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化学九上 2.1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 练习(4课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上海)化学九上 2.1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 练习(4课时,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6-22 15:0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
2.1.1 空气的组成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一、基础题
1、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氧元素 B、氢元素
C、碳元素 D、氮元素
2、全球气候变暖正成为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
体是——————————————————————( )
A、CO2 B、H2
C、N2 D、O2
3、下列情况能直接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把煤作为主要燃料 B、随意丢弃塑料垃圾
C、随意丢弃废电池 D、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4、大气圈的下列各层中,存在臭氧层的是————————( )
A、电离层 B、中间层
C、平流层 D、对流层
5、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绝大部分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
紫外线的伤害。臭氧的化学式为O3,它是一种————( )
A、混合物 B、单质
C、化合物 D、以上都不是
6、 空气的成分按照体积分数计算,分别是
名称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水蒸气
化学式
体积分数
7、科学家指出,气候变暖主要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
为了减小温室效应的影响,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B、开发氢气等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大量使用煤作燃料 D、将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其他有用物质
二、提高题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空气
C、液态氧 D、食盐水
2、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关系的——————( )
A、氧气助燃—— 焊接金属
B、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有色的光——作保护气
C、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作灭火剂
D、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可作探空气球
3、下列物质中,既有游离态氧,又有化合态氧的是—————( )
A、液氧 B、水
C、空气 D、二氧化碳
4、 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
含有 ;
(2)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
中含有 ;
(3)夏天,盛放冰块的杯子外壁上会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
有 。
5、 氮气和稀有气体因为化学性质稳定,可以作_________;液氮沸点低,
可以作为__________;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各种颜色的光,可以作
__________。
6、请从氧气、氮气、氦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5种气体中,按要求将相
应物质的化学式填写在题目空白处:
① 会造成酸雨的是 ;② 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
③ 延长食物保质期的气体是 ;④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气体是 ;
⑤ 用途填充飞艇的气体是_______。
7、AQI是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的缩写,是2012年3月国家发布的新空气质量
评价标准,污染物监测为: 、 、 、数据每小
时更新一次。
三、拓展题
1、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写出操作步骤、实验
现象及结论。
2、在甲乙丙丁四个集气瓶内分别装有氢气、氧气、氮气和空气。为了
鉴别这四种气体,小芳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四个集气瓶内,发现
在甲瓶中木条燃烧状态和未放入集气瓶时相似;在乙瓶内木条燃烧
得更旺;在丙瓶内气体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在丁瓶内燃烧着的木
条熄灭。
由此可知,甲乙丙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
2.1.2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一、基础题
1、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成分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有关该实验认识不正
确的是—————————————————————( )
336804010795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广口瓶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烧杯中的水倒吸
3、 右上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
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体积的含量约占1/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二、提高题:
2887980457201、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的实验
(1)实验步骤:在燃烧匙中放入____量的红磷,
在酒精灯上点燃后_______放入集气瓶中,
塞紧瓶塞;待红磷_______燃烧,冷却至
________后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倒吸入
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___________。
(2)实验原理:利用可燃物燃烧后______体积的减小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
体积分数,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就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体积。
(3)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的分析
影响结果
因素
改进措施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大
2、 某校初三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活动:
(1) 选择的可燃物是白磷,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2) 经过准确测量,实验测得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 ,
若实验结果偏小,16%
请你说出产生误差的一个原因 。白磷太少;未冷却到室温就读数等
(3)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首先要选取一种合适的物质,
这种物质只能和空气中的______反应,生成物最好是_________
(填“固体”或“气体”),通过观察现象来得出相应的结论。
(4) 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空气是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三、拓展题
1、 某学习研究小组为探究不同可燃物对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
316357015875验结果的影响,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已知,A、B两只集气瓶中都充满了实验时室温
状态下的空气,塞紧瓶塞后气密性良好。燃烧匙
中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在瓶中点燃并充分
燃烧后,冷却至室温。
(1)A瓶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瓶中硫在燃烧时能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3) 小组成员打开烧杯中导管上的止水夹后,观察到A、B两瓶中
都迅速有水被倒吸,且倒吸入瓶中的水的体积相同,都远未达
到五分之一体积,实验失败。经过一番分析研究,小组成员们
发现原来问题出在实验装置上,只需对该装置做一个改动就能
达成原有的实验目的,你知道这个改动是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完善实验装置后,该小组成员再次进行了实验,此时可观察到
______瓶中立即有约五分之一体积的水被倒吸,另一瓶中没有
水被倒吸。由此可知,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时可燃物应选
择_______(填“红磷”或“硫”)。
2.1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
2.1.3 微粒的性质
一、基础题
1、 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分子大,原子小
2、 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
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的体积很小
