏联三次改革为切入点,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苏联三次改革的共同点。
抓关键 根据材料“为了解决‘苏联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可推知为“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排干扰 苏联三次改革都有发展重工业,但勃列日涅夫改革把重工业作为重点,且主要服务于军备竞赛。
D
【典例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前苏联有许多学者以从列宁晚期著作中描绘出来的轮廓,把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在国家计划范围内,为了劳动者的利益利用价值规律和商品货币关系;根据劳动的质和量付给报酬的原则;
——苏联1989年《有关社会主义的现代概念》
专题讨论会纪要
允许多元化的
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存在……
坚持公有制主导下,允许私有制存在
材料二 关于经济改革,戈尔巴乔夫提出,
,才能“恢复社会公正”。1987年通过
的、次年生效的《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是改革时期主要的经济法。《国营企业法》的目的,就是使苏联企业成为自治的、民主的和财政上独立的生产者。
——摘编自肖明《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本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进行评价。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戈尔巴乔夫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
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经济垄断”,只
有实行私有化,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
说明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第一步 审设问·定方向
审读关键
审读通则
引导词
第(1)(2)(3)问中,“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答案来自材料和教材基础知识的归纳概括。
提示词
第(1)问,概括——扼要说明;第(2)问,评价——评论分析;第(3)问,分析——具体阐释。
限制词
第(1)问,时空限定——列宁晚期著作;内容限定——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第(2)问,时空限定——1987年;内容限定——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第(3)问,时空限定——1987年;内容限定——列宁、戈尔巴乔夫改革。
核心词
第(1)问,特征;第(2)问,评价;第(3)问,原因。
第二步 读材料·提信息
第(1)问,根据材料“利用价值规律和商品货币关系”“根据劳动的质和量付给报酬的原则”“允许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存在”来回答。
第(2)问,根据材料“实行私有化,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经济法”“《国营企业法》”提炼特征。
第(3)问,主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第三步 列要点·组答案
(1)特征:一定程度上恢复国家资本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和自由贸易政策;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所有制,充分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
(2)评价:打破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垄断”,发展多种形式的所有制;通过立法的形式,使国营企业成为独立的生产者,把企业推向市场,这都是必要的,但实行完全私有化,建立所谓“真正的市场经济”,破坏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3)原因:列宁改革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改革措施配套,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戈尔巴乔夫改革不顾苏联实际情况,改革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且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的变化。2.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1.通过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历史事实,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及原因。2.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的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成就,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第三世界面临的问题。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1.亚洲的民族独立
(1)印度和巴基斯坦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为削弱帝国主义的势力提供客观有利条件
斗争历程
①印度人民在国大党领袖甘地、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等人的领导下,积极争取独立。②士兵和工农斗争风起云涌
结果
①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为印巴两国的长期动荡埋下了隐患②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共和国
(2)亚洲殖民体系崩溃:印度独立前后,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锡兰、柬埔寨、马来亚、新加坡等也纷纷独立。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瓦解。
2.非洲的民族独立
(1)主要历程
国家或地区
主要概况
埃及
①1952年,埃及中下层军官发动武装起义,废黜国王,第二年成立埃及共和国。②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军撤离运河区
阿尔及利亚
①1954年,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与法国殖民者进行武装斗争。②戴高乐政府调整对阿尔及利亚的殖民政策。③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诸国也为国家独立而斗争
(2)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
①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②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英、法、比、葡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
3.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
(1)古巴
①摆脱美国控制:1959年,以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进行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②建立社会主义国家: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2)巴拿马:人民不断开展斗争,在1999年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4.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1945年至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以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为标志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1.发展中国家: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
2.现代化建设浪潮
代表国家或地区
发展概况
亚洲国家
(1)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2)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
非洲国家
经济一度发展较快,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展陷受欧美经济陷入“滞胀”影响入困境。经过调整,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增长
拉丁美洲各国
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1.亚非拉国家
地区
面临问题
调整及结果
亚洲
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促使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拉丁美洲
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影响了发展
经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
非洲
是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到21世纪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成立了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
2.面临的共同问题 根本出路在于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2)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
(3)发展中国家自身也存在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
阅读教材·想一想
1.阅读教材P126“学思之窗”:二战结束后印度国内面临着怎样的局势?英国为此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提示:印度国内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实行印巴分治。
2.阅读教材P128“思考点”:二战后亚非拉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主要采取了哪些斗争方式?
