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5.孔乙己
一、助学资料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最初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反封建主义的小说。《孔乙己》写于五四运动前夕,当时,陈独秀、李大钊正以《新青年》为阵地,领导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向封建主义进行猛烈的抨击。
《孔乙己》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以一个不谙世事的酒店小伙计的口吻,不动声色地讲述了“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孔乙己的悲惨故事。孔乙己是一个在当时的社会中找不到自己位置的苦人和弱者,小说却以众人的哄笑贯穿全文,孔乙己在笑声中登场,又在笑声中走向死亡,这阵阵笑声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以喜写悲,更添悲色。
二、字词通关
主顾:顾客。
蕴涵:包含。也写作“蕴含”。
倘:表示假设,倘若、如果。
踱(duó):慢步行走。
哄笑:许多人同时发出笑声。
恳切:诚恳而殷切。
不屑置辩:不屑,认为不值得(做)。置辩,辩论,申辩。
颓(tuí)唐:精神萎靡。
略略:稍微。
门槛(kǎn):门框下部挨着地面的横木。
格局:布置的格式。
羼(chàn):混合,掺杂。
阔绰(chuò):阔气。
大抵(dǐ):大多。
拭:擦。
间(jiàn)或:偶然,有时候。
营生:谋生。三、重难点透视
孔乙己生活的社会背景:小说前三段先说酒店的大概情况,写出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在孔乙己出场前先勾画了一幅清代末年江南小镇的世俗画面。细说酒菜的价钱,说明短衣帮的贫困:一里一外,一坐一站,一富一贫,对比分明,等级森严。写明“我”——小伙计的职务,实质上勾画了趋炎附势、自私冷漠的社会风情:掌柜对长衫主顾唯恐照顾不周,对短衣帮则能欺就欺。
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孔乙己“站着喝酒”,说明他经济拮据,地位卑下,买不起酒菜,进不了柜台内,不能享受“长衫主顾”的待遇。可是他又是“短衣帮”中唯一“穿长衫”的人,因为“长衫”是读书人身份的标志,他不肯脱掉那件“长衫”,表明他思想上渴慕爬到上层,不肯甘居下层。这种矛盾现象充分说明孔乙己的特殊身份:他是清末的一个虚荣心十足的无用的下层知识分子,在那个年代他是一个畸形的“多余人”。
孔乙己的命运:“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就是酒店的小伙计——“我”眼中的孔乙己,他毫无地位,只是别人取笑的对象,就连他的死,都是一个不确定的猜想,他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生命之所以有一些意义,大略是当死亡降临时,我们身边的人或悲恸惋惜、或缅怀思念,因为我们曾经的存在,在人们的记忆里或多或少,或长或短,留下过一些美好的东西,但孔乙己没有。
6.变色龙
一、助学资料
契诃夫(1860-1904),是十九世纪末具有世界声誉的俄国短篇小说大师,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革新家。出生于小市民家庭,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进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在当医生之余从事文学创作。在行医过程中,他扩大了眼界,丰富了知识,积累了创作素材。他的早期创作讽刺和揭露了俄国社会官场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恶面目,写得谐趣横生,发人深思。八十年代中期,他创作了既幽默又富于悲剧性的短篇小说,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八十年代下半期,随着社会阶级斗争的日益尖锐,他的创作视野逐渐宽阔,题材愈加丰富,批判性也随之加强。1890年,他到库页岛旅行,进一步了解了沙皇专制政治的罪恶。1892年后定居莫斯科乡下,从事戏剧创作。契诃夫一生写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其中名篇有《变色龙》《苦恼》《万卡》《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新娘》等。剧本有《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等。
《变色龙》写作于1884年,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当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强化反动统治,豢养了一批欺下媚上的走狗,为其镇压人民服务;也制定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沙皇专制警察往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而干的却是趋炎附势、欺下媚上的勾当。《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二、字词通关
无精打采:没精打采。
魁(kuí)梧:(身体)强壮高大。
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
崽(zǎi)子:幼小的动物。文中用来骂人。
伶俐(lì):聪明,灵活。
娇贵:文中指很贵重,过度爱护。三、重难点透视
本文运用社会环境描写,烘托了冷清、凄凉、人情冷漠、势利的社会氛围,这正是军警宪兵当道的沙皇统治的真实写照。本文多次运用细节描写,形象具体地凸现了警察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揭露了沙皇统治的社会黑暗。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对话描写。它通过个性化的语言,鲜明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十分强烈的讽刺效果。
