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开国大典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开国大典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22 14:3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理解句子的含义;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开国大典对小学生来说,当时的情景是陌生的,而语言文字毕竟是抽象的。故让生初步学会有一定速度阅读的方法,理解含义深的句子为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今天,让我们一起乘时间隧道回到那一天,去感受开国大典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镜头!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会场-----大典-----阅兵-----游行
二、想象场景,体会感情
镜头一:典礼盛况
1、师:典礼盛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你对典礼中的哪个场面最有感触?用笔画出来,与大家交流自己的感受。
2、开会前,当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时,群众有哪些表现?
 
课件: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朝着)主席台
3、理解句子含义
 
导:毛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时,群众有什么反应?仅仅是现场群众欢呼吗?
(1)同学们想看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吗?(课件播放视频)
出示重点段: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2)小组合作学习: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
你联系上下文知道了句子实际上要讲什么?
  练习朗读。
师:昔日奴隶、今日主人,能不激动吗?感情朗读自由、个别、评议再读(为什么这样读,体会到什么?)
(3)练习背诵采用引读
课件出示:这庄严的(
),这雄伟的(
)..........
镜头二:阅兵
师:盛大的典礼就在群众的欢呼声和掌声中结束了,接下来就进入到阅兵环节。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自己印象最深的场面画下来,说说自己的体会。(课件图片)
2、出示重点句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师:这个场景描写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感情,你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呢?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句子。
镜头三:群众游行
1、
大家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的反应的语句,并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毛主席在城楼上.........
三、
大典结束
“两股红流”分别向东城、西城的街
道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1、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提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流行队伍。
2、“光明”不仅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名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3、通读全文,总结一下本文的写作特点。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地写了开国大典的全过程。
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景物、人物的活动这三者构成了场面,对这三者结合的描写就是场面描写。
四、总结全文、积累拓展
1、播放战斗英雄图片。
2、师: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应努力进取,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使国家更加昌盛、富强。
五、作业:
1、摘抄、朗诵最令你激动的语句。
2、《——欢乐的夜晚》为题写一个片断。
板书:
开国大典
会场
大典
阅兵
游行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