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盘山公路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15 盘山公路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22 22:3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盘山公路》
教材内容:盘山公路
教学目标:
1、认识盘山公路,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什么是“盘山公路”,能根据生活经验感知什么是“斜面”,通过实验认识斜面的作用,能举例说明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能够推测斜面的作用,并能说出推测的理由,会设计研究斜面作用的对比实验,知道在实验中哪些是变量,哪些是不变量,从而会做这个对比实验,会设计表格,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3、通过辨析斜面原理在生活中应用,体会到科学原理无处不在。
教学重点:
设计对比实验,分析实验数据,自己得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变形的斜面:盘山公路、菜刀、螺丝钉、楼梯。
那么,这节课我也同时为学生准备了相关的材料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长短不同木板,测力计、带钩的重物、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东方山大家爬过吗?这条路有什么特点呢?学生马上回答“弯弯曲曲”。
2、课件出示盘山公路图片,学生观察后提问:用手比划一下,说一说你还在哪见过呢?
2、让学生说一说山区的公路为什么修成这样,而不直接从山下爬到山上呢?
那是不是像同学所猜想的那样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盘山公路》。(板书课题:15
、盘山公路)
为了更好地研究盘山公路的作用,请同学先来解决一个与它有密切关系的问题:你们看到过工人师傅是怎样把很大很重的物体搬上汽车的吗?你们知道工人师傅为什么要斜搭一个木板?这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很容易就能说出斜搭的木板其实就是一种——斜面。那么盘山公路呢?其实它就是一种变形的斜面。
二、自主探究
1、研究问题:斜面有什么作用?
????(1)请你猜想一下:斜面有什么作用?
????(2)要想验证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应该怎么办?
(3)要做实验就要用到实验材料,请看桌上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什么实验材料
2、设计实验方案
(1)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出实验方案。
(2)请说说你们小组的实验方案和步骤、
实验要求:要准确知道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测力的大小。我们在测量时,要注意在匀速拉动物体时才能读数,并且一般用牛顿来做力的单位。
3、分组实验
(1)学生按刚才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分组实验。
(2)实验方法:将重物直接挂在测力计上,向上提,看用了多少力;再将重物放在搭建好的斜面上,用测力计拉,看用的力是多少。这样一比较就知道斜面省不省力了。
教师说明:像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这是科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实验方法。这个对比实验就是比较直接提起重物和利用斜面提起重物所用力,那就是有斜面和没有斜面对比,但重物必须是同一个。在实验时,一要搞好分工和协调;二要认真读数,真实的记录。
4、分组汇报实验数据并填表。
直接提起重物所用力
借用斜面提起重物所用力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教师提问:观察这些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很能够回答出,借用斜面提起重物所用力比直接提起重物所用力要小。
这时,学生可能就困惑,老师我们省力的大小为什么不同呢?对于这个大胆的提问,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老师提供给你们的重物是一样的,这些重物沿斜面向上拉的力有的大有的小。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别?学生讨论汇报。
接着让学生汇报展示,有的学生会回答:“我认为和斜面的高度有关,”还有的学生会回答:“我认为与斜面的长短有关”,或许还有些学生回答:“与斜面的坡度有关。”甚至有的学生回答的并不完整:不管学生回答的正确与否,我都予以积极肯定的评价。
学生汇报完后,教师接着展示实验室的全过程。
三、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1、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象
2、这是一条盘山公路图,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可能有各式各样的说法,最后师生共同得出:对于陡峭的山,要想汽车爬上山顶,人们必须依据山势来修一条盘山公路,这样才能缓解陡峭的坡度,实验说明,使用斜面可以更省力。
四、自主总结、和谐生活
通过这节实验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吧!用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祖国的未来!
实验改进的要点:实验我们通过斜坡理解了斜面更省力,那么实验的器材上是否真的拿个公路的模型去实验呢?这是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小小建议!
实验效果评价:虽然学生代表小组的操作非常完美,但实际在操作中有很多的误差。有些学生是在拉的过程中观察数据,有的学生是停止拉动后观察的数据。同时有些学生通过数据并不能发现什么,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应该适当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的方法。