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服的学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洗衣服的学问》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中的第四课。本单元是属于“物质世界”版块中“物质在变化”的范畴,让学生通过本单元学习,初步认识化学变化是一种物质变成了另一种物质。本课是通过做不同洗涤剂去污能力的对比实验,让学生学会控制实验中变量进行探究,并在实验中观察到洗涤剂能与污渍发生反应,产生新物质的化学变化,然后用语言识文字表达所观察到的变化,明白不同的污渍要用不同的洗涤剂去除。在探究中意识到控制变量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学情分析:
学生在四年级时已经粗略学习了做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因此本节课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上采用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做出猜测、制定方案------实验探索、得出结论------联系实际、拓展认识四个环节。
教学目标:
1、了解洗涤用品可以使污物发生变化。
2、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做洗涤用品去污实验,了解不用的污物需要
不用的洗涤用品清洗。
教学难点: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烧杯、筷子、研究记录单、各种洗涤用品、染上各种污渍的脏布条若干、洗衣粉、洗洁精、肥皂等;
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洗过衣服吗?
生:洗过。
师:有句广告词大家都听说过吧:“有汰渍,没污渍。”洗衣粉真的就能解决所有的污渍吗?
生:不是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洗衣服的学问。
2、探究洗衣服的方法、制定方案
师:今天老师这儿有学生的一块抹布,上面有吃饭漏的油渍,写钢笔字漏的蓝黑墨水,还有平时吃水果掉的果汁,看来这快抹布真难洗了。如果让你洗,你打算用什么来洗?
生:洗衣粉、肥皂......
师:看来根据生活经验,不同的洗涤用品功效各不相同。老师今天给你们准备了三种洗涤用品,分别是肥皂粉、洗衣粉、洗洁精,每组桌上有一张实验报告纸,用这三种洗涤用品分别洗其中一种污渍,你认为哪种效果最好?猜一猜,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洗涤用品污物
洗衣粉
肥皂粉
洗洁精
布条上油污的变化
布条上果汁的变化
布条上蓝黑墨水的变化
(各组汇报)
师:让我们来听听同学们的猜测。看来分歧很大,怎么办?
生:亲自动手来验证一下
讨论实验步骤,控制变量
师:怎么做呢?首先我想请一位洗过衣服的同学来说说洗衣服的步骤。
生:(板书)
(1)水+洗衣粉(洗涤用品)
(2)放入衣物
(3)搅拌?/?停止
(4)清洗(过水)
(5)拧干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全手动滚筒洗衣机”(出示筷子、水杯、布条、洗涤剂)
谁来说说利用这些材料怎么操作?
生:在烧杯中装上一定量水,加入洗涤用品,搅拌,使洗涤用品溶解。放入布条。用筷子搅拌,停,静置
·清洗(过水)
·拧干。
师:假如我想研究哪种洗涤用品对油污有效,利用这个全手动洗衣机怎么操作呢?
生:将沾有油污的布条分别放入肥皂溶液、洗衣粉溶液、洗洁精溶液中,按照我们刚才设想的方法和步骤去洗,然后比较洗涤的效果。
师:说的很好。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啊,
师:“比较三种洗涤溶液的洗涤效果,这个实验属于什么实验?”
——对比实验。
对比实验的特点是什么?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PPT)
师:在这个实验中,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
“别急着回答。既然是比较洗衣服的效果,那么,洗衣服的所有的步骤都要想到,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想下来,所有的条件都要考虑到,这样才能想周到。明白了吗?”
小组内讨论一下,做好记录。
研究的问题:哪种洗涤剂的洗涤效果好
不同的条件(变量):
相同的条件(不变量):
汇报——
相同条件:
布条上污物的面积大小;
水量多少;
水温;
洗涤用品用量;
何时放入、何时取出;
洗多长时间;
搅拌还是不搅拌。
不同条件:洗涤用品的种类。
进一步讨论:?
(1)现在就让我们来统一这些相同条件:
洗涤剂老师已经事先配好了,水量老师都是给的一样多的,时间我们控制为2分钟,由老师喊开始大家一起开始动手,当我喊停的时候大家必须同时停手并且把布条取出。?
????——“我看到有的记录员正在记录。对的,我们在制定实验方案时,可能一开始不是那么完善,及时的修改和补充,是非常必要的!”?
(2)“比较三种洗涤用品哪个效果好,就要四个人同时、同步做实验,和一个人做实验不一样。你们想想,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同时开始、同时结束、搅拌力度尽量保持一致、布条取出后放在老师为大家准备的A4纸上。
?
3、实验探索、得出结论?
1、各小组取实验材料、污渍,拿到器材后,先不要动。老师已经将洗涤剂事先配合了?
2、约定实验时间,为2分钟——“现在是
点
分,我们
点
分停止”
3、实验开始,教师巡视。?
4、实验停止。“请材料员简单整理器材。”
5、观察实验现象,做好记录。
6、汇报实验结果。
分析:“看看我们的实验结果,你们发现什么?”?——“不同的污渍,用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对症下药”。?
小结:
“同学们凭借集体的智慧,解决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大难题,真是了不起。而且我发现原来大家都很喜欢洗衣服啊!看来,知识,可以改变我们对一件事情的态度!”?
4、联系实际、拓展认识——去污的原理。?
师:在刚才的实验中,很多同学都很认真地观察布条的变化,那么污渍是怎么被洗掉的呢?大家猜测一下?(课件)?
生:答
?
师:从实验中,我们了解到,洗涤污渍要对症下药。生活中,就有一些特殊的洗涤剂来对付这些顽固污渍,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资料:各种各样的洗涤用品】
课后作业:
“洗衣服时,我们除了考虑污渍的特点选择洗涤用品,还常常根据衣服本身的质地和特点,来选择洗涤用品。
你见过这些专门的洗涤用品吗?(课件出示)
他们又是加入了哪些特殊的原理制成的呢?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自己研究一下,下节课全班汇报。?
板书设计:
洗衣服的学问
研究的问题:哪种洗涤用品效果好
不同条件:洗涤用品
搅拌用的力
放入水里的时间
相同条件:水温
水量
污渍的大小
搅拌的时间
洗涤剂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