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中的植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家乡池塘常见水生植物。
2、观察植物外形,了解其生活环境,能将观察结果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建立联系。知道其外形及生长方式与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3、知道外来物种的引进有时会严重影响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造成重大的环境改变和经济损失。
过程与方法
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能利用语言描述水生植物的外型及生长方式特点,能通过观察、实验了解水生植物对水环境的依存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尊重事实,尊重生命。
重点与难点:
重点
了解池塘中植物的生长形式多种多样,它们的形态、生长方式与它生长的环境是相适应的;
难点
人为改变它生长的环境,它们会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课前准备:1、有关池塘植物的课件。
2、供学生观察的水生植物。
教学活动过程
设计
一、引入
观看莲花影片
师:你们知道莲花这种植物生长在哪里吗?这节课我们来观察池塘中的植物。(提示课题)
二、认识各种生长形式的池塘植物
1、师:在大自然中,陆地上生长着许多植物,池塘中也生长着许多植物,你见过哪些生长在池塘中植物呢?(学生观赏课件:金鱼藻、水葫芦、香蒲、浮萍等。)
2、
学生汇报。
这些水生植物在水中的生长方式一样吗?
3、小结:水生植物在水中的生长方式不一样,金鱼藻完全生长在水下,水葫芦、浮萍浮在水面,香蒲的一部分挺出水面生长。
三、观察凤眼莲
1、师:池塘中的植物有很多,下面我重点来观察凤眼莲的特征。
2、你准备从哪些方面来观察它呢?
(学生简单汇报:可以从它的根、茎、叶、花、等方面来观察)
3、
出示实物观察,说说它们有哪些特点。学生将观察结果记录在分发的记录表中。
4、
学生分组观察?(控制好时间)
5、
学生汇报:水生植物的形态特点。
四、认识植物生长特点与环境的关系
1、实验:把凤眼莲移到土壤里,连续观察它的变化。
(1)提出假设,让学生推断事实结论
(2)交流讨论:凤眼莲的形态特点与它能在水中生长有什么关系?
2、布置课后实验
3、小结:
水生植物的生长形态与它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人为改变它的生存环境,它会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但有的植物在新的环境里却会快速生长繁殖,造成原生态的植物生长不良甚至引起物种灭绝。
五、认识外来物种对环境的影响
1、观看关于凤眼莲影片
2、思考:当池塘里有水葫芦生长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人工打捞、放养以水葫芦为食的水生动物、清挖塘狸泥、喷洒药物、不向池塘排放生活污水、勤换塘水、不让水温升高等)
六、布置课外观察任务
课外或双休日,在家长陪同下,观察家乡的池塘、水库、湖泊中生长的各种水生植物,观察研究它们的形态、生长方式与环境的关系,并作好相应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