提示:武装起义、工人罢工、“不合作”运动。
3.阅读教材P129,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成就,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具有怎样的启示?
提示: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能过度依赖国际资本和出口贸易;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合理解决地区和民族冲突。
发掘教材·读一读
1.阅读“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左)和巴基斯坦第一任总统真纳(右)”(见教材P126)
信息解读:在二战使大英帝国国力衰落无法继续维持对英属印度殖民统治的前提下,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建立独立国家,自此,大英帝国统治下的英属印度宣告解体,也是现代政治环境中穆斯林与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之间产生的一系列不可调和的政治、民族、宗教冲突所致。
2.阅读“曼德拉(左二)宣誓就任南非总统”(见教材P128)
信息解读:曼德拉是一个标志,他代表了历经千辛万苦、南非人民用生命作为代价所换来的政治转型。1994年4月新南非诞生,标志着非洲大陆反帝、反殖、反对种族隔离的政治解放任务胜利完成。
3.阅读图片“吉隆坡街道”(见教材P129)
信息解读:20世纪六七十年代,马来西亚的经济快速增长,大量新建筑拔地而起,许多外国公司在此落户。
4.阅读“20世纪80年代,饥饿的非洲儿童”(见教材P129)
信息解读:由于长期种族冲突、热带疾病丛生、工业化引发的环境破坏、从前西方殖民主义、独立后政权腐败,使非洲成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图中的饥饿的儿童生动反映了这一状况。
探究一 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史论史识
1.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
走向灭亡的加速器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势力
培养了民族革命力量
在反法西斯斗争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悟提高,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
物质基础和组织条件
大战促进了殖民地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主义政党的出现
苏联的鼓舞与支持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鼓舞并有力地支持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联合国的推动
联合国的非殖民化活动也是推动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2.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深远影响
(1)殖民体系的瓦解和一大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版图和政治格局。
(2)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增多,改变了世界政治事务的力量对比,第三世界力量崛起。
(3)改变了东西方与世界各国联系的形式和重心,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丧失。
3.二战后初期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1)具有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空前的广泛性。
(2)建立了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两类国家体系。
(3)大多数国家通过和平斗争方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
(4)多数国家独立后,仍然与原宗主国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政治和军事联系。
(5)战后的民族解放斗争具有互相支持、互相援助的特点。
命题探究
探究1 非洲殖民体系的瓦解
史料 二战期间,大约有百万非洲人被征入伍,非洲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①,也从战争中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锻炼。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50年代中期②,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第一阶段。
——杨兴华《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简论》
读史:
①
非洲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②
非洲殖民体系逐渐瓦解,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设问: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非洲独立的影响。
提示:实现了非洲的独立与自由,为非洲国家的振兴奠定了基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使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瓦解;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探究2 印巴分治的影响
史料 对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来说,印巴分治使得它们成为两个新兴的独立国家,从此摆脱了英国殖民市场的帽子,从此走上了新兴民族独立道路①。印巴分治的影响还应该包括之后的宗教冲突事件,印巴分治直接导致了两个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灾民,他们流离失所沦为难民②。
——《有关英国印巴分治的影响》
读史:
①
印巴分治使印尼走上了新兴民族独立道路
②
印巴分治导致宗教冲突和大量难民出现
设问:据史料,英国“印巴分治”方案给南亚地区带来了哪些影响?
