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热胀冷缩》教案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通过对物体在受热受冷时体积变化的观察,认识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2、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对物体热胀冷缩的探究过程。通过探究提高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比较能力和对结论的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保持研究物质热胀冷缩的兴趣。
教学重点:用对比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难点: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实验设计。
教学准备:
老师用品:球形烧瓶两只、红水半杯、带玻璃管的胶塞、热水瓶、水槽一只、固体热胀冷缩球,酒精灯、气球一袋。
学生用品:球形平底烧瓶一只、烧杯一个、塑料量杯一只、气球一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
同学们好,今天有很多兄弟学校的老师来我们学校参观并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而且同我们一道学习,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鼓掌)。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自学遵守课堂纪律,对于表现较的组每人将会有一份意外收获的,好好表现哟。
根据物体存在的形式,谁知道我们可以把物体分为哪三类吗?
教师举起:铜球是(
)体、红水是(
)体、一个空烧瓶里装着什么(空气),是(
)体。
板书:红水——液体
铜球——固体
空气——气体
现在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想(课件展示):如果把物体加热,它们的体积会怎样的变化?是变小还是变大?如果让它遇冷,物体的体积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是变大还是变不?认为变小的,请举手,认为变大的,请举手。是变大还是变小,让我们一一用实验来说话。
二、学生观察实验。
首先拿出铜球和铁环,让学生看到铜球可以自由的从铁环中穿过,然后给铜球加热放在一边,等会儿我们再来看铜球能否还能从铁环中穿过呢?现在请同学们观察水的受热或遇冷会怎样变化。
1、水的热胀冷缩现象(5分)
请学生仔细观看:这是装有红水的平底球形烧瓶,这是带胶塞的玻璃管,现在我把它插入烧瓶,并调好水位,让水位恰好在瓶塞口处,让学生看清了,然后把烧瓶放入一个空烧杯里。
提问(课件展示):如果我将开水浇在球形烧瓶上会怎样呢?然后我再浇上冷水又会怎样呢?请学生大胆猜测并指名说一说自己的猜想。
教师实验验证学生的猜想,并提问:为什么烧瓶里的红水受热后会上升?遇冷后又会降下去呢?(请举手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简要板书:红水——液体
受热—膨胀
遇冷—收缩
2、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5分)
刚才我们探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现在我们再来探讨固体的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请大家注意观察,教师将给铜球加热的酒精灯熄灭(用盖子盖,然后再揭开一下再盖下),用铁环套住铜球,让学生看看还不能穿过。
3、提问(课件展示):开始铜球没有加热时可以从铁环中自由穿过,而加热后为什么不能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好后请举手,教师指一到二名学生,并询问有还没有不同看法的。
4、
受热—膨胀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简要板书:铜球——固体
遇冷—收缩
三、探究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20分)
1、谈话:液体和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气体中的空气有没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呢?我们都知道虽然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它却是无处不在的,那么我们可以怎样来验证空气是否有热膨冷缩的现象呢?教师拿出一只烧瓶、没有气的气球、一只玻璃量杯、一个塑料量杯。现在请同学们利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空气有没有热胀冷的性质行吗?设计时并思考(课件提示):
(1)如果用烧瓶收集空气,需要把收集到的空气密封吗?为什么?
(2)如何让收集到的空气受热呢?
(3)怎样就知道球形烧瓶里的空气体积发生变化了呢?
2、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讨论,共同设计方案,设计好的请举手。
3、请设计好的小组实验方案汇报。没有设计好的小组可以分享他们的设计方案。
课件:提出实验要求:
(1)、本实验装置为玻璃制品,易破碎伤人,请同学们轻放注意安全。
(2)、组装装置时看是否密封,仔细观察气球的变化。
(3)、注意安全,小心开水烫人,尽量不要把水洒在桌面。
(4)、小组要分工合作并撰写好实验报告。
3、分发实验器材及实验报告单,学生实验
4、学生汇报实验情况,解释热胀冷缩现象(课件展示问题)
(1)提问:谁能说说实验中发生了怎么的现象吗?(是因为瓶子里的气体受热体积膨胀了,我们科学上把这种现象叫热胀)
(2)气球体积膨胀了,说明烧瓶密封了吗?既然密封了,那气球怎么瘪了?是什么原因呢?(瓶子里面的气体遇冷体积缩小了,我们科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冷缩)
5、教师指名回答,并询问有没有不同看法的,有的请举手回答
6、
受热—膨胀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简要板书:空气——气体
遇冷—收缩
四、小结:今天我们做了三个实验,探究了物体的什么性质?请学生回答。物体都具有受热膨胀遇冷收缩的性质。揭题:物体的热胀冷缩
(板书)
生活中处处都包含着科学现象,科学无处不在。请同学们在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注意观察,并认真思考所发现的问题,相信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与回报。
五、解决生活中的问题(5分)(根据时间而定)。
1、昨天我和丁老师打乒乓球,不小心把乒乓球弄瘪了,但没有破,你能想办想把它弄好吗?
2、想想我们家装热水后热水瓶的盖经常会怎样呢?而且还发现没装满热水的比装满热水的更容易蹦出来,是什么原因呢?大家讨论一下。
物
体
的
热
胀
冷
缩
红水——液体
受热—膨胀
铜球——固体
空气——气体
遇冷—收缩
2012年5月4日
物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