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文言文两则 伯牙鼓琴 课件 (共2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1文言文两则 伯牙鼓琴 课件 (共2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22 14:4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1.知音世所需。
2.知音共饮醉当歌。
3.千金难得,知音难觅。
4.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知音
知音
知音
知音
z
ā
i
w
ē
i





sh
ǎ
o
sh
ā
ng





xi
á
n




w
é
i
w
è
i







巍巍乎/若太山。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
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
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巍巍
汤汤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
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初步感知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文言文翻译歌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
单音词语,双音替换。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
遇有省略,补充整齐。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
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留,即保留,古今意义相同的词,帝号
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等。
换,即替换。
删,即指有的文言虚词,在现代汉语中
没有相当的词来表示,不能翻译的。
补,即补充。补充出省略的内容。
调,即调整语序。
文言文翻译方法



琴,锺子期

之。















伯牙弹琴,锺子期在听(伯牙弹琴)。
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理解文言文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意思。
(2)小组内将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
(3)试着翻译全文。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
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
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
鼓琴,
汤汤乎若流水。”
展开想象:
伯牙的琴声中还会出现哪些景物?
请用文中的句式说一说。
方鼓琴而志在(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若(
)。”
炊烟
袅袅乎
炊烟
方鼓琴而志在(
),锺子期曰:“善
哉乎鼓琴,(
)若(
)。”
白雪
皑皑乎
白雪
方鼓琴而志
在(
),锺子
期曰“善哉乎鼓
琴,(

若(
)。”
明月
皎皎乎
明月
再读感悟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
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
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
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
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补充拓展:
据记载,伯牙与子期因琴相识,相处甚欢,并约好明年老地方再见。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赶来,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等来的却是子期病逝的消息,面对子期冰冷的墓碑。
伤心欲绝的伯牙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悼念子期,他是怎么做的呢?
?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写给子期的短歌: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知音难觅,知音已逝: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是什么原因让这两位身份不同,地位悬殊的人走到了一起?
又是什么原因让伯牙毅然决然的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呢?
是音乐的魅力,是艺术的魅力,是朋友之间真挚的情谊。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
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流传千古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

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表达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以及

的情感。
主题概括
伯牙
锺子期
知音难觅
珍惜知音
作业:
1.搜集有关知音的故事,阅读
《管鲍之交》。
2.试着将课文改写成一篇400
字左右的现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