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发展问题
什么是发展问题
它的现状及其原因
发展问题的现状及其原因
现状
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大发 展(其规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的历史)
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当今世界贫富悬殊。发展中国家比较普遍地存在贫穷和饥饿现象。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
--------------------
原因
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
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经济全球化;
知识经济方兴未艾;
通过图片看世界
时代主题之发展问题
饥饿的苏丹
这是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一只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
凯文卡特
发展问题的现状及其原因
现状
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大发 展(其规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的历史)
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当今世界贫富悬殊。发展中国家比较普遍地存在贫穷和饥饿现象。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
--------------------
原因
原因
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国际经济旧秩序”
、“国际经济旧秩序”是指二战后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间的国际经济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虽已摆脱其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地位,但它们在该经济体系中仍处于被控制、被奴役、被掠夺的地位。具体来说,就是这些国家,
在国际生产领域,它们大多是单一产品结构的国家(即生产一种或几种农产品或矿产品)没有形成完整的工农业生产体系,对国外市场依赖严重。
在商品流通领域,它们大多是初级产品生产国(其所产商品大多是科技含量极低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价格低廉,所获利润极低)。
在资本流通领域,它们大多是资本输入国;在金融领域,它们大多为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所控制 。
时代主题之途径问题
---------------
主要障碍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和平与发展未解决
霸权与强权的延续:
北约东扩(04年.至今28个国家);
伊朗问题;
朝鲜核问题;
西藏藏独活动等等都可以看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忙碌的身影。
美国战争的真实谎言
---------------
主要障碍
解决途径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建立国际新秩序
和平与发展未解决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建立基础:
主 体:
目 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各国人民
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
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政治上:相互尊重,共推民主 (不应把自己的意 志强加于人)
经济上: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不应造成贫富悬殊)
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
安全上:相互信任,共护稳定 (不用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环保上:相互帮助,共护家园
时代主题之途径问题
中国提出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的意义
反映了爱好和平、向往发展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赢得了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赞赏和支持。
---------------
主要障碍
解决途径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建立国际新秩序
和平与发展未解决
道路曲折,
前途光明
判断:
A、当今世界已经解决了和平与发展问题。
B、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唯一途径。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错)
(错)
练习:
1、作为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情况最复杂、交战最为激烈的地区冲突,中东问题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中东问题的存在表明( )
A、地区冲突是解决和平问题的主要障碍
B、当前国际形势的总趋势是总体紧张
C、世界仍不安宁,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
D、战后世界维持了总体和平局面
2、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就必须
A、无条件支持和参与联合国的各项活动
B、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消灭资本主义国家
C、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限制美国起作用的程度和范围
课堂练习
3.胡锦涛指出,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是解决全球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实现全球协调、平衡、普遍发展,才能实现持久的和平与稳定。这是因为( )
①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②和平是发展的条件
③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④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A ① ② B ③ ④ C ① ③ D ② ④
C
课外作业
《创新设计》本框部分
过去的一年,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增加。世界主要力量的对比此消彼长。大国关系仍维持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既寻求共同利益又不回避分歧的基本框架。贯穿全年国际政治关系发展的主线是单极化与多极化两种势力之间的较量、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两种世界秩序观之争。
2009年国际形势的回顾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框
世界多极化:
不可逆转
一、透视世界若干力量中心
欧盟的旗帜
美国的航母
俄白杨-M战略导弹
中国航天
日本的国旗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
强大的综合国力,是
当今唯一的超级大
国,在军事经济科技
等方面居世界领先
地位。
日本是仅次于美国
的世界第二经济强
国,在保持经济大国
地位基础上正在谋
求政治大国地位。
中国拥有日益发
展的经济力量,综合国
力位居世界前列,国际
地位显著提高,在维护
和平、促进发展方面
发挥重要的作用。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由27国组成的欧洲联
盟,实力不断增强。
俄罗斯有巨大的
经济、科技潜力
和强大的军事力量。
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地位上升,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容轻视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两极被彻底打破,世界向多极化转化
(1)什么是极?
(2)什么叫国际格局?二战后世界后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极: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较大的国家或集团.
国际格局:各种战略力量(国家力量或国家集团力量)之间形成的一种结构和状态.
形成美国苏联对峙的世界两极格局
(3)现在的世界格局如何?
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国际格局为什么会向多极化发展
中国
美国
俄罗斯
日本
欧盟
苏联
广大发展中国家
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广大发展中国家崛起(重要力量、主力军、同盟军)。
有哪些呢?
(1)欧盟成员国的增加为它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2)结合上述材料,说一说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欧盟东扩是“欧洲大一统”理念的逻辑延伸,有力地促进了
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进程,使欧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A、2002年1月1日,作为欧盟统一货币的欧元正式流通,
从而对世界金融的整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B、2004年5月1日,欧盟接纳波兰等10国为新成员,实现
历史上第五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大,从而使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万亿美元,占到世界的20%。
C、随着欧洲政治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欧盟成为“多强”中的头等实力单位,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世界多极化的 形成是否是一帆风顺的?
