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图形的特征整理与复习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4个立体图形的特征,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些图形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让学生在操作、讨论等活动中,进一步整理学过的有关立体图形方面的知识,并掌握相应的技能。
3.使学生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获取知识的乐趣,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1. 明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等立体图形的特征。
2. 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表格纸。
教 学 过 程
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导入,回顾再现:
多媒体呈现生活中(超市)的立体图形物品,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4种立体图形。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进入复习内容。
板书课题?: 6 整理与复习 (一)立体图形的特征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一)如何分类图形。
师:首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把这些立体图形分两类,你打算怎样分????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展开讨论。
(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都是平面分为一类,而圆柱和圆锥都有曲面分为一类。)
(二)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
1、体验立体图形的特征,并归纳填表。
按照同学们的分类来整理复习,先研究长方体、正方体,再探讨圆柱、圆锥。
回忆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记一记它们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它们在点、线、面上各有哪些特点?小组展开讨论,交流意见,整理归纳。合作完成表格一。
(设计意图)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通过小组内的交流,尽可能的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整理完成表格,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2.展示汇报:
生汇报制成表格。
图形
相同点
不同点
关系
长方体
面
(个)
棱
(条)
顶
点(个)
面的形状
(什么图形)
面积
(哪些面的面积相等)
棱 长
(哪些棱长度相等)
6
个
面
12 条
棱
8个顶点
六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 对
的 面
的 面
积 相
等
每一组互相平行的四条棱的
长度相等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正方体
6个面是相同的正方形
6个面
的面积
都相等
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3.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谁能把这种特殊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多媒体演示)
(三)复习圆柱、圆锥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
1.回忆圆柱、圆锥,自主感知它们在结构上有哪些特点。
2.小组讨论,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制成表格。
图形
底面
(什么形状)
侧面
( 什么形状)
高
(什么是高,几条)
圆柱
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两底面之间的距离(无数条)
圆锥
一个圆
展开是个扇形
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一条)
3.师多媒体演示做出肯定性评判。根据学生的汇报,做简要板书。
4.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合并在一起巩固复习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一)分层练习,重点突破:
1.填一填
(1)、长方体有()条棱,相交于一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2)、一个长方体,长11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厘米。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5厘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厘米。
(4)、圆柱的底面是一个( )形,侧面是一个( )面。
2. 判断并说明理由
(1)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2)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4条棱,共24条棱。( )
(3)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正方体。( )
(4)相对的4条棱都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 )
(5)圆柱的侧面展开一定是长方形。( )
(6) 这面小旗绕旗杆旋转一周形成的图形是圆锥体。( )
(7)一根长24厘米的铁丝制作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棱长是3厘米。( )
(二)拓展延伸,整体深化:
课本练习十八第9题。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五、作业。课本练习十八第10题。
板书设计:
6 整理和复习
(一) 立 体 图 形 的 特 征
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
长方体:
正方体:
1个侧面(曲面)
圆 柱 : 2个底面(圆),无数条高
圆 锥 : 1个底面(圆),一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