提示:印度和巴基斯坦实现民族独立,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后来印巴两国的宗教冲突、局势动荡埋下了隐患。
探究二 第三世界的崛起及面临的问题
史论史识
1.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第三世界国家的基本特征
从历史上看
第三世界国家基本上都是由殖民地、半殖民地演化而来的
从经济上看
第三世界国家大多数是贫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都具有发展民族经济的强烈愿望
从政治上看
第三世界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威胁、干涉、控制或侵略,它们在对外政策方面大都奉行独立自主或不结盟政策,要求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2.第三世界崛起的三个标志和历史作用
三个标志
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兴起、七十七国集团建立
历史作用
(1)向大国垄断国际事务、主宰世界的局面提出了挑战,是促使世界格局发展演变的重要力量(2)改变联合国面貌的主要力量,促使联合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3)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4)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基本力量
命题探究
探究1 新加坡崛起的成功因素
史料 新加坡政府干预经济成功可归功于三点:一,它采取干预和调控方式是间接而不是直接的①。二,对国民相对公平的法律体制是新加坡经济模式的核心之
一②。三,新加坡政府廉洁高效世界公认③。外资在新加坡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来自欧美日等地7
000多家跨国企业和科技伙伴在新加坡设立了分支机构④。
——《新加坡模式的崛起》
读史:
①
新加坡对经济干预的方式是间接的而非直接的
②
注重法治
③
建立了廉洁高效政府
④
注重引起外资
设问:根据史料,指出新加坡崛起的两个重要因素。
提示:政府主导和利用外资。
探究2 发展中国家崛起的新模式
史料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不会走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老路,需要新的发展模式。传统工业往往与污染等环境问题相关联。现今,我们应发展绿色工业①,更高效地利用资源、可再生能源,用更少的资源产出更多的产品,这些是工业发展的重要理念②。
——《发展中国家模式的新探索》
读史:
①
发展中国家崛起探索绿色工业
②
注重资源节约
设问:依据史料,概括发展中国家在崛起过程中有何新的探索?
提示:探索绿色工业、资源节约型的新式工业化发展道路。
【典例1】
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之后,又有15个国家相继独立,到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的总数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材料说明了( )
A.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宣布国家独立的数量多,比重高
B.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表述不符合历史史实
C.国际间合作有利于应对全球挑战
题干材料未涉及国际间合作
D.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题干材料未涉及该问题
明立意 以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为切入点,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
抓关键 根据宣布独立国家的数字“17个”“15个”“41个”,可推知民族解放成为一种潮流。
排干扰 题干的限定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与“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这一史实明显不符。
A
【典例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根据瓦窑堡会议的精神,作《论反对日本帝
此时日本已发动
中共明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了华北事变
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一开始就指出: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威胁到了全国人民的生存。“这种情形,就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提出了‘怎么办’的问题。”他指出:“目前的时局,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这是民族独立运动以暴风骤雨之势席卷整个非洲大陆的时期。非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互相支持,并得到世界的同情和支持。在1957—1968短短的12年里,非洲大陆诞生了32个独立国家,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新兴的非洲独立国家在联合国占了近
非洲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1/3的席位,它们是第三世界一支重要的反帝反殖民力量,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段炳麟《世界当代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1935年下半年,日本在中国哪一地区策动了一系列侵略活动?根据材料一,指出毛泽东针对时局提出的革命策略。
(2)根据材料二,概括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和非洲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斗争中的共同经验。
第一步 审设问·定方向
审读关键
审读通则
引导词
第(1)问和第(2)问中,“根据材料”说明答案完全来自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答案来源于教材基础知识;第(3)问,“综合上述材料”指答案来源于材料一和材料二。
提示词
第(1)问,指出——扼要举例;第(2)问,概括——归纳,总括;第(3)问,综合——从大量事实中归纳得出结论。
限制词
第(1)问,时空限定——1935年12月27日;内容限定——抗日战争。第(2)问,时空限定——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内容限定——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第(3)问,时空限定——1935年12月27日和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内容限定——中国和非洲的民族独立斗争。
核心词
第(1)问,侵略活动和革命策略;第(2)问,特点和影响;第(3)问,共同经验。
第二步 读材料·提信息
第(1)问,根据材料“目前的时局,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来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暴风骤雨之势席卷整个非洲大陆”“互相支持,并得到世界的同情和支持”归纳特点;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在联合国占了近1/3的席位”“重要的反帝反殖民力量”来回答;第(3)问,如团结各种力量,联合起来开展斗争。言之有理即可。
第三步 列要点·组答案
(1)地区:华北。策略:抛弃关门主义,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2)特点:发展迅猛,范围广,各国互相支持,并得到世界的同情和支持。影响: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新兴的独立国家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3)团结各种力量,联合起来开展斗争。(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
基础过关
1.1947年8月,印度领导人尼赫鲁在庆祝印度独立时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这里“厄运的时代”指的是( )
A.英国的殖民统治
B.法国的殖民统治
C.德国的法西斯侵略
D.苏联的控制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亚洲国家——印度独立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我们知道1947年,印度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所以答案是A。
答案 A
2.当今世界局势呈现出“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特点。造成南亚地区印度和巴基斯坦关系持续紧张的根源是( )
A.宗教冲突问题
B.领土归属问题
C.大国干涉问题
D.恐怖主义问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南亚地区印度和巴基斯坦关系持续紧张的根源是领土争端,即克什米尔归属问题,故B项正确。
答案 B
3.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中,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下列人物与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