3、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B、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4、 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B、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硫原子和氧原子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发生了变化
5、 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 )
A、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一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C、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D、1个氧分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
6、 写出下列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的意义
意义
5个氧原子
氢元素
化学符号
CO2
nH2O
2Fe
7、 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___
的_______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_________,而原子只能重新
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新的分子。
8、 构成并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在氧气、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三种物质中都含有相同的 元素,在它们相同数目的分子中,
都含有相同数目的 。
9、 氧化汞(HgO)分子受热时,分裂成氧原子和汞原子,两个氧________
构成一个氧__________,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_______,许多的汞_______
直接构成金属汞。保持汞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
二、提高题
3086100292101、 右下图所示是某物质的分子模型示意图,其中“ ”代表氢原子,
32194565405“ ”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98450078105A、此物质的一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
B、此物质中含氧分子
C、此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个数比是1:1
428625228600D、此物质的化学式为HO
2、 用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
属于化合物的是———————————————————( )
6096015240


A B C D
3、 右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
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反应前 反应后
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
D、该化学反应中分子不变 ( 表示一种原子, 表示另一种原子)
4、 用微粒的性质解释下列事实:
(1)针筒里的气体可以被压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0毫升酒精与50毫升水混合后体积<100毫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樟脑丸会不翼而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管是浓碘水还是稀碘水都能使淀粉变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59201885955、下列分子的示意图中,“●”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
请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表示构成化合物的分子是图 (填编号),图 (填编号)中
的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图③中的分子的化学式是 。
(2)图①中的分子 (填“能”或“不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3)写出图②中所示的物质转变成图①中所示物质的化学表达式

2.1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
2.1.4 式量
一、基础题
1、 豆腐中含量最多的氨基酸是亮氨酸(C6H13NO2),下列有关亮氨酸的说法
错误的是———————————————————————( )
A、由四种元素组成 B、一个分子中含一个氧分子
C、一个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D、属于化合物
2、 抗甲流的有效药达菲可用莽草酸(C7HI0O5)制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莽草酸属于化合物
B、莽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莽草酸各元素的质量比为7:10:5
D、每个莽草酸分子里含有10个氢原子
3、 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
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丁酸乙酯是由20个原子构成的
B、丁酸乙酯的式量为116
C、丁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6%。
D、一个丁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8:3:8
4、 下列各化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A、CH4 B、C2H4
C、C3H8 D、C2H2
5、 下列氮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NH4Cl B、(NH4)2SO4
C、NH4NO3 D、CO(NH2)2
6、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它的化学式为C7H6O3,一个阿司
匹林分子中碳、氢、氧各原子的个数比是__________;
酒精(CH3CH2OH)分子中各原子的个数比是______________。
7、 n个硫酸(H2SO4)分子中含有______个氧原子。_____个二氧化碳分子
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跟n个H2SO4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8、 三氧化硫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
硫酸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
葡萄糖(C6H12O6)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
9、 大麻是对人体危害极大的毒品之一,其化学式为C12H30O2,它由_____
种元素组成,每个大麻分子中所含原子总数为_____,碳、氢、氧三种
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二、提高题
1、 偏二甲肼的化学式为C2H8N2,它是由 种元素组成,C和N的
原子个数比为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 “三鹿奶粉事件”的“元凶”是三聚氰胺,其化学式为C3H6N6。三聚氰胺
常被用作化工原料,微溶于水,有轻微毒性。三聚氰胺的式量是 ,
其中碳、氢、氮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
1个 C3H6N6中约含碳原子的个数为 。因三聚氰胺的含氮量较
高,所以被不法分子添加至奶制品中,以“提高”蛋白质含量,三聚氰胺
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 。
3、 R2O3的式量为102,则R(NO3)3的式量是________;如果R2O3中R元素
与O元素质量之比为9:8,则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三、计算题 (写出计算过程)
1、 计算水(H2O)、氧化镁(MgO)、氯酸钾(KClO3)、碳酸钙(CaCO3)
的式量。
2、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过氧化氢(H2O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 计算27 g水中含氢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
多少克过氧化氢与27 g 水中含有的氢元素的质量相同?
2.1.1
一、基础题
1、D 2、D 3、B 4、B 5、B
二、提高题
1、C 2、B 3、C 4、(1)氧气(2)二氧化碳(3)水
5、保护气;医疗冷冻剂;电光源
6、A、B、C、A 7、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三、拓展题
1、方法一:取样,分别通入等量的澄清的石灰水中,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是氧气。
方法二:取样,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放入气体中,复燃的是氧气,无明显现象是二氧化碳。
2、空气、氧气、氢气、氮气
2.1.2
一、基础题
1、B 2、C 3、D
二、提高题
1、(1)过、讯速、充分、室温、1/5(2)气体、倒吸入瓶中的水
(3)红磷不足;集气瓶没有冷却就打开了弹簧夹;气密性不好;弹簧夹没夹紧;
2、(1)产生大量白烟(2)1/5 21% 白磷不足或装置漏气(3)氧气、固体(4)混合物3、(1)4P+5O22P2O5(2)淡蓝色火焰(3)在烧杯通往B瓶的导管上加个弹簧夹,等A中水面不再增加时打开弹簧夹(4)A、红磷
2.1.3
一、基础题
1、A 2、A 3、A 4、D 5、D 6、C
二、提高题
1、 可吸入颗粒物、SO2 NO2 2、① SO2 ②O2 ③ N2 ④ CO2 ⑤He
(1)D(2)A(3)B(4)C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2、3、4(2)5、6
2.1.4
一、基础题
1、B 2、C 3、C 4、C 5、B
二、提高题
1、A 2、B 3、D 4、(1)分子之间有间隙(2)分子之间有间隙(3)分子在不断地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