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品读美学经典,
追求艺术人生
——朱光潜《谈美》导读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安徽省桐城人,笔名孟实、盟石。1923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教育系。1925年至1933年,先后在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留学。1933年回国后,先后在北大、川大、武汉大学任教。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代表作有《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美》《谈美书简》等。《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解放后出版的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
作品比较:
1、《谈美——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
写于1932年(35岁)在英国留学期间,是《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他以书信体的形式把西方各种美学、心理学理论与中国人熟悉的文学现象和鲜活的审美现象结合起来,语言通俗易懂,明白如话,把高深的美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起到了净化读者心灵、提升青年精神境界的作用。
2、《谈美书简》
写于他82岁高龄之际,也是书信体,但语言的通俗性不如《谈美》。“语文新课标丛书”入编的是《谈美书简》,而我们今天介绍的是《谈美》。
《谈美》概要:
1、《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宇宙的人情化
4、《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美感与快感
5、《“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
——美感与联想
6、《“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考证、批评与欣赏
7、《“情人眼里出西施”
》——美与自然
8、《“依样画葫芦”
》——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9、《“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艺术与游戏
10、《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
11、《“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创造与情感
12、《“从心所欲,不逾矩”
》——创造与格律
13、《“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
》——创造与模仿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天才与灵感
15、《“慢慢走,欣赏啊!”
》——人生的艺术化
一、美感
1、我们对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实用的态度——善
科学的态度——真
美感的态度——美
2、为何要培养美感
(审美的态度)?
美感可以使人“免俗”,超越利害,愉悦精神,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即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植,有一些理想和情趣,其中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超越利害关系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净化心灵,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朱光潜所说的“俗”:如果只是求个物质生活的温饱舒服,为物欲所支配,也会完全失去自己的精神空间。这即是朱光潜所说的“俗”。
3、美感?快感?
口渴时大口喝茶的舒畅;
清闲时细品龙井的愉悦;
细品美味佳肴的享受;
饥饿时狼吞虎咽的满足;
服装款式、色彩搭配的和谐;
寒风凛冽中穿衣御寒的温暖;
在江边久等后,终于登上渡船的高兴;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嘱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回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美感和快感的区别
快感:
普通的感官刺激,与功利和欲望相关。
美感:
超越功利与欲望。所以说,艺术可以使人“出世”。
4、怎样培养美感?
要养成“美感的态度”,对现实生活的功利有一些“超越”,对审美对象学会“玩味”。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能做入世的事业。(举例)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一般人不能跳脱这个圈套,所以转来转去,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在利害关系方面,人己最不容易调协,人人都把自己放在首位,欺诈凌虐劫夺种种罪孽都种根于此。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在创造或是欣赏艺术时,人都是从有利害关系的实用世界搬家到绝无利害关系的理想世界里去。艺术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如果这两层不讲究,社会上多一个讲政治经济的人,便是多一个借党忙官的人;这种人愈多,社会愈趋于腐浊。现在一般借党忙官的政治学者和经济学者以及冒牌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所给人的印象只要一句话就说尽了,——“俗不可耐”。
二、距离产生美
1、人与人相处的“刺猬”现象
;
2、大红大绿搭配的舞台服饰是美;
3、夸张变形的漫画人物是美
;
4、阿炳的人生之痛在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中升华为艺术之美。
阿炳(华彦钧)《二泉映月》.wma
启示:
“距离产生美”,对现实有一些超越,对利害有一些淡然,生活就会多一些美感的享受。
三、
“移情”
——宇宙的人情化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李贺,石曼卿
)
启示:
由于情感的投射,世界才多姿多彩。希望我们以情感润泽我们的世界,让我们的世界因此而充满生命的活力。
四、人生的艺术化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种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慢慢走,欣赏啊!”
(《谈美》末篇《慢慢走,欣赏啊!》)
生活艺术化
艺术生活化
饭余合唱
旋转.mp4
品读美学经典,
追求艺术人生
作业:
课后阅读《谈美》原著。
培根
第二课时
容貌之美
形体之美
风度之美
德行之美
人的
神态之美
劳动之美
思想之美
语言之美
??????
美学著作及网站
朱光潜《谈美书简》
http://www.mayixing.com/w.htm
(中国美学国际网站)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
如果你很平凡,
优雅的风度能让你出类拔萃;
如果你很优秀,
翩翩风度能让你卓而不凡。
“腹有诗书气自华”。
——苏轼
“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
——黄庭坚
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培根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孟子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
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培根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徐志摩《沙扬娜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
---柳宗元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
——培根
明年,重庆市要举办亚太城市市长峰会,为了向各国人民更好地展示重庆市民的魅力和风采,市电视台准备录制一期节目,题为《寻找城市中不美的音符》。请同学们推举两位主持人和两位特约记者,就此话题对市民进行采访。
《论不美》
追名逐利者不美
谈吐粗俗者不美
思想肤浅者不美
灵魂丑陋者不美
妄自菲薄者不美
……
愿同学们拥有美的语言,美的思想,美的德行,做一个美的人。
积累本堂课的格言
为刚才的采访活动写一篇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