A.真纳——阿尔及利亚
B.尼赫鲁——印度独立
C.纳赛尔——古巴革命
D.卡斯特罗——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答案 B
4.小敏同学用口诀法记忆非洲历史:“南方古猿叫露茜,金字塔有木乃伊。三角贸易失上亿,非洲终不为欧役。”口诀中的“非洲终不为欧役”指的应该是( )
A.埃及共和国建立
B.纳米比亚独立
C.收回巴拿马运河
D.尼日利亚独立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亚非拉独立的知识,1990年,纳米比亚宣告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的历史结束,故答案选B。
答案 B
5.“我知道我会下地狱,但是我会在那里看到大资本家、窃贼、刽子手和美国总统们。”这是拉丁美洲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名言,这个国家是( )
A.古巴
B.埃及
C.巴拿马
D.朝鲜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9年古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更在1961年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故选A。
答案 A
6.某历史专栏出现了以下三则材料,该专栏的主题应该是( )
A.印度独立
B.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
C.拉丁美洲的独立
D.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亚非拉民族的独立与振兴的准确认识与理解,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印度的独立,纳米比亚的独立和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体现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故正确答案选B项。
答案 B
7.有这样一个经济繁荣地区,它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西方大国的必争之地。这一地区是( )
A.巴拿马
B.海湾地区
C.阿富汗
D.巴尔干半岛
解析 通过所学,我们知道因为石油而经济繁荣的是海湾地区,所以答案是B。
答案 B
8.在追赶世界潮流的过程中,亚洲国家和地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产生了“亚洲四小龙”。下列不属于“四小龙”行列的是( )
A.韩国
B.新加坡
C.中国香港
D.缅甸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亚洲四小龙”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的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它们被称为“亚洲四小龙”。故选D。
答案 D
9.二战后拉丁美洲各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相似之处有( )
①捍卫国家主权 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③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④都进行资产阶级改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 ③④中的“都”表述明显不符合历史史实,可排除,①②表述正确,答案选A项。
答案 A
10.二战后,亚非拉各国纷纷实现民族独立,但贫困落后、发展缓慢一直困扰着第三世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没有完全摆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控制
B.遭受长期殖民统治,经济发展水平低
C.缺乏发展经济的资金、技术和设备
D.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解析 A、B、C三项都是造成第三世界长期贫困落后的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D项中的不平等基础上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才是根源所在,故正确答案选D项。
答案 D
能力提升
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诸帝国的领导人阐明了他们将抓住殖民地不放的决心……但实际上,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1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非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2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这说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
A.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B.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C.加快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由“将抓住殖民地不放的决心”到二战后亚非众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可以看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了这一变化,据此,B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 B
12.据统计,1960—1976年,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共有628家西方国家投资的企业被当地人民接管。该情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国际政治格局变更
B.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C.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D.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崩溃
解析 根据信息“共有628家西方国家投资的企业被当地人民接管”可推知非洲这一地区摆脱了西方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答案选B项。
答案 B
13.2013年3月底,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非洲三国进行国事访问,由此加快了中国与非洲的务实合作。中国和非洲合作的诸多基础有( )
①历史上都曾遭受过殖民侵略 ②都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③现在同为发展中国家 ④都基于共同的历史遭遇和面临的共同任务而开展南北对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①②③表述都正确,而“南北对话”一词指的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围绕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南北双方的经济合作等问题所进行的谈判和斗争,新中国与非洲三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④表述错误,所以选A。
答案 A
14.自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美国政府一直对古巴采取敌视态度,其原因之一是古巴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领导古巴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人物是( )
A.赫鲁晓夫
B.卡斯特罗
C.玻利瓦尔
D.圣马丁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领导“古巴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是卡斯特罗,答案选B项。
答案 B
15.某班同学正在研讨“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非洲民族独立浪潮”“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的内容。他们学习的主题可能是( )
A.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蓬勃发展
B.亚非拉的独立和振兴
C.动荡的中东地区
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题干中“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非洲民族独立浪潮”“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包括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故选B。
答案 B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包括清政府军队里的爱国将士表现得很英勇,浴血搏斗,直至战死疆场。但是,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还处于被动、自发的状态,形不成整体的斗争合力。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中国人民以伟大的觉醒铸刻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烙印。