《变色龙》中的对话描写,以奥楚蔑洛夫为中心,可以分为五组:奥楚蔑洛夫与赫留金的对话描写,奥楚蔑洛夫与围观群众的对话描写,奥楚蔑洛夫与助手的对话描写,奥楚蔑洛夫与将军家厨师普洛诃尔的对话描写,奥楚蔑洛夫与小猎狗的对话描写。契诃夫通过这五组对话描写,一方面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展示了《变色龙》中涉及的人物的性格,揭示了奥楚蔑洛夫及周围众人的心理。奥楚蔑洛夫对不同的说话对象采取不同的态度,其对话内容有时是渐变的,有时却是突变的,对人如此,对狗亦如此。渐变时靠“脱大衣”或“穿大衣”的动作过渡,突变时干脆、果断,直接用语言和面部表情显现。
奥楚蔑洛夫的语言多变。有骂人的语言,如“你这混蛋”“你们这些鬼东西”等。有训问的语言,如“这儿到底出了什么事?”“谁在嚷?”“你在这儿干什么?”等,这些审问似的语言往往连用,让奥楚蔑洛夫的身份与性格得到充分展示。还有命令的语言,如“把手放下来!”“马上去办,别拖!”“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等。有恐吓的语言,如“我要好好地教训他一顿!”。还有拍马溜须的语言,“他哥哥来啦?是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吗?”“天!我还不知道呢!”这些语言写出了奥楚蔑洛夫欺下媚上、卑鄙无耻、狡猾蛮横的性格特点。
7.溜 索
一、助学资料
阿城的《溜索》,写峡谷之中的水流声,写那些牛听到这水声,吓得不敢前行,两个前腿吓得跪了下来。读时很震撼,亦对那水声有畏惧之感,确是“震掉不能自持”,神来之笔。
二、字词通关
迟疑:犹豫不决。
锱铢(zī
zhū):比喻极微小的数量。锱和铢是古代重量单位,六铢等于一锱,四锱等于一两。
脑髓(suǐ):脑里的骨髓。
盘桓(huán):徘徊,逗留住宿。
千钧之力:力敌千钧,形容力气大,能抵挡住几万斤。
战战兢兢(jīng
jīng):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三、重难点透视
思路整理。
(1)距离怒江越来越近,“我”的心也越来越紧。最后抵达江边,人、牛都被吓得屏气腿颤。
(2)“我”发现自己处在垂悬的江边壁顶上,深远、喧腾的怒江让“我”心颤不已。
(3)领队稳坐在沉静的马上,沉着带领慌神的驼队向山峡绳索进发。
(4)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极其利索地溜索。
(5)剩下的汉子也决定溜索。
(6)汉子们将吓得精神几近崩溃的牛群以及驼子熟练沉着地运到对岸。
(7)最后领队和“我”溜索,“我”溜索时心惊胆战,溜过后又激动、惊奇。
(8)“我”发觉领队发出呼哨飞跃下索头,走到“我”跟前。
(9)溜索后,惊魂未定的“我”发觉牛们和“我”都长舒了一口气,“我”又感觉到了闷雷声。
8.蒲柳人家(节选)
一、助学资料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
《蒲柳人家》则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以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和语言、动作等传统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生动地刻画出京东地区北运河边几个农民的鲜活形象。这篇作品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
二、字词通关
腌臜(ā
za):弄脏。
捯气:临死前急促、断断续续地呼吸。文中指喘息。
隐匿(nì):隐藏,躲起来。
戏谑(xuè):用有趣的引人发笑的话开玩笑。
一气呵(hē)成:一口气做成。
妙手回春:指医生医术高明。
断壁残垣(yuán):房屋遭受破坏的凄凉景象。
如坐针毡(zhān):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芒刺在背:形容坐立不安。
倒嗓子:嗓音变低或变哑。
绽(zhàn)裂:裂开。
拗(niù)不过:无法改变(别人的意见)。
熏(xūn)陶:逐渐产生好的影响。
筵(yán)席:泛指酒席。
两肋(lèi)插刀:两边肋骨插上刀。表示不怕死,敢于赴汤蹈火。
作揖(yī):两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弯,向人敬礼。
礼聘:怀着敬意地聘请。
剜(wān)肉:挖肉。剜,(用刀子等)挖。
影影绰(chuò)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急切。
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
官讳(huì):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荣膺(yīng):光荣地接受或承当。膺,承受、承当。
腻歪:方言。厌恶,厌烦。
臊(sào):动词。羞,害羞。三、重难点透视
浓郁的乡土气息:小说《蒲柳人家》真切地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京东地区北运河一带农村的人情世态、生活风俗习惯。确如一幅风俗画,情致缠绵。如何满子的光葫芦头、木梳背儿、大红肚兜、长命锁、洗三、百家衣,何大学问的走西口等都别具魅力,历历如绘。
浑厚的民族风格:从人物形象来说,小说中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这从奶奶“一丈青大娘”的外号和爷爷何大学问“一副关公相貌”,乃至为人做事的方式上,都显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小说中如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威震古北口等传奇笔墨正是典型的古典传统的继承。另外,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民族的。小说的结构得《水浒传》神韵,即前几节分别介绍一位人物,最后由望日莲的故事将人物串联在一起。再如多用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等,也正是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