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比 
教学内容:第5页 比一比 
教学目标: 
1、解含有一个变数的不等式。 
2、会使用符号“>、=、<”对数与加减算式进行比较 。 
3、运用数卡探究解题策略:先测定(推断)最大的得数和最小的得数,然后所有余下的得数在它们之间 。 
4、通过探究解题策略,激发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推算能力。 
教学重点:解含有一个变数的不等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解题策略:先测定(推断)最大的得数和最小的得数,然后所有余下的得数在它们之间 。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小丁丁、小巧和小亚到游乐场去玩,看到小丑叔叔,他们兴致勃勃地踩上高跷,和小丑比高低,比下来的结果怎样?请小朋友说说比较的结果。 
 我们已经学过“>、=、<”号,能不能用这三种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例如:小巧踩着高跷比红鼻子小丑矮,我们可以说: 
小亚的高度 + 高跷的高度 < 小丑叔叔的高度。 
学生用“>、=、<”号这三种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二、探究新知: 
师:比较物体的多少、高矮、轻重等在生活中经常发生,我们可以用数字来代替这些数量:如用6表示高跷的高度, 用11表示小丑叔叔的高度,那么小巧的高度就可能是几呢?( )+6<11(板书)。今天,我们学习“比一比”,出示课题。 
1、解答6+ ( )<11,探究解题策略。 
(1)审题6+ ( ) <11,这里是谁和谁比较?比较的结果怎样? 
19411950划一划,表示6+( )的和小于11。 
(2)出示20数卡,思考:哪些数卡合适?(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板书:6+( )〈11 
114300009144000 
 0、1、2、3、4 
2、提问:最大填几,最小填几 
你们用的是什么好方法,不遗漏,不重复地找到符合题意的所有答案呢? 
策略1:在20数卡中一个一个尝试,将合适的数拿出来,不合适的去掉。 
策略2:我发现最小的答案是0,因为6+0<11。所以1也可以,2也可以,3、4、5也行。但6却不行,因为5+6=11,不符合题意。那么,我想6、7、8、9…肯定都不行。所以最大填5。 
3、 小结:可以先想6加几等于11,6+5=11,由于和要比11小,所以加数就要比5小,即可以填0--5 
4、试一试 2+( )< 10 
5、 P5第三小题,小朋友,刚才我们练习的都是加法题,你们能不能自己编类似的减法题? 
12—( )>6 
思考:( )可以填那些数?最大填几?说说解题方法 
6、小结:可以先想12减几等于6,12-6=6,由于差要比6大,,所以减数就要比6小,即可以填0—5 
7、试一试 14-( )> 6 
三、巩固练习 
P5第四小题 
 7+( )<13 9+( )<17 6+( )<14 
16-( )>8 11-( )>7 13-( )>6 
四、拓展练习: 
1、最大填几 3+ ( )< 7+4 10 >( )+7 5 < 11-( ) 
2、最小填几 ( )+ 7 > 10 ( ) – 5 > 5 
五、小结: 
今天我们借助20数卡解决了许多比较的题目。如果没有数卡的帮助,你能不能正确而不遗漏地填写这些式子呢?你有什么好方法?(先推断最大的答数和最小的答数,然后所有余下的答数在它们之间。) 
板书设计: 比一比 
 5 
 6+( )〈11 
 0、1、2、3、4 
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