——摘编自齐卫平《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一次伟大觉醒》
材料二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促使了亚非拉人民的觉醒。战后,以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为主要目标的民族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这种意识转化为争取民族独立的行动,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20世纪60年代末,新独立的国家已有69个,此后增加到120多个。大批民族国家的独立,造成了帝国主义全球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它们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与五四运动前的斗争相比,中国人民在五四运动中的斗争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并指出其国际影响。
(3)综上,谈谈你对民族觉醒意义的认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还处于被动、自发的状态,形不成整体的斗争合力。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可知,与五四运动前的斗争相比,中国人民在五四运动中的斗争的变化是由被动、自发的状态到积极主动地参与,由未形成整体的合力到相互配合。结合所学知识,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2)问,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总结得出原因。其国际影响是造成了帝国主义全球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民族独立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3)问,综合上述材料,民族觉醒凝聚了民族力量,推动了革命发展,促进了民族独立与解放。
答案 (1)变化:由被动、自发的状态到积极主动地参与;由未形成整体的合力到相互配合。
地位: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原因:亚非拉人民的觉醒,民族意识的增强。影响:造成了帝国主义全球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民族独立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民族觉醒凝聚了民族力量,推动了革命发展,促进了民族独立与解放。
PAGE
1(共42张PPT)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的变化。
2.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1.通过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历史事实,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及原因。
2.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的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成就,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第三世界面临的问题。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1.亚洲的民族独立
(1)印度和巴基斯坦
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
为削弱帝国主义的势力提供客观有利条件
真纳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斗争历程
①印度人民在国大党领袖甘地、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_______等人的领导下,积极争取独立。
②士兵和工农斗争风起云涌
(2)亚洲殖民体系崩溃:印度独立前后,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锡兰、柬埔寨、马来亚、新加坡等也纷纷独立。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瓦解。
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
独立的自治领
为印巴两国的长期动荡埋下了隐患
结果
①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1947年
。
②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共和国
2.非洲的民族独立
(1)主要历程
纳赛尔
国家或地区
主要概况
埃及
①1952年,埃及中下层军官发动武装起义,废黜国王,第二年成立埃及共和国。
②1956年,埃及总统_________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军撤离运河区
民族解放阵线
1962
阿尔及利亚
①1954年,阿尔及利亚成立________________,与法国殖民者进行武装斗争。
②戴高乐政府调整对阿尔及利亚的殖民政策。
③_______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撒哈拉沙漠
以南的非洲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诸国也为国家独立而斗争
(2)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
①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_________”。
②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英、法、比、葡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
非洲年
3.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
(1)古巴
①摆脱美国控制:1959年,以____________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进行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②建立社会主义国家:_______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2)巴拿马:人民不断开展斗争,在1999年从美国手中收回了_________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卡斯特罗
1961
巴拿马
4.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1945年至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
。
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以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为标志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1.发展中国家: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
2.现代化建设浪潮
劳动密集型
石油繁荣
代表国家或地区
发展概况
亚洲国家
(1)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______________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2)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出现了“_____________”和经济起飞
经济发展陷
入困境
受欧美经济陷入“滞胀”影响
巴西
非洲国家
经济一度发展较快,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
。经过调整,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增长
拉丁美洲各国
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_______、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1.亚非拉国家
国际资本
地区
面临问题
调整及结果
亚洲
过分依赖_____________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促使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出口贸易
拉丁美洲
过于依赖____________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影响了发展
经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
非洲
是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到21世纪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成立了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
2.
