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运动的快慢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2 运动的快慢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22 14:3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2.会测量走路的速度。
3.知道运动方向也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方面之一。
4.知道有的看似不动的物体实际上是在缓慢运动。
5.会使用秒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难点:会测量运动的速度。
教学准备:皮尺、秒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播放刘翔打破110米栏世界纪录的视频资料。认识他吗?他参加的是什么项目?他的最好成绩是多少?
2.学生回答:这是刘翔,他参加的是110米栏,最好成绩是12秒88。
3.教师:你的知识真丰富,老师真佩服你!你能用一些成语来形容一下跑道上的刘翔吗?
4.学生们回答:风驰电掣、快如闪电、健步如飞……
5.教师:大家说的真好,你们用的这些词是形容刘翔的什么快呢?
6.学生回答:是形容他的速度快。
7.教师:大家能说一说你理解的速度是什么吗?
8.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9.教师小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测量,这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研究物体运动快慢方面的知识。
二、科学探究
1.教师:请大家首先看课本29页的四幅图,猜一猜他们谁移动地快?为什么?
2.学生思考,说明自己的猜想,大家的想法不能统一,互相不能说服对方。
3.教师:大家意见不能统一怎么办呢?你知道意见不能统一的原因吗?
4.学生讨论。
5.教师:我们的科学课最讲究的是证据,课本没有给出各个项目具体的数据,我们当然不好判断,谁快谁慢。下面我们从具体数据着手给以下的运动排个序。
(出示课本30页表格)
6.学生给各种运动速度排序,小组交流排序结果。
7.教师:你们能在排序的同时用距离和时间的定义来描述这些事物的速度。如(飞机的速度是1260千米/时,表示飞机能在一个小时中飞行1260千米)
8.教师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的排序结果。
9.教师:看来大家通过刚才的比较对速度的概念已经掌握的比较好了,那么你们会测量速度吗?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出我们步行的速度吗?
10.教师:要想测量出步行的速度,必需要知道什么数据呢?
11.学生思考后回答:距离和时间。
12.教师:你打算如何测量出距离和时间?
13.学生距离可以用皮尺量,时间可以用表测量。
14.教师这里可以出示秒表,告诉学生可以用这个工具来精确的测量时间,并教会学生如何使用。
15.教师让学生说说具体打算如何操作?要注意什么问题?否则就会影响实验结果?
16.学生讨论后汇报。
17.开始实验,教师巡视。
18.结束后开始汇报,让学生知道每个人的速度都是不一样的,某些时候速度是可以控制的。
19.教师让学生阅读书上的材料,要让学生明白运动是有方向的。
三、拓展、总结
1.教师让学生回去思考:我们的手指甲也在运动吗?你根据什么这样认为呢?你能找到证据来证明吗?
2.教师:你能想办法证明月亮也在运动吗?
3.教师:你能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