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2011年中考系列复习之诗词鉴赏

文档属性

名称 冲刺2011年中考系列复习之诗词鉴赏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4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5-19 09:29:22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复 习 目 标
1、明确中考考点
2、熟悉常考题型
3、掌握答题技巧
《课程标准》诗词鉴赏考点要求
1、根据作品相关背景、正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 和诗歌意境
2、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
3、体会诗歌韵律、节奏,理解常用写法作用
4、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l 分)答: 2.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2 分)答: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语是: (1分)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如何表现初春的特点的 请作具体分析。(2分)答: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在这首小令中,作者借于 等具有明显深秋色彩的事物,渲染了一种 的气氛,表达了天涯沦落人 的心情。(3分)
常考考点:
内容 情感
炼字 赏析语言
表现手法
常见题型:
填空 主观分析 选择
一、品味情感
常考题型: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品味诗歌情感的常见方法
要求:1、每个小组找到2—3个方法
2、归纳的方法要有例子验证。(即用你归纳的方法来分析某首诗的思想感情)
品味诗歌情感的“四看”
一看:诗歌的类别
二看:作者的生平经历
三看:时代背景
四看:意象
一看:从诗词的类别中看诗词中的情感
写景诗:
送别诗:
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
的告白。
边塞诗:
行旅诗:
……
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
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二看:从作者的生平经历来看诗词中的情感
三看:从时代背景来看诗词中的情感
四看:从诗词中的意象来看诗词中的情感
意象就是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情感的“物象”。
古典诗词中,意象数量繁多,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光秋露、鸟啼蝉鸣、柳絮榆荚、清霜白露、冷雨寒窗、银烛青灯、晨钟暮鼓、古寺幽径、橙黄桔绿、小荷残菊,包罗万象。意象不仅数量多,而且形象最生动、意蕴最丰富、使用最灵活、表现力最强。
蝉——高洁
莲花——不染
松柏:坚贞、孤傲
鸿雁——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愁
杨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表示送别,离愁别绪。
鹤、松、菊、东篱、桃源、采药等象征脱俗的隐士人格。
月——思乡思亲,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练一练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提示:1、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
2、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
3、“安史之乱” 后王维对官场的心灰意冷,精神苦闷
此诗的感情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蕴含着对远行者处境的忧虑、和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深挚中含有凄凉。
二、炼 字
题目形式。
(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2)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
(3)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古人作诗追求一字传神。要品味出诗人炼之字妙。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答题要点
(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题型示例:
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1)“阔”更好。
(2)“阔”有开阔、空旷的意思。“失”是消失、看不见的意思。
(3)“阔”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
(4)“阔”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因此“阔”比“失”好。
【题目形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 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 有什么作用
【题目解读】古典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它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常见的表达技巧有:
(1)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借物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
(2)表现手法:小中见大,化虚为实,虚实结合,托物寓理,以动写静,声色结合,多角度描写(视、听、嗅),运用典故,以乐写哀,对比,映衬等。
(3)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兴、拟人、夸张、双关等
三 表达技巧
【答题要点】
1.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2.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
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 样的道理。
【题型示例】分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 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 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诗人将悲情寓于美景之中,因感叹时事,见悦目的花朵反而流泪;因深恨离别,听到悦耳的鸟声反而惊心,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使悲欲悲,甚为绝妙,乃被千古传诵。
四、语言特色
【题目形式】
(1)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2)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题目解读】
这类题目不重在个别词的运用巧妙,而重在对整首诗语言风格的品味。要准确地使用评价诗歌的一些术语。
鉴赏古代诗歌常用词语
平淡 :(质朴):不加修饰,平易近人。
清新: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绚丽:词藻华丽,富有文采。
明快: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含蓄:意在言外,引而不发。
洗炼: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语言风格
(一)、平淡
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二)、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
无 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三)、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如梦令(李清照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回顾归纳本节课学习的技巧内容
情感: 一看诗词的类别
二看作者的生平经历
三看时代背景
四看意象
炼字: 从四个层次答题
表现手法:常用的名词术语
从三个层次答题
语言风格:常用的名词术语
儿时背下的诗词像一个大冰山,入了肚子,随年龄的增大,它会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是大财富.
—郭沫若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