(1)不平等的____________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2)____________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
(3)发展中国家自身也存在_______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
面临的共同问题
根本出路在于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国际经济
殖民主义
政策
阅读教材·想一想
1.阅读教材P126“学思之窗”:二战结束后印度国内面临着怎样的局势?英国为此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提示:印度国内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实行印巴分治。
2.阅读教材P128“思考点”:二战后亚非拉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主要采取了哪些斗争方式?
提示:武装起义、工人罢工、“不合作”运动。
3.阅读教材P129,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成就,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具有怎样的启示?
提示: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能过度依赖国际资本和出口贸易;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合理解决地区和民族冲突。
发掘教材·读一读
1.阅读“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左)和巴基斯坦第一任总统真纳(右)”(见教材P126)
信息解读:在二战使大英帝国国力衰落无法继续维持对英属印度殖民统治的前提下,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建立独立国家,自此,大英帝国统治下的英属印度宣告解体,也是现代政治环境中穆斯林与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之间产生的一系列不可调和的政治、民族、宗教冲突所致。
2.阅读“曼德拉(左二)宣誓就任南非总统”(见教材P128)
信息解读:曼德拉是一个标志,他代表了历经千辛万苦、南非人民用生命作为代价所换来的政治转型。1994年4月新南非诞生,标志着非洲大陆反帝、反殖、反对种族隔离的政治解放任务胜利完成。
3.阅读图片“吉隆坡街道”(见教材P129)
信息解读:20世纪六七十年代,马来西亚的经济快速增长,大量新建筑拔地而起,许多外国公司在此落户。
4.阅读“20世纪80年代,饥饿的非洲儿童”(见教材P129)
信息解读:由于长期种族冲突、热带疾病丛生、工业化引发的环境破坏、从前西方殖民主义、独立后政权腐败,使非洲成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图中的饥饿的儿童生动反映了这一状况。
探究一 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史论史识
1.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
走向灭亡的加速器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势力
培养了民族革命力量
在反法西斯斗争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悟提高,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
物质基础和组织条件
大战促进了殖民地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主义政党的出现
苏联的鼓舞与支持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鼓舞并有力地支持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联合国的推动
联合国的非殖民化活动也是推动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2.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深远影响
(1)殖民体系的瓦解和一大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版图和政治格局。
(2)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增多,改变了世界政治事务的力量对比,第三世界力量崛起。
(3)改变了东西方与世界各国联系的形式和重心,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丧失。
3.二战后初期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1)具有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空前的广泛性。
(2)建立了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两类国家体系。
(3)大多数国家通过和平斗争方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
(4)多数国家独立后,仍然与原宗主国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政治和军事联系。
(5)战后的民族解放斗争具有互相支持、互相援助的特点。
命题探究
探究1 非洲殖民体系的瓦解
史料 二战期间,大约有百万非洲人被征入伍,非洲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①,也从战争中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锻炼。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50年代中期②,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第一阶段。
——杨兴华《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简论》
读史:
设问: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非洲独立的影响。
提示:实现了非洲的独立与自由,为非洲国家的振兴奠定了基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使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瓦解;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①
非洲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②
非洲殖民体系逐渐瓦解,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探究2 印巴分治的影响
史料 对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来说,印巴分治使得它们成为两个新兴的独立国家,从此摆脱了英国殖民市场的帽子,从此走上了新兴民族独立道路①。印巴分治的影响还应该包括之后的宗教冲突事件,印巴分治直接导致了两个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灾民,他们流离失所沦为难民②。
——《有关英国印巴分治的影响》
读史:
设问:据史料,英国“印巴分治”方案给南亚地区带来了哪些影响?
