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物态变化 练习题
一、选择
1.如图中的情景不可能发生的是( )
A.甲图:春天冰雪融化 B.乙图:冬天的树上出现霜
C.丙图:室外冰冻的衣服不会变干 D.丁图: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气”
2.小胡为了测量一个保温瓶中热水的温度;他将很少的热水倒入茶杯,然后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去测量热水的温度小明发现后指出小胡的测量方法有下列几点做得不对,小明的观点中有一点是错误的,它是( )
A.不能将热水倒入茶杯,这样会使测量出的温度偏低
B.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
C.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线对齐,不能斜视
D.读数时,应该先将温度计从热水中取出,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3.已知萘的熔点是80.5℃,则温度为80.5℃的萘所处的状态是(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混合态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 某同学做“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体
积相同的一滴水,观察下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
A.水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 B.水的表面积有关
C.水的温度有关 D.上述三个因素都有关
5.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
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物质的初温是40℃ D.加热5分钟时物质的温度是48℃
6.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天气很冷时,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
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
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D.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7.关于蒸发和沸腾,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B.沸腾需要吸热,蒸发不需要吸热
C.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D.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发生的汽化现象
8.下列物质中全都是晶体的是( )
A.铁、食盐、松香 B.萘、冰、石英 C.金、海波、石蜡 D.冰、石英、玻璃
9.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人的正常体温
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D.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10.用质地密实的薄纸做成一个纸锅,在纸锅中盛有适量的水,放在火上加热,过一会儿水沸腾了,而纸锅却不会燃烧,这主要是因为( )
A.纸的散热性能很好 B.纸的着火点低于火焰的温度
C.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 D.水的沸点不变且低于纸的着火点
二、填空
11.夏天天气很热,很多人家都装有空调。当空调工作时,总会有一些水从空调的排水管中流出来。而且在空调房里呆久了,人们总是感到空气很干燥。这是由于在空调工作时,室内的水蒸气遇冷 成的小水滴排出室外,发生这样的物态变化时需要 热(选填“吸”或“放”)。
12.沸腾是________的一种方式。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水沸腾的过程需要________热。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的相同的两壶水在相同的电炉上都已烧开,通过观察可以确定甲、乙两个房间的温度关系是t甲 t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4. 如图是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水的沸点是 ℃。已知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则高压锅内水沸腾时的温度 100℃(填“大于”、“小于”或“小于”)。
15.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 ℃。一个粗心的护士没有将水银柱甩下,而直接用它去测量体温是37℃的病人的体温,则该温度计的读数是 ℃。
16.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三、实验探究
17.用温度计测得甲液体的温度是8℃,乙液体的温度是-6℃,请你在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上分别画出水银柱应达到的位置。两液体的温度差是________℃。
18.小光同学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他猜想①油的沸点比水高;②油的比热容比水小。
(1)能够支持他的猜想①的事实是 。
A.同样情况下,油升温比水快 B.油能把食物炸黄,而水不能
C.油能漂在水面上 D.油比水难蒸发
(2)为了验证猜想②,小光向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分别倒入 相同的水和油,并测量它们的初始温度,两温度计的示数相同,如图所示,它们的初始温度为 ℃。
(3)在同样条件下加热相同时间后,水的温度达到25℃,油的温度达到30℃,由此可得油的比热容为
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四、简答
19.一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内,读数是4℃,把它放在沸水中的读数是98℃,把它放入某温水中读数是51℃,那么,该温水的实际温度是多少?