世界多极化的 形成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3、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1)伴随着世界多极化进程,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
美国——维护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地位
日本、德国——努力跻身政治大国行列
中国——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多极化发展的意义:
(1)世界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由于多极化建立在 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2)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长期存在,这是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一个基本因素。
世界多极化趋势今天的世界是否就太平了?
单极和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是21世纪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面对国际斗争的焦点我国应该怎么办?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1 .世界多极化进程中国际竞争的特点: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
2.国际竞争内容:
经济、文化、军备、人才、科技竞争等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在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中最重要、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经济力和科技力。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
既合作有竞争
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
什么是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又叫国家力量、国家实力, 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即物质力和精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
构成综合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实物性因素、制度性因素、精神性因素
实物性因素
(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地形、气候、矿产资源的种类、蕴藏量及其开采和利用的程度、人口、经济力、军事实力、科学技术实力等)
制度性因素
(社会制度的性质、社会制度的运行、政府职能的效率、外交政策的质量等)
精神性因素
(民族性格、民族凝聚力程度和国民意志等)
同舟共济 战胜灾害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体现了我国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排名 国名 经济力 科技力 军事力 资源力 社会发展 政府调控 外交力 年增长率 综
合国力 1 美国 3194 2218 2197 295 529 159 97 2.6% 8530 2 日本 2122 1390 778 37 390 151 79 1.1% 4947 3 法国 1560 1263 786 14 397 166 94 2.6% 4280 4 英国 1575 1076 805 19 378 153 90 2.3% 4096 5 德国 1736 1077 600 11 398 168 91 2.0% 4081 6 俄罗斯 578 623 829 312 318 144 97 4.9% 2901 7 中国 1301 349 488 274 233 119 99 7.7% 2863 8 加拿大 819 230 159 317 408 155 87 3.0% 2175 9 意大利 725 269 209 30 384 150 84 2.5% 1851 10 澳大利亚538 129 114 177 398 138 77 2.4% 1571 11 巴西 537 231 155 184 243 101 75 0.4% 1526 12 印度 578 209 160 157 183 98 81 5.2% 1466 13 西班牙 611 173 104 11 357 118 78 2.5% 1462 14 韩国 524 128 89 9 354 110 83 5.7% 1297 15 墨西哥 438 108 94 101 178 96 86 0.8% 1101
2008年世界各国综合国力排名
面对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和当前的国际竞争的变化我国应怎样做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进一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不断增强国家实力,这是我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2)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力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面对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世界各国都在调整发展战略,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以求增强综合国力
两极格局
世界多极化
表现:
意义:
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合作 竞争
实质
综合国力
发展才是硬道理
基础
经济和科技实力
落实科学发展观
小结
4、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 )
A、两极格局,两强争霸
B、美国一极独霸世界
C、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D、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5、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 和 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
① 经济实力 ② 国防实力
③ 科技实力 ④民族凝聚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 ①③
D
D
2、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极力谋求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西欧各国昔日是美国的被保护国,现在随着经济的增长,也敢同美国分庭抗礼。这表明
A、经济实力的增长是多极化趋势发展的重要原因
B、经济上的大国必然在政治上谋求霸权
C、多极化趋势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日本和西欧致力于建立国际新秩序
A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推进自主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政治生活依据是 ( )
①这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②科技实力的竞争是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发展经济是各国最关心的问题
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排名 国名 经济力 科技力 军事力 资源力 社会发展 政府调控 外交力 年增长率 综
合国力 1 美国 3194 2218 2197 295 529 159 97 2.6% 8530 2 日本 2122 1390 778 37 390 151 79 1.1% 4947 3 法国 1560 1263 786 14 397 166 94 2.6% 4280 4 英国 1575 1076 805 19 378 153 90 2.3% 4096 5 德国 1736 1077 600 11 398 168 91 2.0% 4081 6 俄罗斯 578 623 829 312 318 144 97 4.9% 2901 7 中国 1301 349 488 274 233 119 99 7.7% 2863 8 加拿大 819 230 159 317 408 155 87 3.0% 2175 9 意大利 725 269 209 30 384 150 84 2.5% 1851 10 澳大利亚538 129 114 177 398 138 77 2.4% 1571 11 巴西 537 231 155 184 243 101 75 0.4% 1526 12 印度 578 209 160 157 183 98 81 5.2% 1466 13 西班牙 611 173 104 11 357 118 78 2.5% 1462 14 韩国 524 128 89 9 354 110 83 5.7% 1297 15 墨西哥 438 108 94 101 178 96 86 0.8% 1101
2008年世界各国综合国力排名
( 1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一个国家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2)综合国力说到底就是国家力量,即捍卫本国经济的能力。面对当前国际竞争的特点,我们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才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迎接和面对未来世界的挑战,提高本国的国际地位,在国际格局中战局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