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最后一次讲演
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词的常识。
2、了解“最后一次讲演”的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3、注意演讲者的语气语调,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4、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兴演讲的特点。
5、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最后一次讲演”的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1、注意演讲者的语气语调,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2、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兴演讲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相信许多同学都听过这首感人泪下的《七子之歌》吧?这是著名爱国学者闻一多先生为我们当时受尽苦难的祖国所作的悲愤之声。面对列强,他高声疾呼,只为唤醒国人。而面对反动派,他也同样无所畏惧、大义凛然,用满腔热忱、用鲜血和生命继续谱写着自己的爱国战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共同学习他的铮铮不屈的爱国精神吧。
二、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本名家骅,湖北浠水人。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倡导新诗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著有新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古典新义》《楚辞校补》等。主要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中。
三、文题解说
“最后一次讲演”意即闻一多生前发表的最后一次演讲。本文是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即兴演讲,追悼会结束后,闻一多就在回家的路上被特务暗杀了。
四、文体知识
演讲词,是在大会上或其他公开场合发表个人的观点、见解和主张的文稿。演讲词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演讲的成功与失败。
演讲词像议论文一样论点鲜明,逻辑性强,富有特点,但它又不是一般的议论文。它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和鼓动性的应用文体,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法,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好的演讲词具备针对性、可讲性、鼓动性、整体性、口语性、临场性。按照用途、性质划分,主要有开幕词闭幕词、会议报告、动员讲话、总结性讲话。指示性讲话、纪念性讲话等。
五、生字、词
卑劣(liè)
恐怖(bù)
卑鄙(bǐ
)
赋予(yǔ)
挑拨离间(jiàn)
污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锤击:用拳头或器物猛力敲打。
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残害而恐惧。
毁灭:毁坏消灭;摧毁消灭。
蛮横:(态度)粗暴而不讲理。
赋予: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给予。
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
六、分析课文
第一部分(第1—3段)痛斥国民党反动派不仅暗杀而且诬陷的卑劣行径,歌颂李先生为争取民主而献身的无上光荣。
第二部分(第4—5段)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明反人民的势力必然灭亡,人民的力量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鼓舞群众的斗志。
第三部分(第6—13段)鼓舞群众发扬光荣传统,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表达自己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七、问题探究
1、闻一多先生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义正词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2、第1段从哪三个方面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
第一,“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这些句子表明李公朴先生是无罪遭毒手,由此足以折射出反动派的卑劣无耻。
第二,不敢“光明正大”地打杀,只会偷偷摸摸地暗杀,足见反动派手段卑劣,做法之无耻。
第三,杀了人,为推脱罪责,反造谣污蔑,嫁祸于共产党,最是卑劣无耻。
三层意思,逐层深入,彻底揭露了反动派暗杀李公朴事件的险恶用心。
3、第2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结合内容做简要分析。
对比论证。把国民党反动派搞暗杀的卑劣、无耻的行径与李公朴先生光荣牺牲的表现进行对比,进而突出国民党反动派卑劣至极的丑恶面目,和李公朴先生争取民主和平而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
4、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反动派的末日来临的?
揭露虚弱本质:自己在慌、害怕、恐怖。
指出末日来临:完了,快完了。
5、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
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6、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学们,我们新中国的青年一代的任务又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呢?