20.天气晴朗的中午,勤快的小华把脏了的校服洗净后,如何才能让湿校服尽快晾干,以便穿着校服参加学校下午组织的括动,解释这样做的道理。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
1.【答案】C
【解析】冰雪融化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吸热过程;A正确,不合题意。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B正确,不合题意。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固态的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是升华现象;C错误,符合题意。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D正确,不合题意。
2.【答案】D
【解析】不能将热水倒入茶杯,这样会使测量出的温度偏低,将热水倒入茶杯的过程中,会向周围散发热量。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玻璃泡应该与水完全接触。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线对齐,不能斜视。读数时,应该先将温度计从热水中取出,以提高测量的准确,不对,因取出再读数,结果会偏低,故选D。
3.【答案】D
【解析】晶体的温度到达熔点或凝固点时,刚开始熔化或凝固时,处于固态或液态;中间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最后完全熔化或凝固,是液态或固态.因此三种状态都有可能。
4.【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将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相同的玻璃上,就告诉了水的温度和水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是相同的,图中是两滴水的表面积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可知图中情景研究的是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综上分析,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水的表面积有关。
5.【答案】B
【解析】从图象可以看出,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48℃不变,所以此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48℃,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分析图象可知,CD段已全部变为液态,继续吸热升温,所以B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从图象可以看出,物质的初温是40℃,所以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加热5分钟时,该晶体处于熔化过程,应为固液混合态,此时的温度还是48℃,所以本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6.【答案】A
【解析】天冷时,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由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A错误;熔化过程需要吸热,故B正确;蒸发属于汽化的一种方式,汽化需要吸热,因此要从身上带走热量。故C正确;冷冻冰糕外层出现小水珠,是由水蒸气变为液态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D正确。
7.【答案】BD
【解析】蒸发和沸腾的所需的温度不同,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而沸腾是在达到沸点后发生,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热,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蒸发现象是发生在液态表面比较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液态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比较剧烈的汽化现象,所以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8.【答案】B
【解析】冰、食盐、石英、海波、萘、金刚石以及所有金属都是常见的晶体。而玻璃、松香、石蜡、沥青等是常见的非晶体。对照常见的晶体和非晶态可知:A中松香,C中石蜡,D中的玻璃都是非晶体。而B中的萘、冰、石英都是晶体。
9.【答案】C
【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不符合题意;人的正常体温为37℃,不符合题意;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为23℃~27℃,符合题意;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不符合题意。
10.【答案】D
【解析】用纸锅烧水时,纸锅、水开始吸热温度升高,当水达到沸点时,吸热开始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由于水的沸点远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不会燃烧。所以D说法正确。
11.【答案】液化;放
【解析】氟利昂在空调内部的蒸发器里面汽化,汽化要吸热,使空调蒸发器的温度降低,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蒸发器会发生液化现象,凝结成小水滴排出室外。在发生液化时需要放热。
12.【答案】汽化;100℃;吸;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液体的表面积
13.【答案】小于
【解析】“白气”是由壶嘴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外界的冷空气放出热量液化形成的小水滴,“白气”多,表明壶嘴冒出的水蒸气与外界温差大,房间温度低;反之,表明房间温度高。由图可知:甲房间壶嘴的上方“白气”较多,而乙房间壶嘴的上方“白气”较少,所以甲房间的温度低于乙房间的温度。
14.【答案】98;大于
15.【答案】37.3;37.3
【解析】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37.3℃,没有将水银柱甩下,用它去测量体温是37℃的病人的体温,则该温度计的读数不变,因为水银柱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
16.【答案】凝华;放出;凝固
【解析】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霜是固体,是由冰箱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水蒸气在凝华的过程中要放热;湿抹布上还有很多的水分,擦冰箱侧壁时粘在了侧壁上,是因为湿抹布上的水分凝固为冰所导致的。
三、实验探究
17.【答案】
;14
18.【答案】(1)B;(2)质量;20;(3)2.1×103
【解析】(1)平时生活中,将饺子放在水中煮不会变黄变焦,而放在油中煎就会变黄变焦,说明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高温把饺子炸黄。
(2)通过温度计的数据可以判断玻璃泡在下方,现在是零上的温度,液柱上表面对应20℃,所以度数是20℃。
(3)∵相同条件下加热时间相同,
∴Q水吸=Q油吸
即:c水m水(t水-t0)=c油m油(t油-t0),
代入数据得:4.2×103 J/(kg?℃)×m水×(25℃-20℃)=c油m油×(30℃-20℃),
解得:c油=2.1×103J/(kg?℃)。
四、简答
19.【答案与解析】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
温度计显示温度为51℃时,水的实际温度:
所以该温水的实际温度是50℃。
20.【答案与解析】要想使得衣服干的快,即需要加快衣服内的水的蒸发即可,根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分析,可采取以下方法:
①将湿衣服展开,增大湿衣服的表面积???
②放在阳光下,提高湿衣服的温度
③放在通风的地方,加快湿衣服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这些可加快衣服中水份蒸发,衣服干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