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
2.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3.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2.通过史料的研习,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3.收集宋词名篇、元曲代表作节选,体会其风格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繁荣。2.感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
教学重点
1.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2.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
教学难点
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
1.演示法
2.阅读法
3.讨论法与点拨结合
学法
采用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方法,使学生自主的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本课的历史知识。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1.导入:多媒体出示《清明上河图》,提问“这是谁的作品,描绘了什么景象?”2.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二、新知探究(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讲解:其实宋元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大都市,请同学们快速阅读54页繁华的都市生活,看看这一时期我国出现了哪些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在北宋时的开封,最繁华的地方是哪?板书: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开封(北宋)—大相国寺大都市
临安(南宋)
大都(元朝)2.了解繁华的都市生活(1)当时的都市生活是怎样的呢?播放视频:要求:观看思考:你看到①“瓦子”里有哪些热闹的景象?②“勾栏里”都有哪些表演?(注意:蹴鞠[cùjū]
)现代有些体育项目源于中国,你知道有哪些吗
?(2)谁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宋朝的都市生活特点呢?
教师板书:繁华(3)今天有许多传统节日,宋代就有了,你知道有哪些传统节日吗?有些节日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多媒体出示:节日和习俗连线,4.多媒体出示,想一想:宋代的市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这与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有何关系?(二)宋词1导入: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宋元时期文学艺术也得到飞跃式发展,那是什么艺术?现在我们先来研究宋词。请同学们阅读资料,思考宋词的特点什么?简要说说发展过程,什么是词牌?代表人物2.
阅读材料3.小结:宋词的特点、过程、和代表人物
4.请同学们欣赏这三位代表人物的作品,看看他们的作品的风格和贡献是什么?(三)元曲1.导入:到了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2.(多媒体出示)阅读资料回答:思考:什么是元曲?“元曲四大家”分别指谁?三、思维拓展1.北宋时期那个砸缸的孩子是谁?他也写了一部史书《叫资治通鉴》谁能介绍一下。史学名著《资治通鉴》四、知识检测:1.宋元时期,我国出现了许多闻名世界的大都市,不包括( )A.开封B.临安C.大都D.镐京2.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壮大C.农民的需要D.达官贵人需要3.
“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宋代人过的这一节日是现在的( )A.元旦B.中秋节
C.春节
D.元宵节4.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达到“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他是( )A.辛弃疾B.苏轼C.李清照
D.张择端5.作人杰”“为鬼雄”的豪情壮语,“凄凄惨惨戚戚”的愁绪厚载。她就是生活在两宋之际,被誉为“婉约词宗”的女词人( )A.武则天B.王昭君
C.李清照
D.文成公主6.承苏轼的豪放词风和爱国情怀,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文学史地位的宋代词人是( )A.岳飞B.弃疾
C.李清照
D.文天祥7.关汉卿外,“元曲四大家”还包括( )①颜真卿②马致远
③郑光祖
④白朴
⑤王实甫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一、让学生入情入境。1.
这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状况,主要是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2.明确本节学习目标。二、新知探究(一)繁华的都市生活2.多媒体出示填空,指名板演。体会宋朝大都市。(1)大都市(2)大相国寺(学生介绍)多媒体出示。(一)看视频2.了解都市繁华的生活。屏幕显示:北宋繁华的景象。让学生概括:瓦子里有“说书、唱曲、耍杂剧、卖饮食、算卦、表演蹴鞠、卖药、卖古玩字画、相面、火疗的等等”体会民族自豪感(2)用“繁华”比较恰当(3)指名板演4.引导归纳:城市商业贸易繁荣,为丰富多彩的市民文化娱乐活动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社会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以满足市民的文化生活要求,这是市井文化滋长的内在动力。(二)宋词1.答出宋朝和元曲。体会他们是我国古代艺术的奇葩。2.阅读:(1)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又短,又称长短句,便于歌唱。(2)词出现于唐,经五代到两宋,有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做词牌,如《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等3.明确宋词的特点、过程、和代表人物4.(1)欣赏(2)填表格(三)元曲1.明确学习内容2.理解元曲的特点、过程和元曲的代表人物。三、思维拓展1.指名介绍《资治通鉴》2.内容、特点
一、激情导趣,让学生进入情境。初知内容(1)当时世界三大都市二、新知探究体会当时世界上的大都市开封、临安和大都简介:大相国寺
二、新知探究(2)瓦子体会都市的生活繁华进一步理解瓦子和勾栏(2)培养概括能力(3)理解节日和习俗4.读史感悟:经济繁荣促进了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二)宋词3.初步了解宋朝和元曲3.体会宋词的特点和发展过程、词牌和代表人物.3.明确宋词的特点、过程、和代表人物4.(1)体会作品风格(2)理解贡献(三)元曲1.激情导趣2.
理解元曲的特点、过程和元曲的代表人物。三、思维拓展1.指名介绍《资治通鉴》2.内容、特点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感受到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的繁华,感受到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生活在今天的我们,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条件下,应该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培养社会责任感!
作业
1.
整理知识点理解记忆。2.
《能力培养》基础和提高部分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