我们新中国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刻苦学习,掌握本领开拓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要努力学习,立志成才,这样才能无愧于无数为共和国的诞生而英勇斗争、光荣献身的革命先烈。
八、主旨
本文义正词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先生和昆明青年为争取民主和平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表达对实现民主和平未来的坚定信心,号召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和平民主的目标而斗争到底。
九、语言特色
(1)语言通俗,明白易懂。
(2)语言感彩浓烈,爱憎分明。
语气上:歌颂先烈,充满崇敬,语气热情;斥责反动,不留余地。
用语上:一系列褒义词和贬义词的运用更突出了情感。
(3)语句简短,句式多样。
语句简短,更加有力度,明快利落。清晰明确地表达出要说的内容,一句话一口气讲完,讲起来省力,听起来也省力,而且深入人心。
本文除陈述句之外,还交替使用设问句、反问句与感叹句。
设问: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共鸣。
反问:揭露敌人的卑劣无耻,语势凌厉,如匕首直刺敌人心脏。
感叹:充分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对英烈对人民的无限的爱,对反动势力的无比憎恨。
十、板书设计
敌人:卑劣
无耻
表达鲜明观点
人民:光荣
骄傲
敌人:虚弱
必败
揭示本质规律
人民:强大
必胜
敌人:终将毁灭
鼓舞人民斗志
人民:发扬传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0张PPT)
《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闻一多
导入新课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相信许多同学都听过这首感人泪下的《七子之歌》吧?这是著名爱国学者闻一多先生为我们当时受尽苦难的祖国所作的悲愤之声。面对列强,他高声疾呼,只为唤醒国人。而面对反动派,他也同样无所畏惧、大义凛然,用满腔热忱、用鲜血和生命继续谱写着自己的爱国战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共同学习他的铮铮不屈的爱国精神吧。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本名家骅,湖北浠水人。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倡导新诗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著有新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古典新义》《楚辞校补》等。主要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中。
文题解说
“最后一次讲演”意即闻一多生前发表的最后一次演讲。本文是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即兴演讲,追悼会结束后,闻一多就在回家的路上被特务暗杀了。
文体知识
演讲词,是在大会上或其他公开场合发表个人的观点、见解和主张的文稿。演讲词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演讲的成功与失败。
演讲词像议论文一样论点鲜明,逻辑性强,富有特点,但它又不是一般的议论文。它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和鼓动性的应用文体,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法,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好的演讲词具备针对性、可讲性、鼓动性、整体性、口语性、临场性。按照用途、性质划分,主要有开幕词闭幕词、会议报告、动员讲话、总结性讲话。指示性讲话、纪念性讲话等。
生字、词
卑劣(liè)
恐怖(bù)
卑鄙(bǐ
)
赋予(yǔ)
挑拨离间(jiàn)
污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锤击:用拳头或器物猛力敲打。
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残害而恐惧。
毁灭:毁坏消灭;摧毁消灭。
蛮横:(态度)粗暴而不讲理。
赋予: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给予。
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第1—3段):痛斥国民党反动派不仅暗杀而且诬陷的卑劣行径,歌颂李先生为争取民主而献身的无上光荣。
第二部分(第4—5段):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明反人民的势力必然灭亡,人民的力量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鼓舞群众的斗志。
第三部分(第6—13段):鼓舞群众发扬光荣传统,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表达自己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课文分析
第二课时
问题探讨
1、闻一多先生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义正词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问题探讨
2、第1段从哪三个方面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
第一,“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这些句子表明李公朴先生是无罪遭毒手,由此足以折射出反动派的卑劣无耻。
第二,不敢“光明正大”地打杀,只会偷偷摸摸地暗杀,足见反动派手段卑劣,做法之无耻。
第三,杀了人,为推脱罪责,反造谣污蔑,嫁祸于共产党,最是卑劣无耻。
三层意思,逐层深入,彻底揭露了反动派暗杀李公朴事件的险恶用心。
问题探讨
3、第2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结合内容做简要分析。
对比论证。把国民党反动派搞暗杀的卑劣、无耻的行径与李公朴先生光荣牺牲的表现进行对比,进而突出国民党反动派卑劣至极的丑恶面目,和李公朴先生争取民主和平而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
问题探讨
4、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反动派的末日来临的?
揭露虚弱本质:自己在慌、害怕、恐怖。
指出末日来临:完了,快完了。
问题探讨
5、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
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问题探讨
6、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学们,我们新中国的青年一代的任务又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呢?
我们新中国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刻苦学习,掌握本领开拓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要努力学习,立志成才,这样才能无愧于无数为共和国的诞生而英勇斗争、光荣献身的革命先烈。
语言特色
1、语言通俗,明白易懂。
2、语言感彩浓烈,爱憎分明。
语气上:歌颂先烈,充满崇敬,语气热情;斥责反动,不留余地。
用语上:一系列褒义词和贬义词的运用更突出了情感。
语言特色
3、语句简短,句式多样。
语句简短,更加有力度,明快利落。清晰明确地表达出要说的内容,一句话一口气讲完,讲起来省力,听起来也省力,而且深入人心。
本文除陈述句之外,还交替使用设问句、反问句与感叹句。
设问: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共鸣。
反问:揭露敌人的卑劣无耻,语势凌厉,如匕首直刺敌人心脏。
感叹:充分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对英烈对人民的无限的爱,对反动势力的无比憎恨。
主题概括
本文义正词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先生和昆明青年为争取民主和平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表达对实现民主和平未来的坚定信心,号召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和平民主的目标而斗争到底。
板书设计
敌人:卑劣
无耻
表达鲜明观点
人民:光荣
骄傲
敌人:虚弱
必败
揭示本质规律
人民:强大
必胜
敌人:终将毁灭
鼓舞人民斗志
人民:发扬传统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