提示:印度和巴基斯坦实现民族独立,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后来印巴两国的宗教冲突、局势动荡埋下了隐患。
①
印巴分治使印尼走上了新兴民族独立道路
②
印巴分治导致宗教冲突和大量难民出现
探究二 第三世界的崛起及面临的问题
史论史识
1.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第三世界国家的基本特征
从历史上看
第三世界国家基本上都是由殖民地、半殖民地演化而来的
从经济上看
第三世界国家大多数是贫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都具有发展民族经济的强烈愿望
从政治上看
第三世界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威胁、干涉、控制或侵略,它们在对外政策方面大都奉行独立自主或不结盟政策,要求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2.第三世界崛起的三个标志和历史作用
三个标志
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兴起、七十七国集团建立
历史作用
(1)向大国垄断国际事务、主宰世界的局面提出了挑战,是促使世界格局发展演变的重要力量
(2)改变联合国面貌的主要力量,促使联合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3)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
(4)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基本力量
命题探究
探究1 新加坡崛起的成功因素
史料 新加坡政府干预经济成功可归功于三点:一,它采取干预和调控方式是间接而不是直接的①。二,对国民相对公平的法律体制是新加坡经济模式的核心之一②。三,新加坡政府廉洁高效世界公认③。外资在新加坡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来自欧美日等地7
000多家跨国企业和科技伙伴在新加坡设立了分支机构④。
——《新加坡模式的崛起》
读史:
设问:根据史料,指出新加坡崛起的两个重要因素。
提示:政府主导和利用外资。
①
新加坡对经济干预的方式是间接的而非直接的
②
注重法治
③
建立了廉洁高效政府
④
注重引起外资
探究2 发展中国家崛起的新模式
史料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不会走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老路,需要新的发展模式。传统工业往往与污染等环境问题相关联。现今,我们应发展绿色工业①,更高效地利用资源、可再生能源,用更少的资源产出更多的产品,这些是工业发展的重要理念②。
——《发展中国家模式的新探索》
读史:
设问:依据史料,概括发展中国家在崛起过程中有何新的探索?
提示:探索绿色工业、资源节约型的新式工业化发展道路。
①
发展中国家崛起探索绿色工业
②
注重资源节约
【典例1】
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之后,又有15个国家相继独立,到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的总数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材料说明了( )
A.民族解放是
B.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
C.
有利于应对全球挑战
D.
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宣布国家独立的数量多,比重高
彻底瓦解
表述不符合历史史实
国际间合作
题干材料未涉及国际间合作
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题干材料未涉及该问题
明立意 以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为切入点,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
抓关键 根据宣布独立国家的数字“17个”“15个”“41个”,可推知民族解放成为一种潮流。
排干扰 题干的限定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与“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这一史实明显不符。
A
【典例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毛泽东根据
,作《论反对日本帝
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一开始就指出: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威胁到了全国人民的生存。“这种情形,就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提出了‘怎么办’的问题。”他指出:“目前的时局,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935年12月27日
此时日本已发动
瓦窑堡会议的精神
中共明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了华北事变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这是民族独立运动以暴风骤雨之势席卷整个非洲大陆的时期。非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互相支持,并得到世界的同情和支持。在1957—1968短短的12年里,非洲大陆诞生了32个独立国家,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
,它们是第三世界一支重要的反帝反殖民力量,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段炳麟《世界当代史》
新兴的非洲独立国家在联合国占了近1/3的
席位
非洲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1935年下半年,日本在中国哪一地区策动了一系列侵略活动?根据材料一,指出毛泽东针对时局提出的革命策略。
(2)根据材料二,概括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和非洲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斗争中的共同经验。
第一步 审设问·定方向
审读关键
审读通则
引导词
第(1)问和第(2)问中,“根据材料”说明答案完全来自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答案来源于教材基础知识;第(3)问,“综合上述材料”指答案来源于材料一和材料二。
提示词
第(1)问,指出——扼要举例;第(2)问,概括——归纳,总括;第(3)问,综合——从大量事实中归纳得出结论。
限制词
第(1)问,时空限定——1935年12月27日;内容限定——抗日战争。第(2)问,时空限定——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内容限定——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第(3)问,时空限定——1935年12月27日和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内容限定——中国和非洲的民族独立斗争。
核心词
第(1)问,侵略活动和革命策略;第(2)问,特点和影响;第(3)问,共同经验。
第二步 读材料·提信息
第(1)问,根据材料“目前的时局,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来回答;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暴风骤雨之势席卷整个非洲大陆”“互相支持,并得到世界的同情和支持”归纳特点;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在联合国占了近1/3的席位”“重要的反帝反殖民力量”来回答;
第(3)问,如团结各种力量,联合起来开展斗争。言之有理即可。
第三步 列要点·组答案
(1)地区:华北。策略:抛弃关门主义,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2)特点:发展迅猛,范围广,各国互相支持,并得到世界的同情和支持。影响: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新兴的独立国家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3)团结各种力量,联合起来开展斗争。(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